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简介,伦敦交响乐团-历史

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世界上著名的管弦乐演奏团体。伦敦交响乐团于1904年成立,其前身是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是伦敦最古老的管弦乐团。它与英国广播(BBC)交响乐团及伦敦爱乐乐管弦团三足鼎立,是代表英国水平的著名演奏团体。

伦敦交响乐团_伦敦交响乐团 -简介


伦敦交响乐团演奏伦敦交响乐团建于1904年,与英国广播(BBC)交响乐团及伦敦爱乐乐管弦团三足鼎立,是英国三大交响乐团中最优秀的,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交响乐团之一。

伦敦交响乐团在建团的十几年里,曾经受到过许多著名指挥与训练,其中包括里希特、尼基什、比彻姆,门格尔贝格、魏因加特纳、皮埃尔・ 蒙特和安德列・普列文等等。

乐团很早期就开始涉足各类音乐活动,1913年就开始了它首张唱片的录制。1920年,签下第一个唱片录音合同。

伦敦交响乐团_伦敦交响乐团 -历史

伦敦交响乐团的前身是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组建之初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是专门为了在伦敦有名的女王大厅所举行的逍遥音乐会而设立的,由亨利・伍德担任指挥。

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简介,伦敦交响乐团-历史

1904年,亨利・伍德与乐团演奏员之间在有关的演出协议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46名演奏员集体出走,另组了伦敦交响乐团。

在成立后的40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伦敦交响乐团由于缺乏经常和完善的经济来源或赞助,只能通过与指挥、音乐协会和其他组织之间的雇佣关系来获得生存的必需条件。

1906年伦敦交响乐团有了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机会,在巴黎由查尔斯・斯坦福、爱德华・科洛纳和安德列・梅萨热共同指挥了两场音乐会。1912年,乐团还在尼基什的率领下成为第一支赴美国和加拿大演出的英国乐团。

1907年,伦敦交响乐团在科文特花园举行了第一次德国歌剧的演出季,1920年,签下了它的第一个唱片录音合同,与理查・施特劳斯、作曲家瓦格纳之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瓦尔特和魏因加特纳等指挥合作录制了一些早期的唱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乐团的首席指挥包括尼基什、艾尔加和哈蒂,此外,比彻姆、门格尔贝格和阿尔伯特・柯茨也在不同的时间里与乐团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乐团产生过意味深长的影响。


伦敦交响乐团阵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乐团70%的成员都从军入征,元气大伤。而乐团的老家女王大厅于1941年5月11日在纳粹德国空袭中被摧毁,而伦敦交响乐团也就此停止了战时的一切活动。

1945年以后,乐团进入了缓慢的恢复阶段。乐手纷纷回归。乐团开始组织排练。

从1950年到1954年,在约瑟夫・克里普斯任首席指挥期间,乐团的演奏有了明显的改观。

1963年,乐团有史以来第一次出访美国,随后一年作为第一支环游世界的英国乐团访问了日本、韩国、印度、香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美国和加拿大。从那时起,伦敦交响乐团便成了大型国际音乐节的常客,也是唱片公司竞相争取的对象。

1982年,乐团迁入了新落成的能够容纳2000名观众的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Centre)音乐厅。

伦敦交响乐团_伦敦交响乐团 -历任指挥

1904年6月9日,着名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接受了在女王大厅举行的伦敦交响乐团开场音乐会指挥的邀请,此后不久他就被正式授予了乐团首席指挥的头衔,一直到1911年。之后的一年,即1911年到1912年,则由英国着名作曲家艾尔加,出任首席指挥一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乐团的首席指挥包括尼基什、艾尔加和哈蒂,此外,比彻姆、门格尔贝格和阿尔伯特・柯茨也在不同的时间里与乐团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的加盟,使得乐团的演奏曲目不断扩大,适应了不同风格的指挥,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乐团70%的成员都从军入征,元气大伤。而乐团的老家女王大厅于1941年5月11日在纳粹德国空袭中被摧毁,而伦敦交响乐团也因此暂时停止了的一切音乐活动。

1945年以后,乐手退役归来,乐团组织排练,开始恢复到战前状态。

从1950年到1954年,在约瑟夫・克里普斯任首席指挥期间,乐团的演奏有了明显的改观。可以说,今天伦敦交响乐团所达到的境界都是在那个时候由克里普斯开创的。50年代后期,乐团内部的大规模的重组,使乐团演奏家的整体水平有了本质的变化。1963年,乐团第一次出访美国,随后一年作为的英国第一支全球巡回演出的乐团访问了日本、韩国、印度、香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美国和加拿大。从那时起,伦敦交响乐团一直是大型国际音乐节的常客,也是唱片公司竞相争取的对象,同时,它在伦敦的音乐季也是门庭若市,听者如潮。


伦敦交响乐团成员

在克里普斯之后,1961年到 1964年担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的是法国人皮埃尔・蒙特,他加强了乐团的合奏训练,使之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无论演奏难度多大的作品时,都像指挥家手中的一件乐器,发出整齐划一的声音,绝不容许半点暇疵'八十岁的蒙特,还与乐团签下了25年的合同。

1965年到1968年,生于布达佩斯的匈牙利指挥家伊斯特凡・克尔特斯(Istvan Kertesz)担任首席指挥。他是德沃夏克的专家。他与伦敦交响乐团在DECCA所留下的德沃夏克作品录音是录音史上一绝。伦敦交响乐团那厚重的音色,加上克尔提斯纯正的捷克风味指挥,再次提醒了世人德沃夏克作品的艺术价值。后来克尔提斯与乐团意见分歧,克尔提斯辞去首席指挥一职。

1968年到1979年任职的是鬼才安德列・普列文。普列文和乐团举办各式各样的音乐会、录制唱片和登上电视节目。他与伦敦交响乐团一同成为电视明星,他们所录制的电视音乐节目极受欢迎,许多英国人正是在这些节目中开始体会到古典音乐的奇妙之处。他曾经率团5次出访美国,也到过前苏联等国家演出。个性温和的普列文与这个历来性格硬直的乐团相处得十分融洽。在这位有才华的指挥的带领下,乐团的演出曲目迅速的扩展。普列文和乐团在EMI留下了很多明盘: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全曲录音、拉赫玛尼诺夫交响曲全集、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还有很多20世纪作曲家的曲目。

1977年起,德国指挥家约夫姆被聘为“桂冠指挥”,在DG留下了录音海顿的104伦敦交响曲,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当时的指挥金童阿巴多在1979年继普列文之后入主伦敦交响乐团。阿巴多1966年第一次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后来,两者关系迅速升温。到了1972年,阿巴多甚至宣布自己在英国只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1973年,阿巴多率领乐团出席萨尔茨堡音乐节,伦敦交响乐团也是参加这项规模庞大的音乐节的第一支英国乐团。后来,自然而然地阿巴多就成为了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阿巴多进一步巩固了伦敦交响乐团在英国的霸主地位,并使其更上一台阶。在欧洲,伦敦交响乐团能够后来居上,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乐团呈三足鼎立之势,并称为欧洲三大乐团。阿巴多与乐团留下了很多录音,包括门德尔松的交响曲全集(DG),威尔第的歌剧序曲。他于1988年离任。

1988年到1995年,则是迈可・提尔森・汤玛斯(Michael Tilson Thomas)担任首席指挥。

1995年起至今:由德高望重的柯林戴维斯爵士(Sir Colin Davis)统领。创立录音品牌LSO Live。录制了柏辽兹的特洛伊人。

2005年瓦列里・格吉耶夫被任命接替科林・戴维斯成为伦敦交响乐团下一位首席指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10103/152354.html

更多阅读

虐了才有爱“富士见交响乐团”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如果一个动画有N个版本,可能是发行商的发售质量很高。。。那一个故事,有N个名字,就充分说明了俺D版事业的空前繁荣。。。。瓦伦蒂涅每次说到这个动画。。。。都很头疼的说成。。。“富士见的那个”。。。。实在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名字。

如何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攻略 伦敦希思罗机场免税店

回国是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但是对于在外伦敦生活对伦敦交通不熟的同学,如何打到希思罗机场可能会是见蛮头疼的事情。再加上希思罗机场本身结构又比较复杂,经常旅行的人在穿梭不同航站楼的时候,也得停下来看看路标。去希思罗机场有很多方

声明:《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简介,伦敦交响乐团-历史》为网友地狱邮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