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一中 铜仁一中 铜仁一中-学校简介,铜仁一中-历史变迁

铜仁一中始建于1938年4月20日,初名“国立贵州临时中学”,后名“国立贵州中学”,不久正式定名为“国立第三中学”(简称“国立三中”);抗战胜利后,改由贵州省接办,更名为“贵州省立铜仁中学”(简称“省中”);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贵州省铜仁中学”(简称“铜中”);1973年定名“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简称“铜仁一中”)至今。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学校简介

铜仁一中 铜仁一中 铜仁一中-学校简介,铜仁一中-历史变迁

铜仁一中始建于1938年4月20日,初名“国立贵州临时中学”,后名“国立贵州中学”,不久正式定名为“国立第三中学”(简称“国立三中”);抗战胜利后,改由贵州省接办,更名为“贵州省立铜仁中学”(简称“省中”);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贵州省铜仁中学”(简称“铜中”);1973年定名“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简称“铜仁一中”)至今。

1938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周邦道先生率领来自华北、中南、华东等20多个省市460多所学校的1000多名流亡学生,经过艰难跋涉,来到黔东重镇铜仁,筹建 “国立三中”,直属国民政府,历时八年;经历“省中”时期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合并铜仁县立中学、铜仁师范、松桃师范、豫章中学、益洲中学,明德中学等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中学。1963年学校被定为贵州省省属重点中学。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9年,首家通过贵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办学水平督导评


估,并获优秀等第。 2001年,学校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7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45个,在校学生近3000人。学校有新修建的教学大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大楼、图书馆(行政)大楼、学生公寓大楼、164户教职工宿舍。学校是一座历史悠久、声名远扬的园林式大型现代化高级中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 165人,其中在职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9人,具有研究生学力的教师 5人,全国高中骨干校长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 3人,省级骨干教师 14人,地级学科带头教师 8人。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历史变迁


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周邦道先生率领来自华北、中南、华东等20多个省市460多所学校的1000多名流亡学生,经过艰难跋涉,来到黔东重镇铜仁,筹建“国立三中”,直属国民政府,历时八年;经历“省中”时期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合并铜仁县立中学、铜仁师范、松桃师范、豫章中学、益洲中学,明德中学等校,更名为贵州省铜仁中学。1963年学校被定为贵州省省属重点中学。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9年,首家通过贵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并获优秀等第。2001年,学校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
历史变迁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7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45个,在校学生近3000人。学校有新修建的教学大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大楼、图书馆(行政)大楼、学生公寓大楼、164户教职工宿舍。学校是一座历史悠久、声名远扬的园林式大型现代化高级中学。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员工总数225人。有教授1人,贵州省中小学名师3人,教育部国家级培训者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18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地级学科带头教师36,地级优秀教师10人。有专任教师188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95人,一级教师56人,中级教师14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近20人,市管专家2人,1人被省教育厅聘为“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7名教师获得“梵净山名师”和“乌江园丁”。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学校历年教育教学成绩

建校以来,学校向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近二十多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定,每年高考成绩喜人,重点大学升学率稳定在40%左右,本科升学率一直保持在80%左右,获得了社会广泛的高度的赞誉。

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积极推行“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 ,实施“三步走”(创办黔东窗口学校,创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办全国示范性高中)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变办学条件,为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而负重拼搏,成绩骄人:


铜仁一中

1、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办学层次得到了提高。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水平通过了贵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督导评估,并获优秀等第,顺利地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确立了“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学校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连入互联网,在全国和全省享有较大的声誉。

2、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高考成绩连年上升,本科上线率、重点上线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学校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特色明显。学校男子篮球队多次获得地区“三好杯”篮球赛第一名,获得贵州省“三好杯”篮球赛前三名,每年有十多名同学通过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形式考入高等院校。学校被评为“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和“地区教育目标考核一等奖”等。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先后共有50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得全国性竞赛一等奖28人次,其中有两人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在高考中,向211工程大学输送人才从五年前的每年100人左右,经过了每年200人左右,到如今的310人了。

3、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注重综合实践课,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评比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校田径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校园杯”篮球赛,每年举办一次系列的校级学科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卢阳春”文化艺术节等等。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成立了熏风文学等社多个学生社团,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条途径,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社区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4、完成扩大招生任务,逐步壮大学校规模。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按计划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以每年三个班的速度递增,从2000年1560名在校学生增加到现在的近3000名在校学生,规范了招生程序,每年招收10名体育艺术特长学生,并且有面向全省招50名学生的计划,扩大了生源面。

5、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模式。应广大教师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模式,体现“人人都能够得到教育,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分类分层次教育理念。学校从今年实施拓展性课程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6、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加大了校园力度建设,通过国家拨款、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引进资金和接受捐赠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校建设,先后修建了电教大楼、学生公寓楼、教学大楼、图书馆(学校行政办公)大楼、116户教职工宿舍等。 学校于2000年建起1000兆校园网,网络教学终端延伸到每一处教学平台,每一间教室都配置了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职工办公设备和办公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7、努力实践“136918”名师工程,精心打造一支年轻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培养上,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方式:对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子”帮扶活动,每年一次优质课比赛,两年进行一次教师论文比赛,推荐教师参加地、省级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积极推荐教师外出参加教育教研活动和考察学习,积极参加地区内各种教育交流活动,同时聘请北京、上海等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现已有相当一批年轻教师挑起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重任。有专任教师126人,平均年龄37岁,其中,特级教师2人,各学科国家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4人,地级学科带头人8人;高级教师65人、占50%,一级教师31人,占24%;专任教师97%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6人,占5%。
铜仁一中

8、教育科研朝气蓬勃,成绩显著。教师发表论文209篇,承接科研课题3个,出版了30多期《铜中教育》、《教育通讯》、《思风》论文集,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成绩突出(获省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8人次)。

9、校际交流活动。

(1)学校教师出访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中学。

(2)学校与上海仙霞高级中学、石家庄二中、青岛一中等七所中学建立友好学校。

(3)多次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活动。

10、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出成果、效益。民主评议干部,按照工作量和工作实绩设置岗位津贴等次,实现干部岗位轮换制度,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使领导干部在管理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成绩。在管理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保证了学校的运转秩序,调动了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先后出台了《铜仁一中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教育教学质量奖》(单科奖、综合奖、论文奖、竞赛奖等),《铜仁一中学生手册》。

11、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学校作为全地区第一批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充分发挥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不仅体现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思想,而且集中了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成功的解决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铜仁一中正在实施五年发展规划,坚持贯穿“和谐发展,追求卓越”一条主线;不断创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学科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教学两个平台;进一步完善高考、竞赛、特长三条学生成才通道;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彰显多元化教育成果;在创新中走向成熟,在超越中打造品牌,努力把学校办成省级一类校示范性高级中学。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荣誉及教学成果


建校以来,学校向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学生。三十多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定,每年高考成绩喜人,重点大学升学率在60%以上,本科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获得了社会广泛的高度的赞誉。2011高考,600分以上的18人,一本上线人数637人,占60.66%,二本上线人数1010人,占96.2%。在2012年高考招生中,学校获得了“北京大学校长实名制推荐学校”、“复旦大学校长推荐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通车推荐学校”、“同济大学校长推荐学校”;获得自主招生推荐资格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40余人。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发展前景


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积极推行“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实施“三步走”(创办黔东窗口学校,创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办全国示范性高中)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变办学条件,为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而负重拼搏,成绩骄人:
1、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办学层次得到了提高。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水平通过了贵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督导评估,并获优秀等第,顺利地成为全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确立了“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学校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连入互联网,在全国和全省享有较大的声誉。
2、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高考成绩连年上升,本科上线率、重点上线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学校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特色明显。学校男子篮球队多次获得地区“三好杯”篮球赛第一名,获得贵州省“三好杯”篮球赛前三名,每年有十多名同学通过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形式考入高等院校。学校被评为“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和“地区教育目标考核一等奖”等。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先后共有60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得全国性竞赛一等奖28人次,其中有两人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在高考中,向211工程大学输送人才从2002年的每年100人左右,经过了每年200人左右,到如今的609人了。
3、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注重综合实践课,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评比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校田径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校园杯”篮球赛,每年举办一次系列的校级学科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卢阳春”文化艺术节等等。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成立了熏风文学等社多个学生社团,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条途径,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社区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4、完成扩大招生任务,逐步壮大学校规模。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按计划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以每年三个班的速度递增,从2000年1560名在校学生增加到2013年的近5000名在校学生,规范了招生程序,每年招收10名体育艺术特长学生,并且有面向全省招50名学生的计划,扩大了生源面。
5、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模式。应广大教师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模式,体现“人人都能够得到教育,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分类分层次教育理念。学校从2007年实施拓展性课程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6、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加大了校园力度建设,通过国家拨款、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引进资金和接受捐赠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校建设,先后修建了电教大楼、学生公寓楼、教学大楼、图书馆(学校行政办公)大楼、116户教职工宿舍等。学校于2000年建起1000兆校园网,网络教学终端延伸到每一处教学平台,每一间教室都配置了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职工办公设备和办公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7、努力实践“136918”名师工程,精心打造一支年轻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培养上,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方式:对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子”帮扶活动,每年一次优质课比赛,两年进行一次教师论文比赛,推荐教师参加地、省级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积极推荐教师外出参加教育教研活动和考察学习,积极参加地区内各种教育交流活动,同时聘请北京、上海等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现已有相当一批年轻教师挑起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重任。有专任教师126人,平均年龄37岁,其中,特级教师6人,各学科国家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8人,地级学科带头人8人;高级教师95人、占60%,一级教师56人,占24%;专任教师100%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0多人,占8%。
8、教育科研朝气蓬勃,成绩显著。教师发表论文295篇,承接科研课题9个,出版了30多期《铜中教育》、《教育通讯》、《思风》论文集,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成绩突出(获省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8人次)。
9、校际交流活动。
(1)学校教师出访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中学。
(2)学校与上海仙霞高级中学、石家庄二中、青岛一中等七所中学建立友好学校。
(3)多次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活动。
10、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出成果、效益。民主评议干部,按照工作量和工作实绩设置岗位津贴等次,实现干部岗位轮换制度,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使领导干部在管理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成绩。在管理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保证了学校的运转秩序,调动了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先后出台了《铜仁一中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教育教学质量奖》(单科奖、综合奖、论文奖、竞赛奖等),《铜仁一中学生手册》。
11、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学校作为
全地区第一批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充分发挥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不仅体现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思想,而且集中了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成功的解决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铜仁一中正在实施五年发展规划,坚持贯穿“和谐发展,追求卓越”一条主线;不断创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学科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教学两个平台;进一步完善高考、竞赛、特长三条学生成才通道;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并存的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彰显多元化教育成果;在创新中走向成熟,在超越中打造品牌,努力把学校办成省级一类校示范性高级中学和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学校位置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向阳路7号

铜仁一中贴吧_铜仁一中 -学校相关网站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校园门户网站

http://www.tryz.net/

铜仁一中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f?kw=%CD%AD%C8%CA%D2%BB%D6%D0

青涩年华网络家园

http://www.qsnh.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10103/152065.html

更多阅读

湖南省汉寿一中2015届高三文综周考试题1 湖南省汉寿县

汉寿一中2015届高三文科综合周考练试题(一)时量:150分钟总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赴莱芜一中作报告 莱芜一中官网

4月26号上午,莱芜一中举行“齐鲁名师报告会”,邀请全省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学科的齐鲁名师到学校做报告。教育部国培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市教研室副主任邵淑红受邀赴

声明:《铜仁一中 铜仁一中 铜仁一中-学校简介,铜仁一中-历史变迁》为网友心丶半坠半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