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历史概述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学院概述,合肥学院-学院简介

合肥学院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2002年3月14日,经教育部(教发函[2002]46号)批准由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合肥学院是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兼有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学院概述

合肥学院位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2002年3月14日,经教育部(教发函[2002]4


合肥学院6号)批准由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合肥学院是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三校合并组建以来,学院以建设合格本科院校为目标,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以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不断增加本科教学学科建设投入,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教学办学思想,分解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本科教学工作规程,规范本科教学。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学院简介

合肥学院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2002年3月14日,经教育部(教发函[2002]46号)批


学院一角准由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合肥学院是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兼有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合肥学院分为北区、南区和东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822亩,校园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学院校舍建筑面积37.4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00余万元,藏书56万册。在职教职工737人,专任教师536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70余人,国内外兼任教师200余人,其中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师近20人。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其中本科生占66%以上),成人教育在校生500余人,在校外国留学生60余人。

学院现有建筑工程系、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化学与材料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艺术设计系、中国语言文学系、经济系、教育系、外国语言系、管理系、数学与物理系、旅游系、基础教学部等15个教学系部71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41个。学院还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报编辑部、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城市固废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德语培训中心、艺术设计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江淮文化研究所等教辅、科研机构。经省政府批准的“中德安徽?德国中心”也设立在我院。学院是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目前,学院正按照己制定的2006―2010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加快学院发展的“1134”工程,在省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人才质量为根本,以对外合作办学为特色,立足合肥,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终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社会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富有时代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到2008年,学院将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建成合格的本科院校;到2010年,学院力争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建设若干硕士点;到2015年以后,学院建成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应用型本科大学,为科教兴皖、科教兴市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原合肥联合大学


南校区图书馆

原合肥联合大学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7所在肥高校联合于1980年创办,位于黄山路中段。时提议的校名有“安徽自立大学”、“星津大学”、“江淮大学”等等。因抗战时期有个“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合办而成,办学效果很好。校方认为这个也叫联大,体现联合办学的精神。1980年8月28日,正式定名为“合肥联合大学”。1980年10月11日,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举行。合肥联大是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
该校创办时设立董事会,时任合肥市委书记郑锐任董事
校园风光(31张)长,时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任校长。办学之初,就试行一种与当时其他高校不同的办学形式,即“联办公助、适当收费、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不包分配、择优推荐录用、后勤社会化”。首届招生357名,学制为四年制本科,设中文系、理工系、英语系。
1985年3月,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在友好省州关系的基础上,签订了共建合肥联合大学协议,使合肥联合大学成为德国下州援助中方重点建设的两所应用型高校之一。该校还为税务、金融、电力、烟草等系统定向培养了一批毕业生。
原合肥教育学院
原合肥教育学院由原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和原合肥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成,于1981年成立,位于宁国路北段,占地面积64亩,是以培训中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为主的成人高等院校,同时还承担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函授教育。199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史地、生化、英语、体育、数学、物理、计算机、初等教育和应用电子等专业。1997年被合肥市人事局认定为“合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中央师范教育补助专款”院校。
原合肥师范学校
原合肥师范学校始建于1952年,位于金寨路北段,1999年迁至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180亩,系安徽省一类师范学校。
文革时期,该校曾下迁到淮北太和县,1971年重新恢复,曾于1958-1962、1978-1981年两度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合肥师范专科学校。该校1989年成为国家新教学方案首批试点学校之一,1995年起承担“合肥地区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任务[2-3]。
合并建校
2002年3月1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进行合并,成立合肥学院。2009年,该校被安徽省批准为硕士点建设单位。
2009年底,中国教育部主持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正式启动,选择在该校进行试评估。2010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校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
2010年6月23日,学院入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项目,成为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2011年,该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3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月,合肥学院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人工湖

合肥学院共有南艳湖、黄山路、宁国路三个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836亩,校园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学院校舍

建筑面积37.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00余万元,藏书56万册。在职教职工912人,专任教师655人;有副高以上职称182人,其中教授32人;国内外兼任教师200余人,其中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师近20人,其中1人获“国家友谊奖”,6人获“黄山友谊奖”。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2536人(其中本科生占76%以上),成人教育在校生520余人,在校外国留学生45人。

合肥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努力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学院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 平评估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学计划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支撑作用。2005年,学院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学院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办学特色日趋形成,全院上下呈现出团结奋进、民主和谐、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院系专业

合肥历史概述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学院概述,合肥学院-学院简介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5月,该校共设有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合肥学院管理系、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合肥学院教育系、合肥学院经济系、合肥学院旅游系、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合肥学院数学与物理系、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等17个教学系部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设置

合肥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截至2013年9月28日)系别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学位门类设置年份建筑工程系1081001土木工程四年工学2001年2120103工程管理四年工学2005年3082801建筑学五年工学2010年4081802交通工程四年工学2012年生物与环境工程系5083001生物工程四年工学2000年6071002生物技术四年理学2004年7082502环境工程四年工学2005年8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2008年化学与材料工程系9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工学2001年1008040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四年工学2004年11080409T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2006年12081304T能源化学工程四年工学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3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2000年14080903网络工程四年工学2006年15080902软件工程四年工学2012年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16080701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学1988年17080801自动化四年工学2003年18080703通信工程四年工学2006年机械工程系19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1980年20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工学2003年数学与物理系21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2003年22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学2005年艺术设计系23080205工业设计四年工学2002年24130310动画四年艺术学2010年25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2012年(专业目录更新)26130503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2012年(专业目录更新)27130504产品设计四年艺术学2012年(专业目录更新)28130509T艺术与科技四年艺术学2012年(专业目录更新)中国语言文学系29050101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2002年30050103汉语国际教育四年文学2005年31050301新闻学四年文学2007年32050107T秘书学四年文学2012年经济系33020101经济学四年经济学2002年34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经济学2001年35020301K金融学四年经济学2006年教育系36040107小学教育四年教育学2004年37040106学前教育四年教育学2005年38071102应用心理学四年理学2006年外国语言系39050201英语四年文学1980年40050203德语四年文学2004年41050207日语四年文学2006年42050209朝鲜语四年文学2007年管理系43120201K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学2006年44120601物流管理四年管理学2008年45120203K会计学四年管理学2004年46120204财务管理四年管理学2007年47120401公共事业管理四年管理学2005年48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管理学2003年旅游系49120901K旅游管理四年管理学2004年50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四年理学2005年51120902酒店管理四年管理学2012年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机构设置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教学成果

合肥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努力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学院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
学院长亭平评估指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学计划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支撑作用。2005年,学院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学院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办学特色日趋形成,全院上下呈现出团结奋进、民主和谐、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学院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经济开发区及其周边企业和国外高校的合作,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 作用,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欧盟亚洲链、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国际交流与发展中心(CIM)等项目顺利实施,中德过程与新能源技术、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合作良好。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合作项目“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开始建设。校区、校企合作正式启动,与省、市有关研究单位和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合同20余项。2003年以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委托课题、国家863计划研究子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厅局级、院级研究项目4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省、市科研奖项十多项。1人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1人获第六届安徽青年科技奖,2人被遴选为合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院成功主办中德韩三国四校“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和体验学习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3次。

合肥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教学为纲”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 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2005-2007年,学院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女个人冠军、团体冠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二等奖;首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在省、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合肥学院健康快速发展,5年来,已向国家输送近2万名建设人才,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60%以上毕业生在合肥工作,80%以上毕业生在安徽工作,有的已成为技术和管理骨干。如在合肥佳通轮胎公司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中,有150多人是合肥学院毕业生,其中处级干部8人。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对外交流

合肥学院是中德省州文化交流项目,自1985年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国
学院风光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美国、泰国等国2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2005年5月,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访问我院,省州合作掀开新的一页。学院分别与德国、瑞士13所大学和韩国3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互派教师和留学生,输送710名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已经毕业的留学生在中外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学院积极开展中外合作专业共建,进行“2+2”、“2+3”、“1.5+1.5”6个中外合作培养专业办学试点。合肥学院是安徽省8所可接纳香港、澳门、台湾学生的高校之一,现有19名留学生在我院攻读本科学历学位。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学校文化

校徽

1、院徽设计主图案采用“大学”(UNIVERSITY)和“联合”(UNITED)的英文第一个字母“U”变形而成,易于识别。
2、院徽的“U”形由三个向上图形元素组成,象征学院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也表示合肥学院由三所院校整合而成;徽标图形中间的圆象征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也喻示学院如一轮喷薄而出冉冉升起的太阳。整体造型蓬勃向上,喻意学院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3、院徽的整体造型似一朵盛开的玉兰,广玉兰是合肥市的市花,喻意学院隶属合肥市;徽标造型又似一本展开的书,与学院教书育人的办学方针相符合。将内涵融于形式中,识别性强。
4、徽标设计的形式感强,点、线、面巧妙融合,静中有动,统一中有变化,适合性好,便于学院对外传达,树立良好、统一、一致的视觉形象。
5、联合不仅象征合肥学院由三所院校整合而成,更喻意合肥学院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目标。

学生社团

截至2013年10月,该校共有新漾礼仪社、模特协会、大学生贴吧协会、英语俱乐部、魔术爱好者协会、绿色建筑协会、初音・音社、军事爱好者协会、快乐驿站协会、ERP协会、EE精英社协会、数学建模协会、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合肥学院化工设计协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ART手绘协会、汉宣社、饕餮美食社、心语面包屋、卓越教师梦想者协会、学生微博协会、合肥学院经贸学社、模拟联合国、应用商务协会、翰墨情缘书画协会、证券投资协会、生物标本协会、日语俱乐部、晴岚漫联社、经济社会调查协会、化学爱好者协会、口才与辩论励志协会、ELF德语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大学生公益协会、晴天影社、读书协会、爱心益农社、软件技术爱好者协会、红巾时代话剧社、电子爱好者协会、红十字会、计算机协会、绿色协会、“FEEL”手语社、棋类协会、青藤文学社、揽月诗社、瞬光摄影协会、Kr.韩国语协会、灵心居手工社、光羽吉他社、思源史学社、旅游学社、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大学生环保协会等学生社团。其中邓研会、书画协会、大学生环保协会、电子爱好者协会、英语俱乐部为品牌社团。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校园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蔡敬民
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文兵
党委委员、副院长:郑永红、陈啸、丁明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家友
副院长:陈秀

历任领导

杨承宗(合肥联合大学首任校长)(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著名科学家,中国放射性化学奠基人)(1980.10.11~2011.5.27)
郑锐(合肥联合大学首任董事长)(原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合肥市人大主任)
王季琨(合肥联合大学)(著名学者)
邹淦泉(合肥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原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合肥市人大主任)
赵良庆(合肥学院首任校长)(2003.10~2009.03)
蔡敬民(合肥学院校长)(2009.07-2013.11)

安徽合肥学院_合肥学院 -知名校友

政界
郑锐: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合肥联合大学第一任董事长
卞国福:合肥师范学校1955级普师专业,原安徽省人大常委、安徽省省总工会主席、文化厅厅长
李培垣:合肥师范学校1955级普师专业,原合肥市政协主席
杜昌寿:合肥教育学院1985级中文专业,中共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谢刚:合肥师范学校1979级中文专业,中共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储昭平:合肥师范学校1972级中文专业,中共合肥市政协副主席
林存安:合肥师范学校,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杨思松:合肥教育学院,中共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徐健:合肥联合大学1981级环境监测专业,中共池州市委副书记
学界
蔡敬民:合肥联合大学1984届应用微生物专业,合肥学院党委书学校承办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丁明:合肥联合大学1985届环境监测专业,合肥学院副校长
曾杰:合肥联合大学1986届工民建专业,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基建处主管
朱启贵:合肥联合大学1984届应用统计专业,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宜清:合肥联大2001届计算机信息与工程系应用电子专业,英国利物浦大学数学系讲师
郑大明:合肥教育学院82级历史教育专业,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
企业界
吴刚:合肥联合大学1994届旅游系,巨人集团总裁
林钢:合肥联合大学1986届应用微生物专业,合肥东方英才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勇:合肥师范学校1987届体育专业,安徽“玖玖隆”餐饮管理集团董事长
孙辉:合肥联合大学信息工程系1988届科技情报工程专业,金鹃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袁立:合肥联合大学1984届应用统计专业,新兴证券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田品勇:合肥联合大学1989届基建财务会计专业,新鸿意(合肥)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红阳:合肥联合大学1986届中文系文秘专业,深圳醉翁亭饮食文化公司总经理
甄奎:合肥师范学校1984届,合肥晚报社副总编辑
高永:合肥联合大学2001届中文、旅游系旅游经济专业,安徽迎驾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汪炳所:合肥联合大学1990届应用化学专业,安徽生力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诚惠(韩国籍):合肥联合大学1996级中旅系中文培训班,合肥韩大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合肥韩商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其他
耿小强:合肥联合大学经济系1988届工业财会专业,安徽电视台金牌导演
吴婷,合肥学院外语系2002级英语本科专业,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帮女郎》主持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10103/151777.html

更多阅读

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交口 交口-概述,交口-历史起源

交口,是一个娱乐圈流行的新词,每当一部电影出来,领了观影费或被导演托付了伟大友谊的达人们,就开始在报刊、博客和微博上交口称赞,简称交口。交口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吕梁市南端,东接孝义、灵石、南连隰县、汾西,西靠石楼,北界中阳。县人民

声明:《合肥历史概述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学院概述,合肥学院-学院简介》为网友让我百感交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