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 砼 砼-汉语解释,砼-汉字来历

tóng,混凝土的同意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砼: 预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呈流塑状态,浇注入模,捣实固化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筑物或构件,其成型后一段时间里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质,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

砼_砼 -汉语解释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石工

汉字部件分解:石人工

笔顺编号:1 3 2 5 1 3 4 1 2 1

笔顺读写:横 撇 竖 横 折 横 撇 捺 横 竖 横

部首笔画

部首: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五笔86:dwag

五笔98:dwag

仓颉mrom

四角号码: 18612

郑码: gobi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83C

砼_砼 -汉字来历

汉字的来历 砼 砼-汉语解释,砼-汉字来历

搅拌后的商品砼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

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砼_砼 -化学特性

砼: 预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呈流塑状态,浇注入模,捣实固化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筑物或构件,其成型后一段时间里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质,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10103/151101.html

更多阅读

73岁 与84岁 之说的来历 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

73(岁)与84(岁)之说 的来历毛主席晚年谈论他的健康时说:“73(岁),84(岁),阎王不请,自己到。”他老人家恰恰是84虚岁逝世的。民间也有73岁,84岁是老人的两个门槛之说。以后,每逢清明扫墓到墓地,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逝者碑刻上的年龄,按照统计学来观察,

请关注汉字的正确读音 手写查汉字读音

请您关注汉字的正确读音从邮箱中我发现了这个《容易念错的字、姓名、地名、民族名》的资料,感觉很不错。汉语博大精深,但有些常用的汉字却很容易被人念错,我也有念错的时候,所以有必要加以纠正。现在转载过来,请博友们阅读参考。谢谢作

关于汉字的故事 关于汉字的故事20字

关于汉字的故事  有故事说:罗马皇帝派了一位大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按礼仪向孔夫子下跪,请求赐予文字。此时孔夫子正在吃饭,口无二用,无法答复,于是用筷子夹了几茎豆芽菜放在大使的帽子里。大使带回罗马,就成为今天流行全世界的罗马字母。

关于汉字来历的资料 汉字的来历资料短一些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

声明:《汉字的来历 砼 砼-汉语解释,砼-汉字来历》为网友午夜搭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