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反哺,汉语成语,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乌鸦反哺绝不是反射性行为,乌鸦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实际上它的反哺对象不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之所以“反哺”,研究人员猜测是为了在种群中获得良好的“鸦”际关系。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道德绑架模式,其特点是以低级生物行为模式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相近词如“羊羔跪乳”等。
乌鸦反哺_乌鸦反哺 -传说考证
考证疑点
这种传说过去除《本草纲目》中提及以外,当时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同时,包括《本草纲目》在内,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这种行为的科学解释方法。将鸟类的这种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道德绑架模式,其特点是以低级生物行为模式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相近词如“羊羔跪乳”等。正常的、可接受的一种解释是作为群居鸟类,乌鸦是有可能在自己吃饱的前提下将食物分给其他无法独立获取食物的同类。但暂时没有办法分辨这种行为只是一种单纯的反射性行为还是具有高度逻辑思维与高级情感的共同作用的后果。但就脑容量与脑结构而言,鸟类应在智商、情商等各个脑功能领域居于低级水平,以此来推断,乌鸦反哺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这只是乌鸦的一种反射性行为模式,与它的思想道德标准及它与老乌鸦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再次反驳
但是最近几年在国外动物学家的研究中,在观察群体生活的乌鸦时,确实有这种“养老”的行为出现[需要可靠参考资源,无法考证来源],而在其它群体生活的鸟类中却没有这种情况。由此可见,乌鸦反哺很可能是古代国人在对日常现象的详细观察中所发现的特有的,独立于其它鸟类的一种社会性行为,而并非是简单的所谓“道德绑架”说法。
乌鸦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甚至不用人去做模范而自主将铁丝弯成钩状钩出细颈瓶中的小桶(研究人员特别设置),或是用带钩状的小树枝钩出树洞里的虫子,日本有一种乌鸦更是让人惊奇,它们停在街头十字路口等待红灯亮起,然后迅速飞到马路的车轮下面,把坚果放在那里,绿灯亮起汽车开走后,它们再飞过去把碾碎的坚果衔起来享受里面的美味。不仅如此,乌鸦还会偷盗和防盗。
最后结论
综合种种研究和观察,有学者认为乌鸦甚至可能是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最聪明的动物,虽然它的大脑占身体比重比大猩猩和海豚小一些,但它的脑开发程度却比后两者要好得多。乌鸦反哺绝不是反射性行为,乌鸦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实际上它的反哺对象不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之所以“反哺”,研究人员猜测是为了在种群中获得良好的“鸦”际关系。
乌鸦反哺_乌鸦反哺 -类似词语
鸦反哺,羊跪乳,王祥卧冰求鲤。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做人之本,王祥卧冰求鲤孝敬父母。
在传说中,乌鸦反哺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对乌鸦懂得孝敬“老人”这一点,深感敬佩。乌鸦――是一种通体潦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鸟便将觅来的食物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乌鸦反哺_乌鸦反哺 -其他知识
邓钟岳(1674~1748) 清代官员。字东长,号悔庐。今东昌府区人。邓基哲子。他博览群书,尤对《易》、《礼》有深入研究。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举人,六十年(1721)登进士一甲第一,入翰林。雍正元年(1723)充江南副考官道,以母丧归,四年后起任江苏学政,刊《近思录》、《白鹿洞规》等书以教育士子。七年(1729)以少詹学士任广东学政,不久,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邓为政清廉,谨慎守礼,所奏为政之道首要的是正风俗、杜邪讹,得到雍正帝赞许和采纳。十一年(1733)任礼部右侍郎。充《大清一统志》总裁,转左侍郎。以事降为太常卿。乾隆间历浙江学正、通政司参议,再晋礼部右侍郎、左侍郎,于乾隆九年(1744)、十二年(1747)两次充任江南正考官。在浙江时,曾训示诸生:“耻为羞恶之本,干谒标榜、颂辞连篇,或因细故,骨肉成隙,耻何在焉。”十三年(1748)曾随乾隆帝东巡。当年夏,以疾致仕,卒年74岁。钟岳工书,能诗文,康熙对他有“字甲天下”之誉。着有《知非录》、《寒香阁诗集》4卷,《文集》4卷。
以下是邓在沈氏兄弟的家产案中所写批文!这则批文实在就是一篇妙文,今抄录于此: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以祖宗遗产之小争,而伤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万卷应具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有过必改,再思可矣!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产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