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热敷 热敷-解释,热敷-热敷分类

热敷,是理疗的一种方式,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热敷_热敷 -解释


【热敷】 rèfū [stupe] 用湿热手巾(有时加上药剂)作外敷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

热敷_热敷 -热敷分类

热敷能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用热敷的方法能使宝宝温暖舒适,对一些末梢循环不良(手足冰凉)的宝宝进行保暖。同时,热敷还有助于消炎、消肿和加速组织再生;局部的热敷还能缓解疼痛。所以,热敷也常常用于宝宝皮肤疖肿、臀部肌肉注射后吸收不良而出现的硬结、腹痛、腹胀等。

热敷的方法有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

干热敷


各种热敷

常常用热水袋。一般在家庭中做干热敷非常方便且易行。方法是热水袋内灌入1/2-2/3的热水,斜放水袋将气排出,而后拧紧塞子,用布擦干水袋表面的水,倒提起来抖动,检查无漏水后,用布或毛巾包裹好,放

在宝宝需要热敷的部位。使用中应注意水温不宜过高,用开水时应加入适量的冷水,使袋中水温在50-60℃较为合适,并要仔细检查有无漏水。在给宝宝使用热水袋后,要随时观察,以防宝宝烫伤。如果发现皮肤潮红时应停止。做热敷时可根据需要及时换热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常用于解痉、镇痛、保暖。将冷、热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内,要求水温为50℃(以水温计调节较为准确),然后灌入热水袋内,灌入量为热水袋容量的1/2~2/3,逐出袋内空气,拧紧塞子,擦干后倒提热水袋是否漏水,最后装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于病孩需要部位。无热水袋时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壶(瓶)代替,只要遇热水不变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热时间一般超过20~30分钟。此法方便常用,但其穿透力不如湿热敷法。

对婴幼儿施热时,温度要控制在50℃之内,并应多包一块大毛巾或放于两层毯子之间。经常观察放置热水袋部位,防止烫伤。如有皮肤红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保护皮肤。脏器出血,软组织挫伤、扭伤或砸伤初期(前三天)忌用热敷。急性腹痛诊断未明前不宜热敷。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均禁忌热敷。

湿热敷

将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放在所需要热敷的部位,然后盖上干毛巾或棉垫,以保持热度。敷布的温度以宝宝不感觉烫、能耐受为原则。湿热敷也可采用在热湿毛巾上放热水袋的方法,以保持热度。湿热敷一般可持续20-30分钟。在热敷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询问宝宝感觉烫不烫?避免发生烫伤。同时,热敷后应将局部擦干盖好,宝宝不要立即外出,避免着凉感冒。

常用于消炎、镇痛。将橡胶单(或塑料布)和毛巾垫在湿热敷部位下面,以免弄湿衣服、被褥。在需要热敷的皮肤局部涂以凡士林(或涂食用油,其范围要大于热敷面积),然后盖上一层纱布。将浸在热水里的小毛巾拧干(以不滴水为度),用手腕部试温,以不烫手为宜,折叠后敷于病孩患处,上面加盖干毛巾保温。在患部不忌压的情况下,还可用热水袋放置在小毛巾上,再盖上大毛巾保湿则效果更佳。湿热敷的温度以病孩能够耐受,不觉烫为原则,约3~5分钟更换一次,一般连续热敷15~20分钟。热敷完毕,揭去纱布,擦去凡士林,穿好衣服。湿热敷穿透强,因而消炎作用也好。施热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因病孩往往不能很好合作,要慎防烫伤;对有伤口的部位作热敷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敷后伤口换药;热敷面部者,敷后半小时内不宜外出,以防感冒。

热敷_热敷 -基本概念

是利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局部或全身,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降温和保暖的目的。

热敷_热敷 -效应介绍

【生理效应】当局部受热刺激时,由于抑制交感神经对血管收缩的冲动,使受热部位及周围皮肤小动脉扩张。随着


热敷缓解痛经

血管扩张或血管收缩,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亦增加或降低。

【继发效应】用热引起小动脉扩张,持续用热1小时后,局部却会引起小动脉的收缩。

热敷_热敷 -作用介绍

●促进炎症消退

●解除疼痛

●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保暖

热敷_热敷 -禁忌信息

●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热敷 热敷-解释,热敷-热敷分类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脏器出血

●恶性肿瘤

●金属移植物

热敷_热敷 -影响因素


部位

●方法

●部位

●时间

●面积

●环境温度

●个体差异

热敷_热敷 -方法介绍


湿热

【干热法】常用于解痉、镇痛、保暖。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将60摄氏度~70摄氏度的热水灌满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将热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来代替。

【湿热法】常用于消炎、镇痛。先把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内,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

热敷_热敷 -十种功效

1、缓解眼疲劳

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预防耳聋

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3、改善头晕

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这样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4、治落枕

轻微落枕可用热毛巾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5、防治颈椎病

早期颈椎病症状,如脖子发硬、酸痛或受凉后出现轻微疼痛,可用热敷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预防颈椎病。

6、缓解慢性腰椎疼痛

腰椎疼痛热敷,可缓解局部症状,如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7、缓解臀部疼痛

臀部肌肉僵硬伴有轻微的钝痛、酸胀痛,可平躺用毛巾热敷疼痛部位,可缓解症状。

8、治疗痛经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经或因受凉导致的腹痛,可用热敷起到化淤、理气止痛的功效。

9、跌打损伤

运动损伤应激期不能进行热敷,可在损伤发生2―3天,如不出血也无肿胀,此时可用热敷袋热敷缓解症状。

10、去打针造成的硬结

温馨提醒:

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热敷。扭伤急性期仍有出血、肿胀时更不宜热敷,应等到止血、消肿48小时后再进行热敷。急性腹痛未确诊时和红眼病也不宜热敷。

热敷_热敷 -姜醋汁

很多人都有过落枕的经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按摩推拿科刘长信主任说:“如果出现落枕的情况,症状轻的患者可以在家中尝试自己进行治疗,其中用醋和姜汁热敷就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中医认为,落枕是风寒之邪侵袭,经络痹阻不通,或劳顿扭挫伤及血淤气滞所造成的。

醋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而捣碎的姜汁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两者合用对颈部进行局部热敷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准备一块纯棉毛巾,再取醋300-500克及姜汁100克,加热至沸腾后,将毛巾浸入其中,浸泡一会儿,感觉不十分烫手时,将毛巾拧成半干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保持20-30分钟。为了保持热敷的温度,可用两块毛巾轮换进行。


热敷

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按摩的手法,先按摩放松紧张的肌肉,再轻按痛点解除痉挛,最后在将头部微微上提的同时轻摇颈部以理顺经络,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2次,疼痛即可缓解。

热敷_热敷 -毛巾热敷

祛除臀部硬结,可把毛巾叠成几层,在6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后,取出拧干,轻轻敷在打针后起硬结的部位,每次30分钟,边热敷边揉,以促进硬结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或者把土豆切成1厘米厚片,敷在起硬结的地方,每次30分钟,直到硬块消退为止。

此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50%的硫酸镁溶液(可在药房买到)与热水按5:1比例配好,用毛巾蘸上药液,敷在硬结处,每次持续20分钟,每天敷2~3次即可。这样既可使局部肌肉放松、扩张血管,又能使硬块变软、消散。

如果采用热敷等方法仍难以消退硬结,可将雄黄1克,软松香9克,加入医用酒精(70%酒精)搅成糊状,涂抹在干净的布上,敷于硬结处,直到红肿消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00103/148160.html

更多阅读

历史研究中的分类、解释与比较 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历史研究中的分类、解释与比较刘良华我只认三种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我建议教育硕士或中小学老师只做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我建议全日志的教育学原理的研究生只做历史研究。历史研究的总体特征是对历史事件或历

常见俗语、谚语大全和解释 常见金融名词解释大全

2012-08-16 16:10:06|分类: 知识常识 |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博客小老头《中国常见俗语、谚语大全和解释》常见俗语、谚语大全和解释: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2、爱博而情

声明:《会计科目分类和解释 热敷 热敷-解释,热敷-热敷分类》为网友狂想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