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自然资源状况 高港区 高港区-自然地理,高港区-资源状况

高港区,是江苏省泰州市下辖的一个区,有史记载可追溯至五代南唐,北宋初口岸(古称“柴墟”)曾为泰兴县县治所在。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泰州市高港区,时辖七个乡镇,2008年区划调整后,辖七个街镇(口岸、刁铺、永安洲、许庄、白马、胡庄、大泗),总面积314.33平方公里,人口29.69万人。高港区是泰州市区的南大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高港区设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境内有长江港口泰州港和南水北调枢纽工程引江河,有国电电厂及在建成的泰州长江大桥,有宁通一级公路、328省道穿境,水陆交通便捷。

高港_高港区 -自然地理


高港区

高港区现下辖5个镇和3个街道办,92个行政村和1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1.14万人。

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92亿元,占2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505元。2002年完成财政收入5.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12元。

1、区位优势:高港区背靠地级泰州市主城,是泰州通往苏南的南大门。境内宁通高速公路出入口--刁铺立交,使高港区与苏、锡、常和上海经济开发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随着泰州市中心城市位置的确立,高港区将直接成为苏中(泰州市)的腹地。

2、交通优势:高港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宁通高速、江平路、泰高路等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泰州引江河、南官河连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通扬运河,是苏北地区出江入海的主要通道。境内拥有长江深水岸线20多公里,适宜建设多个深水良港,泰州港已有百年历史,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杨湾万吨集装箱码头总投资1.5亿元。高扬汽渡和江阴长江大桥的建成,将高港与苏南连成一体。

3、滨江优势:我区濒临长江,西靠引江河航道,具有丰富的长江资源。境内长江岸线23.5公里,江滩、江圩面积近5000亩,适宜发展青虾、螃蟹等特水养殖,引江河航道有利于建立沿河两岸旅游观光景地。

4、传统优势:城郊型农业是高港经济的重要支柱。花卉种植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花卉园艺中心的台湾蝴蝶兰香飘海内外,已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为出口创汇基地;特色蔬菜芦蒿、芦笋及反季节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特色畜禽养殖方兴未艾,奶牛、牧草养鹅、伊普吕兔、珍珠鸡、波尔山羊、美国落地王鸽品种繁多;江水养殖河豚、鳜鱼、叉尾回鱼、江虾、江蟹各具特色;驰名中外的大佛指银杏常年产量900多吨,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区享有盛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泰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年产三泰系列啤酒和银杏饮料近十万吨,得意泰丝绸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奔仙"睡衣闻名全国。

气候

泰州市高港区位于东经119度38分至120度38分之间,北纬31度55分至33度12分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81毫米,全年无霜期220天。

区位优势

高港区南濒长江,北倚泰州主城,是泰州的南大门。处于沿海与长
江T型产业带结合部,东西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南北联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区位优势明显。

空港

高港区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03公里,约2小时车程;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左右,约1小时30分钟车程;距无锡硕放机场约90公里,约1小时车程,距扬州泰州机场30公里,约20分钟车程。

公路

高港区具有“承接南北,贯穿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北上京、津、鲁,南下沪、浙、闽的高速公路网便捷通畅;京沪高速、宁通高速、328国道、231省道、沿江高等级公路(336省道)等公路从我区而过,并在我区设有多处交流道和出口处,已建成的江阴大桥和已开工建设的泰州大桥横跨高港与无锡、常州、镇江,今后将进一步加快我区与苏、锡、常、上海、浙江等长三角主要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快速融合。

铁路

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毗邻交汇,进一步优化了我区及沿江的交通格局。泰州火车站(客货运站)已开通的直达路线有:北京、兰州、哈尔滨、杭州、成都、武汉、厦门、青岛、深圳等,并已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年货运吞吐量最大的火车站,极大地方便了我区与中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融合。

港口

高港辖区内拥有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州港,建有专门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码头。经泰州港起运由上海港中转的班轮可到达世界104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已开通西至重庆、武汉,北至营口、大连,南至海口、蛇口的国内水运网络。
高港区拥有沿江岸线24.2公里,其中水深-10米以上的一级岸线13.6公里;水深-5至-8米的二级岸线长3.3公里。现可供开发利用的深水岸长9.5公里,可建设5万吨以上的码头近20个。

高港_高港区 -资源状况

高港区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120°33′,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酷暑严寒不长,雨量充沛,日光充足,霜期较短,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据近30年气象资料分析:

(一)气象要素:


高港区1、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4.9℃,历史最暖年年平均气温15.9℃,最冷年年平均气温14.3℃,年际温差1.6℃。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2℃,历史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2.5℃。常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6℃,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8℃,平均每年大于、等于35℃的高温天气为7.3天,平均每年低于等于零下10℃的严寒天气为0.2天。年大于0℃总活动积温为5493℃,全年平均稳定通过0℃的有326天,80%保证率的总活动积温5357℃,平均稳定通过12℃的有202天。

2、地温:地面温度平均17.4℃,其中1月平均2.8℃,4月平均17.3℃,7月平均31.3℃,10月平均19.2℃,地下温度平均为16.4℃,其中地下5cm处16.5℃,10cm处16.2℃,15cm处16.5℃,20cm处16.5℃。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地面温度的夏季增温、冬季降温都比地下变化快,这一现象愈向深处愈明显。全区15cm以内土层的平均土温16.4℃,比平均气温高1.5℃。

3、降水: 年平均雨日为119.1d,最多的139d,最少的86d;年平均降水量为1027.2mm,年最多降水量1449.4mm,年最少降水量为462.1mm;大量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的降水量合计为460.4mm,占全年降水量的45%,而夏季又以7月份雨量最多,达197.2mm,占夏季降水量的43%。降水较少的月份是1、2、12月三个月,降水量合计98.5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9.6%。日最大降水量极值为312.2(1975年6月24日),年最长连续降水日为16d,总降水量165.2mm。

4、霜雪:年平均霜期为145d,最长的年份达176d,最短的年份仅117d。霜以1月最多,12月和2月次之。最早的初霜日出现在10月2日,最迟的终霜日在4月16日。降雪一般在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最早的降雪日出现在11月17日,最迟的终雪日在4月14日。年平均降雪日数为7.7d,最多的年份17d,最少的年份无降雪日。积雪期主要在1~2月,其中2月份最多,累年积雪日数为7d,最多的积累日数为25d,最大积雪深度250mm。

5、日照:全年日照时间,根据日出日没推算,约4000h左右,但由于受到云量的影响,实际平均日照数只有2125.8h,占可照时数的53%。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平均为238.9h,占可照时数的58%。2月份最少,平均为138.2h,占该月可照时数的44%。因各年阴雨天多少,日照时数年际间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达2458.2h,最少的年份仅1715.6h,年际差742.6h。

(二)土壤资源

高港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土壤母质为长江冲积物,土壤PH值7.5~8。土壤类型主要有高沙土和淤泥土。其主要特征和分布区域为:


高港区1、高沙土:主要分布在高沙土地区,涉我区口岸、刁铺部分及野徐、白马两镇。该类土壤通体质地轻壤,碎块状结构,剖面层次过渡不明显,有效土层以下为沙性母质,由上而下石灰反应渐强。耕层下微见犁底层,有一定的夜潮现象。含水量稍有增加,即有滞水现象。漏水漏肥较为严重,通气条件好,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分解,养分释放快,发小苗,不发老苗,易引起老来穷,谷物千粒重低。易耕作,易提高播种质量。此类土壤较适宜于种埴地下块根类作物。田间持水量为24.5%±1.45%,日渗透量为52~62mm,耕层有机质10.0g/kg以上,速效磷4.5mg/kg,速效钾57mg/kg。

2、淤泥土:主要分布于沿江老水田地区。涉我区永安洲镇、口岸镇部分、刁铺镇部分。该类土壤经长期水耕熟化而逐步发育而成,土层厚,一般大于90cm,耕层多为块状结构,质地多为重壤-轻粘,犁底层发育明显,呈片状结构,犁底层下为渗育层,呈小棱柱状结构,结构间有灰色胶膜。由于粘粒含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养分释放慢,后劲大,耕性差,适耕期短。田间持水量为29.55%±3.93%,耕层土壤有机质18.0g/kg,速效磷4.8mg/kg,速效钾82mg/kg。

高港_高港区 -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江苏泰州高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原泰州高港科技创业园)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毗邻泰州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中国医药城,总面积45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面实现“七通一平”。
高港高新区在“合作双赢、共同发展、产业联动、全面发展”的开发建设理念指导下,确立了壁纸、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及生命健康等产业的发展方向,突出产业招商,引进落户了台湾统一、万向精工、贺尔碧格、皇冠壁纸、龙冉壁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围绕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引进金融、保险、研发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随着红星美凯龙、台湾国际新城、明发等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为基础,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生态型的现代园区初步建成。

泰州港核心港区

泰州港核心港区,位于泰州市南大门,处在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堡”,北依泰州主城,西临长江水道,南接苏锡常镇,处于上海两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核心港区规划面积55.9平方公里,“公铁水空”交通便捷,拥有-10米以上长江深水岸线13.6公里,建有粮食、煤炭、化工、金属、木材等万吨级公用码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目前,核心港区已落户国电泰州电厂、益海粮油、海企仓储、中航船舶、三福船舶等一批投资过亿美元的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了粮油及食品加工、船舶及配套、新材料、现代物流及配套等四大支柱产业。
核心港区发展定位:以“建成服务长江中上游经济圈、连接沿海及港台的江海联运型国际物流中转基地”为目标,以多功能、现代化、全方位的综合港口为龙头,以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广阔陆域为腹地,以临港产业为支撑,充分利用永安洲现有江水岸线资源,致力建设集港口码头、仓储物流、商贸集散、保税功能、临港产业为一体的核心港区,形成港口、港区、港城与大桥互动融合、协调发展格局。
港区目标定位:第一层次,建成面向泰州本地,服务周边地区制造企业的物流集散港口;第二层次,建成承接上海、苏南,辐射苏中、苏北的长三角区域性现代化港区;第三层次,建成服务长江中上游经济圈、连接沿海及港台的江海联运型国际物流中转基地,形成具有保税功能的滨江港城。

高港临港经济园

高港临港经济园成立于2010年8月,地处高港主城区――口岸街道境内。口岸街道现为高港区政府所在地,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街,工业重街。临港经济园东至泰州公路大桥连接线,南至泰州公路大桥枢纽,西至通江路,北至人民路。总体规划面积5.77平方公里。为加快临港经济园建设步伐,园区内正在实施三横两纵道路建设,三横分别是:总投资1.5亿元的远东大道,总投资1.2亿元的龙窝路,总投资500万元的创新大道。两纵分别是:S231省道和总投资3亿元的东风南路。目前,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在园区征地150亩,总投资3.5亿元的笔记本显示器转轴扩产项目已开工建设。临港经济园虽然起步晚,但园区有着一群年轻化,知识化,能力强的领导干部班子,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港码头、泰州公路大桥的建成更为交通运输带来便捷。光缆通信、卫星微波通信的高速宽带网已覆盖整个园区。临港经济园是一个以新兴产业为向导,以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升级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现代都市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产业特色园区。园区规划科学,功能布局合理,拟规划五大功能片区:电子信息产业片区,船舶产业片区,机械起重吊索具产业片区,三产物流产业片区,新兴产业片区。

扬子江医药产业园

江苏是中国医药产业第一大省,泰州是江苏医药产业第一大市。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龙头,包括江山制药、济川药业、苏中药业等企业组成了泰州医药产业的领跑方阵。坐落于泰州的中国医药城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中国医药城•南园(扬子江医药产业园)是中国医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以中国医药城为载体,放大中国医药城品牌效应;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依托,不断延伸加粗医药及医疗器材产业链,正着力打造医疗器械、医药制造、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等特色产业,构建独具优势的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制造新高地。
园区正全力整合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致力于纵向打造医药及医疗器材产业链,横向搭建产业服务平台。目前集中发展三大板块:医疗器械、医药制造、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
高港区内建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所各一座,可确保各类进园企业的正常用电。园区濒临长江,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标准高,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面实现“七通一平”。园区交通便捷。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犹如蛟龙在这里风云际会。京沪、沪蓉、江海三条高速公路与321、328国道在这里交汇。上海虹桥、南京禄口、无锡硕放等国际机场均在两小时都市圈内。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泰州港、泰州火车站、正在建设中的泰州长江大桥和苏中国际机场均在15分钟车程之内。便捷的交通环境让园区全面融入苏南,接轨上海。

高港_高港区 -历史沿革

1997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77号),设立泰州市高港区,高港区辖从海陵区划入的口岸、刁铺、许庄、田河、永安洲、野徐、白马7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口岸镇。

2000年,高港区辖5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0530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口岸镇 65835刁铺镇57628永安洲镇24889白马镇22393野徐镇19265滨江工业园虚拟镇15295

高港区境域在周秦时代即为海阳(今泰州)邑地。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为海陵县地。有史记载追溯至五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清康熙《扬州府志》云:“南唐析济川镇置泰兴县,创治于柴墟。宋初徙治延令村,是为今县治。”柴墟是口岸的古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任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因泰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在南坝桥大败金兵。绍兴十年(1140年),泰州的治所曾一度移至泰兴沙上即临江的柴墟。元末,徐达为进攻泰州,自境内大江口开浚河道直至泰州南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泰州至泰兴的驿道经过境内,并设刁家渡铺、口岸铺。明代,口岸成为泰兴的西北重镇,先后建有口岸察院、口岸公馆等。
清代在口岸设巡检司,所治范围为泰兴县的西北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兴全县分为四辖,口岸巡检司所治地域为“口辖”。口岸逐渐发展为长江东北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和物资集散地。民国时期,高港区境各乡镇分属泰兴、泰县,以泰兴居多。民国38年(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粟裕等,率司令部直属队抵达白马庙(今高港区白马镇),设立东突击集团渡江作战指挥部。4月23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白马庙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
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泰州市高港区,经省政府批准,将原属泰兴的口岸、刁铺、田河、许庄、永安洲5个乡镇以及姜堰的白马、野徐两乡镇划归泰州市高港区管辖。

高港_高港区 -行政区划

1997年8月,高港区成立时,辖永安洲、田河、口岸、刁铺、许庄、白马、野徐7个乡镇。2008年区划调整,辖口岸、刁铺、许庄3个街道及永安洲、野徐、白马3个镇,代管泰兴市胡庄镇、姜堰市大泗镇及两市部分行政村,野徐镇1个村划归泰州市周山河街区代管。2009年区划调整,辖口岸、刁铺、许庄3个街道及永安洲、白马、胡庄、大泗4个镇,许庄街道2个村划给野徐镇,调整后的野徐镇及刁铺街道部分村组划归泰州经济开发区代管。至2014年末,辖街道3个、镇4个,共有社区49个、村40个。区划调整历史

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泰州市高港区,时辖7个乡镇(永安洲、田河、口岸、刁铺、许庄、白马、野徐)。2006年,泰州调整市区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口岸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口岸街道办事处,辖6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撤销刁铺镇,原辖区域调整后,设立刁铺街道办事处,辖3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设立许庄街道办事处,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原柴墟街道办事处和环溪街道办事处相应撤销。2008年区划调整,辖口岸、刁铺、许庄3个街道及永安洲、野徐、白马3个镇,代管泰兴市胡庄镇、姜堰市大泗镇及两市部分行政村,野徐镇2个村、白马镇1个村划归泰州市周山河街区代管。2008年,将泰兴县胡庄镇划归高港区代管;泰兴县宣堡镇的赵王、乔杨、明河、钱赵、管营、孔桥、蔡庄7个村划归高港区代管,隶属许庄街道办事处;泰兴市第二捕捞公司划归高港区代管,隶属永安洲镇,领导关系归高港区农委;姜堰区大泗镇划归高港区代管。2009年区划调整,辖口岸、刁铺、许庄3个街道及永安洲、白马、胡庄、大泗4个镇,许庄街道2个村划给野徐镇,调整后的野徐镇及刁铺街道部分村组划归泰州经济开发区代管。

街道简介

口岸镇(居委会:口东、口南、口西、育才、龙窝、振兴;村委会:引江、新明、东南、龙口、城南、城东、王营、大石、徐桥、郎庄、雅儒、吴楼、戴集、集成、徐庄、张马、田河、口岸、蔡滩、朱营)
刁铺镇(居委会:通泰、关桥、环溪、三星;村委会:刁铺、观五、官河、万庄、大丰、界牌、屠桥、二桥、官沟、周梓、老庄、唐家、三旗营、马厂、曹官营、许庄)
永安洲镇(居委会:兴洲;村委会:福沙、新街、永兴、兴隆、建安、永胜、上桥、中心)
白马镇(居委会:金马、白马;村委会:陈家、陆家、岱白、黄河、前进、朱穆)
野徐镇(居委会:城中;村委会:解家、褚雅、陈家庄、殷蒋、永丰、新联、仲联)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辖5个镇。


高港区口岸镇面积70.660平方千米,人口65904人。刁铺镇面积55.101平方千米,人口57705人。
永安洲镇面积51.220平方千米,人口25937人。白马镇面积25.000平方千米,人口22983人。
野徐镇面积19.970平方千米,人口21366人。

2006年,泰州调整市区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口岸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口岸街道办事处,辖6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撤销刁铺镇,原辖区域调整后,设立刁铺街道办事处,辖3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设立许庄街道办事处,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原柴墟街道办事处和环溪街道办事处相应撤销。

2009年,江苏省政府同意,泰州市两次调整了高港行政区划,原泰兴市胡庄镇、姜堰市大泗镇划归高港区代管;原泰兴市宣堡镇赵王、乔杨、明河、钱赵、管营、孔桥、蔡庄7个村划归高港区代管,隶属许庄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后,高港区行政区域面积335.14平方公里,人口31.14万人,辖5个镇、3个街道。

高港_高港区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建区以来,高港更是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在泰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高港区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36亿元,比1997年增长47.73%。完成财政收入2.2亿元,比1997年增长76%。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良好,形成蔬菜生产、花卉苗木、特水养殖等八大基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拥有扬子江药业集团、三泰华狮啤酒有限公司、鸿泰机电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形成了机电、食品、建材、船舶、日化等十大类产品,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均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产品。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建了高港建材、农副产品批发等各类市场25个。2000年全区各类市场成交额比1997年增长89.3%。对外开放速度不断加快,建成外商投资企业84家,实际利用外资2288万美元;新增自营出口企业18家,完成自营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已构筑了四纵四横城市道路框架,新建了政府大楼、银杏广场等一批形象工程,一座新型现代化港口城市的雏形已初步展现。

2014年,高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0亿元,增长3.50%;第二产业增加值218.62亿元,增长11.90%;第三产业增加值109.66亿元,增长12.9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3∶64.51∶32.3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1.80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717元,增长11.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汇率折算达22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人口城镇化率61.14%,比上年提高1.20个百分点。

高港_高港区 -城市建设

2014年,全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67个,完成投资71.70亿元。新增道路20.70千米。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入1300余万元。新增绿化40.3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4.31%。拆除合法房屋面积15.23万平方米。
2014年,全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67个,其中,口岸实验学校、龙湖美景安置区一期竣工交付,柴墟水景街区一期开街,水景街区停车场和永安实验学校开工建设。
2014年,高港区开工建设城市主次干道25条约58.81千米,完成投资16亿元。锦江路、田许线改扩建工程一期、王营河路北延、创业大道改造、永福路、水岸路、景城路、团结路、新乔路、银杏路、古田路改造和泗白路南延等多条道路建成通车。
2014年,全区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城区公交站台维修、城区沥青修补、通扬路道路维修等工程。实施城区雨水管网疏通24.60千米,维修其他破损路面约1.40万平方米,维修大理石道板1380平方米,维修隐患消防栓272处,井盖补缺156个,维修损坏护栏940米,处理高港区数字化城管市政维修案例2117起。城区景观灯维修373盏,更换节能灯泡601只、电缆9900米、LED灯80盏。燃气管网铺设23千米,9个老小区接入管道燃气,新增管道燃气居民用户1500户、企业用户14户。
2014年,高港区全面完成市交城镇绿化考核各项指标,道路绿化增加9.89万平方米,小区绿化增加11.96万平方米,公共绿地增加15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44.31%,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09平方米,超过国家级生态区指标。投入500万元优化升级城区干道及重要路段绿化,补栽补种苗木100万株。
2014年,高港区区直动迁项目主要实施东方明珠二期、东风路快速化改造、春港路北侧(宇业用地)地块、金港路南延及龙窝路4个项目动迁工作,共搬迁个人住宅房屋592户、工厂17个,拆除合法房屋面积约15.23万平方米。继续采取“协议动迁、政府回购”动迁模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阳光原则,在纪检、审计部门全程跟踪监督下实施。除部分项目仍在后期扫尾中,全年动迁工作基本结束,无遗留问题,无上访,无违法违纪事件。

高港_高港区 -社会事业

科技

2014年,高港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3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7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8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3.74%。获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0余项。获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评选出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项。新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项目56项,新建产学研联合体16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发机构绩效评估优秀1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高港汽车零部件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永安洲镇获批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12个企业获批省“苏科贷”,6个企业获批农业银行“金科通”,获批各级各类科技贷款12473万元。申请专利3169件,其中发明专利843件;专利授权955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7.48件。获批省知识产权贯标先进单位3个、省知识产权“正版正货”单位1个,新增省贯标备案企业11个。高港区获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市(区)一等奖。区知识产权局被评为江苏省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先进单位。

防震减灾

2014年,高港区完善防震减灾工作网络,制定《高港区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工作方案》。配备海事卫星电话、导航仪、对讲机等应急设备。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在蔡滩社区建成泰州市首个地震主题科普馆。举办首届中小学防震减灾书画作品竞赛,收到作品117件,评出一等奖4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5件。许庄街道乔杨社区创成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口岸街道新城社区、刁铺街道环溪社区、许庄街道马厂社区、许庄街道乔杨社区创成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尚美中学、刁铺中心小学、高港实验小学创成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区地震局被评为2014年度全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单位和泰州市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高港_高港区 -高港老字号

万庄羊肉店

高港“万庄羊肉店”是在周边市县都享有盛名的正宗老字号,坐南朝北,面临东西大道――刁铺镇解放西路,门前竖着醒目的灯光招牌――祖传老字号,万庄羊肉店。

天堑通途古码头

龙窝,又名龙窝口,地处高港区口岸镇江边。溯江而上,离镇江60公里,到南京145公里;顺江而下,距南通119公里,至上海247公里,与苏、锡、常等江南城市仅一江之隔。北倚古城泰州和里下河地区,济川河于泰州汇里下河诸河道,南流至码头西侧而注入长江,是泰州及苏中里下河地区入江出海的咽喉要道。

口岸大观园浴室

口岸大观园浴室位于江平路口岸公路二桥北面西侧,原口岸量刃具厂处建造浴室六间五层楼房,建筑面积为1548平方米,设有高、中、低档男浴池堂口10个,女浴池堂口1个。鉴于大观园浴堂久负盛名,遂命名为“大观园浴场”。大观园浴场地处交通要道,人口聚居,开业以来,经营良好,每天浴客达200多人。

嘉兴市自然资源状况 高港区 高港区-自然地理,高港区-资源状况
东升园酒楼

东升园酒楼位于刁铺镇府东路118号。由于地处闹市区,又有祖传特色,所以慕名而来的新老客户络绎不绝,几乎天天宾客满座,就连较大规模的饭店对此也羡慕不已。人们衷心祝愿“东升园”能够代代相传,一代更比一代强,让特色传统餐饮文化弘扬光大。

高港_高港区 -交通概况

京沪(北京-上海)、宁通(南京-南通)、沪宁(南京-上海)、盐宁(南京-盐城)高速公路、328国道纵横全区,并在海陵区刁铺镇设立了泰州出口处,基本形成干支衔接,覆盖全境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区内全部是高速公路与无锡、常州和上海、浙江等地区相连,大大加快了海陵区与苏州、上海、南京地区的经济融合。开发区距高速公路泰州出入口处仅3分钟车程。

高港_高港区 -土产特产

五福酱菜兴化市五福酱品厂是生产酱品的专业厂家,其前身是扬州五福酱园。五福酱菜具有鲜、甜、脆、嫩四大传统特色,生产的品种有酱菜、酱、酱油、酱色、醋、腐乳等十大系列产品。

松花皮蛋松花皮蛋是兴化传统特色产品。成品去壳后,蛋形完整,蛋白坚韧,富有弹性,色彩光亮透明,松花纹理明显,表面无铅斑黑点。蛋黄软硬适宜或略带溏心,辣味不重,芬芳清香,凉爽可口,色、香、味、形俱佳。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一氧化铅,而采用对人体有益的天然植物微量元素,从而保证产品不含铅。

米粉干米粉干是优质大米,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状如粉丝的一种食品。其表面洁白细纤,入口滑爽味美,价格低廉。福建兴化粉最负盛誉,条丝细纤如发,松韧而不碎,风味、质量独具特色。

高港_高港区 -旅游资源


高港区高港区始置治于五代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泰州市高港区。高港区南濒长江,北倚主城,是泰州市区的“南大门”,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境内有以木雕及砖雕为其特色的建筑楼馆“雕花楼”,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位于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1999年建成开放,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主体建筑外形象军舰,馆前广场左侧竖有象征海军舰船的高桅杆。

银杏广场位于高港区政府南端,与区政府广场隔路相连而面积相当(各3万平方米),共同组成区政府前的宝葫芦。广场以保留原有的近二十株粗大而形美的银杏为主体,辅以植物造景和阶梯式广场,让广场成为人气旺盛的聚集地和市民游憩、休闲的开敞式绿色空间。

高港_高港区 -风土人情

高港婚俗风情颇具地域特色。
请媒,之于现代城市的年轻人,似乎不可思议。恋爱、结婚,两个人之间的事,请个媒人在当中,实在别扭。然而,从前的青年男女,均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婚配。若是私下里偷偷来往,暗送秋波而至私订终身,多半不会有好结果的。不是被棒打鸳鸯,便是步司马相如、卓文君之后尘:私奔。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则民谣: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畚箕做扫帚。”
这无疑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经地义”的极好诠释。因此,在整个婚俗中,请媒不仅重要,且为首要,便不足为怪了。当地人请媒,讲究的是“三媒六证”。不论男女双方是否熟识,请媒风俗非兴不可。所谓“六证”,双方都可以请,但多半是男方请为主,这样不至于让女方落下个“嫁不出去”的名声。
请媒,当地人称之为牵红线,原本是件好事。要是请得好,青年男女之间便能架起座“鹊桥”,两人姻缘一线牵;要是请得不好,那便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误了双方一辈子,也未可知。旧时请媒,有三种情况:一是“三姑六婆”的媒婆,二是成人之美的“红娘”,三是男女双方主动拜托的“月老”。稍有社会阅历的都晓得,这“红娘”、“月老”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还不坏,均有成美好姻缘的动人故事。而这“媒婆”,怕是三者中最令人“憎恨”的了。媒婆多数靠三寸不烂之舌做“谎媒”,她们抓住男女双方的心理,一味地甜言蜜语,天花乱坠,把双方均吹成天上有地下无,结果是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双方均大叫受骗上当,婚姻破裂,家庭悲剧由此产生。
民间流传的媒婆说谎媒的故事颇多,不妨录下一则。


高港区有户人家,儿子长得眉清目秀,一心想找个如花似玉的婆娘。邻庄的媒婆看准了小伙子的心思,便毛遂自荐,愿为其配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并夸耀说,她选中的姑娘身材添一寸嫌高,减一寸嫌矮;添一分嫌胖,减一分嫌瘦,真正是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五官端正模样周正的大美人。小伙子的母亲知道媒婆说的是哪家姑娘,疑惑地问:“好像听人家说,那姑娘嘴大了些。”媒婆一听直摇头,“若是不信,大嫂去访就是了。”小伙性急,“去访,去访。”三天后,他跟母亲去邻村访亲。巧了,家中只有姑娘一人,小伙子乍一看,姑娘确如媒婆所说,心中暗自叫好。妈妈在一旁看在眼里,心想常听人说这姑娘嘴大,倒也看不出,不妨一问,令其开口一试。
“姑娘一人在家呀?”
“嗯。”姑娘手中针线不停,抿嘴应了一声。
“你妈妈呢?”
“过河。”姑娘嘴撅得高高的,愈发小了。
“过河去哪儿啦?”
“看外婆。”
“看外婆可曾带什么东西啊?”
“带鹅。”
小伙子见母亲一连几问,姑娘回答得清清爽爽,嘴巴一点也不显大,便高高兴兴地拉着妈回去了。当年正月,小伙子花轿迎娶新娘子过门,便拜堂成亲了。就在成亲的当日,新娘子得哭嫁,小伙一看,我的天,姑娘在闺房嚎啕大哭,那张嘴大得能吞下一只馒头都不止,心中直呼上当,懊恼自己没有访清楚,悔之晚矣。他哪知道,他那日来访,姑娘所说几句话,都是媒婆精心策划好了的,都不是开口音,动嘴幅度小。这媒婆真是什么法子都会使,谎媒难防呢!
久而久之,为防止谎媒,当地人请媒时先让她看看主人家神柜上三样物件:镜、秤、尺。这里有两层用意:一为告诉媒婆此家主人心眼似镜,明白得很,同时表明此家家境富裕,有秤称米吃,有尺量布用;二为暗示媒婆要以这三样物件去与对方权衡一下,照一照黑白,称一称轻重,量一量长短,是否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即便如此,媒婆在一对新人成婚前及成婚的喜日仍是受人敬重的。不论你家境是贫是富,三顿酒是必请的:请媒酒、待媒酒和谢媒酒,一次都不能少。不仅如此,请吃前,每次都得备礼品,多半是二斤猪肉、两条鱼,还有双份茶食之类,难怪当地有“好吃做媒”一说。
不过,媒婆“红席大人”一做,风光也就随着谢媒酒席而散去了。当地有话,叫“新娘子进了房,媒婆扔过墙”。以后小夫妻和不和睦,恩不恩爱,均与媒婆无什干系了。甭担心,那媒婆不会失业的,只要嘴能说,腿能走,总会有人来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90103/146767.html

更多阅读

第六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六章第六章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什么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就是农村经济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组织并使其正常运转的经济形式。农村

钻石三角形 “四角钻石”,你在哪个“角”?

前不久,参加了《新智囊》举办的一场关于“新型组织成长”的深度汇谈,其间,有关管理学与医学的跨界讨论引发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先生有关“四角钻石”模型的一番论述。在他看来,个人对身体的理解是基础,如果没有个人的身体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中国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

如今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为消费热点,追求时尚化与个性化日趋明显

声明:《嘉兴市自然资源状况 高港区 高港区-自然地理,高港区-资源状况》为网友倾听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