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震旦大学成立于1903年,是中国最早的天主教教会大学。震旦大学创办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奉谕办理译书局事务的梁启超,于1898年7月奏请在北京创建翻译学堂,拟请马相伯出任院长。马相伯提出将学堂设在上海,并让徐家汇法国耶稣会传教团参与校务,戊戌政变使这项办学计划夭折。此后在包括蔡元培在内的一些南洋公学教师建议下,马相伯开设了一所讲授拉丁语、法语和数学的学校,将学校定名为震旦。
震旦大学_上海震旦大学 -创建
上海震旦大学
1902年,马相伯接受了蔡元培等人的建议,在上海创办大学,将学校定名为震旦,意谓“中华曙光”。1903年2月28日震旦学院正式成立。耶稣会让出徐家汇天文台,为震旦提供食宿处,并派出一些传教士担任教师。1903年3月开始上课,有学生20人,马相伯任院长。
到震旦求学的人数增加很快,到1904年初已经翻了4倍。随着学员的增加,马相伯求助耶稣会帮助扩建和发展这所刚刚起步的新学院。从安徽调来的耶稣会传教士F・佩林成为教学研究负责人,他给学院筹集了许多教学设备,用以将中国经典著作译为西方语言,将西语教材译成中文。1905年,马相伯与耶稣教会之间就课程设置和校务管理发生的冲突,同年8月,马相伯离开震旦,另创学院--复旦公学(后来的复旦大学)。
震旦学院入学人数在1906年达到172人。1907年,震旦着手在卢家湾区建立一座校园,新校舍占地共约17英亩,位于吕班路(今重庆南路)两侧。1908年,传教士P・H・阿莱任震旦教务长时,设置了一套强化课程。在新的教学大纲中,震旦以法国的学士学位教程为楷模,提出一套三年制预科教程、一套三年制高级教程。高级教程分文理两部分,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取得相当于法国硕士学位的证书。在传教士阿莱之后的几位校长任职期内,震旦大学后来分设了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理学院4个独立的学院。由于掌握法语知识的中国学生人数甚少,震旦大学在30年代起,要求学生参加为期一年法语强化学习,此举为震旦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打牢了基础。 崛起―震旦大学
震旦大学_上海震旦大学 -学习条件
上海震旦大学
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的有关规定,1932年震旦学院以私立“震旦大学”名义正式注册登记。1937年秋,震旦创建了一所独立的女校,即震旦女子学院,院址在蒲石路(今长乐路)。到1939年9月,震旦女子学院共有一、二年级学生120人。
从1912年起,震旦开始授予理学硕士学位,不久建立理科专业,并从1916年起授予工程学学位。震旦在1932年注册时,理科改名为理工学院,分设数理学、机电工程学、建筑工程学、化学工程学4个系,学制都是4年。工程学毕业生在铁道、矿务、化工、电力和船舶制造等工业部门获取职位,数理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另有许多毕业生赴法国继续深造。
30年代初,到震旦求学的外籍学生人数越来越多,1933年有52名外籍学生入学。1934年震旦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外籍学生113名。
1934年震旦大学建起一座教堂,与震旦博物院对面相望。教堂南面的空地为运动场,运动场南边的大礼堂建于1928年,靠近吕班路。震旦曾计划利用礼堂周围的场地建造长度为450英尺的大学生楼。由形状相同的东西两侧楼与中心大楼连成一体。然而只有东楼竣工,长60米,宽17米。这幢楼房在1936年竣工时,《远东评论》赞美是校园里“最漂亮最现代化的大楼”。校图书馆也设在这里,占据了整个二层楼面,可以存放27.2万册书,显得十分宽畅,因为1936年时藏书约13.6万册。二楼设置两个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有214个座位,公共阅览室有50个座位。
震旦大学_上海震旦大学 -震旦大学医学院
上海震旦大学为了发展医学教育,震旦于1909年在圣玛利亚医院(即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设置两年制的医学预科,1912年制定了五年制的医科教学大纲,1917年授予第一批医学博士学位。圣玛利亚医院作为震旦的附属医院,震旦的每届毕业班中第一流的学生被选拨到这所医院做实习工作。震旦还为学生提供另一个较小的医院,即圣安东尼医院(仁爱医院),作为门诊实习场所。1934年,震旦又在圣玛利亚医院内设立了一所护士学校。震旦大学医学院的目的是,用优良的法国医学传统培养中国临床医生,但是标准的要求非常高,到1934年该学院毕业的医生总共才89名。尽管自1932年起入学人数在增加,年均招生55名,但由于淘汰率太高,平均每年仅有25至30名医生毕业。1947年医学院学生人数达到290人。此时,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在中国的40多所医院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教会创办的医院中,75%以上的医师都是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