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造,战国初期为秦国的高级官职,职掌军政大权。据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颜师古的注释,“大良造”又为爵位,在商鞅变法过程中,共制定了二十等爵位,“大良造”列为第十六级,亦称“大上造”,与第十五级的“少上造”均取“主上造之士”之意得名。自从秦国第一位君主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设立了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制度以后,“大良造”主要用作赏赐爵名,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曾沿袭使用。秦国有很多立有军功者或名臣都曾获封“大良造”,如商鞅、公孙衍、白起等人。在大良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大良氏,后省文简化为良氏,世代相传至今。
大良造_大良造 -定义
大良造鞅镦
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上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大良造位列第十六级。
大良造_大良造 -得名
大良造与少上造均皆取名自“主上造之士”。
大良造_大良造 -基本简介
大良造
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商鞅制定二十等爵,列为十六级。亦称大上造。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
大良造_大良造 -历史人物
商鞅
战国中期政治家。出身于卫国贵族,名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40年,因有功于秦,秦孝公封卫鞅于商(今陕西商州市)15邑,号为商君亦称商鞅。少时喜读刑名之学,到了青年时期,他已经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才干的人。最初,他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孙痤手下做小官,深得公孙痤重视。公孙痤临死对魏惠王说:如果不用卫鞅,就把他杀掉,决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把公孙痤的话当成耳边风,既不重用,也没有杀他。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就来到秦国。他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引荐,与秦孝公面谈了三次。前两次讲行帝王之道,孝公不感兴趣,听听就睡着了。第三次讲“霸道”,富国强兵,孝公听得很高兴。从此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
商鞅依据李俚《法经》结合秦国实际制定出一套变法方案。可列为11个主要项目:父子兄弟姐妹,不准同睡在一个炕上,必须分室而居;全国使用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建立乡、县地方政府系统,归中央统辖;十家编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隐匿不报九户连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包括贵族富商子弟,一律送边疆垦荒;招请移民给予优待,凡从事垦荒者,九年不收田赋;增加人口,充实兵源;鼓励生产,耕田织布特别好的,积存粮食多的免除税务和劳役;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居,达到增加生产,增加人口的目的;人际间争执,诉诸法庭,禁止私人决斗;对敌作战,以斩首多少论等赏赐;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贵族商人,若是没有战功,不能担任政府官员。实行新法遇到的阻力很大。但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击败了旧势力的反抗和破坏,使贫困的秦国变为国富民强的七雄之一。
秦国实行变法之后,兵强马壮,准备东进扩展势力。公元前341年,齐、赵两国联合攻魏,商鞅认为机不可失,便率军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