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糕干
每次听到小贩吆喝:“杨村糕干,杜家的好。”我就心里痒痒的。虽然糖尿病是忌吃甜的,但还是禁不住买上两块,顺便告诉人家,“我家祖上也是做杨村糕干的,万和堂”。
其实,我家做杨村糕干是在我太姥爷那一辈,我不曾见过他老人家。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姥姥就把杨村糕干的历史沿革当股市一样讲给了我。
据说是浙江籍的两兄弟,来北方谋生。有没有别的本事,就把老家做米糕的本事拿出来,养家糊口。北方的水土丰美,大米的品质也好。于是,米糕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分出了几家。以“万”字号命名。又因为产地,统一命名为“杨村糕干”。
姥姥说,制作的工艺极其讲究,米,要一种叫“清水大扁”的,米质晶莹剔透,石磨磨成米粉,拌上一定比例的白砂糖,和一定量的茯苓粉,拌匀,上锅蒸上,出锅时趁热切好,放到一边晾起来。一待凉透,就用洁净的彩纸包装起来。那彩纸上,不仅写了糕干的名称,还写上产地,出自哪一堂。这大概就是杨村糕干的最早的商标吧。
我以前见过的,白色糕干纸上一块粉紫色的印了糕干名称等标识的应该是最长时间的包装了。
糕干不待干透,吃的时候,还有些绵绵柔柔的,吃到口中,一股纯粹的米香,淡淡的透出香甜,不像糕点店里的各色糕点,甜的有些糇了。它的甜味并不夺米香,好像是在助阵。再用舌头卷几卷,唾液充分融合,顺顺的滑入喉咙,一种重回婴儿时的感觉,是吮吸的母乳。
也难怪,这种民间小吃长久不衰呀。
我的太姥爷为什么为什么不做了呐?我小的时候常常问姥姥。姥姥说,太姥爷大概觉得只在杨村做,就那么多家,也没有太大的市场,于是举家迁到了北京。在天桥附近,草厂三条置下房产,开始了一家的营生。
我的太姥爷实际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在糕干的制作上有了许多的创新。比如,加上豆沙馅,枣泥馅;或者在糕干本身掺上薄荷精,奶香精,做出各种各样的糕干。甚至还做过,牛皮糖,奶油糖。这些都在姥姥的叙述中,令我特别神往的。我小时候,还曾见过曾经的糕干模子。,分上下两层,一层刻出桃形、石榴型、梅花形、扇形等等,另一层就是和着上一层的形状,刻出更加精致的阴刻图案。我们那时是用它来做泥饼,但那形状,可以想象米糕的制作的精巧细腻。
但太姥爷他们在北京正赶上了国家的大变革,大时代。先是皇上没了,辫子剪了,后来,学生游行了。政府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太姥爷一家的生活也每况愈下。
无奈,1928年,又举家迁回了天津。因为,太姥爷那之前是奔着孩子能读书做学问去的,也就没把家传的手艺传下去,就没再回杨村。
而姥爷一辈就靠着给别人记记账目来养家糊口了。
姥姥说,我的太姥爷多才多艺,书法绘画样样都行,还粗通中医,能自己开封抓药。但一生都想搞个变革求新,却把日子混的越来越差。临死前叫着自己的名字“杜少泉呀,杜少泉,你是万事能呀,却一辈子受穷。”
所以,那个锐意进取的万和堂就这么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要论糕干,天津有芝兰斋糕干,绿豆糕,红豆糕,桂花糕,品种也不少。但杨村糕干虽说是乡野小点心,但因为其历史悠久,倒也独树一帜。
据说,好像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不太可考,但现在已列为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每当有小贩的吆喝“杨村糕干”时,总能听见历史的回声。
杨村糕干,样子拙朴,纯真,一如乡下的妹子,打开包装纸,就有一股轻柔的米香。咬上一口,一点儿也不干,不呛口。然后,舌头裹着糕干在嘴里打几个卷,润一润,就顺顺的入喉了。那种绵密柔和的亲切感,常常让人仿佛回到了婴儿的时段。是吮吸妈妈的乳汁才会有的感觉。
记得,结婚时,我和老公回浙江探家。我发现浙江民间土做的米糕,做法居然和杨村糕干异常的相似。只是,米是炒过后再碾,为了增加口感,还加了黑芝麻。而做好的米高,高防盗阴凉处干透,这样就可以存放更长的时间了。
我爸杨村糕干的故事讲给了老公那通晓掌故的大舅,大舅还说,孩子,你回家了。
意思是我母亲的血液里还留着那对浙江弟兄的血。因此,我也是N分之一的浙江人。而我,因为探究了一段成风的历史,并作了浙江人的媳妇,就欣然首肯了。
下一篇:自制手工月饼
标签:用心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