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内容简介,日常生活-作者简介

本书是20世纪兴起的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是迄今所见有关日常生活的比较系统和比较完整的专著。它代表着赫勒早年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理论出发所开展的社会批判。赫勒扬弃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从微观结构上探索社会的民主化和人道化途径,提出了“人类需要论”和“日常生活革命”的构想。赫勒继承了卢卡奇《审美特性》中关于日常生活世界和艺术、科学的关系的基本思想,强调微观层次上的改变,即日常生活的人道化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_日常生活 -内容简介

《日常生活》是阿格妮丝・赫勒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写于20世纪60年代末,1970年在匈牙利第一


1次发表,迄今已出版意大利文版、西班牙文版、德文版、塞尔维亚文版、英文版和中文版。卢卡奇曾亲自为《日常生活》的匈牙利文版作序。《日常生活》也是20世纪兴起的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是迄今所见有关日常生活的比较系统和比较完整的专著。它代表着赫勒早年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理论出发所开展的社会批判。赫勒扬弃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从微观结构上探索社会的民主化和人道化途径,提出了“人类需要论”和“日常生活革命”的构想。赫勒继承了卢卡奇《审美特性》中关于日常生活世界和艺术、科学的关系的基本思想,强调微观层次上的改变,即日常生活的人道化的重要性。赫勒在《日常生活》中谈到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时指出:“日常生活如何能在人道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方向上得以改变是《日常生活》的实际争端。《日常生活》提供的答案表达了这样的信念,社会变革无法仅仅在宏观尺度上得以实现,进而,人的态度上的改变无论好坏都是所有变革的内在组成部分。”

日常生活_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 译者:衣俊卿丛书主编:徐崇温
阿格妮丝・赫勒(Anes Heller),1929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该学派的发言人。
赫勒已经发表40余部著作,其中大部分被译成英、法、德、意、日、西班牙、丹麦、葡萄牙、塞尔维亚、中文等多种文字,主要有《文艺复兴的人》《日常生活》《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激进哲学》、《论本能》《情感理论》《历史理论》《对需要的专政》《羞愧的力量》《超越正义》《普通伦理学》《后现代政治状况》《道德哲学》《现代性能够幸存吗?》《历史哲学片断》《生态政治学: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现代性理论》《混乱的时代》《审美哲学》等。
赫勒的研究涉猎众多领域:早期她主要通过本能、情感、需要、道德、人格、历史等六个方面的研究而创立“社会人类学”,提出并创立了“以第二本性”为核心的本能论、人类需要论、激进哲学、日常生活革命论,等等;后来她转向了政治哲学,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后现代的政治状况、生态政治学、等,做了广泛的探讨。
衣俊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编译局局长。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求是学刊》主编,黑龙江大学副校长,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07年3月起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2007年4月起担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2010年2月起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现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入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主要著作有:《实践派的探索与实践哲学的述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评》《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文化批判》《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等。译著:《日常生活》和《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曾荣获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日常生活_日常生活 -图书目录

在研究当代各种思潮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的出版而作
中文第二版译序(1)
中译者序言(1)
英文版序言(1)
第一编特性、个性、社会和类本质(1)
第一章“日常生活”的抽象概念(3)
第二章“个人”:概念解析(8)
一“个人”范畴:(一)特性(8)
二“个人”范畴:(二)个性(16)
第三章个人和他的世界(30)
一作为阶级单元的个人(30)
二团体和个体(32)
三个人和群伙(35)
四个体和共同体(36)
五为我们意识(43)
第二编日常与非日常(47)
第四章日常生活的异质性(49)
一“总体的人”的对象化(49)
二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51)
三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56)
四同质化(60)
第五章从日常到类(63)
一工作(63)
二道德(74)
三宗教(96)
四政治与法(103)
五科学、艺术和哲学(106)
第三编日常生活的组织架构(123)
第六章“自在的”对象化和“自为的”对象化(125)
一“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126)
二“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127)
三“自在与自为”(128)
四“为我们存在”(128)
第七章“自在的"类本质活动(131)
第八章“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特征(142)
一重复(143)
二“规则一特征”和规范性(144)
三符号系统(146)
四经济(152)
五情境性(155)
第九章“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特殊属性(158)
一对象世界(158)
二习惯世界(162)
三语言(168)
第十章日常生活的行为与知识的一般图式(176)
一实用主义(177)
二可能性(179)
三模仿(182)
四类比(185)
五过分一般化(188)
六单一性事例的粗略处理(191)
第四编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有助于“自为的”类本质的需要和对象化的根基(197)
第十一章日常知识(199)
一日常思维的内涵(199)
二日常知识的人本学特征(209)
三当我们断言“认识某物”时意味着什么?(218)
四日常思维的理论态度的类型(228)
第十二章日常交往(232)
一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反映的日常交往:平等与不平等(232)
二日常交往的模式(236)
三日常交往中的定向性情感(爱和恨;依恋)(249)
四日常空间(254)
五日常时间(258)
六日常生活的冲突(266)
七日常“满足”:它的成分(271):
第十三章日常生活中的个性(276)
一个性同日常生活结构的关系(276)
二作为个体“自为存在”的个性(283)
三日常生活的“为我们存在”(287)
在研究当代各种思潮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的出版而作

创作者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内容简介,日常生活-作者简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90103/145764.html

更多阅读

实木地板的日常护理方法 实木地板铺设方法

现在实木地板广受顾客朋友的亲睐,但很多的顾客朋友在日常护理中有一些小错误。下面教大家怎样日常护理实木地板: 实木地板铺设后,至少要放置24小时后方可使用,否则将影响实木地板使用效果。一般实木地板耐水性差,不宜用湿布或水措擦,以免

爱眼日 日常怎样保护眼睛 精 显示器的日常保护

6月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爱眼日,眼睛号称心灵的窗户,近年来我国近视眼人群迅速提升,保护视力爱护眼睛成为许多朋友关注的话题。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日常方法,包括【注意用眼卫生、缓解眼睛疲劳小妙招、青少年预防

便秘的日常食疗方法 怎么样才能治疗便秘

便秘的日常食疗方法——简介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出现便秘症状,这种很痛苦的,长久这些,还会引发一些其它疾病。那么便秘怎么办呢?便秘怎么调理好?便秘吃什么?接下来小编一一解答,给大家推荐一些便秘食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健方法,一起来看看

笔记本电脑的日常保养 笔记本电脑电池保养

笔记本电脑的日常保养——简介笔记本电脑相对于台式机电脑体积小,移动方便,加之现在高性能的硬件配置也都缩小体积使用到了笔记本中,更多的人在购机时选择了笔记本电脑用来学习和娱乐。使用很多童鞋都会遇到笔记本电脑突然罢工的问题,比

日本相扑选手的日常生活 相扑选手在日本的地位

10 日本相扑选手的日常生活2013-03-04 03:43:34归档在|浏览 54340 次|评论 7 条相扑(すもう),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隋朝时传入日本,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日本有关相扑比较确切的文字记载,是八世纪初编纂成的《日本书纪》,书内记述

声明:《创作者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内容简介,日常生活-作者简介》为网友小小未成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