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海霞》是根据著名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摄制的,影片以60年代初东南沿海的渔民生活为背景,写出了一群女民兵的成长道路,以及她们亦渔亦武、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活。导演:钱江,编剧:谢铁骊,主演:吴海燕、蔡明、赵联等,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75年制作发行。
海霞电影_《海霞》 -简要概述
《海霞》海报
《海霞》是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年摄制。由谢铁骊根据黎汝青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导演:钱江、陈怀皑、王好为,摄影:钱江、王兆麟、李晨声,主要演员:吴海燕、王苏娅等。
影片叙述了东南沿海同心岛上的渔村姑娘海霞,在当地党政 部门的领导下,配合人民解放军挖出暗藏特务,消灭来犯敌人,取得保卫海岛胜利的故事。影片通过海霞等女民兵在对敌斗争风浪中的成长,体现出毛泽东关于劳武结合、全民皆兵的思想。它比较真实地塑造了海霞、玉秀、阿洪嫂、彩珠等几个不同性格的渔家姑娘的形像,表现她们在斗争中克服自身弱点的成长过程。其中女主人公海霞是成长中的英雄,表现了既平凡又高尚的品质。影片另一特色是用海霞的自述(旁白)贯穿首尾,较好地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采用散文式的结构也有利于不同人物成长过程的描写。《海霞》在艺术上进行的这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当时文艺存在的概念化、模式化的状况,人物形像比较生动、丰满、可信。
海霞电影_《海霞》 -故事梗概
《海霞》剧照解放前,同心岛的渔民刘大伯在大海中救出一个女婴,给孩子取名海霞。年幼的海霞目睹父亲被渔霸陈占鳌勾结海匪打死,母亲被陈占鳌逼死,并且强占了海霞家的破船屋。海霞心中渴望着报仇。
同心岛解放后,在解放军方指导员的关怀、教育、培养下,海霞和同志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组织并发展了同心岛女民兵队伍。解放时逃到台湾的陈占鳌又派遣特务黑风潜入同心岛,破坏民兵建设,制造混乱。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海霞毫不畏惧地分析事故原因,发动群众,查勘敌情。在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民兵和解放军的密切配合下,终于揪出了暗藏的特务,消灭了来犯的敌人,击毙了匪首陈占鳌,彻底瓦解了敌人侵扰海岛的罪恶阴谋,保卫了祖国的海岛。
海霞电影_《海霞》 -主要角色
蔡明饰演【童年海霞】
吴海燕饰演【海霞】
赵联饰演【方指导员】
陈强饰演【旺发叔】
王苏娅饰演【阿洪嫂】
洪学敏饰演【玉秀】
于绍康饰演【刘阿太】
李林饰演【陈占鳌】
陈志坚饰演【尤二狗】
海霞电影_《海霞》 -幕后制作
《海霞》海报
“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么织渔网……”一提起《海霞》这部影片,相信已过而立之年的人耳边就会响起影片中这首旋律优美、曲调婉转的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这首歌与电影《海霞》一起,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它与同期的《创业》、《闪闪的红星》等影片一起被认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为数不多的几部优秀影片。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在其创作及上映的过程中,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和波折。
“文化大革命”前期,以“文化革命旗手”自居的江青在舞台上大搞“样板戏”,并由此形成了八亿人民八台戏,样板戏“一花独放”的局面。一些长期从事故事片摄制的老同志对此十分不满。1971年5月20日,长于故事片拍摄的导演谢铁骊借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9周年之际同导演成荫、摄影钱江联名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反映广大工农兵群众对故事片的迫切要求,并就如何抓好故事片摄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周恩来收到信后,十分重视,立即将此信批转给江青。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干预,1972年,由江青掌管的国务院文化组这才决定恢复故事片的生产。
《海霞》剧照文化组恢复故事片拍摄的决定一下达,各电影制片厂便闻风而动。谢铁骊更是兴奋不已,到处寻找故事片的材料。一天,他见女儿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一本书,拿过来一看,原来是南京军区作家黎汝清创作的小说《海岛女民兵》,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这本书讲述的是渔家孤女李海霞在党的哺育下,在与渔霸陈占鳌、潜伏敌特刘阿太等敌人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女战士的故事。谢铁骊看完后觉得这是个拍片的好题材,主题好,有生活,内容也很健康,而且在当时阶级斗争一统天下的局面下,拍这样的片子政治上也比较保险,不会出问题。他很快将它改成了电影文学剧本《海霞》。正在“等米下锅”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也立即将其列入了拍摄计划。谢铁骊随后组建了《海霞》摄制组。刚刚从干校回厂的王好为进入导演组,成了他的副手。他的老搭档钱江负责摄影。班子搭好后,谢铁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演员选拔,最后确定由“文化大革命”前已经成名的王苏娅出任女配角阿洪嫂,在北京前门一家副食店发现的张力维饰演彩珠,从北京的一所小学里找到蔡明出演小海霞,天津的中学生洪学敏扮演玉秀。戏中女主角海霞原打算由谢芳扮演,但由于她的年龄偏大,后来改由福建省京剧团的吴海燕扮演。为了充分把握影片的主题,1972年8月,谢铁骊带着钱江、王好为出京南下,头站抵达南京,与《海岛女民兵》的作者黎汝清交换改编《海霞》剧作的意见;然后转至温州,和小说女主人公海霞的原型汪月霞交谈,考察女民兵们的学习与工作,深入生活;随后一路向南,路经浙江、福建、广东,挑选外景地。此次出访,历时月余,一路上精神抖擞,大有不把此片拍成一流影片不罢休的气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谢铁骊全力投入《海霞》拍摄时,江青的一个调令却将他调到了样板戏《海港》剧组担任导演。临行之前,谢铁骊对王好为等人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培训好演员,继续寻找合适的外景地,做好拍摄《海霞》的前期工作,待他回来后立即投入拍摄。1973年4月,谢铁骊拍完《海港》后急匆匆地赶回了《海霞》摄制组。然而,正当他准备重新启动《海霞》的拍摄时,江青又要调他去拍《杜鹃山》。无奈之下,谢铁骊只好将拍摄《海霞》的任务交给了另一位北影导演凌子风。凌子风接手后立即南下来到了《海霞》外景地。时值初冬,南方的海水仍有些温意,台风过后,海岛上气候宜人,正是拍摄的好时节。凌子风奋战半月有余,积聚了小半部的《海霞》样片。按照惯例,他让王好为携着已拍好的小半部样片返京送审。不料,送审未通过,摄制组被勒令撤回京城。凌子风执导的第一次《海霞》拍摄行动半途而废。 凌子风拍片失败,这下可急坏了谢铁骊。他马上找到钱江家,让钱江担任导演,把整个摄制组都交给了钱江,但此事并非谢铁骊所能做主,在当时的情形下,钱江对拍《海霞》一事也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么一耽搁,一年又过去了。直到1974年7月,由于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的努力,《海霞》才又重新被列入拍摄计划。谢铁骊一拍完《磐石湾》后,便立即赶到《海霞》剧组,投入了紧张的拍工作中。这次他将外景地选在了福建一个风景秀丽的海滩。为了保证拍摄安全,摄制组还与当地驻军联系成立了协拍小组,以与剧组相同的人数比例配备医疗和游泳救生员,并严格规定演员们不能随便下水。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战士们都很尽责,一个演员下水,周围马上就聚拢了五六个前来保护的战士。尽管如此,剧组里的演员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姑娘,活泼好动,尤其是见了湛蓝的海水,哪里还管得了自己?有几个女孩子因偷偷跑到海边游泳,结果受到了一顿严厉的批评。
海霞电影_《海霞》 -幕后花絮
《海霞》剧照
经过一番紧张的劳作,1975年初,谢铁骊终于完成了《海霞》的拍摄。这是他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而且自他感觉拍得不错,他对影片送审充满了信心。事实上,谢铁骊在这部影片中越出了当时“左”的文艺桎梏,在结构上采用“非戏剧化”和“散文化”的表现手法,把民族风格和电影表现手法相结合,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充满了抒情诗的色彩和情调,这在当时的电影拍摄艺术上是一个很大突破。
尽管谢铁骊对影片《海霞》很有信心,然而当片子送到文化部后,掌控文化部的于会泳、刘庆棠等人审看后仍大为不满。文化部对《海霞》的审查意见是:主题不鲜明、不集中、不深刻;一号人物海霞没有树立起来;没有按照“三突出”以及“三陪衬”的原则处理一号人物和其他人物的关系。在审查中,文化部还提出了有两场戏必须改动:一场是指导员受伤的戏。这场戏讲的是在战斗中小海霞到前线阵地给解放军送水,指导员为了掩护她而受了伤的事。于会泳等人认为这违反了“三突出”原则,突出了指导员,使一号人物海霞“受贬”,应该突出海霞,让她负伤。另一场是解放军在海霞家吃野菜的戏。解放军解放了海岛,来到海霞家里,指导员看见海霞煮了一锅野菜,就让战士们每人吃了一碗,全部吃光。海霞感到不理解,正在怄气时,指导员给她端来一大碗白米饭,充满深情地说:“小妹妹,我们就是为了不让你们过这样的苦日子才到这里来的。”海霞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场戏被指责为违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拿穷人开心”。这两场戏“歪曲人民解放军”,“诬蔑了解放军的形象”,“给英雄人物脸上抹黑”。此外,老民兵旺发爷爷给青年民兵讲传统,对海霞进行教育,是“英雄人物陪衬次要人物”。于会泳因此责令北京电影制片厂“要从方向路线高度加以认识”,“把坏事变好事”,对影片进行修改。文化部的审查结果给了谢铁骊当头一棒。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戏却被文化部“糟蹋”成这个样子。正当谢铁骊为此伤心不已时,事情又出现了转机。专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播放电影的原北影厂职工周恒,为了“调剂”领导们的生活,以“给周总理放片”为名,通过文化部值班室到厂里借调还未通过的影片,并称:“总理身体不好,可能一次只能看一两本,片子要多放几天再还。”周恩来当时刚做完一次大手术,看了《海霞》后大为欣赏,朱德、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闻知后,也相继调看了《海霞》,并对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文化部指控编导在“吃野菜”一场戏里“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朱德很不以为然,他毫不客气地批评文化部说:“他们懂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就叫破坏?真是胡扯!”叶剑英看完后将影片借给了总参谋部在较大范围内放映,连放三场,观众好评如潮。邓颖超看后还将《海霞》推荐给中联部,准备用来招待各共产党国家的来宾。《海霞》剧照
一部未通过的片子竟然放到了国家领导人那里,于会泳得知此事大为恐慌,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江青。江青闻言大怒:“是谁把片子往邓颖超那儿送的?她又不管文艺,伸这个手干什么?”于会泳于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向江青作了汇报,并说:“我们原本对此片就没有通过,但现在总理、朱委员长、邓颖超都看了,他们都说好,我们也不好再提什么意见了。”江青对此不以为然,便马上授计说:“你们应该有个制度,没完成的影片不准出厂嘛!”
于会泳得到江青的“指点”,便立即派人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海霞》底片和样片全部查封,并派专人看守,不许影片外借;又派“调查组”进驻北影厂,找《海霞》剧组创作人员谈话,收集整理中央领导人调看影片的情况材料。并给《海霞》加了两项罪名:一是《海霞》是“文艺黑线回潮”的代表作。二是《海霞》摄制组是“行帮性的导演中心制”,是资产阶级所有制。谢铁骊和钱江对此不服,向江青申诉。他还诘问文化部:“《海霞》在政治上是好的,艺术上也是有创新的,为什么不能通过?”但江青不为所动,并以文化部核心组名义向北影厂连续发去两封公开信,要求立即对《海霞》进行修改。在重重压力下,谢铁骊根据文化部意见对影片修改了一百多个镜头,但对必须“改动的那两场戏”却丝毫未动。1975年6月15日,经过第二次修改的《海霞》送文化部审查,这也是文化部第三次对该片进行审查。于会泳等人当日便看了影片,仍然不予通过。消息传来,住院的谢铁骊忍无可忍,决定状告文化部,并与钱江一起将一封署名的诉状交到了江青那里。江青是文化部的总后台,向江青告文化部无异于“与虎谋皮”。结果文化部派人到北影厂封存了影片的全部底片和样片。在北影厂召开数不清的大会小会上,大肆讨伐谢铁骊,还声称要追查出谢铁骊背后的“黑手”。但谢铁骊并没有屈服,他将申诉信送到了国务院信访局。他在信中驳斥了文化部给《海霞》定下的违反“三突出”的罪状,指责掌管文化部的于会泳和刘庆棠借影片整人。7月25日,他还与钱江联名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求他过问。毛泽东在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月底,邓小平亲自主持政治局审看了《海霞》,肯定了这部片子,《海霞》终于获得了一张“准映证”。同年8月,在邓小平支持下,历经坎坷的《海霞》在全国公映。海霞电影_《海霞》 -电影评价
《海霞》剧照《海霞》是文革时期拍的影片,所以带着很明显的历史烙印,阶级斗争用了很大边幅去渲染,但是导演却把几个故事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打动人心,把海霞刻画得如此的善解人心,坚强有理想,有斗志,渔民的生活前后对比,摄影风格清新质朴、细腻抒情。
这部影片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海霞的生活经历作为主线,同时写出几个女民兵的不同性格和成长道路,真实地反映了女民兵的生活。尤其是王苏娅扮演的阿洪嫂和冯恩鹤扮演的阿洪之间的夫妻情意,在“文革”影片中是绝无仅有的;吴海燕、张力维、洪学敏等扮演的一群美丽活泼的少女形象也让人耳目一新。此外,影片中优美抒情的音乐和歌曲、如画的风景以及散文式的结构,在同期上映的影片中显得与众不同,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看腻了“样板戏”的人们对这样一部别具一格的影片的欢迎程度,是江青一伙所始料未及的,也使谢铁骊、钱江等《海霞》主创人员感到莫大的欣慰与振奋。一时间,《渔家姑娘在海边》唱遍了大江南北。海霞的扮演者吴海燕也成了青年们的偶像,女青年们甚至模仿海霞背着步枪在海边礁石上站岗的形象到照相馆拍照留念。
人物塑造是这部影片在当时引起争议最大的地方。按照当时文艺创作中被极力推崇的“高、大、全”式的“工农兵英雄形象”的标准来衡量,女主人公海霞显然是有距离的。这主要是因为编导者没有毫无缘由地将她描写成一个天生站得高、看得远的英雄人物,而是将海霞的个人成长史织入到时代的斗争环境中,写了新旧社会的历史变迁、个人经历的坎坷曲折和周围不同人物的影响在她思想性格的成长中留下的印记,特别是整个故事是通过海霞自述旁白的形式来讲述,使影片叙事也多少有了一些个人化的成分,这一人物形象因此而显得生动和亲切。但这却与把人物当作政治斗争工具的“三突出”创作原则相抵牾。当年一些针对剧中人物、细节的非议和责难,今天听来简直荒诞无稽,令人啼笑皆非。
此外,影片的编导还注意运用色彩、音乐等表现元素营造出那个年代中国电影观众难得体味到的抒情气息,这也是当年《海霞》受到观众喜爱的一个原因。必须看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出现的《海霞》,不可能全然脱尽时代留下的印痕,由于不可能对人的丰富多层的情感和心理世界、对人的错综复杂的性格组合关系、对人的行为的个人化动机予以深刻揭示,不可能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全部内容在一个宽阔的视野中予以完整的理解和表现,今天的观众能从这部影片中受到多少震撼和感动,也就不好说了。但在那个泯灭个性、泯灭温情,银幕世界被硬邦邦的政治标语口号和冗长乏味的政治宣讲训喻充塞的年代,《海霞》还是多少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清新别样的色彩。
海霞电影_《海霞》 -影片插曲
电影《海霞》主题曲
《渔家姑娘在海边》
歌词:
大海边哟
沙滩上
风吹榕树沙沙响
渔家姑娘在海边
织啊织鱼网织嘛织鱼网
哟
渔家姑娘在海边
织嘛织鱼网
高山下哟
悬崖旁
风卷大海起波浪
渔家姑娘在海边
练啊练刀枪练嘛练刀枪
哟
渔家姑娘在海边
练嘛练刀枪
哟
《海霞》
海霞电影_《海霞》 -导演资讯
谢铁骊谢铁骊,电影导演。江苏淮阴人。1940年入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文工团戏剧教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文工团团长。
建国后,历任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系副主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是第五至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会长。执导多部电影作品,为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
海霞电影_《海霞》 -主演资讯
吴海燕吴海燕,中国著名演员,1954年生于上海。吴海燕自六岁起进入福建省戏曲学校京剧班学习,她工青衣、花旦,尤以刀马旦见长。她的京剧表演动作优美,唱腔圆润,京剧表演的训练为她日后在银幕上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4年,吴海燕在北影厂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民兵。《海霞》在群众中引起一定反响。“文革”后,吴海燕在影片《绿海天涯》中饰演一名为祖国科研事业牺牲在莽莽丛林中的女青年鲁琨。1978年吴海燕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参予演出了《等到满山红叶时》,扮演一个农村长大的姑娘杨芙。表演中她注重真切细腻,层次分明地展现复杂丰富的感情变化,其中尤以“哥哥”去世一场戏为佳。之后,在影片《白莲花》中扮演女匪首白莲花,将人物外表豪放坚强,内心细腻敏感的特征演绎得曲尽入微。1981年,吴海燕在《检查官》中扮演一个戏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残的舞蹈演员。在表演出她充分体验角色不幸致残的深切痛苦和对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恋,通过表情准确揭示人物心情。九十年代,吴海燕仍活跃在银屏上,不断参予电视剧的拍摄,如《卖大饼的姑娘》、《浣纱女的传说》、《伴飞》、《你好,太平洋》等。
海霞电影_《海霞》 -精美剧照
《海霞》剧照
《海霞》剧照
《海霞》剧照
《海霞》剧照
海霞电影_《海霞》 -视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