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办于1995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第一所民办外语类本科院校;2004年学校全部专业进入本科第二批次招生;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相继与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吉林省重点高校;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单位,同年,在常态下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硕士)的高校;同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在学校设立省级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学校简介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净月潭旅游风景区。山水环绕的自然气息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凸显环境与人文的统一,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高等学校。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生活设施齐全,设有数字化语音实验室、数字化录音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各类专业实验室、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图书馆、电子阅览厅、多功能同声传译厅、塑胶运动场、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以及大型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等。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专业建设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校设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10个外语语种,同时开设经济、管理、教育类等共26个本科专业。学校针对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创建了“双外语”、“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小语种+英语”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8个省级特色专业,13门省级精品课程及31门省级优秀课程。
2013年新增加专业:酒店管理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中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58人。中外教师治学严谨,施教科学,敬业爱生,博学善导,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坚持“外教主讲,小班授课,强化听说,突出特长,全程管理,综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掌握一到两门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强,“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次,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教育管理模式。今年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了多项国家、省、市级奖项,其中包括中国大学生韩国语演讲大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及一等奖、“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吉林赛区一等奖、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低年级组三等奖等。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已与85多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计划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选拔学生去国外学习。学校享受国家奖学金政策,国家困难学生奖助政策,同时实行学校奖学金制度。
学校坚持职业发展指导与专业教育全过程有机融合,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例如通用、西门子、塔塔、三星、一汽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均有我校毕业生,另有部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毕业生因勤奋敬业、专业扎实、诚实守信、综合素质高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学校将继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以外语为主,文、经、管、教协调发展的非营利性高水平民办外国语大学。
学校创办于1995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第一所民办外语类本科院校;2004年学校全部专业进吉林省第二批次招生;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相继与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国内民办高校中唯一省级重点高校;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并圆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201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在学校设立省级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开展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成为全国首批5所民办院校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学校规模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校现有占地面积7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0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0.41亿元;建有国内唯一的大型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内设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12个村;图书馆藏书111.98万册;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183人(含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外国留学生);现有教职员工780人,其中专任教师456人,外籍教师51人;设有10个学院及中西文化研究中心、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省德语中心、东北亚语言文化中心和吉林省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开设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酒店管理、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教育学等2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经、管、教4个学科门类,其中语言类专业涵盖10个语种,是吉林省外语语种最全的高校,是应用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建有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优秀课31门;省级精品课10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材3部。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教学成果的数量与层次位居国内民办高校首位。
建校17年来,学校在创办者秦和院长的带领下,秉承“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使华外成为中西文化合璧之桥梁,中华儿女走向世界之桥梁”的先进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公益性办学”,“民”“特”“新”发展道路;坚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基本功扎实,掌握一或两门专业,外语听说能力强,礼仪养成好,‘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外教主讲,小班授课,强化听说,综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社会”。目前,毕业生已达12000余人,他们以“勤奋敬业、专业扎实、诚实守信”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17年的办学历程,学校三次搬迁、三次更名、三次飞跃,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在全国民办高校中拥有多个第一,即:第一所民办本科外国语院校;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第一所进入二本招生并坚持一分不降的民办高校;第一所具有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资格的民办高校;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省重点高校;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把公益性办学写入学校章程,并进行财产处置公证的院校;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项目――“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的高校;是第一批(全国共5所)获硕士学位授权的民办高校。学校被誉为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
1999年成为吉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具有统招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2003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为当年全国仅有的九所民办本科院校之一;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开始与吉林师大等省内其他院校合作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被吉林省教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升为吉林省重点高校。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二十强”、“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中国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20强”等众多殊荣。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今天的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民办本科外国语院校。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发展历程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博士,在国外工作期间发现中国许多金融经贸人才缺乏外语交际能力,而外语人才又缺乏经济和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很难适应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秦和院长便萌生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回国办一所民办的外国语大学,努力为社会培养精通外语、谙熟管理,懂一或两门专业、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级外语外事人才。
秦和院长回国后,自筹资金150万元,经过租赁校舍、购置设备、纳聘人才的艰辛努力,终于在1995年的教师节前夕创建了吉林省华侨外国语专修学院。从此,创业者的足迹就没有一时停息过。
1996年初,学院筹措建校资金2000多万元,同年9月,学院迁入新址,新校舍的建设只用了5个月。全体教职员工只用六天就完成了1.6万平方米校舍的装备和清洁工作。最后,秦和院长只说了一句话:“盖楼经历的一切,使我再不怕任何困难”。
1997年初,学院又筹集资金500多万元,修建了学生宿舍,平整了操场等。学院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三栋新颖别致的大楼矗立在面前,在校生达900人,固定资产1个多亿。两年中共投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秦和院长又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体制和教学经验,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华桥外院的办学特色:“外教主讲,小班授课,强化听说,突出特长,全程管理,综合培养”。
1998年,在校生达1500人。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英、日、德、法、俄、韩、汉(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等语种,分为“翻译”、“双语”、“应用外语”三大类别近二十个专业。
当时,华桥外院已经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的有关院校结成姊妹校;还与美国英语学会、加拿大教育理事会等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美国英语学会会长温德林先生说:“你们的学校是个奇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成为友好的朋友和长期的合作伙伴。”
当年,秦和院长代表学院拿出12万元,救助灾民,慰问解放军;并带动全院师生一同捐款兴建一所春蕾小学;为来自灾区的同学减免学费;为55名下岗职工提供发挥作用的位置……
秦和院长的创业精神和卓著成就被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被评为“98吉林女杰”,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妇女第八次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陈慕华亲切接见了秦和院长。
1999年,吉林省华侨外国语专修学院,更名为吉林华桥外语职业学院,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在校生近1900人。
“特色+质量+管理+择业= 品牌”。这是秦和院长为华桥外院确立的明确定位,不求最大,但求最精,不求数量,确保质量。 注重端庄的择业思想教育,倡导学生牢固树立“外语+诚实=择业”的思想观念。
2000年,办学规模再次扩大,学生数量达到2500人,是建校初期的10倍。
秦和院长光荣地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胡锦涛、陈慕华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学院办学始终有两个很个性的办学理念。一个是“一切为了学生”,另一个是“我们办学,就要对得起学生的时间,家长的信任,社会的关注和教育者的良心。”学院时时强调“学生无废品”,“责任重于泰山”。在校生达2700人。同年学院在净月开发区征地35万平方米,筹建新校区,特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进行设计。 同年,秦和院长荣获“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并被评为“第八届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八月,秦和院长作为我国民办高校代表出席 “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女校长国际论坛”,并在会议上发言。
2002年,为满足学院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学院在净月开发区建设新校园,一期工程11万平方米,8月底完成投入使用,在校生达3200人。同年,省教育厅批准学院获得了本科专业招生权。秦和院长荣获“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企业成功女性”称号,同年当选为吉林省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视察我院新校区。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院在不到9年的时间里,三次搬迁、三次更名、三次飞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学院通过教育部的考核评估,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为全国9所民办本科院校之一,是唯一的一所民办本科外国语院校。在校生达4000人,并更名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华桥外国语学院”寓意着她的教育精髓,既是中华儿女成才走向世界之桥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桥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东方文化文明的礼仪、内涵;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学习西方文明的智慧和实践精神。
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佩云来参加该院升格本科更名揭牌庆典;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张保庆来我院视察。学院荣获“首届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二十强”称号。秦和院长出席了第九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同年十月被评为“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
2004年,学院被定为专升本培训基地,在吉林、黑龙江省进入高校第二本科批次招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8.2%,位居全省第一。校园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是建校初期的18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是建校初期的6.4倍;在校生5000余人。
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吉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在全国统招中,在多个省份进入第二批次本科招生。在校生达6000余人,是建校初期的24倍。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份,毕业生就业率仍居全省前列。
2005年,秦和院长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在人民大会堂发表讲话并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
2006年,学院在24个省、区、直辖市招生,本、专科专业达37个。同年学院被评为“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20强”和“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秦和院长荣获“影响中国民办教育界十大领军人物”称号,在《2006中国民办大学评价报告》中的排行榜上,我院名列第三位。2006院长秦和女士做出财产公证,将学院捐献给社会。同年,德语系被评为国家一级民办本科教育专业,吉林省优秀专业等称号。2007年,学院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教育厅评升为“吉林省重点高等院校”。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创始人
秦和秦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兼),民进吉林省委副主委,由于在民办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专家型的民办高校校长”。1998年被评为“吉林十大女杰”,出席了第八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2000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3年第二次出席了第九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2004年荣获“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2006年被聘为“吉林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聘为“吉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创业女性“十佳巾帼创业明星”。曾得到国家主席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是秦和院长一人创办,没有其他的合资人。秦和院长始终坚持端庄办学思想和公益性办学道路,强调“办学要无愧于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时间、社会的关注和教育者的良心”。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院系设置
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学院
双语学院
商务英语学院
西方语学院
东方语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汉学院
公共教育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国际旅游学院
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师资力量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58人,其中外籍专家50人,他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融入华外;设有18个学院(系、部)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西文化研究中心、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省德语中心和东北亚语言文化中心(筹),有英语、翻译、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教育学、商务英语等2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经、管、教4大学科门类,其中语言类专业涵盖11个语种,是吉林省外语语种最全的应用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秉承“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使华外成为中华儿女成才走向世界之桥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桥梁”的先进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端庄的办学思想,走公益性办学道路;坚持“外教主讲,小班授课,强化听说,突出特长,全程管理,综合培养”的办学模式;走“民”“特”“新”发展道路;坚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基本功扎实,掌握一或两门专业,外语听说能力强,礼仪养成好,‘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外教主讲,小班授课,强化听说,综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关心社会”。目前,毕业生已达11000余人,他们以“勤奋敬业、专业扎实、诚实守信”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6.4%、97%和98.6%。
现在,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正朝着“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应用型民办外国语学院,进而创建国内同类高校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民办外国语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华侨外国语学校_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大事件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1995年,经原吉林省教委批准建立,初名为吉林省华侨外国语专修学院,系高等教育助学机构;
1996年,开始修建校舍,学院初具规模;
1997年,自学考试成绩斐然,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
1998年,被列为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单位;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华桥外语职业学院,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
2000年,规模再次扩大,学生数量增长到建校初的十倍有余;
2001年,在净月旅游开发区征地550余亩,筹备建设新校区;
2002年,9月,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完工,学院顺利迁入新校区,10月末接受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考核评估;
2003年,教育部批准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建立“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成为吉林省首家民办本科外国语学院,同年荣获“首届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二十强”称号;
2004年,在吉林、黑龙江等省进入第二批次本科招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8.2%,位居全省第一。在校学生5076人,校园面积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全国多个省份进入第二批次本科招生,按统招分数线录取,毕业生就业率达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