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状鉴别 艾灸条 艾灸条-性状,艾灸条-鉴别

艾灸条,艾灸时专用艾条,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灸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

直射灸法_艾灸条 -性状

艾灸条呈圆柱状,长2mm~240mm,直径0.4mm~45mm;艾草香,点燃后产生持久的、刺激性的气味的艾烟,不易熄灭。

直射灸法_艾灸条 -鉴别

中药性状鉴别 艾灸条 艾灸条-性状,艾灸条-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T字形毛弯曲,柄2~4细胞。非腺毛1~6细胞,壁有疣状突起。纤维束棕色,壁甚厚,有的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直射灸法_艾灸条 -处方

艾叶2400g桂枝125g高良姜125g广藿香50g降香175g香附50g白芷100g陈皮50g丹参50g生川乌75g

直射灸法_艾灸条 -制法

以上十一味,需用存放一年以上,三年最好的艾叶碾至成艾绒,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桂枝等九味粉碎成细粉,雄黄末配研,过筛,混匀。先取艾绒2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8cm、宽15c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散布上述粉末8g,将棉纸两端折叠约6cm,卷紧成条,粘合封闭,低温干燥,即得。

直射灸法_艾灸条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
行气血,逐寒湿。
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直射灸法_艾灸条 -用法用量

直射灸法,一次适量,红晕为度。

直射灸法_艾灸条 -艾条作用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


艾灸条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释放按摩,按摩中着重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身体系统与精神意识的和谐,同时在人体的背部用中医刮痧、拔罐、舒经活络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经络、淋巴排毒,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神经、调节五脏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气滞血淤、肿胀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解除疲劳,享受轻松,达到内外和谐完美统一的最高境界。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作用一:艾灸可改进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推迟眼部的松懈老化表象,使眼部康复光彩。
作用二:艾灸可抑制功用亢进,也能使阑珊的机能振奋而趋向生理的平衡状况。
艾灸条
作用三:艾灸可加快肌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削减皱纹,使肤色光润,推迟变老。
作用四:艾灸可疏通经络、和谐龌龊、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作用五:艾灸可经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用,推进推陈出新,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行进机体免疫力和防病才华。
作用六:能够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
作用七: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堆集、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效果。

直射灸法_艾灸条 -用法

艾条灸简称艾灸,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家庭灸方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不适合人群


哪些人不适合艾灸疗法?
当然,艾灸也有它的禁忌证,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艾灸,比如大醉大怒大惊大喜过劳过饱时禁灸,皮肤过敏者、孕妇、妇女月经期间不宜艾灸,有热性病、阴虚阳亢以及邪热内积的人不宜艾灸,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施灸。如果在艾灸中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等症状也就是晕灸时,应立即停止施灸,开窗通风。如遇温度过高有热烫感,应及时停止或增加艾灸的距离,以免灼伤。

直射灸法_艾灸条 -注意事项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4.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不要马上同房,这时的女性体内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再进行,不过也是因人而异。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太饥.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7.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8.很多人问,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9.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0.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有胃肠疾病的人千万不要这么盲目施救。
11.艾灸的返病现象,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要看是什么疾病病长多久另外人与人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个症状,同一种表现。
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

直射灸法_艾灸条 -使用反应

艾灸反应及排毒有几个渠道:
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
7、我的治疗理念是,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寻找出路。
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
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
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
11、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

直射灸法_艾灸条 -规格

每支约重23g

直射灸法_艾灸条 -贮藏

密闭,防潮

直射灸法_艾灸条 -保健方法

春秋季艾灸条保健方法1、勿受风寒,故宜室内施灸并确保室内温度与环境清静。
2、取平卧式,盖好被子,暴露出施灸部位。
3、按取穴法选好穴位,用酒精棉常规消毒施灸穴位(许多人直接炙,不消毒,呵,还是消毒一下为好)。
4、姜片放置在穴位上,再艾柱放在姜片上面,然后点燃香火,用香火点着艾柱尖端,待艾柱快燃尽或燃尽,便更换新艾柱,如此循灸,皮肤呈现出微红为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70103/141417.html

更多阅读

山栀子、红栀子、黄栀子功能主治 山栀子鉴别要点

山栀子、红栀子、黄栀子。产地:主产于湖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以及广西、四川等省。性状鉴别:本品呈球形或椭圆形,长1.5~4.5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橙黄色或暗红色,淡褐色或褐色,果皮薄而革质,略有光泽,通常有6条隆起的翅

中药竹罐艾灸疗法治未病 竹罐泻血疗法注意事项

竹罐疗法是中华医学遗产之一,早在南北朝时代,便有用牲畜的犄角制成管筒来治病的方法,叫做角法。后因当时南朝是位居于江南一带产竹的地区,因此逐渐用竹罐取代兽角。角法至唐代时逐渐盛行,王焘所著《外台秘要》第十三卷引崔氏方中就有记载

酮康唑乳膏 酮康唑乳膏-基本介绍,酮康唑乳膏-性状鉴别

酮康唑乳膏,药物名称,主要成分有: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和硫酸新霉素,适应症为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以及皮肤念珠菌病。酮康唑软膏_酮康唑乳膏 -基本介绍酮康唑乳膏【产品名称】:金达克宁酮康唑乳膏【产品类别】:皮肤科用

黄芪多糖 黄芪多糖 黄芪多糖-概述,黄芪多糖-性状鉴别

黄芪多糖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经提取、浓缩、纯化而成的水溶性杂多糖。淡黄色,粉末细腻,均匀无杂质,具引湿性。黄芪多糖由己糖醛酸、葡萄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组成,可作为免疫促进剂或

中药材性状鉴别 紫珠叶 紫珠叶-药材性状,紫珠叶-采集加工

紫珠叶为少常用中药,又称马鞭草。系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带枝的干燥叶。[药材及产销]紫珠叶FoliumCallicarpaeFormosanae主产于福建,多本地销售。紫珠一名始见于《本草拾遗》,谓:"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生江东林泽间"。《中药大辞典》一书

声明:《中药性状鉴别 艾灸条 艾灸条-性状,艾灸条-鉴别》为网友冷颜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