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是台湾地区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办,1998年台北电影学会另行组织台北电影节与之分庭抗礼。金马奖的主持人过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传统,但也有都是台湾主持人担当的情况。 金马奖在华语圈中它历史最为悠久,并且评选条件中不设地域限制、评选对象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华语影人的奖项。原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后由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项。
金马奖颁奖_金马奖 -简介
金马奖
台湾金马奖是华语电影的重要奖项。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大陆电影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由于早期大陆与香港并未设置类似音像制品竞赛奖励,金马奖成为华人区最受注目的电影盛会。金马奖的颁发仍对华人电影具有指标性意义,特别是在艺术性电影方面。而港台电影界知名导演与演员,仍非常重视金马奖的竞赛;这从其发奖名单中仍可窥知。许多国际级导演及明星曾受邀担任颁奖,包括伊丽莎白泰勒、亚兰德伦、罗勃怀斯、查理士布朗逊、雪歌妮薇佛、江角真纪子、宫泽里惠。
金马奖于1962年创办,主要是为了促进华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中华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金马”二字取自于福建沿岸的金门和马祖的头一字。那是两个为台湾当局所标榜对抗大陆之战地,隐含着以电影文化促进反共抗俄之意,充分显现出冷战时代思维。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办。1998年,台北电影学会另行组织台北电影节与之分庭抗礼。金马奖的主持人过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传统,但近年也有都由台湾主持人担当的情况。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台湾电影工业的衰弱,香港电影工作人员大量的流失,使得影展也逐渐地开放大陆电影的进入,并参加竞赛项目。不过金马奖仍有其个别之特色,即着重鼓励艺术性色彩浓厚之电影创作,以致于有些电影工作者批评金马奖流于艺术化与抽象化,对鼓舞台湾商业电影的发展没有帮助。金马影展是重要电影文化活动,主要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第二部分为金马国际影片观摩展。
金马奖颁奖_金马奖 -历史
第45届金马奖宣传海报
金马奖创办于1962年,原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后由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中华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
从1980年(第二十七届)起,金马奖改为财团法人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The Motion Pic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R.O.C.)主办,并在旗下设立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敦聘九至十五位电影学者及从业人员担任执行委员,设主席一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一人负责推动会务。下设三个组,行销宣传组负责所有厂商合作、造势及周边活动、媒体宣传及文宣刊物制作等业务,竞赛组负责华语影片竞赛、金马奖颁奖典礼及国际数位短片竞赛等,影展组则负责影展内容策划、影片及影人邀约、字幕翻译制作、拷贝运送及影展现场执行等各项事宜。
长期以来,因为海峡两岸在政治上面的立场不同,使得金马奖在2000年之前,多偏重于台湾电影及香港电影的鼓励。但是,近年来台湾电影工业的衰弱,香港电影工作人员大量的流失,使得本奖项逐渐开放中国大陆电影进入,并参加竞赛项目。
2013年是金马奖50周年,第50届金马奖颁奖礼暨金马奖50周年庆典晚会于2013年11月23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
第51届金马奖颁奖礼于2014年11月22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
金马奖颁奖_金马奖 -奖项设置
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的影片奖项包含最佳剧情片、最佳动画长片、最佳纪录片及最佳创作短片等影片奖项,
个人奖项有最佳导演、最佳男 / 女主角、最佳男 / 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第45届金马奖宣传海报原着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剪辑及最佳音效等,另外还有特别奖项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以 及非正式竞赛项目的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
金马奖颁奖_金马奖 -金马影展
金马影展是重要电影文化活动,主要活动分为两个部份:第一部分是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包括剧情片、短片、纪录片及动画片等影片奖项;个人奖项则有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奖、原著剧本、改编剧本、摄影、视觉特效、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动作指导、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剪辑、音效等;特别奖项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非正式竞赛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
第二部分为金马国际影片观摩展,此为非竞赛影展,广邀世界各国当年度的杰出电影作品参展,目的在将世界级的优秀电影介绍给中国观众,拓展中国人观影视野,并激发更多的创作活力。
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敦聘15位电影学者专家担任执行委员,设主席一人,负责推动会务,并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一至二人襄助主席推动会务,下设三个部门,行政部负责所有行政业务;国内部负责华语影片竞赛及颁奖典礼;国际部负责邀约国际知名优秀影片,并办理国际影片观摩展各项事宜。
金马奖颁奖_金马奖 -历史回顾
历届帝后
金马奖 历届 影帝 / 影后时间金马奖影帝及影片影后及影片最佳导演及作品1962第01届王引《手枪》尤敏《星星月亮太阳》陶秦《千娇百媚》1963第02届唐菁《黑夜到黎明》乐蒂《梁山伯与祝英台》李翰祥《梁山伯与祝英台》1965第03届葛香亭《养鸭人家》李丽华《故都春梦》李行《养鸭人家》1966第04届赵雷《西施》归亚蕾《烟雨蒙蒙》李翰祥《西施》1967第05届欧威《故乡劫》江青《几度夕阳红》李嘉《我女若兰》1968第06届崔福生《路》凌波《烽火万里情》白景瑞《寂寞的十七岁》1969第07届杨群《扬子江风云》李丽华《扬子江风云》白景瑞《新娘与我》1970第08届葛香亭《高山青》归亚蕾《家在台北》张曾泽《路客与刀客》1971第09届王引《缇萦》卢燕《董夫人》丁善玺《落鹰峡》1972第10届欧威《秋决》翁倩玉《真假千金》李行《秋决》1973第11届杨群《忍》上官灵凤《马路小英雄》程刚《十四女英豪》1975第12届秦祥林《长情万缕》卢燕《倾国倾城》刘艺《长情万缕》1976第13届常枫《香花与毒草》徐枫《刺客》张佩成《狼牙口》1977第14届秦祥林《人在天涯》陈秋霞《秋霞》张曾泽《笕桥英烈传》1978第15届秦汉《汪洋中的一条船》恬妞《蒂蒂日记》李行《汪洋中的一条船》1979第16届柯俊雄《黄埔军魂》林凤娇《小城故事》胡金铨《山中传奇》1980第17届王冠雄《茉莉花》徐枫《源》王菊金《六朝怪谈》1981第18届谭咏麟《假如我是真的》张艾嘉《我的爷爷》徐克《夜来香》1982第19届艾迪《边缘人》汪萍《武松》章国明《边缘人》1983第20届孙越《搭错车》陆小芬《看海的日子》陈坤厚《小毕的故事》1984第21届李修贤《公仆》杨惠姗《小逃犯》麦当雄《省港旗兵》1985第22届周润发《等待黎明》杨惠姗《我这样过了一生》张毅《我这样过了一生》1986第23届狄龙《英雄本色》张艾嘉《最爱》吴宇森《英雄本色》1987第24届周润发《秋天的童话》梅艳芳《胭脂扣》王童《稻草人》1988第25届万梓良《大头仔》郑裕玲《星星月亮太阳》罗启锐《七小福》1989第26届陈松勇《悲情城市》张曼玉《三个女人的故事》侯孝贤《悲情城市》1990第27届梁家辉《爱在他乡的季节》林青霞《滚滚红尘》严浩《滚滚红尘》1991第28届郎雄《推手》张曼玉《阮玲玉》王家卫《阿飞正传》1992第29届成龙《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陈令智《浮世恋曲》王童《无言的山丘》1993第30届成龙《重案组》吴家丽《赤LUO的诱惑》李安《喜宴》1994第31届梁朝伟《重庆森林》陈冲《红玫瑰白玫瑰》蔡明亮《爱情万岁》1995第32届林扬《超级大国民》萧芳芳《女人四十》侯孝贤《好男好女》1996第33届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萧芳芳《虎度门》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7第34届谢君豪《南海十三郎》张曼玉《甜蜜蜜》陈果《香港制造》1998第35届洛桑群培《天浴》李小璐《天浴》陈冲《天浴》1999第36届柯俊雄《一代枭雄曹操》李丽珍《千言万语》许鞍华《千言万语》2000第37届吴镇宇《枪火》张曼玉《花样年华》杜琪峰《枪火》2001第38届刘烨《蓝宇》秦海璐《榴莲飘飘》关锦鹏《蓝宇》2002第39届黎明《三更之回家》李心洁《见鬼》陈果《香港有个荷里活》2003第40届梁朝伟《无间道》吴君如《金鸡》刘伟强、麦兆辉《无间道》2004第41届刘德华《无间道III》杨贵媚《月光下,我记得》杜琪峰《大事件》2005第42届郭富城《三岔口》舒淇《最好的时光》周星驰《功夫》2006第43届郭富城《父子》周迅《如果・爱》陈可辛《如果,爱》2007第44届梁朝伟《色戒》陈冲《意》李安《色・戒》2008第45届张涵予《集结号》刘美君《我不卖身,我卖子宫》陈可辛《投名状》2009第46届张家辉《证人》黄渤《斗牛》李冰冰《风声》戴立忍《不能没有你》2010第47届阮经天《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