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历》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施的历法。《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原著已失传。
太初_《太初历》 -历法
历法是长时间的纪时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对年、月、日、时的安排。因为农事活动和四季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历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中国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古代曾制定过许多历法,其中西汉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
太初_《太初历》 -编制
落下闳
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顼(zhuānxu)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
公元前105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
公元前104年,民间历算家唐都、落下闳,历官邓平、司马迁等人根据对天象实测和长期天文记录制订了《太初历》。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改称“三统历”。
太初_《太初历》 -内容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太初历》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5016日,一朔望月等于29.53086日,又称“八十一分律历”。
它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
它还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将行星的会合周期测得很准,如水星为115.87日,比今测值只小0.01日;
《太初历》采用135个月的交食周期,一周期中太阳通过黄白交点23次,两次为1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测值大不到0.04日。
《太初历》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将二十四节气第一次编入历法。
太初_《太初历》 -贡献
变更岁首
秦至汉初行用颛顼历,规定政治年度以冬十月为岁首,即每一年开始的头一个月,而且当时确称“10月”而不是叫正月。以次的月份顺序为11月、12月、端月(因避秦始皇“政”讳,故称端月,到汉朝才改称“正”月)、二月……到九月而岁终。如是闰年,将闰月固定置于岁末,叫做后九月。史事发生年月也完全按照冬、春、夏、秋的顺序排列。
《太初历》根据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相应改变了旧的历日制度,规定政治年度每年都以孟春正月朔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改历这一年从元封七年十月朔开始,到太初元年十二晦终,一共有十五个月。从而使政治年度与四季的顺序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完全一致。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改革置润方法
二十四节气
大概至迟在秦代,我国的天文学家已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古代历法都选既是冬至节又是朔日那天作为新历推算的起点,叫做气(节气)朔相配。而两个节气的时间长度(约三十多天)与一个朔望月的周期(二十九天多)并不相等,随着时间推移,气朔越离越远,形成四季混乱。解决的办法,就是设置闰月。
《太初历》,采行“以无中气月置闰”的制度。一个回归年中的二十四气,从冬至开始,顺序把单数次序的十二个气如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叫做中气;另外偶数次序的十二气如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叫做节气。
中气与节气排入各月的位置,根据《汉书・律历志》: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它们应是一年四时(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中气处在各个季节中间,应分别排在四季中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之中。节气可以在本月的上半月,也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而中气则必须安排在指定的月份内。
二十四气中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等十二个中气,分配在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月之内,如果是闰年,有十三个月,就总有一个月排不上中气,就把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即“朔不得中是为闰月”,不算入正常月序。
这种无中气月置闰的方法,使闰月安排得更准确,更合理,使节气在月份里的变化不超过半个月。从而使颁行的历书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季节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是历法为生产服务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古代历法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西汉太初年起直到明末以前,将近1700多年中,历法虽经过了几十次修改,可是却一直循用这个置闰制度。清代历法改用24气“定气”,置闰制度才进行修改。
太初_《太初历》 -意义
《太初历》不仅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太初历》的朔望月和回归年的数据虽然不比四分历精确,但有诸多进步。它问世以后,一共行用了189年。
《太初历》的编制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是中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