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中国昆明,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的老校区是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先生设计的。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学校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中国昆明,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民族艺术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联合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点和78个本科专业。现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学生21000多人,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5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近1万人。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9人,云南省教学科研带头人2人。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中国近现代史著名专家张建国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享誉国内外。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17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分为莲华校区、雨花校区两个主校区。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亿元,图书馆资料200万册,教学用计算机3000台,语音室座位120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9000个。学科建设
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民族艺术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联合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点和78个本科专业。现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院系设置
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九龙池校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人民武装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马列部云南民族大学医学院(筹办)云南民族大学本科各学院专业设置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法学院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网络工程;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土木工程哲学与政治学学院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翻译专业(英语)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化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艺术学院美术学;舞蹈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教育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类(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民武装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方向)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泰语;缅甸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语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工艺美术;动画,秘书学,游服务与管理教育,计算机信息与管理教育,经济与金融学校拥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云南民族大学各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民族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笔译(专业学位);英语口译(专业学位)管理学院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社会保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环境化学;化学生物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国际政治;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学理论马列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基础数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人文学院民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学位)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科研建设
科研概况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科研奖和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曾被中宣部抄报中央政治局常委研阅参考。特别是“直接过渡”、“和平改革”、《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卷》、《中华文化通史・第三卷》等许多优秀理论成果,不仅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为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新区近年来,学校承担了“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对策研究”、“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缅甸政治局势的演化与维护我国西南边疆安全和国家利益对策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学校先后承办“第34届国际汉藏语会议”、“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国际学术会议”、“2011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2013中国宗教研究五十人高层论坛”等重大学术会议,协助承办2009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科研机构
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以
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晚霞
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晚霞
民族药资源的化学基础应用及相关民族医药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为研究内容,加强创新性基础研究,同时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新技术、新产品,努力实现民族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我国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重点实验室依托云南民族大学在化学、生物学、民族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化学与生物学、药学等相关自然学科的结合,与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交叉,已形成集民族药信息调研、民族药分离分析、药物分子合成和结构修饰、生物活性研究为一体的民族药资源化学研究体系。[11]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是云南省授予并加强建设的重要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研究平台,云南民族大学依托这一平台的建设基础,积极申报,并于2011年4月获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基地”立项建设,9月正式由国家民委教科司授牌。按照《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地建设与管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在首席专家的组织下,召开建设专题会,认真研究,按照建设规划与任务制定基地的组织机构,明确基地建设任务,确保基地建设顺利开展。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28日上午,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正式揭牌。在成立“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西亚研究中心”后,该研究中心将成立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一批以研究对象国为主的研究所,进一步强化对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的研究资政作用,扩大宣传云南省桥头堡建设意义。成立的“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将围绕桥头堡建设进程中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需求、加快云南民族文化繁荣及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战略决策为研究重点,进而促进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民族研究所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文革”时中辍,1979年恢复重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研究机构之一,也是云南省最早成立的省属民族研究机构。设有民族学、人类学、民族发展、东南亚民族研究4个研究室;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4个硕士点;有中韩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云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影视人类学拍摄与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和现代物流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总部办公室也设在该所。
民族学是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的省院省校合作学科,也是云南省重点建设学科。
藏学研究中心云南藏学研究中心位于云南民族大学内,云南藏学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进一步整合云南民族大学藏学研究优势,发挥藏学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的作用,紧紧围绕西藏及4省藏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更好地为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藏区的稳定、发展服务。
云南民族大学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具备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一直致力于民族研究和藏族语言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
僳僳学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僳僳学研究中心于2009年5月11日经云南民族大学第十次校长办公会议同意批准成立,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成立。是隶属于云南民族大学的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是目前我国高校唯一以僳僳族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术研究机构。2011年被评为云南民族大学“优秀科研机构”。
民族博物馆五十年代初,一大批热心于民族工作的专家学者,民族干部,把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历程中留下的珍贵文物,进行考证、汇集,为云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奠定近万件珍贵文物的基础。1981年月10月建院三十年之际,云南民族博物馆对外开放。
名族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立,为学院收存的文物提供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开发,同时,通过多办展览,开展“民族文物再抢救”活动,一批批珍贵民族文物又被发现,独龙族“木柄石锛”,藏族“人头骨内画”、“印章”,回族“微型古兰经”、“祈雨龙牌”,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经”等八种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字和古籍,民族瑰宝,填补了文物库存藏品系列化的空缺,提高博物馆陈列的品位。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客座教授
客座教授
韩国汉城大学博导、图书馆馆长 金光亿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圆教授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博导 陈耀祖教授
清华大学博导 张明楷教授
北京大学博导 于希贤、孙玉石、马 戎 、周 星、王铭铭教授
南开大学博导 石 峰、曾晓渝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博导 戴庆夏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导 何其莘教授
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导姚乃强教授
四川大学博导 石坚教授等
名誉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系 季羡林、周一良、田余庆、罗荣渠教授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 陈炎教授
北京大学数学系 林建祥教授
中国科学院 戴汝为 丁夏畦 严陆光院士
中央民族大学 宋兆麟教授
北京外国语学院东语系许清章教授
复旦大学图书馆 秦增覆教授
中山大学数学系 邓东皋教授
内蒙古大学曹之江教授
楚雄彝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一、历任党委领导
王连芳,回族,1951年8月至1952年12月任党总支书记
李长猛,汉族,1952年12月至1954年6月任党总支书记
赵金波,1954年7月至1957年6月任总支书记、党组书记
1979年2月至 1983年9月任党委副书记
贾敦芳1958年7月至1963年1月任党委书记
王以中,白族,1957年6月至1958年7月任党组书记
1966年4月至1969年2月党委代理书记
1972年9月至1979年12月,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1979年2月至1979年12月任党委书记
白光,彝族,1966年4月至1969年2月,党委副书记
温克明,1972年6月至1973年4月,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刘迪(女)972年 6月至1973年初,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杨文举,傣族,1975年7月至1979年2月,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张峰礼,1979年 2月至11月,党委副书记
1979年12月至 1982年4月任党委书记
马曜,白族,1979年12月至1983年9月,党委副书记
马惠兰(女),1981年10月至1987年4月,党委副书记
余 松,1982年8月至1986年8月,党委书记
李力,彝族,1985年12月至1992年12月,党委副书记
梁希如,1986年12月至1991年4月,党委副书记
胡新农,1987年8月至 1990年3月,党委书记
尤力,1990年3月至1991年4月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1991年5月至1995年4月,党委书记
罗开云,壮族,1991年4月至2005年11月,党委副书记
王大昆,1995年4月至2001年10月,党委书记
赵嘉文,白族,1996年4月至2001年12月,党委副书记
罗崇敏,2001年10月至2002年11月,党委书记
普同金,彝族,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党委副书记
二、历任行政领导
周保中,白族,1951年8月至1952年11月,兼任院长
张冲,彝族,1951年8月1956年9月,兼任副院长
王连芳,回族,1951年8月至1956年9月,副院长
王以中,白族,1956年9月至 1969年2月,院长
1972年4月至1979年12月
赵金波,1956年9月至 1969年2月
副院长,1975年8月至1983年9月
贾敦芳,1958年 7月至 1963年1月,副院长
赵国徽,1960年 9月至 1969年2月,副院长
张峰礼,1973年 4月至 1979年11月,副院长
杨文举,傣族,1973年4月至1982年11月,副院长
刘俊杰1976年1月至1983年9月,副院长
董子健,1979年1月至1983年9月,副院长
马曜,白族1979年12月至1983年9月,院长
1983年9月至1985年12月,名誉院长
罗开云,壮族1983年9月至1991年4月,副院长
2002年1月至2005年11月,校长
李力,彝族,1985年12月至1992年12月,院长
赵嘉文,白族,1986年12月至1993年12月,副院长
1993年12月至2002年1月,院长
普同金,彝族,1993年12月至2002年1月,副院长
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巡视员
赵钧山,1993年12月至2002年1月,副院长
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巡视员
三、历任校纪委领导
马 忠,回族,1991年4月至1996年7月,纪委书记
现任领导
校党委书记:冯建昆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甄朝党
校党委副书记:陈星波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和少英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马丽娟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王德强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桥贵
副校长: 王四代
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卢培义
校党委委员、副校级巡视员: 温福泽
甄朝党校长:甄朝党, 男,回族,云南昭通人,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社会兼职有: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企业家协会和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云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等10多个全国和全省社团机构职务。
1975年6月至1976年12月在昭通市永丰区当知青,1977年12月至1978年8月在昭通汽车总站工作。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2年7月至2005年10月在云南财贸学院工作,先后任财政系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工业经济系、投资经济系主任等职,期间,1994年留学英国丹迪大学,1996年11月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其中,1996年9月到1997年1月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挂职锻炼),2002年获清华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11月担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共独立完成科研成果120多项,其中著作10部,论文80多篇,其余为课题。主要论著有《国际投资与国际市场》专著、《投资优化论》专著、《房地产经济学》专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运行机制问题》论文、《加强对国际投资的研究》论文、《我国对外投资的理论依据》论文、《企业扩张的技术解释》论文、《技术进步与企业扩张》论文等。其中,《薪酬合约的激励有效性研究》论文由《中国工业经济》全文发表,《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国际投资与国际市场》获云南省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成果共14项。
冯建昆党委书记:冯建昆,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大学学历,副研究员。1969年2月参加工作,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
1969年2月至1970年4月在云南省第四“五七”干校二连劳动。1970年4月至1975年7月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团任副排长、团政治处负责人。1975年7月至1979年8月在国营江城农场工作,任中共思茅地委、省农垦总局联合工作组副组长、党委书记。1979年8月至1991年4月在共青团云南省委工作,任团省委委员、常委、宣传部副部长、办公室主任。1987年10月任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1991年4月至1994年2月任昭通地委副书记。1994年2月至2003年4月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选举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先后当选省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2003年4月担任云南民族大学校党委书记。
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其他课题研究2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主编并出版专著5部,在省内外报刊发表理论性文章数十篇。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新区介绍
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地处昆明呈贡县吴家营乡,属呈贡新城规划中的雨花片区。用地范围北起中庄4号城市道路,南至山地,西起中干道以东约150米,东临昆明理工大学,控制范围1.11平方公里,距昆明主市区约25公里。呈贡校区于2005年6月正式启动,预计2007年12月第一批师生将入住呈贡校区。
校区基地建设用地1666亩,一次规划,分两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466000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在2010年为16600人。一期建设用地1000亩(66.67公顷),学生规模约11000人,建筑面积300000 平方米。二期建设用地666亩(44.4公顷),学生规模约16000人,建筑面积166000 平方米。建设时间为2007年至2008年。总投资近10亿元,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
呈贡校区建设完成后,云南民族大学将建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导,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民族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突出民族类学科和其他特色与优势学科,促进各学科协调发展。从而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办学成果
国际交流
云南民族大学作为国家和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扩大对外文化、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校以来,全世界各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2万多人次到校访问参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越南胡志明主席、缅甸国家恢复法律秩序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泰国公主诗琳通、摩尔多瓦总统沃罗宁等曾访问过云南民族大学,并给予良好评价。云南民族大学还是云南省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可招收授予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还是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单位。先后与美国、挪威、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46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韩国大真大学、泰国东方大学等国外高校互相承认学分、互相承认学历证书。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学生21000多人,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5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近1万人。
学术成果
云南民族大学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主要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民族艺术等学科,特别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是全国重要的民族学研究基地,曾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科研奖和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直接上呈中央政治局常委研阅参考。
截止2010年,学校承担过“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对策研究”、“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轮状病毒四种蛋白的梯度控制释放及免疫研究”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外委托的国际投资研究课题、云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等。
先后承办了“第三届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2011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海峡两岸‘中西哲学与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云南论坛――‘桥头堡’建设与云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边疆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等重大学术会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每年都稳居中国期刊排行榜前十的行列。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在云南同类刊物中排第二。周恩来总理,英国女王,挪威王子等等都曾访问过学校。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文化传统
校风校训
民大的校风:“唯真、唯勤、唯和”民大的校训:“格致明德、弘道至善”,其内涵丰富:
“格致”是“格物”和“致知”的简称,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致”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真知之意,侧重于探求外在世界。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加强道德自我完善,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十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继承和发扬,传承和创新之意;“道”则含义丰厚,包含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原理、法则、规律等含义。“弘道”就是要探究和传授知识,掌握科学原理与法则,探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断追求和实现创新;同时,它还要求将学术行为和治学精神结合起来,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合一。
“至善”是伦理学中的最高概念。至者,极、最也;善者,美好也。指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至善”是人类道德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含有在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等方面追求无止境之意。
依据以上的阐述,“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内涵可概述为: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真知,加强道德修养以彰显美好品行、成就高尚品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与方法,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校歌
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词:卢云生作曲:刘显波
你来自大山,带来泥土芳香,我来自江畔,带来清波碧浪,
带着各民族的期盼,走进这知识的殿堂。
这里是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梦想开花的地方。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
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凤凰,从这里高飞远翔。
做时代新人,上下求索真知,传民族美德,弘扬崇高风尚,
为了同一个明天,珍惜这日月流光。
看青春之花在这里竞放,听和谐之歌在这里交响。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
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雄鹰,从这里高飞远翔。
云南民族_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荣誉
半个多世纪以来,云南民族大学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6万名领导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大学毕业生中,许多民族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就是由我校培养造就或从我校毕业起步的。在云南的16个州市中,8个自治州主要领导干部多数毕业于我校。云南129个县特别是29个民族自治县中的领导有相当多领导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芬芳55年,辉煌半世纪。云南民族大学已成为中国特别是西南各民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基地、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特别是“直接过渡”、“和平改革”、《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卷》、《中华文化通史・第三卷》等许多优秀理论成果,不仅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为民族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1999年和2005年,学校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2006年获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