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蔷薇科落叶丛生灌木,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她既是受人喜爱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重要的荒山荒坡绿化、城乡绿化、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植物,还是珍贵的中药材,也是化工产品的香料来源和食品工业的重要添加原料。是集观赏、绿化、药用、美容、美食于一身的名贵花木。 转基因耐盐碱、抗旱玫瑰:主要是针对我国沿海省市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数亿亩处于低产、荒芜、废用状态的盐碱地、干旱地利用,以及城乡绿化缺乏耐盐碱花灌木品种的状况,我院以经多年杂交选育出来的产业、观赏两用型新品种作为受体,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抗盐碱、耐干旱的基因转移到玫瑰新品种上,使其在原有性状基础上增加了耐盐碱、耐干旱的新抗性,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玫瑰花产业开发与绿化应用兼用的新品种,暂定名为――“中天玫瑰”。
耐盐抗旱玫瑰介绍
抗盐耐旱转基因玫瑰
玫瑰,蔷薇科落叶丛生灌木,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她既是受人喜爱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重要的荒山荒坡绿化、城乡绿化、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植物,还是珍贵的中药材,也是化工产品的香料来源和食品工业的重要添加原料。是集观赏、绿化、药用、美容、美食于一身的名贵花木。
转基因耐盐碱、抗旱玫瑰:主要是针对我国沿海省市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数亿亩处于低产、荒芜、废用状态的盐碱地、干旱地利用,以及城乡绿化缺乏耐盐碱花灌木品种的状况,我院以经多年杂交选育出来的产业、观赏两用型新品种作为受体,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抗盐碱、耐干旱的基因转移到玫瑰新品种上,使其在原有性状基础上增加了耐盐碱、耐干旱的新抗性,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玫瑰花产业开发与绿化应用兼用的新品种,暂定名为――“中天玫瑰”。
转基因抗盐碱耐干旱“中天玫瑰”‘在盐碱地、干旱地、瘠薄里栽植试验表明*具有耐中度以上盐碱、耐旱、耐瘠薄、耐寒、耐修剪、抗病力强、抗污染的特性。与国内其它玫瑰品种比较,具有高抗性、高产量、高效益、适生范围广的优势。该品种具有枝红、叶绿、花艳等观赏特点,表现出生长健壮、适应性强、花朵大、香气浓郁、多次开花、冬季枝条红色美观,可三季赏花、冬季赏枝观果、四季观赏等优良性状,尤其是北方和寒冷地区,根本没有食用、观赏两用的木质化的花木品种,该品种填补了这一空白。
该玫瑰品种,既是玫瑰花产业化开发的好品种,也是城镇特别是盐碱干旱地区城镇绿化应用的首选品种,在产业化开发、园林绿化上极具发展潜力,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一品种为改造利用盐碱地、干旱贫瘠地找到了新方法,为扩大利用盐碱地、沙化地、干旱地面积实现了新突破。
耐盐碱抗干旱“中天玫瑰”优良特性:
1、耐盐碱、抗干旱*经在不同盐碱地区栽植试验表明,在滨海土壤含盐量为6~8‰、内陆土壤含盐量为10~15‰、PH值9.5左右的盐碱地生长良好。在干旱贫瘠地区80天降雨为零时能正常存活,在降雨量低于300毫米的地区生长正常。该玫瑰品种根系发达,既耐盐碱,又耐干旱、耐瘠薄,在过去不能生长玫瑰的盐碱、旱地有着惊人的表现。最具推广价值的是*在盐碱地上生长表现好、肥沃土地上生长表现更好。
2、耐寒、耐热、耐涝*该玫瑰品种特耐寒,在零下38度地区无冻害、能安全越冬*耐热性强,在南方生长更快,其花朵更大,能四季开花*降雨量800毫米以上、低洼涝湿地区表现良好。对气候和地域适应性广泛,在我国南、北方广大地区皆宜种植推广。
3、观赏价值高*该玫瑰品种株高可达1.6米,冠幅1.5米,花期山东4月下旬至10月中旬,花重瓣,粉红美艳,花朵大(8-12公分),香气浓郁,秋冬落叶后枝条变为亮紫红色。最具观赏价值的是*月月开花(在北方花期150天左右)、冬态具有红瑞木的观赏效果。观花闻香自醉在其中,又可欣赏到其枝条红红火火的壮观景致。可谓三季赏花、冬季观枝、四季皆赏。
4、产业化效益好:作为建设生产花、蕾的玫瑰基地,栽植两年开花、四年进入盛花期,在北方三季可开花300-400朵/颗,盛花期能维持25年。定植后笫三年单棵产花量1公斤左右、亩产鲜花达300公斤左右,定植后笫四年亩产鲜花达400公斤左右,定植后笫五年亩产鲜花达500公斤左右,采取高产栽培措施亩产鲜花可达6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收购价6―8元,每年每亩毛收入3000-5000元,每年每亩纯收入2000-4000元。建厂进行玫瑰精油加工,每亩鲜花加工利润为7000―10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5、绿化用途广:该玫瑰品种四季皆赏的特点,决定了在城镇街道、公园小区、旅游景点、公路等绿化应用上用途广泛,无论片植、列植、丛植、点植、孤植,还是与乔灌木配植混植,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特别适合在山地风景区结合水土保持大量配植。还可与月季进行配植,用该玫瑰的浓郁香气来填补月季的香气清淡,二者相得益彰。作为难得的园林绿化首选品种,极具发展推广潜力。
6、繁殖容易、栽植成活率高:一般采用根繁或枝插法繁殖,成活率较高。可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移栽,春季冻土融化即可栽植,初冬零下2度也可进行移栽、能安全越冬。
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李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