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道一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道一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60103/137361.html

更多阅读

何来万户捣衣声 郭小川秋歌

(81回原文)话说自从香菱跟随宝钗,把那边的路径一心断绝,住在他那里,日气怒伤感,形容羸瘦,气血两枯,不思饮食,身上作烧,日重一日。宝钗叫了小舍儿陪他,见他神气昏沉,气息微细,也陪着流了不少泪。香菱自觉将不久人世,这日夜里挣扎着起来,到院子里解闷

浅秋,念一声珍重情感美文 秋天道一声珍重

浅秋,念一声珍重文 西子 编辑 白石秋水在春的绿野采一束野花,和在秋的树下拾一枚落叶的心情,总是不同的。春天的手里握着的是无限的欣然和美好,而秋天的掌心捧着的却是生命真诚的收获和回忆。浅秋如歌,它是岁月落下的最轻最浅的一笔,却无

转:万户捣衣声 的“捣衣”解 万户捣衣声的前一句

“国学大师”乱“捣衣”·方舟子·李敖自诩“文化大师”、“国学大师”,对自己的国学修为颇为自信,近日发微博称:“「唐诗三百首」,念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老师说捣衣是洗衣服用木杵搥干净。你会嘀咕:

万户飞天十二5 中华飞天梦万户

5窃客还是不说话,难道是泡沫把他弄困了,那就再来些泡沫。我想起泡病号期间磁带不能卖了,改卖服装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漂亮的姑娘来看衣服,我突然改用普通话给人家介绍起来。我平时没有说过普通话,可那天却非常自信。事后同伴问我,多时练的,不

爆竹一声除旧岁 爆竹声声辞旧岁的下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灵辰。幼学故事琼林相传,恶鬼最怕巨响,聪明的古人就用燃烧竹子来制造巨响以驱鬼煞。相传,郁垒、神荼两位神祗是鬼界的执法者,鬼若行凶作恶,就会被他们抓起来去喂老虎;而桃木,又有辟

声明:《长安一片月万户道一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为网友胭脂俗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