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09年,共有两个热带气旋被命名为“莫拉克”。英文名Morakot,来源于泰国,在泰国语中的意思是“绿宝石”。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4日凌晨生成,5日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陆,12日02时停止编号。从生成到结束9天里给中国多省市带来严重创伤,其中台湾受创最严重。
莫拉克_台风莫拉克 -简介
0908号台风“莫拉克”路径图
2009年第8号热带风暴“莫拉克”(MORAKOT)于8月4日02时在西北太平洋生成,于5日02时和14时先后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和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省花莲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莫拉克”登陆台湾后向偏西方向横穿台湾中部地区,于8日上午9时进入台湾海峡,然后以每小时5公里左右的速度缓慢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9日16时,在福建省霞浦县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9日20时和10日02时先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10日06时进入浙江省温州泰顺境内,11日02时移入江苏省宜兴市境内,15时前后进入黄海西部海面,晚上在黄海南部海面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于12日02时停止对其编号。
“莫拉克”英文名Morakot,来源于泰国,原意为绿宝石。
莫拉克_台风莫拉克 -登陆
登陆台湾
莫拉克实时路径图
中央气象台8日晨6时发布台风红色紧急警报: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中心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8日晨5时位于中国台湾省台中市,就是北纬24.1度、东经120.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60百帕。受“莫拉克”影响,台湾普遍遭遇强降雨袭击,自8月6日0时至8日6时出现较大累积雨量的地点有:屏东县上德文1296毫米、嘉义县大湖947毫米、高雄县排云824毫米。台湾附近海面及其岛屿出现10~12级大风,台湾花莲阵风达到14级。
登陆福建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MORAKOT)的中心已于8月9日下午4时20分在福建省霞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下午5时其中心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境内,就是北纬26.6度、东经120.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有12级(33米/秒)。莫拉克_台风莫拉克 -特点
强度强:“莫拉克”过程及大强度为13级(40米/秒)。
范围大:“莫拉克”过程的最大7级风圈半径达500公里,南起巴士海峡,北到长江口区的广大海域和沿海,都已经出现8-12级阵风和12-14级大风,台湾和福建、浙江两省沿海出现暴雨到特大暴雨,其中台湾嘉义奋起湖过去三天累计降水达2570毫米,浙江泰顺九峰三天雨量也超过1000毫米。
移速变化大:“莫拉克”从生成到到达台湾近海移速15公里/小时左右,然后在台湾东部近海停留了12小时后才登陆花莲,“莫拉克”登陆台湾后9小时横穿台湾中部,又在台湾海峡滞留了31小时后才登陆福建。其在台湾东部近海和台湾海峡滞留时间之长为历史少有。
莫拉克_台风莫拉克 -风雨情况
“莫拉克”过程降水量分布图(8月6日08时至12日08时)受台风“莫拉克”环流影响,福建、浙江沿海等地出现了10~12级,局部13~15级的大风。8月6日20时~10日06时,福建省共有26个县(市)的135个站极大风速超过10级,达到或超过12级的有46个站,8个站超过14级,其中福建霞浦西洋风力达到15级(47.7米/秒)。浙江省6日下午起沿海海面出现8级大风,沿海海面和沿海地区分别出现11~14级大风和9~12级大风,浙江苍南渔寮极大风速43.2m/s、苍南马站42.8m/s、温州大罗山雷达站41.7m/s、洞头小门41.0m/s、瑞安北龙40.9m/s。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出现7-8级大风,沿海9-10级,最大风速达11级。
6日08时至12日08时,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出现强降水,福建东部、浙江大部、江苏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达300~500毫米(图2),福建柘荣达708.0毫米;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的部分站点过程雨量超过50年一遇。6日20时-9日20时,浙江泰顺九峰(1235.3毫米)、文成桂山(869.4毫米)、平阳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