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首都东京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轰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两次轰炸)。连月来轰炸使东京有一半的建筑物被摧毁,这一空袭史称“李梅火攻”。
李梅火攻_东京大轰炸 -简介
1944年11月一1945年8月,美国空军对日本98座城市实行战略轰炸,共出动B一29轰炸机3.3万架次,投弹16万吨,炸死23万人,炸伤35万人,全日本24%的房屋变成废墟,1600架飞机被摧毁,1650艘船舰被击沉击伤。东京是受常规炸弹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最多的城市。仅1945年的三次轰炸就死亡14万人,焚毁全城50%以上的房屋,使l00多万人无家可归。
1945年3月9日夜间,334架B一29从关岛直扑东京,实行轮番扫地式的轰炸,投下2000余吨燃烧弹,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26.7万幢建筑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烧死83793人(实际死亡可能超过9万人),超过1923年9月1日东京大地震的死亡数(7.3万人);另有10万人被烧成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
5月9日夜间,300多架B一29轰炸机再次光临东京,每架携带6吨燃烧弹,低空沿东京东隅田河飞行,轮番轰击两个半小时,将炸弹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区,56平方公里地面上的一切彻底烧光。飞机在250公里外太平洋上仍可看到冲天火光。有几处大火延烧4天方熄。几万死难者都是因为燃烧耗尽氧气而窒息死亡,尤以低洼区最为悲惨,着火、缺氧者争相跳入河中求生,结果隅田河漂满如木炭一样黑的尸体。人们争相躲入坚固的明治座剧院,院内窒息而死的尸体互叠有2米之高。当时日本本土空军和防空军已被摧毁,美国飞机如入无人之境;再加留京的政府医务人员仅剩9名医生、11名护士,完全丧失了救护能力。
5月26日,500架B一29再来一次“扫尾”,往北部、西部居民区投下4000吨燃烧弹。燃油引起的大火自天而降,高楼飘浮在火海之中,东京成为“死城”,史称“东京大轰炸”。
李梅火攻_东京大轰炸 -早期轰炸
东京大轰炸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的吉米・杜立特中校曾派出16架B-25战略轰炸机袭击日本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的油库、工厂和军事设施。但这次攻击主要上是象征性的任务。
然而,当美国成功发展B-29轰炸机后,美军便有能力对日本作出有实质作用的战略轰炸。B-29轰炸机的时速达563千米,飞行高度超过1万米,续航里程为6430千米。打击距离达到2,400千米,并能携带9,000公斤的炸弹。当时轴心国的战斗机都不能达到此高度,即使达到也追不上它们的速度。
美军的首轮使用B-29的袭击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位于日本九州的八幡钢铁厂。但这次攻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68架飞机中,只有47架命中目标,有4架未能起飞,有4架坠毁,有6架因机件问题要在途中弃置所带的炸弹,有一架被击落,其余的大多只轰炸了次要的目标。首次来自南方的袭击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军派出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意欲进行一次白天的精准轰炸。飞机在10,000米高空投弹,结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约10%命中预定目标,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了轻伤。
当时美军并未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岛等军事基地,如果由中国出发则会有补给问题,而且距离也太远,由中国起飞的B-29必须减少载弹量以运载燃料,故此B-29在中国的日子里,只对日本发动了有限的攻击。直到尼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