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诗刊 《星星》[中国诗刊] 《星星》[中国诗刊]-简介,《星星》[中国诗

《星星》诗刊是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最早专业诗歌刊物。创刊以来,一直保持前沿、开放的姿态,以推介中国新诗最新成果、展现诗歌文本演变为己任,见证了诗坛的繁荣和诗歌新人的崛起。2004、2005连续两年荣获国家期刊奖,国家中文类核心期刊。《星星》诗刊是中国诗坛具有权威性、经典性的专业诗歌刊物。

星星的诗句_《星星》[中国诗刊] -简介


《星星》

《星星》诗刊是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最早专业诗歌刊物。创刊以来,一直保持前沿、开放的姿态,以推介中国新诗最新成果、展现诗歌文本演变为己任,见证了诗坛的繁荣和诗歌新人的崛起。2004、2005连续两年荣获国家期刊奖,国家中文类核心期刊。《星星》诗刊是中国诗坛具有权威性、经典性的专业诗歌刊物。

《星星》诗刊创办于1957年1月,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歌刊物。50年来,《星星》曾先后发表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作,并首发流沙河、北岛、顾城、舒婷等当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上世纪80年代《星星》诗刊推选“中国十大中青年诗人”,成为当时的文化盛事。如今,《星星》诗刊每年都要举办各类诗歌节、诗歌交流会,不仅在四川培育了丰厚的诗歌土壤,也扩大了《星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刊物。

《星星》诗刊是中国社科院评定的国家级中文类核心期刊之一,也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评定的国家优秀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曾获国家期刊奖、国家重点社科期刊奖。

《星星》诗刊与时代同步推出诗歌创作的新成果,以开放的理念展示诗歌文本的演变;不拘一格地见证诗坛新人的崛起。

《星星》诗刊品牌栏目众多,诗文并重,作品、理论与信息兼容。

星星的诗句_《星星》[中国诗刊] -编辑


《星星》诗刊部分作者合影

主编:梁平;

副主编:李自国、靳晓静;

责任编辑:萧融、干海兵、李拜天、熊焱。

星星的诗句_《星星》[中国诗刊] -历程


《星星》执行主编梁平

《星星》诗刊作为创刊近半个世纪的老牌名刊,为新中国的诗歌建设作出了悲壮、卓越的贡献,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诗人从《星星》的摇篮走向中国诗坛。

1957年创刊几个月的《星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编辑部“全军覆没”,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构成的事件,使《星星》诗刊几乎家喻户晓。

1979年复刊以后,《星星》在中国诗歌的天空中重新放射出异彩。

1986年评选了“我最受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舒婷、北岛、傅天琳、杨牧、顾城、李钢、杨炼、叶延滨、江河、叶文福等优秀诗人被正式命名;1986年在成都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中国・星星诗歌节”,构成中国诗歌最具亮色的风景。

1999年开展了“中国诗歌教材”的大讨论,促进了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和高考语文作文对诗歌体裁的解冻;2002年与成都市公交汽车公司联合举办“公交诗”活动,在成都市数千辆公交车上办起中国第一家“流动诗刊”。

2002年8月由月刊改半月刊,下半月刊与网络对接,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网络诗歌的完全版本。

2002年底与《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推出“中国年度诗歌奖”,王小妮、张执浩和竖成为首届年度诗人得主。

2003年8月与强势传媒《南方都市报》、新浪网站联手,正式启动了规模宏大的“甲申风暴・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为积蓄已久的中国诗歌力量搭建平台,把小众的诗歌推向大众阅读,旨在展示和呈现中国真正优秀的诗人和作品。《星星》诗刊一直站在中国诗歌建设的前沿。

星星的诗句_《星星》[中国诗刊] -复刊


《星星》诗刊复刊号

在那个属于诗歌的年代里,《星星》诗刊杂志无疑是这座诗城里最闪亮的一颗星。如果说1957年的创刊给了《星星》第一次生命,那么1979年的重新复刊则让《星星》迎来了生命中真正的春天,《星星》的成长故事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缩影。

“是黄金总要发出金黄,炼火之中有再生的凤凰,为了重光发出的欢呼,听了你该热泪直流,心潮涌!”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这首《祝重光》刊登在1979年10月号的《星星》诗刊上。这一期诗刊,是《星星》阔别读者19年后,首次与大家重新见面,也是中国文学界在1978年后思想解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现任主编、著名诗人梁平深情地回忆说,当重新复刊的《星星》出现在书摊上时,当臧克家的这首《祝重光》摆在大家面前时,无数诗歌爱好者眼中都如诗中写到的那样――“热泪直流,心潮涌”,诗歌真正的春天到来了。

《星星》诗刊的创立曾经缔造了一个辉煌。它于1957年1月1日诞生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天府之国成都,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刊。但是,《星星》创刊不久其最初的编辑人员与大多数第一批作者在其后的“反右”运动中一一被“打倒”,最后迫使《星星》于1960年停刊。1979年,改革开放的东风让《星星》重新焕发了生机,《星星》诗刊以及以《草木篇》为代表的一批曾被错误定性的作品获得平反。

1978年,不但《星星》以全新的面貌重出江湖,全国各地的诗人和诗歌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一批年轻的诗人,经过漫长的冬天后,终于在这个诗歌的春天里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激情和创作方向。1978年12月,北岛、芒克、江河、食指、舒婷、顾城和杨练等诗人在北京创办了民间文学刊物《今天》。《今天》以原始的油印版本一共出版了九期,主要刊登了食指、北岛、芒克、顾城、舒婷、江河、杨炼、方含、严力等人的诗作。随着79年3月《诗刊》转登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主流媒体第一次公开接纳这个“新丁”。随后成都、上海、沈阳、武汉、郑州等地的正式文学刊物上也纷纷出现了这种“新诗潮”作品。年轻诗人的活跃,标志着改革开放之后,“新诗潮”在中国诗歌界的崭露头角。与此同时,老一辈的诗人们也不甘寂寞,1979年1月号《人民文学》刊出艾青的长诗《光的赞歌》,此后臧克家、公刘等一批复出的老诗人也佳作频出,形成了独特的“归来者诗歌”现象,与“新诗潮”一起,形成了当时中国诗坛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星星的诗句_《星星》[中国诗刊] -辉煌


1986年,“我最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活动

《星星》刚一复出,就在中国诗坛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引发了一场关于朦胧诗的世纪大争论。当时,“朦胧诗”方兴未艾,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的诗作先后在《星星》上发表,这些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诗歌作品,与传统的诗歌大相径庭,在获得关注的同时引起了诗歌界的种种非议。1979年,诗人公刘在《星星》上发表文章《新的课题--从顾城的几首诗谈起》,他痛心地忧虑着朦胧诗在历史观上的片面和情绪上的绝望悲观,希望大家帮助这些“迷途者”,以“避免走上危险的道路”,一场关于“朦胧诗”的大讨论由此展开。

公刘的观点得到了一批老诗人的支持,艾青指出朦胧诗的创作“排除了自我以外的东西,把我扩大到了遮盖世界”的地步了,也就是说过分地强调的以“我”为中心,忽视了客观环境的存在。诗人丁力、鲁扬、李丛中也坚定地否定这股诗风,称之为“古怪诗”、“看不懂”甚至“不是诗”......最具分量的当属老诗人臧克家,臧老以他惯有的硬朗作风“来了就坐,坐下就讲,讲完就走”,义正词严地痛斥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面对老一辈诗人的非议,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朦胧诗人也毫不示弱、据理力争,不断在《星星》上发表自己新的“朦胧诗”,用诗歌语言和这些诗坛前辈进行对话。复刊后的《星星》见证了中国诗歌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观念大碰撞,迅速成为中国诗歌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讨论早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这场世纪大争论,却折射出当年人们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1986年《星星》诗刊发起的“我最喜爱的10位当代中青年诗人”活动。读者参加投票的信件如雪花般纷至沓来,最后舒婷,北岛、傅天琳、杨牧、顾城、李钢、杨炼、叶延滨、江河、叶文福等10人当选。

当年12月,为庆祝《星星》创刊30周年,《星星》在成都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星星诗歌节”。10位当选的“我最喜爱的当代中青年诗人”应邀参加庆祝活动,在成都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诗歌热潮。《星星》诗刊的很多工作人员还记得,北岛、顾城、舒婷等诗人入住的是成都花园宾馆,白天,诗人们在四川省作协的大楼里开会,会议室的门被严把着,门外挤满了狂热的诗歌爱好者,几个窗户也被人群堵得满满的。诗人柏桦因为没有收到正式邀请,进不了会场,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晚上,“我最喜爱的当代中青年诗人”举行颁奖典礼。“我记得颁奖典礼是在文化宫举行的”梁平深情地回忆着:“那一晚,观众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甚至有人不断高呼‘诗歌万岁’!‘诗人万岁’!”

星星的诗句_《星星》[中国诗刊] -发展


《星星》

低谷求生《星星》华丽转身

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星星》在90年代却遭遇了意想不到低谷。面对娱乐圈的歌星影星、面对财富圈的大腕大鳄,诗人们不复往昔的风采。而在流行歌曲、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纯文学的《星星》面临苦苦支撑的艰难境地。分析诗歌的低谷,著名诗人梁平有着清醒地认识,“80年代诗歌是人们生活的唯一,人们的精神生活刚刚复苏,诗歌是当时唯一能享受的精神食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社会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诗歌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唯一。”

“走出去、杀出一条血路”!在低谷的岁月中,《星星》人立下豪言壮语,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星星》人开始有意识的走出办公室,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诗歌的空间。《星星》发起了“中学语文诗歌取材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最终结果是让海子、舒婷等朦胧诗人的诗作入选中学教材。

诗歌日渐低落,但是网络诗歌却悄然兴起。《星星》人敏锐地捕捉到诗坛上的这一新动向,于2002年5月,果断地将《星星》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保持原有风格,下半月刊则以梳理、引导和规范网络诗歌为目的,以纸版形式介入和选发国内诗歌网络站点的优秀诗歌。《星星》诗刊这一顺应潮流之举,立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星星》终于在网络这一全新的领域找到了诗歌发展的沃土。

到2006年,网络诗歌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星星》再次求新求变,对下半月刊再动手术,将其改为诗歌理论版,填补了中国没有诗歌理论刊物的空白。保持敏锐的时代嗅觉,《星星》始终让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

星星的诗句_《星星》[中国诗刊] -定位

星星诗刊 《星星》[中国诗刊] 《星星》[中国诗刊]-简介,《星星》[中国诗

《星星》参与到社会生活

作为一家纯文学的刊物,《星星》多年来都在思考自己的社会定位。“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让高雅的诗歌走进寻常百姓家。”《星星》诗刊主编梁平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星星》的存在价值。面对当今诗坛诗人们日益孤芳自赏、诗歌退缩成个人情感标本的尴尬局面,2006年1月号的《星星》,在卷首语中发表了主编梁平的文章《诗歌:重新找回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呼吁中国的诗歌需要再来一次转身,呼吁诗人们返回民间,走向百姓心灵,创作更多与土地、与国计民生发生直接关系的作品。

这篇卷首语引起了诗歌界的极大关注,而《星星》更身体力行的履行着一本纯文学杂志对社会责任的担当。2006年3月,由《星星》与《诗刊》社、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罗江县委、罗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罗江诗歌节在罗江亮相,众多诗人齐聚罗江,创造了诗坛的又一盛况。而《星星》还在成都龙泉驿创办了“中国诗歌讲习所”,旨在为中国诗坛输送优秀青年诗歌作家。

梁平主编说,他很喜欢1979年《星星》复刊时扉页上的一句话:天上有三颗星星,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一颗就是诗歌。“我喜欢这样的表述,这句话是《星星》创始老人们心里珍藏的温暖,它还会传递给以后一代又一代的星星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60103/136499.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2016中国财富排行榜

《财富》发布2014年中国500强排行榜。这个排行榜覆盖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所依据数据为上市公司在各证券交易所正式披露的信息。中石化、中石油位列冠亚军,季军被中国建筑拿走,中移动、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4、5位。苏宁云商位

声明:《星星诗刊 《星星》[中国诗刊] 《星星》[中国诗刊]-简介,《星星》[中国诗》为网友抛物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