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基本简介,八大公山自然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及珍稀动植物。海拔自346米至2003米,由斗蓬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区组成,总面积4.49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过渡森林、珙桐、金钱豹、云豹、猕猴。地处武陵山脉,气候温暖湿润。保存着中国亚热带地区少有的原始林和原始次生林,植被为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是鹅掌楸、青钱柳、水青树等古老植物的保存中心。有植物3000余种;野生动物150余种,药用植物近千种,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基本简介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桑植县的北部边陲, 地处云贵高原古陆块东北边缘的武陵山脉的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1'45“-110°09'50”,北纬29°39'18“―29°49'48”。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16千米东与桑植县的龙潭坪镇接壤,南与芭茅溪乡、五道水镇、八大公山乡毗邻,西与湖南省龙山县相连,北与湖北省宣恩、来凤、鹤峰毗邻。总面积2万公顷。属于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198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0年经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现设一室四科六站两所,即办公室、财务科、资源保护科、公安消防科、社区共管科、杉木界管理站、斗篷山管理站、天平山管理站、楠木坪检查站、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天平山原始森林接待站、科研所和派出所。1993年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1998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八大公山保护区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天然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 是目前亚热带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原生性林区之一。区内有国家保护物种153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珙桐、钟萼木等23种,有特有植物10种30科,朱兰、石青兰等45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桑植椴、桑植大竹等7种植物新种的模式标本产地;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云豹、黑熊等40种,有动物特有种12种。八大公山保护区1993年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助完成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将其列为中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地区之一;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中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是国家级科技攻关课题“中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基地;还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和全球环境基金赠款实施的“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区之一。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自然环境

八大公山地形复杂、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山川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和历史上很少受到人为破坏,区内分布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着的种类繁多的植物,植物种类有3000多种,是鹅掌楸、青钱柳、水青树等古老植物的保存中心,特别是以珙桐为主的成片混交林,形成了罕见的植物群落。区内脊椎动物有150多种,其中水鹿、苏门羚、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等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该保护区对研究亚热带森林发生发展规律和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具重要的科学价值。八大公山保护区西北有鄂西山地,北有秦巴山地层迭屏障,西南为黔东高原,东南有武陵、雪峰山地相间突起,东南则向洞庭湖区逐渐降低,处于半辐合状群山之间,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这里气候宜人,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1.5℃,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3.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1℃,年活动积温3612.6℃。年均降雨2105.4毫米,全年有雾日145天,年辐射量较低。保护区在地质上属扬子准台地八面山褶皱带,经造山运动,形成现今岭高谷深、坡陡顶平、岩溶发育的崎岖山原地貌。山地岩石主要为寒武系黑色碳质页岩、灰绿板岩和板页岩、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和白云岩。土壤深厚肥沃,主要是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区内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其动植物区系组成既有古老的中国特有种,也有现代区系成份,新老兼蓄,南北相承,形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区内共有生物物种7500多种,现已鉴定记录4377种,其中脊椎动物312种、昆虫1179种(湖南新记录62种、中国新记录33种)、蕨类植物504种(湖南新记录16种)、种子植物1996种、真菌386种(湖南新记录38种)。植物种类占全省总数的66%,动物种类占全省总数18%。全区森林覆盖率达94.1%,活立木蓄积量为110.4万立方米。八大公山保护区是湖南澧水和湖北清江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年涵养水源10亿立方米,是湖南、湖北20多个县3000多万人口和大小20座水电站水源供应的主要来源。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资源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基本简介,八大公山自然
保护区拥有日前亚热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孑遗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有植物216科,2876种,包括51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及其特有种,以珙桐组成的单优群落式混交林极具研究价值。有单科种6个,单种或少种属60余个,湖南,新分布种80余个,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种。其中属豆杉、红豆杉、白豆杉、银杏、巴山香榧树、钟萼木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连香树、水青树、鹅掌楸、杜种等18种。其中红榧树、檫树、滇楸这三种树都是千年不朽的稀有树种,古时候属“贡木”,专供朝廷使用,民间谁滥施砍伐就要杀头的。长沙马王堆、沅陵古墓均为红榧、檫树等奇木。树群降雨之谜
八大公山的谜很多,有“物种基因库”之称的保护区内,胸径50公分、树龄8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40多万株,堪称中华之最。这里是湖南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降雨量十分丰富,一天之内,一时晴一时雨,小气候特征十分显著。当然,到了干旱季节,也有十天半月没下雨的情形。这时,有的树种群落就自行降雨。有游客途经一片林子时,树叶子吧吧掉雨下来,把衣服都淋湿了。而林子上空阳光普照,万里无云。科学的解释是:干旱季节,树冠以下与空中温差大,上热下凉,当地面蒸汽上升时,一旦遇上小范围的抬风,即漩涡风,把小蒸汽集中到一处,就会出现这种树群下雨现象。珙桐王
在八大公山的珙桐湾,珙桐分布面积4.5公顷,这片珙桐林,已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其树体高达28.5米,胸径1.2米,冠幅18米,系“世界之最”。珙桐湾因大面积分布经第四纪冰川运动而幸存下来的珙桐而享誉遐迩,它不仅是重要的珍稀物种基地,而且适于开展生态观光旅游。五月花开时节,其花如展翅欲飞的白鸽。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由于这里地形复杂, 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好,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条件十分优越。保护区内已查证的脊椎动物有14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5目28科86种。如金钱豹、云豹、猕猴、毛冠鹿、苏门羚、小鹿、白冠长尾雉、大鲵、红腹角雉等。1991年联合国野生动物基金会专家从粪便、足迹上判断,认定保护区山中有华南虎。该区昆虫资源也很丰富,现已采集到昆虫22目、77科、4175种,其中发现新种34个。这里的黑熊数在2000只以上,是国内数量最多的群落。神狗之谜
保护区内有一种叫作神狗的动物,大小模样跟狗差不多,善于组织集团性进攻,其袭击的主要目是野猪野牛。常常先将攻击对象的眼珠拔出,往肛门里掏出肠子来,再将其置于死地。一村民一回发现对面坡上树叶子翻,扛起猎枪跑去一看,一群神狗正在围攻一条野牛,刚刚将野牛的两只眼球拔出。村民将神狗轰走后,用手指扣住野牛的鼻子,一直将暴怒中疼痛难当的野牛牵回家,才用斧头打死。事情怪就怪在神狗们甚都不怕,却从不伤人,而且连山里人喂养的家畜家禽也不伤害,于是山里人充满感情地把它们唤作神狗。只是神狗为什么不伤人畜,谜底到现在还没能解开。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张家界生态旅游的主要景区。走进林中,犹如步入一座雄伟神奇的地理宝库,又象走进一部精彩绝伦的山水宝典。群山起伏,奇峰突起,40多条山脉纵横交错,599座山峰星罗棋布,山体切割强烈,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丰富的景观景点,既有连绵的森林、层叠的山峦、各异的飞瀑和神秘的岩洞,又有日出、雨幕、云山、雾海、晚霞、雪原等气象景观,还有鲜活的动植物景观,形成春观山花,夏赏山水,秋看红叶,冬鉴冰挂,四季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迷人景色。正如原中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所说“此景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日落澧源”。芭茅溪
芭茅溪芭茅溪,因盛产芭茅而得名,又因贺龙等十三条好汉当年在这里刀劈盐局而闻名。1916年农历腊月二十八,青年贺龙响应蔡锷护国讨袁的号召,与12位穷苦兄弟首先拿搜刮民脂民膏的芭茅溪盐局开刀,一举端掉盐局后,回洪家关竖起了起义大旗。因为贺龙使用的武器是两把菜刀,从此“两把菜刀闹革命”成了贺龙元帅早期革命的代名词。而“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出处就在芭茅溪,从这里往左走2公里就是劈盐局旧址。了望塔了望塔建在海拔1600米山上,了望塔的树料全部是梓木。木塔是供森林防火人员监视了望用的。视野所及的林海,只占整个保护区的十五分之一。三大林区由西向东100公里长,40公里宽,越往深处走,越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森林,云雾散开,林涛澎湃,站在这里才会真正感受到林海这个词的辽阔和壮美!天池之谜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整个八大公山保护区,有九口天池,大的如屋,小的如床,不定期地有鱼儿随泉水喷出。更奇的是藏在原始次森林处的几口天池,轻易不肯示人。一回,山那边湖北鹤峰一村民在密林中突然发现一口天池,且发现无数鱼儿随池水喷涌出来,急忙留下一路记号,回到村里召集人马,准备好石灰、鱼具,兴冲冲重返密林。可是找去找来,留下的记号不见了,以后去寻那天池,却再也寻不着了。好不容易剩下亚热带地区这么最大的一块原始次生林幸免于难。长寿之谜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长寿的人特别多。据统计,百岁以上的老人有十余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一大批。四门岩林区的陈光同,百岁那年换了中新牙。去世时111岁,去世前每餐能喝四两高度包谷烧,能吃七两肥肉。湖北鹤峰一退休教师叫李远林,常年在保护区养蜂。几年前,其母患病住进县医院,因治疗无效,医生嘱他接回家去,做好料理后事的准备。李远林试着把年逾八旬的老母亲接上天平山,结果病一天天好了,如今咬得动包谷籽、嚼得动锅吧。李远林把功劳归结于那些蜂密,说这里的野生花粉质量要高出神农架几倍。挨着管理处的小庄坪,现有23户123人,自1967年搬来山上居住至今,30多年间,除了淹死的,摔死的,没有一例是病死的。是真正的长寿之乡。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相关词条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大黑山自然保护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额济纳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自然保护区白音熬包自然保护区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科尔沁自然保护区图牧吉自然保护区辉河自然保护区达赉湖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阿鲁科尔沁草原自然保护区大青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60103/135745.html

更多阅读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德化县赤水镇,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共有野生动植物600多种,占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48%,是闽南地区最大、最完整的生态景区,是进行科普考察、动植物研究的好去处。戴云山主峰1856米,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二高峰,与台湾

云髻山自然保护区 韶关云髻山自然保护区

  云髻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00公顷,位于新丰县中部,地处中亚热带,具有山地气候特征,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是我省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最高峰亚婆髻海拔1422米,民间流传"亚婆髻,离天三尺四,人过要低头,马过

辽宁阜新海棠山 辽宁阜新海棠山自然保护区

  辽宁省海棠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西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西为热河丘陵,东南与辽河平原接壤,在阜新市所辖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地理坐档为北纬41°47′30″-42°00′00″和东经121°41′15″-121°52′ 30″。是198

松峰山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哈尔滨松峰山自然保护区

  松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哈尔滨市南45公里处的阿城市山河镇,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松峰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因其山多古松而称之为松峰山。松峰山是金代皇室避暑、狩猎的园林,至今仍有曹道士碑刻、拜斗台、石

梅州阴那山 梅州阴那山自然保护区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82公顷,位于梅县雁洋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 814种,其中用材植物67种、药用植物401种,动物100多种。其中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

声明:《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基本简介,八大公山自然》为网友温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