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常用解暑药物,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脘腹胀痛、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藿香正气水也不例外,临床报道表明,个别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患者使用时注意用药安全,特别是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药。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贮存略有沉淀);味辛、苦。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药性分析
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表解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并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为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不良反应
服用藿香正气水有发生药症、紫癜的个别报道。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注意事项
1.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 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7. 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 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 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不低于1.01。
pH值 就灰4.5-6.5。
其他 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J)。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异丙醇-水(36:21:3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厚朴酚对照品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0.1mg和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ml,加盐酸2滴,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厚朴以厚朴酚总量计不得少于0.30mg
藿香正气液的作用_藿香正气水 -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中成药藿香正气水。
方法原理:
供试品用氯仿提取,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94nm处检测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
1.甲醇
2.乙腈
3.氯仿
4.盐酸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厚朴酚峰计应不低于5000。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甲醇 乙腈 水 = 50 20 40
2.2 检测波长:294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称取供试品
精密量取本品5mL为供试品。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0.2mg、和厚朴酚0.1mg的溶液。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加盐酸2滴,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精密稀释至10mL,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94nm处测定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酚(C18H18O2)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版,一部,p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