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1902・09・23~2003・03・17),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与棋王谢侠逊、新闻王马星野并称“平阳三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03年3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苏步青学校_苏步青 -人物生平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但父母依然省吃俭用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1919年苏步青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来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他曾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2003年3月17日16时45分13秒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1937年,浙江大学的数学系在培养人才方面已显示出雄厚的实力,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他的最早的学生方德植已写出了研究论文。下半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到杭州。浙江大学先后迁到建德、泰和、宜山,直至贵州遵义和湄潭。日本侵略军的侵略,使浙江大学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祯校长的领导下,发扬了民族正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万重困难,坚持教学,坚持科研,坚持“求是”的校风,使得这所处于穷乡僻壤的学校产生了国际影响,被前来参观的英国的李约瑟(J.needham)博士称誉为“东方的剑桥”。在其中,数学系的贡献是突出的。苏步青在躲避空袭时,还带着文献,在防空洞里坚持研究。在湄潭,苏步青带着他的几位早期学生熊全治、张素诚、白正国等人,坚持了射影微分几何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许多论文都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在国际几何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以苏步青为首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派已开始形成。
浙江大学搬回到杭州。尽管国民党政府的各项政策使教育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在浙江大学数学系也出现了不少积极分子,但数学系的研究空气,仍然坚持不衰。学生们在参加学运的同时,仍然认真跟着老师们学习和做研究,讨论班进行得有声有色。苏步青和陈建功看到了数学各分支之间联系的必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决定让两名成绩突出的学生谷超豪和张鸣镛同时参加“微分几何”和“函数论”两个讨论班,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创举。浙江大学还为设在上海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输送了几位高材生,也有几位学术上已有成就的教师被选送到国外深造,这是他们为扩大对外交流、博采众长的一项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步青不仅继续从事数学的教育工作,而且还当了浙江大学的教务长。1952年院系调整,他到了上海复旦大学,仍然担任教务长,后来还担任过副校长、校长,1983年改任名誉校长。他在非常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仍狠抓数学的教学工作,他继续为青年教师、研究生开课,举办讨论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微分几何的研究集体曾几起几落,一度只剩了一位成员胡和生,他们两人仍然坚持举办讨论班,一有时机,他们就合作培养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终于,浙江大学的微分几何学派在复旦大学不仅又生了根,而且继续发展,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学生来支援别的学科的成长。有许多学生去从事微分方程、力学、计算机科学等等,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研究集体,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起之秀。苏步青创建了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多年,为培养年轻的高质量人才和开展前沿的数学研究而努力奋斗。作为一位老教育家,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青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经常对青年讲话,教育他们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他们要勤奋学习,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他并且主张理科学生要有文史知识,提高这方面的修养。凡此种种,都对青年一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苏步青还为中等数学教育付出大量心血。60年代初,他牵头在上海进行了中学数学教材的改革,编出了一整套高质量的中学数学试点教材。他还一直关心中学数学师资的质量,主张大学要关心支持中学教育。他年过85高龄时,还亲自为中学教师举办系统讲座,以扩大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苏步青学校_苏步青 -人物成就
苏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几何。1872年,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Klein)提出了著名的“爱尔兰根计划书”,在其中总结了当时几何学发展的情况,认为每一种几何学都联系一种变换群,每种几何学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在这些变换群下的不变性质。除了欧氏空间运动群之外,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仿射变换群和射影变换群。因而,在19世纪末期和本世纪的最初三四十年中,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都得到很迅速的发展。苏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属于这个方向的。此外,他还致力于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的研究。一共发表了156篇学术论文,并有专著和教材十多部。他的不少成果已被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大量引用或作为重要的内容被写进他们的专著。
苏步青学校_苏步青 -人物评价
苏步青作为我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苏步青教授专长微分几何,是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灿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苏步青一生潜心科学,著作等身,他还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科学人才,桃李满天下。苏步青多年来还始终关心着高等教育的基础――中等教育,在他85岁高龄的时候,还亲自为中学教师上课,帮助数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苏步青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早在留学日本的时期,他就和我国数学界的另一位老前辈陈建功教授相约,要回国共同建设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数学系。1931年苏步青回到祖国后,就在杭州浙江大学为这个理想而奋斗。1933年他晋升为教授并担任数学系主任。他和陈建功教授设计了一套现代化的教学计划,重视数学的基础训练,对学生要求严格,各门课程都有习题课,学生要上黑板算题,算不出就不得下去,称为“挂黑板”。还设置了为引导学生及早走上当时科研前沿的坐标几何、级数概论等课程。他们还强调阅读和讲解数学文献以及从事研究能力的训练。在大学学习阶段就设立了“数学研究”课(现称讨论班),由学生做报告,他们亲自听讲提问,对讲不清楚的地方抓住不放,层层提问,丝毫不能含混,这门课不及格就不得毕业。这是苏步青教授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体现。他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底,代代相传。
平民本色淡泊一生
1988年3月,苏老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从那以后,苏老每次来杭,都必须报告上海市政府和浙江省政府。省政协、省政府办公厅给他安排住西子宾馆或西湖国宾馆,苏老总是婉言谢绝,坚持要求住浙大招待所。他说:“不要多花政府的钱,到家了,住在家里最方便。”
苏老住浙大招待所,起居饮食都很规范、简便。他吃得很清淡,以素食为主,不吃高档菜,如果我们客气一句,请他多吃一点,他就风趣地说:“老蝗虫到,吃光用光。”苏老每次来杭,都从上海带来一瓶低度白酒,中餐和晚餐都要饮一小盅,这并非是苏老嗜酒,而是一种习惯。现在看来,也许是苏老健康长寿的一个秘诀。
苏老十分勤朴,早在浙大西迁贵州湄潭办学时期,就在自己住家的屋前屋后,种了很多的玉米和蔬菜,用以补充当时八口之家的粮食不足。直到解放以后,苏老调至复旦大学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他仍坚持在自己居住的小楼周围种植蔬菜和花木,保持他的劳动本色。我两次去上海看苏老,都看见他手拿农具正在铲地和浇水,累得满头大汗。我不忍心地对苏老说:“这么大年纪您还种菜?现在菜场上什么菜都有,您要保重身体啊!”苏老边擦汗边笑着对我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老心不能老,动是健康的源泉,要坚持天天动。”
苏老性格十分随和,说话风趣幽默平时总是谈笑风生。1997年6月,我受张浚生书记和潘云鹤校长委托,带上蛋糕、花篮和母校百年校庆的全套资料去上海看望苏老。一进华东医院,苏老正在理发,见到我们,他忙叫停下,十分热情地接待我们。我看给苏老理发的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心说:“老师傅,辛苦了,休息休息!”苏老笑着对我说:“他是我大儿子苏德明,复旦大学教授,我的专职‘理发师’。”一时间,我愣在那里了。
关爱后学希冀未来
苏老对青少年关爱备至,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把自己的理想和民族国家的希望融合在一起。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1989年初春,正值梅花盛开时节,苏老应邀回母校讲学。一天上午我陪苏老去灵峰观梅,遇到一批浙大学生,苏老主动上去与学生们交谈,当我向他们介绍“这位是浙大老校长苏步青先生”时,学生们喜出望外,争先恐后请苏老题名,苏老一一予以满足。他风趣地说:50年前我在浙江大学教书,50年后,你们在浙大读书,我们之间是相隔三代的校友,今天老校友会见新校友,大家很高兴。你们真幸运,社会和家庭给予你们优越的条件,希望你们牢记竺可桢校长的教导,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祖国争光,为母校争光。
1989年深秋,我陪苏老去浙大附中参观,面对附中300多名师生,苏老说:“我从1927年大学毕业后,做了62年教师,做到老,学到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崇高职业。我不是名师,是严师,严师出高徒。做老师很辛苦,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为人师表,要培养学生超过自己。”会后,苏老欣然挥笔,为师生们题词:桃李满园春正好风光遍地路还长。
1989年11月3日,我陪同苏老游览杭州玉皇山,在玉皇山顶遇上杭州保叔塔小学的300多名学生在秋游,苏老非常兴奋,主动与小朋友亲切交谈,当我告诉小朋友们,这位就是我们尊敬的的苏步青爷爷时,300多名学生团团围住苏老,请苏老签名,与苏老合影,一时间,玉皇山顶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最后,苏老还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