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简称世客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它缘起于1971年,基本上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举行一届。2012年11月20~22日,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中国福建三明市举行。
恳亲大会_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由来
香港崇正总会
客家是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族群,自古以来形成一种敦亲睦族、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由于历史的原因,客家人播衍于世界各地,所谓“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为有助于乡谊的沟通、乡亲的互助,特别是客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20世纪起,不少客属有识之士就积极探索和实践以适应于这种要求和目的的载体,所以,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种血缘、地缘、族缘和业缘的客属社团和组织,但长期以来一直没能形成为世界客属乡亲欢聚、联谊的合适舞台。
1971年9月28日,香港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客属组织――香港崇正总会在当地召开了“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第一届大会会议决定以后每隔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一届。举办世客会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弘扬客家精神,增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恳亲大会_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内容
每届世客会期间,都要突出东道主的地方特色,举办一系列活动。主要活动有:(1)主席团会议――主要内容是确定本届大会的议程,研究各地的客属社团提案,确定下一届世客会的主办社团与地点;(2)开幕式及客家民俗、民间文艺表演;(3)乡情报告会――由各地客属社团报告乡情;(4)国际客家学研讨会;(5)经贸洽谈会;(6)客家文化艺术展;(7)品尝客家风味小吃;(8)旅游观光;(9)闭幕式、交接仪式及文艺晚会。
恳亲大会_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各届盛况
第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发布会
1971年9月28日,香港崇正总会为庆祝其成立五十周年暨崇正大厦落成,特邀世界各地47个客属团体250位代表,于香港九龙弥敦道国际大酒楼及设在跑马地的香港崇正总会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
与会代表决议,将这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并将每隔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一届。此次会议决议通过第二届恳亲大会由台北中原客家联谊会负责筹办。
第二届1973年10月5日至8日,在台北市延平南路中山堂举行。大会由台北中原客家联谊会主持,有来自世界各地67个客属团体共2400位代表参加。大会决议第三届恳亲大会由泰国客属总会筹办。
第三届由于泰国当时国内情况有所变化,第三届恳亲大会改由台北世界客属总会主办,并推延至1976年10月7日至9日在台北延平南路中山堂举行,有世界各地61个客属团体共1352位代表参加。
第四届1978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美国旧金山皇后大酒店举行,由美国旧金山崇正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25个客属团体共820位代表参加。此次大会决议:为保持客属传统固有语言口音,今后凡客属人士集合,均应采用客家话发言。
第五届1980年10月3日至7日在日本东京太平洋饭店和宝家大饭店举行,由日本崇正总会主持,有来自世界各地33个客属团体共1100位代表参加。
第六届1982年9月25至26日在曼谷市那莱大饭店举行,由泰国客属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70个客属团体共1352位代表参加。
第七届赣州世客会
1984年10月7日至9日在台北市敦化路环亚大饭店举行,由台北客属总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48个客属团体共974位代表参加。此次大会通过几项重要决议:
1、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应以客家勤劳俭朴美德为准则,不必过于铺张,竞求奢华;
2、各地客属社团暨各界殷富,对主办单位所需人力财力应予大力支持,以发扬客家人团结合作精神;
3、规定今后不论团体或个人出席大会,均应交纳出席费,凡热诚赞助者亦应订出办法加以表彰;
4、大会“会刊”须由主办单位负责编印并分发各客属团体以资纪念。
1986年5月19日至22日在毛里求斯首都波累市甘地学院大会堂举行,由毛里求斯和留尼旺的客属团体联合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15个客属团体共210位代表参加。
第九届1988年10月21至22日在旧金山教堂峰山大饭店举行,由美国旧金山市五大客属团体社团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31个客属团体共458位代表参加。广东梅州也组团出席,这是中国大陆客属团体首次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其中“梅州客家山歌团”七名代表在文艺晚会上的表演独领风骚。大会决议:各地乡亲无论人数多少,都应尽量成立有关社团,并决定下届大会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举行。
第十届1990年在马来西亚沙巴州首府亚庇市举行,由沙巴客属公会联合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70多个客属社团共1500位代表参加。这是一次文化品位和氛围空前的客属盛会。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发表《乡团要能满足需要》的献词,提出:1、为加强推行客家文化及其交流,各地客属团体应多举办夏令营之类活动;2、为探讨和了解客家历史文化,以后客属大会应增加客家学术研讨内容。同时,在“国际之夜”上,各地代表还表演了山歌,场面热烈空前。
第十一届新加坡该届大会原定于香港举行,因故改在台湾省高雄市,于1992年10月6日至8日在当地国宝大饭店和高雄市文化中心举行,由台湾世界客属总会高雄分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56个客属社团共2500位代表参加。第十二届
1994年12月6日至8日在中国广东梅州市百花洲影剧院举行,由梅州客家联谊会主办,有来至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属团体共2300多位代表(其中海外1700多人)参加。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十三届1996年11月9日至12日在新加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由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150个客属社团近2000位代表参加。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准将亲临大会。大会除举办“客家文化源流展”、“客家之夜”、“客家美食品尝会”、 “联欢晚会”等活动外, 还同时召开了“第三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
此次大会为中国大陆出席历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组团人数最多的一次,并出现多家社团争办下届恳亲大会的热闹场面,原来二年一届的恳亲大会,在今后四年内暂改为举办三届,其中第十四届在台湾、第十五届在马来西亚、第十六届在中国福建。
第十四届
1998年10月6日至8日在台湾省台北市阳明山中山楼举行,由台北世界客属总会主办,有来自世界各地33个客属团体578位代表和台湾30个客属团体948位代表参加。活动内容主要有:“欢迎酒会”、“艺文展览”、“专题研讨”、“客家之夜”等。
第十五届
1999年11月4日至7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双威大酒店举行,由马来西亚客家工会连全会主办,由来自世界各地42个客属团体2000余人参加。马来西亚首相拿督马哈蒂尔出席开幕式并致词。主要活动有:“马来西亚客家书画艺术展”、“客家山歌演唱会”、“第五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客家乡情报告会”、“如何加强客属乡贤及乡情的联系与交流”和“如何加强世界客属乡贤在商业经济方面的联系和合作”专题讨论、“马来西亚之夜”晚会等。
第十六届
2000年11月19日至21日在客家祖地――中国福建龙岩市举行,由闽西客家联谊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地124个客属团体的3500多人出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罗豪才、张克辉出席大会并致词。主要活动有“大型客家文艺表演”、“乡情报告”、“广场联欢晚会”、“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闽西风味小食品尝”、“客家文艺晚会”、客家公祠公祭”、“福建省第二届客家文化旅游节”等。
第十七届
2002年11月2日至6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60多个客属社团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印尼副总统汉扎哈兹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大会主席兼工委主席、印尼客属总工会创会会长吴能彬博士作了《跨入21世纪全球客属的时代使命》的大会主题演讲,提出了全球客属工作的战略构想和时代使命,阐释此次大会主题“和平开拓,迈向世界”的重大意义。
第十八届
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5个客属团体2600多名客家人参会。
第十九届
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以“客家亲・摇篮情”为主题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中国江西省赣州市举行,海内外3000多名客属代表参加大会。赣县为主要参观点。
第二十届
2005年10月12日至4日在四川成都举办,本届世客会以“全球客家天府情缘”为主题,以“恳亲联谊合作发展”为宗旨,是世客会第一次在中国西部举行。共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区,以及内地17个省区的155个代表团出席盛会。
第二十一届
2006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台北举行,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共15000多名客家乡亲前来参会,其中大陆团圆单位有700多位。这也是大陆团来台最多的一次。
第二十二届
2008年10月16日至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此次恳亲大会主题为“炎黄根、客家情、促和谐、谋发展”。大会决定第二十三届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第二十四届于201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行。
第二十三届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以“古邑情・客家亲”为主题,来自海内外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位客属团体代表应邀赴会。
第二十四届
第25届
于2011年12月1日至3日在广西北海市举行,12月1日晚在北海市举行的第24届世客会开幕式,是以“家”为主题、以“情”为主线、客家文化气息浓厚的“南珠故郡客家情缘”主题文艺晚会。
第二十五届
于2012年11月20~22日在中国福建省三明市举行。来自世界28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客属社团组织2000多名嘉宾,共同参加了这次盛会,其中,来自海外的客家社团56个800余人,来自台湾的有19个200多人,来自港澳的社团13个近200人。
恳亲大会_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意义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