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实验小学对口中学 海淀实验小学

海淀实验小学自1965年创办以来,历经40余年,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发展,目前为一校三址,有学生4200余人,教师260名。海淀实验小学已经成为“管理科学化、育人优质化、教师专业化、校园数字化、环境人文化、社区一体化”的,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现代育人模式、现代设施支持、现代环境特征”的北京市一流的现代化小学。


海淀实验小学

学校简介

海淀实验小学自1965年创办以来,历经40余年,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发展,目前为一校三址,有学生4200余人,教师260名。海淀实验小学已经成为“管理科学化、育人优质化、教师专业化、校园数字化、环境人文化、社区一体化”的,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现代育人模式、现代设施支持、现代环境特征”的北京市一流的现代化小学。海淀实验小学努力创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校园,以建设学校精神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团队,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在市、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北京市最高办学水平十佳小学”、“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小学”、“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北京市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校”、“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荣获“北京市金鹏科技奖”,被评为“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海淀区中小学体育工作优秀学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本校目前有50个教学班(三年级11个,四年级12个,五年级14个,六年级13个),教职工余149人,学生2250名。学校建有体育综合楼(内有游泳馆、乒乓球馆、篮球馆),舞蹈、管乐、合唱大厅等一流设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校园内部正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座精品化的校园就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阜成分校阜成分校

海淀区实验小学阜成分校,位于海淀区西三环阜成路10号。学校目前有39个教学班(一年级16个,二年级15个,三年级4个,四年级4个),教职工88人,学生1591名。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有计算机、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室,每间教室都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并在各科教学中广泛运用。分校的学生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学校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注重学生序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址:海淀区西三环阜成路10号


苏州街分校苏州街分校

苏州街分校地处厂洼社区,东侧、北侧与著名的外国语大学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相邻,南侧为美丽的昆玉河。校园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温馨舒适的宿舍楼、宽敞的操场。操场上有200米跑道,有标准的足球场,一到春秋两季,这里会成为市、区小学生足球比赛的赛场。

校内设有副校长,主管分校全面工作;设有教学、教育、后勤副主任各一人,在主管副校长和本校各行政系统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分校目前有走读、寄宿两部分学生,每学年在本校统一调配下安排任课教师,有低、中、高年级及科任、体育5个教研组,分别在本校各教研组长的辐射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有计算机、美术、音乐、科学等专业教室,每间教室都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并在各科教学中广泛运用。

学校创造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努力开设第二课堂。陆续成立了足球、田径、轮滑、剑桥英语、思维训练、美术、民乐、围棋、科学探索、面塑、国际象棋等兴趣小组。兴趣班的成立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寄宿部是实验小学苏州街分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管理,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制度管理。学生宿舍室内有空调,每层设浴室。房屋整洁明亮,舒适温馨,宽敞的餐厅可容纳几百人进餐。学生在住宿部轻松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并能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地址:海淀区厂洼街4号

邮编:100048

电话:68472782

邮编:100048

电话:68510860

办学特色


学校本学期将国学纳入校本课程,在各年级中开设《国学》校本课程: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三年级《唐诗》,四年级《宋词》,五年级《论语》一、二册,六年级《论语》三、四册(二年级继续使用原有的《说唱背古诗》)。学校希望通过国学校本课程的开设,让中华传统美德扎根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之中,既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了纯朴的学风和校风。

工作要不断创新才有活力,才有魅力,学生才会学得劲头实足,教师才会教得有滋有味。

1、创办电子杂志: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我创办了以电子杂志为载体的班刊。文章入选门槛比较低,猎取面尽量广。班刊的名字定为――《雏菊》,孩子们多像一朵朵见着阳光就越加绚烂的小雏菊,今天也许还是不知名的小花,明天可能就是显赫天下的牡丹。为了给班刊增添份量,我还请马校长给孩子们写了鼓励性的寄语。同学们初见就非常喜欢,回家后纷纷从邮箱里下载下来一遍一遍地看,不仅自己看,还推荐给亲朋好友看。就这样,孩子们不仅喜欢上了班级的电子杂志《雏菊》。更让很多同学喜欢上了写作。

2、创建班级博客:

为了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也为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时代感,我班创建了班级博客。博客里有孩子们在学校的动态记录,也有孩子们与我的一些即时感悟。这片沃土为我们师生及同学之间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交流乐园。班级博客也受到了家长的关注与称赞。他们纷纷在评论中写到:“今天和女儿一起上博客,感到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好,老师谢谢您了!”“老师您把学生和家长带入了绿草如茵的芳草地,您和您的学生在这里种下满园春色,我看到深爱的那朵花儿在您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为此,我要献上对您深深的感激。……”

3、用心感受学生:

班里有一个女孩,常常EMAIL写诗给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她的诗尚很难恭维。为了鼓励她,我悄悄地在她抽桌里放了一本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在扉页中我这样写到:诗是美好的,你是比诗还美好的姑娘。孩子发现诗集后,扒到我耳边说:“是借给我的吗?”我坚定地说:“是送给你的!”她快乐地像鸟儿一样飞开了,她是一个不张扬的孩子,但从她的表现中我看出了,她体会到了我对她的爱。

只要用心去爱、去做,学生就会如同农园禾苗不见其长却日见其长。

从2008年开始,海淀区实验小学尝试开展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深化这项工作,学校抓住申报市级课题的有利时机,在领导和老师的努力下终于申报成功,课题的名称为《以小课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的成功申报,标志着小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也为学校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科研成果

近日传来喜讯,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9年优秀论文评比中,我校有7位教师获奖,其中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全海淀区的中小学共有35人获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其中我校有三人获一等奖,他们是:史建、张文峰、郭军,获奖比例较大。

另外在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海淀区“影响我职业生涯的一本书”征文活动中我校教师同样表现优异,有26人获奖,其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2人

【内容提要】:自主性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她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在5分钟的“音乐小舞台”活动中,学生能自主设计讲述内容、自主尝试表现形式、自主质疑判断认识、自主反思客观评价、自主调整逐渐完善,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能力音乐小舞台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音乐教学以往所采用的单一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需求,即使是听音乐、看录像这样的教学手段仍不能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启发学生的兴趣,更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尚未根本确立,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音乐教学如何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音乐教学的主体,是当今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设计与实施

在五、六年级课堂上我尝试着开辟了“音乐小舞台”栏目,利用每节课开始的五分钟,由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爱的音乐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如:为什么喜爱这首作品,音乐风格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她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内容(歌曲、乐曲、音乐家、乐器等等)、自主地选择方式(演唱、演奏、表演、讲述),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可以个人介绍,也可以自主选择伙伴合作介绍。我们的口号是:把你的感动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感动;把你的快乐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分享。

自主性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她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在“音乐小舞台”上,我们看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

1、自主设计讲述内容

“音乐小舞台”的表演,第一步就是表演内容的选定与设计,有的孩子喜欢古典乐曲,有的则喜欢流行音乐,有的喜欢民谣,有的喜欢爵士……孩子们选择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在这五分钟里,学生们了解了许多课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视野大大开阔了,知识面也拓宽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学会独立地学习音乐、发现音乐、表现音乐了,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学生介绍的内容大概分为以下几部分:

(1)流行歌曲及歌手。随着广播、电视、唱片、CD等传播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充满激情与活力、极具时尚感和亲和力的流行乐坛受到孩子们的关注和喜爱,有53%的孩子选择了流行歌曲及歌手。如:港台歌手周杰伦、刘若英、S.H.E、林俊杰,超女张靓颖、青春校园组合水木年华,外国歌星猫王、后街男孩、兄妹二重唱组合TheCarpenters等等,学生们在介绍歌手的同时还会介绍他们的代表歌曲、演唱特点及个人小档案,让大家全方位地了解歌手,喜欢他们的歌。

(2)经典名曲。经典是时代潮汐留在岁月沙滩上的痕迹,而孩子们则在音乐沙滩上细心地挑选他们喜爱的作品,有风趣的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悠扬的广东音乐《彩云追月》,有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还有优雅的大提琴独奏《天鹅》,选择经典名曲的大约有28%。

(3)中外音乐家。有12%的孩子选择了音乐家们,孩子们介绍最多的是集古典和现代音乐为一体的“乐圣”贝多芬,但他们选择的内容却各不相同。有的喜欢《欢乐颂》,有的弹奏《月光曲》,还有的讲述小故事。肖邦、莫扎特、冼星海等音乐家也是孩子们常常选择的,有个孩子特别喜欢《音乐之声》,便给大家介绍了饰演玛丽亚的朱莉・安德鲁斯,很受欢迎。

(4)中西乐器。有的孩子因为自己演奏乐器,喜爱而熟悉乐器,便把乐器的历史、乐器的结构、特点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生动。比如中阮、琵琶、萨克斯、古筝等等。只是选择乐器的同学略少些,只有7%。

2、自主尝试表现形式

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作者赖以抒发情感的载体。任何人都会对周围的事物有许多感悟,要表达内心深处的感触,将之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音乐小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而这种表现的价值对能力的培养及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1)演唱或演奏。这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把自己喜爱的歌曲或乐曲表演出来,在介绍同时展示自己的特长。

(2)合作表演。比如有六个同学一起介绍合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首先一位同学钢琴演奏《海之诗》,在优美的旋律中,一位女同学充满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大海睡了》,接着4个孩子深情演唱了《大海啊,故乡》,在余音袅绕中,我们都陶醉了。这种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正是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

(3)讲述。介绍阮的传说,讲令人自杀的乐曲《黑色星期天》的传奇,乐器的特点介绍……,看似简单,但要讲好,讲得吸引人,也需要很好地组织语言,安排顺序,这就需要学生自信大胆,条理清晰,并运用讲述技巧。比如有个学生在介绍网络歌曲《丁香花》时是这样做的:先给大家看一张丁香花的图片,然后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你们听过《丁香花》的歌吗?你们知道丁香花的故事吗?一连三个问题一下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接着在音乐声中,开始了他的讲述:这是一个感人而真实的故事……。毫无疑问,音乐和故事都令人难忘。

(4)借助多媒体及音像资料。为了让自己的表演趋于完美,许多学生选择了借助多媒体及音像资料,比如把自己的所讲的内容做成PPT,不再自己表演,而和大家一起欣赏音像资料中经典片段。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3、自主质疑判断认识

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其中既包括音乐艺术学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学习习惯,也包括音乐艺术之外的种种因素,如:不迷信、不盲从、自主自立,自己掌握自己发展的命运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等。这种意识、能力与习惯的最高体现,便是独立思考判断、自主规划选择、敢于创新又善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创精神。在“音乐小舞台”上,常有学生的观点和讲述被同学质疑,并提出尖锐的意见。比如有同学介绍新民乐的代表―十二女子乐坊,并兴致勃勃地带来了她们的VCD,却不想有人喜欢有人烦,遭到了一部分同学的批评,认为那样民乐太花哨,太闹,不美,民族音乐这种高雅艺术被亵渎了;而反方则认为民族音乐如此演奏给人在视听上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从节奏上还是视觉上都更轻松、更好看……为了说服对方,各自使出了全身解数,都找了许多音乐资料,甚至上网查了不少文章,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大胆质疑、敢于否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上了一个台阶。

4、自主反思客观评价

什么是自主反思?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在这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中,虽不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却仍然存在诸如雷同的学习模式,预设一致的“目标”的现象,很少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差异予以关注。从这个理念上讲,是指在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地对教学信息进行判断、选择和加工,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整,保证学习的思维灵活性,及时指导后面的学习和应用创新,实现个体最优化的学习和创新价值。在“音乐小舞台”的活动开展一学期后,学生已学会自主反思本体、客观评价他人了。如对于“新民乐”和“传统民乐”的争执,到最后有一部分同学能认识到:传统民乐原汁原味,具有民族性;新民乐流行时尚,娱乐性较强,两者都有自己的特点。

三、效果与反思:

在学会反思和评价之后,学生会在反思和评价的基础上调整完善,使学生越学越有灵性,越学越会思考,越学越具独立性。在“音乐小舞台”上,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成熟。比如最初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内容比较单调,随着越来越多的表演,开阔了视野,大家逐渐明白:原来有这么多的内容可以表现呀,再比如:原来孩子们做了PPT只会放给大家看,单调地讲述,而今已经知道把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这样的讲述将更生动。还有,合作表演,取长补短,都是经过多次的自主调整才逐渐完善的。自主调整的能力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音乐小舞台”的展示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水平。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具有自制力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力通过“音乐小舞台”这种活动形式还使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信心都得到高效的发展。

案例1:六年级(10)班第二小组李菁等10名同学介绍《音乐之声》,同学A负责多媒体演示,在音乐声中,一个同学开始讲述这个经典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他同学情境表演:玛丽亚带着7个孩子在草坪上做游戏、上课,当故事结束,讲述的同学弹起了欢快的主题曲《多来咪》,玛丽亚带着孩子们边唱边表演,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案例2:五年级(9)班的顾一婧同学介绍民族乐器古筝,她把古筝带到了学校,她是这么介绍的:“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毫无疑问,这些介绍是网上查询到的,但为了把这两句古诗念通顺,她一定在课后花了不少时间练习,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然后她把资料给一个同学,请他讲述古筝的来历:相传当地有一个爱弹瑟的人,他有两个独生子也都很喜欢音乐,想把瑟占为已有,父亲只好把瑟一劈两半,两个儿子一人一半。因为这件新的乐器是两人相争而产生的,于是就称它为筝。接下来她让同学们和古筝零距离接触,并提出问题,她来解答,最后她还给同学们演奏了一曲《渔舟唱晚》。在这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欣赏者包括老师在内,都是学习者,都将受益匪浅。

案例3:六年级(11)班的王班班同学给大家介绍音乐家冼星海,他采用“幸运52”的方法,巧妙地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他让大家在他的描述中抢答:“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音乐家,他是广东人,他曾留学法国,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到了延安,他写了一部经典之作……”在描述中不停地有人抢答,但直到最后说出《黄河大合唱》时,全班才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喊出冼星海的名字。这种讲述方式,充分地体现了王班班同学的组织能力,而且在这个热烈的抢答赛中,他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获得了自信。

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确实让学生得到高效全面的发展,在实施“音乐小舞台”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积极正确的审美导向。

新课标指出: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都要体现这一基本理念,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学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师,积极正确的审美导向是必要的。比如:有一个同学带来网上非常流行的flash歌曲《大学自习室》,大家看得乐不可支,这时我便从歌曲的歌词、旋律、动画效果、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进一步渗透审美观念,最后达成共识:歌曲幽默,内容贴近生活,值得肯定,但画面粗俗,语言不美,音乐单调,没有欣赏性。教师的审美导向将影响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品味。

2、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内容的个人意义,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在此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真正享受知识探索上的自主欢乐。很多教师把学生自主性学习理解为是一种"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的学习方式。他们忽略了自主性学习方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离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必然失败。

3、尊重学生的“不标准”答案。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的教学牢牢地禁锢着老师和学生的思路,老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标准答案。事实上,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更是一种情感艺术,它的魅力就在于能给人一个弛骋想象的空间,一首作品带给人们的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在活动中,常有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使是“不标准”的,教师也应该尊重他,然后再循循善诱,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值得提醒的是,自主性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学习,而是师生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和灌输者,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力在无形中退化了,而在“音乐小舞台”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精彩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音乐小舞台”成了学生们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也是孩子们成长的舞台。

参考书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安国吴斌主编2002年6月

2、《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郑莉著2004年9月

海淀实验小学对口中学 海淀实验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如果只是在作文课上单纯传授写作知识和进行习作训练,就很难“贴近学生实际”,而“让学生易于动笔”,更是心有余却力不足。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现在使用的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着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这样的好文章,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心智,陶冶情操,也是我们用来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就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人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这个阶段的学生习作特点有一些了解。他们经过三四年级的训练,有一定的习作能力:能够选择一些事例作为习作的素材,但选材不精不新;文章有一定的规范意识,但多是总分结构,结尾爱说套话;事情能记叙清楚,可细节描写不够生动;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与用词的推敲更是有待提高。学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可写素材,需要了解更多的写作知识,需要更多的时间与机会进行习作的实践。

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把习作训练渗透在其中,由仿到创,一课一得,一课一练,一课一动笔,循序渐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了,习作能力提高了,几位同学的文章还刊载在报纸上。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本人做了一些有意识的尝试。

一、仿写是语言的内化,是创作的基础。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幼儿学走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就如大人搀扶幼儿,牵着学步。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习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小学高年级很多文章值得仿写。因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分析文章的特点进行习作知识的传授。

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我喜欢》时,重点分析了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结构、修辞、用词等特点,并指导学生仿写此段。

原文: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我喜欢抬头看树梢尖尖的小芽儿,极嫩的黄绿色里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

学生写下了令人惊喜的文字:

我喜欢夏日的街景,白天,街上一个个清秀的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衣裙在微风中轻盈漫步;晚上,像彩虹般的霓虹灯在空中“挂”着,整个街道五光十色,使人目不暇接。

我喜欢七色的彩虹,它美丽的颜色时时刻刻吸引着我,赤橙黄绿青蓝紫,每种颜色都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它们色彩的搭配更有层次,使得整个世界充满了神奇和生机。雨后的彩虹更美,朦胧看见七种颜色搭成的彩虹桥。

学生不仅在结构、修辞上模仿,而且注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达到了语言内化,为创作打下了基础。

指导学生模仿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换个时间、地点或人物,机械照搬而已。只有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把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发展其个性的模仿,才是有效的模仿。经过有效的指导后,需要老师的点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感悟中升华,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模仿只是学生锻炼基本功,学习写作技巧的途径,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把体验和记忆书写成文字才是真正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收获。在引导学生模仿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本人尝试通过多种练笔形式,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感悟中升华,积累中提高。

(一)写读后感。

文章本是有情物,学生读完文章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感悟,要及时提醒学生把这些随感表达出来,积累起来,这些都会成为学生无形的财富。学完《凡卡》一课后,学生对凡卡的悲惨命运很同情。我请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大部分学生的文字有真情实感,有些学生还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到“珍惜身边的幸福”。

《迟到》中有一段描写父亲看到作者赖床时的描写,对父亲的言行动作神态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对作者自己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对母亲的描写简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侧面烘托气氛的作用。品读后,我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写自己犯错时父母是怎么表现的。同学们有的写父母怎么严厉地批评或怎么和善耐心地教导,还有的写在父母“冷处理”时,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每一篇都是真情的流露,读起来有滋有味,并且可以看到《迟到》的影子,可又比《迟到》更加贴近时代,更加充满童趣。

(二)改写。

升入高年级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所发展,有时会对课文的内容提出质疑。这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要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敢于大胆改写。学生在质疑、解疑、改写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写作能力。

《黄河象》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象……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化石骨骼安装的。”学生读后纷纷质疑:“为什么这么完整的象的骨骼化石,没有了那一段小骨头?”课文中有一段想象黄河象遇难的故事情节,学生也质疑:“难道周围的大象都不去帮助它吗?”联系这两个问题,有学生提出了大胆的想象:黄河象在陷入淤泥时,可能周围有大象来帮忙,用鼻子卷住了它的尾巴使劲拽,最终把它的尾巴给拽了下来,所以这头黄河象骨骼化石没了尾椎骨。看到学生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我临时改变了教学设计,让学生写下自己想象的故事。

(片断):……老象迈出去的前脚又来不及收回,掉进了淤泥里,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可能经得住那么重的老象呢?老象惊恐万分,用力挣扎,可是越挣扎,陷得就越深。老象侧身发出惊天的哀号,可水立刻朝它的嘴里猛灌进去。跟在后面的一只大象听见了老象的号叫声,急忙用长长的鼻子卷住老象的尾巴,竭尽全力地往后拉。可又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听“噗”的一声,顿时,血流满地。原来老象的尾巴被拉掉了。由于惯性的缘故,老象向前一栽,陷得更深了。终于周围的大象无计可施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老象慢慢下沉……

这段情节看似离奇,但有学生合理的推断与想象。这说明学生已经注意到改写的合理性。

(三)续写。

续写作文,就是写课文的续篇,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对课文进行创新处理的一种练习。在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文尽而意无穷”,留有大量的余地耐人回味,尤其是一些悬念性的结尾,大都可以进一步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因而,本人经常根据课文提供的条件,鼓励学生补充情节,由此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学完《生死攸关的烛光》后。课文有一道思考题:“当德国军官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我觉得仅仅思考“说些什么”局限了学生想象,如果改为“当德国军官走后,母子三人会怎么样?”更能发挥学生想象力,可以根据情节发展想象他们会有什么神态,什么动作,什么话语等等。这种续写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锻炼学生想象能力与习作能力。有的学生写一家三口“相视无语”,有的写“三人拥抱在一起”,还有的写“三人商量如何应对下一次搜查”等等。这说明学生已经在续写中注意到了文章内容的延续与情感的延续。

(四)扩写。

扩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进行细致地描述,使文章的内容得到扩充,变得具体生动。经常做扩写练习,可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发展想像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写作中加以实际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提高写作技能和技巧。

在《小抄写员》这篇文章中,叙利奥几次被爸爸误解时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地表现了叙利奥内心的委屈与矛盾。文中对叙利奥父亲的心理描写很少,本人启发学生思考:“当叙利奥的父亲知道真相后,他会想些什么?”有的写会回忆以前他对叙利奥的责骂,有的写他会想怎么向叙利奥道歉……通过扩写让学生进行了换位思考,更加深入地揣测人物的内心。

(五)想象与主人公或作者对话。

换位思考是学生入情入境写作的好方法,是学生与文本真心对话的一条途径。引导学生想象,用心灵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主人公对话,换位思考,体味揣摩他人的心理世界,那么,学生的写作灵感就有可能激发出来。通过换位,学生用文字表达的情感也更贴近于主人公与作者的心声。

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我们在欣赏小英雄的勇敢机智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假设雨来在你眼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不仅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与佩服,也对自己提出了希望。这些语言虽有些稚气,但都是孩子的心里话。

在学习《夜莺之歌》时,我们开了“英雄报告会”,学生分别进行角色转换,可以担当英雄的角色,也可以当记者。想象自己是英雄人物的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想象自己是记者的学生,对“主人公”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能力,更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材中“写”的训练内涵丰富,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地挖掘教材这一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最终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编《课程教材改革实验(2004-2005)论文集》,首读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周一贯,《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3、厦门市同安区白交祠小学吴启智,论文《作文教学三部曲》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7号

邮编:100048

网址:www.hdsyxx.net

邮箱:hdqsyxx@163.com

电话:6841502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50103/133800.html

更多阅读

河北武安市实验小学“条子生”有多少? 武安市实验小学

有关系的批条拿钱上学,无关系没钱的上学无门9月12日上午,年满6周岁的小童(化名)在姥姥带领下再次来到武安市实验小学门口徘徊,期待着能够见校长一面。其他小伙伴都开学十多天了,小童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接收她的学校。“我的乖女娃该去哪

转载 淄川区小学一览表及介绍 淄川区实验小学书香网

原文地址:淄川区小学一览表及介绍作者:大书蠹淄川区实验小学淄川区实验小学,占地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2405名学生。现有136名教职工,具有本科学历的56人,专科学历的58人。学校以“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

声明:《海淀实验小学对口中学 海淀实验小学》为网友万能男神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