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

世博文化中心是世界文化网世界经济联合网基地位于世博园区核心是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之一作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演艺场馆剧场空间可根据不同需要隔成5000座-18000座世博期间每天两场演出--周末还有大型演唱会活动世博会后,这里将成为集大型综艺活动、体育赛事时尚演出为一体,兼容艺术培训、休闲、旅游购物功能的文化消费集聚地--成为永不落幕的城市舞台。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概况简介

世博文化中心是世界文化网世界经济联合网基地
位于世博园区核心是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之一
中心造型呈飞碟状--以穿梭的形态独创未来时代感
作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容量可变的大型室内演艺场馆
剧场空间可根据不同需要隔成5000座-18000座
世博期间每天两场演出--周末还有大型演唱会活动
世博会后,这里将成为集大型综艺活动、体育赛事
时尚演出为一体,兼容艺术培训、休闲、旅游购物
功能的文化消费集聚地--成为永不落幕的城市舞台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历史沿革


世博文化中心世界文化网世界级经济联合网 总部基地

2006筹建办百万人民币全球奖征建筑形态设计方案
2007.12.30开工仪式
2010.2.11世博演艺中心更名为世博文化中心
2010.3.31.世博文化中心正式竣工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位于世博园区核心区,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世博轴以东;西侧与庆典广场相连,并与世博中心相呼应;北临黄浦江,与世博浦西园区隔江相望,东侧为保留的成品码头和滨江绿带,南侧沿世博大道作为主入口。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建筑特色


世博文化中心里的电影院

世博文化中心集综合演艺、艺术展示、时尚娱乐于一体。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之一,文化中心将在世博会期间承担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文化中心的造型呈“飞碟”状,从空中俯瞰则呈贝壳状。白天如“时空飞梭”、似“艺海贝壳”,夜晚则梦幻夺目,恍如“浮游都市”。

主体

文化中心“飞碟”形的建筑主体坐落于草坡基座上,上下两片水平向伸展的弧形曲面构成轻盈飘逸的建筑形态,顶部和底部的弧形金属曲面嵌入了星星点点自然分布的采光窗,金属与玻璃的表面在白天闪耀着柔和的光泽,并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入夜,多彩的泛光和投影系统,烘托出梦幻般的建筑效果。“飞碟”中部的凹槽,作为观光休闲平台,提供360度的景观视野。

这座建筑不仅外形具有未来感,而且功能先进,“不仅可以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各种标准体育比赛,而且能举办各种大型文艺演出,还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快速制冰,24小时内变身符合奥运标准的冰球赛场”。

不仅如此,世博文化中心的观众席还可根据不同需要,灵活调整为4000座、8000座、1.2万座以至1.8万座,其奥秘在于隐藏在吊顶内的升降隔墙。这些隔墙由电脑控制,可在不同位置降下。舞台也可根据演出内容调整大小、形态甚至在360度空间进行三维组合,带来无限的舞台设计空间和艺术创意空间。

内置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主场馆内景

走进文化中心,中间是核心岛,四周则是看台。最上层外围一圈是玻璃幕墙,形成一条580米长、4米宽、有360度视野的观景环廊:向南可见中国馆以及亚洲片区的场馆;向西是世博轴及庆典广场、世博中心、世博公园、卢浦大桥;北眺可以看见滔滔的黄浦江以及江对岸的浦西企业馆区;东看则是南浦大桥以及世博最佳城市实践区。可以说是园区内的最佳观景点之一。

这座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高41米的绚丽“飞碟”在建设中攻克了多项施工难题。最突出的就是钢结构吊装难题,文化中心的用钢总量达到了3.6万吨,是世博园区中用钢量最大的,其中单件构件钢构最重达70吨,最大一跨悬臂梁长度达43米,建设吊装难度极高。

三大创新

综合性功能显著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主场馆内待安装的可升降移动看台

1.8万观众席,集影院音乐厅、展厅、沙龙及各种商业、旅游设施于一体,符合现代理念的文娱集聚区;

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

全天候运营特点

世博后可实现全天24小时运营,充分发挥每个功能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为“不夜的上海”再添魅力;

文化科技大融合

内部舞台和观众容量可调整,飞碟状外形时尚现代又充满未来气息,犹如黄浦江畔的一只“艺海贝壳”。观众席可从4000座分档调整为1.8万座,舞台可配合演出在大小形态甚至在360度空间进行三维组合采用光电幕墙系统、江水源冷却系统、气动垃圾回收系统、空调凝结水 与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程控绿地节水灌溉系统等多项环保节能技术,注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目标是成为“绿色生态建筑”。

中心的弧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中心外养眼的绿坡--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使中心完美融入周边水景,为 场馆外延地下空间 保温隔热。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节能设施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剧场外的LED屏

中心注重 内部功能与外部形式统一完美结合,设计上尽量采用 创新建筑技术,体现节能环保理念。中心项目设计按照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引入黄浦江水 形成 新型高效节能的水空调系统。

顶部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循环利用雨水浇灌与道路清洁。场馆表面采用低耗能的环保材料,LED新型光源代替传统照明,使得建筑比传统模式耗能大大降低。采用光电幕墙、江水冷却、气动垃圾回收、空调水与雨水收集、程控型绿地节水灌溉系统,通过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能源和水消耗,室内空气质量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
使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绿色生态的建筑基座、节能环保的建筑表皮等处理手法使中心融于滨江公园自然的形态之中,体现出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总主题。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开幕式举办地

2010年4月30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上演,拉开了为期180余天的世博会帷幕。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主要用途

作为国内第一个可变容量的大型室内场馆,世博文化中心的主场馆空间可根据需要隔成18000座、12000座、10000座、8000座、5000座等不同场地,使之既能举行超大型庆典、演唱会,又能举办篮球比赛、冰上表演甚至冰球比赛。

除主场馆外,文化中心里还设有音乐俱乐部、影剧院、溜冰场、世界各国美食街、安徒生儿童乐园、NBA互动馆,以及近两万平方米的商业零售、文化休闲娱乐区。据悉,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期间,这里每天将有两场演出,周末还将有大型演唱会等活动。

世博文化中心_世博文化中心 -交通

轨道交通8号线在文化中心东南侧地下通过。周边地铁、公交、高架人行步道、渡轮码头等交通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40103/13001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概况简介,世博文化中心-历史沿革》为网友牛奶萌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