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出版社,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5年5月。建社20年来,全社员工以不断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使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出版社”的理念感召下,坚持以特色、品牌取胜的经营思想,始终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争创一流业绩,为读者奉献了一大批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的优秀图书,在学术界和出版界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主要业绩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一家大学出版社, 20 年来,共出新书近 3000 种,其中高校教材、学术专著占 80% ,本校作者约占 50% 。所出版的图书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 360 多项,其中全国性大奖 80 多项,获奖率为 15%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税利分流研究》、《膜分子生物学》、《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荣获中国图书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被列入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代表赠书;《思想道德修养》获教育部首届评选的“全国高校两课优秀教材”;《广播电视广告学》、《货币银行学》等获全国大学版协评出的“优秀畅销书”;《中央苏区历史研究丛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全国建党 80 周年 100 种献礼书之一;《穿透灵魂之旅丛书》《女缘丛书》在 2002 年和 2005 年全国书市上广受瞩目;问世国家的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台湾文献汇刊》( 100 册)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特色图书
台湾研究图书、东南亚研究图书是特色图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台湾的学术机构,是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有着长期的历史渊源。发挥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出版的台湾研究丛书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等领域,如影响较大的《台湾社会经济史研究》、《台湾战后经济分析》、《台湾海疆史研究》、《台湾移民社会研究》、《近 20 年台湾文学流脉》、《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等图书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意义。大型文献整理图书《台湾文献汇刊》,是迄今为止大陆最大型的台湾历史文献出版工程。全书 100 册,每册 500 码 , 16 开本,涵盖了目前有关台湾的珍稀历史文献。它的出版对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东南亚与华人华侨研究图书。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最早建立的专门研究东南亚问题和华侨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海外颇具声誉。同时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创办,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利用这一优势,使东南亚华人华侨研究图书成为出版社的特色书和标志性图书工程。如《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世界华人华侨史》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最近隆重推出《吧国公堂档案丛书》,共 20 册。近年来学术界在印尼发现 18 世纪印尼华侨社会内部的档案,内容丰富,历时久远,是研究当时华侨社会历史的非常珍贵的惟一的档案资料,该档案的整理出版对华侨史、东南亚史等领域的研究将是十分有益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大力弘扬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组织出版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和标志性的传世图书。例如,整合厦门大学人文学科的研究队伍,组织策划了《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这部学术大书,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这部著作首次对中国东南区域的文化经济展开全景式的论述。这部著作解剖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内在结构,揭示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发展动因,阐发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互动关系,全方位地勾画出中国东南部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轨迹,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历史文化内蕴。不仅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书出版后,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再如,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台湾文献汇刊》,经过编者十载整理之功,出版社三年的编辑努力,最近正式出版发行,引起了海峡两岸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此次整理出版的《台湾文献汇刊》共七辑 100 册,收入珍贵文献资料近 200 种。这 些文献资料,绝大多数是分藏于祖国大陆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散落于民间的孤本、珍本、抄本,也有一部分是近年在台湾、日本等地新发现的珍贵文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些文献资料,为揭示台湾历史发展变迁,揭示两岸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 《台湾文献汇刊》的整理出版,弥补了台湾方面在文献史料建设上的不足。出版社要生存要发展,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创建图书品牌,参与市场竞争,显得刻不容缓。在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从出版社实际出发,努力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逐步培育出品牌。策划组建的法律、经管、广告类图书系列已在书界颇具影响,市场的回声是:厦大社的法律书全、经管书优、广告书特。 依据本社的出版资源,确立了创建品牌的思路,确立了品牌重点,经过市场检验,形成了一批品牌图书,这就是经管类、法律类和广告类。在品牌图书的出版上,强调专著和教材并重,专著要出版精品,教材要有规模。如经济类、管理类专著类有 葛家澍 教授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以及《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货币理论史》、《国库运作与管理》等数十种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教材方面出版了 400 多种,在这些教材中又以财会、财金为重点,这经过市场检验沉淀下来可以称之为品牌教材的有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管理学原理》在内的《财经类优秀系列教材》,和《 21 世纪会计学系列教材》等。《 21 世纪会计学系列教材》由会计系众多名教授编写,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是一套适应新世纪高校会计教学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的新教材。法律类出版了《海洋法律研究丛书》、《国际经济法文库》,主办、出版了《厦门大学法学评论》(每年两辑),出版了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商法学、诉讼法学、刑事法学五大系列近 200 种教材,并出版了配合教学使用的《最新司法案例精解丛书》、《法学教学参考资料系列》。法律类图书已形成了的品牌图书,在市场上受到认同。的广告专业是全国第一个创办的广告专业,上马之初,缺少教材。积极鼓励该专业的教师大胆地编写教材。出版的广告学教材,经不断修订,始终保持了教材的先进性。现在这套教材的使用覆盖 60 多所高校。在市场上十年畅销不衰。深受广告专业师生和广告从业人员的欢迎。在学科建设方面,出版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为东南亚研究中心出版的《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系列丛书》,以其高质量和高效率赢得了专家的赞誉,为该中心的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文学院出版的《文艺学新视野丛书》、《应用语言学丛书》、《传播新视野丛书》、《影视戏剧研究丛书》等,成为该学院在 申报 博士点的学科建设中的优势条件;为法学院出版了 9 个系列,近百种教材专著,为该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申报民商法博士点起到重要作用;即将出版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前沿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是作为科技部第三次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著作项目之一,对评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文学院的《厦门大学英语语言 文学 博士文库》的出版,将作为该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申请的必备条件。随着不断推出学术精品,必将极大地推动的学科建设。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团结的队伍
大学出版社处在大学校园,又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更应在其企业精神、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使之拥有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充分发挥,使出版工作成为员工热爱的事业。长期以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精神,几任领导班子都十分注意调动职工积极性,努力把出版社办成一个“温馨的家”。 20 年来,不仅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图书,同时也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好、有事业心、业务能力强的出版队伍。目前,班子团结,富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克己奉公、以社为家的精神已蔚然成风。这是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回顾 20 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倍感欣慰;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十一五”期间,将坚持学术为本,以高校教材为龙头,以品牌图书为基干,走出版专业化的路子。坚信,这支有着强烈事业心的出版队伍,一定能把厦门大学出版社建成一个有鲜明特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校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座谈会
由朱崇实校长任总主编的“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日前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2月1日下午在厦大嘉庚主楼215室召开了首发座谈会,朱校长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丛书编委会、各册教材的主编、厦大出版社社长蒋东明和总编陈福郎参加了会议。
本教材系列由厦大出版社于去年7月份策划、组稿,以厦大法学院为依托,联合了福建省内主要11所高校法学院校共同编写。丛书包括14门法学本科核心课程教材和12门选修课教材,所有教材均配有课件。
通过本教材系列的编写,达到了以下出版目的:一是充分发挥了厦大法学院在福建省高校法学教学中的领头作用。二是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作者。在各册教材主编的带领下,参编的11所法学院校的
厦门大学出版社超过240位教师参与了写作,其中很多是年轻教师,本次教材的编写,提高了这些教师的写作水平和科研水平。三是提供了一个各院校之间进行良性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本次教材的编写,参编院校之间加强了联系与沟通,不同院校教师之间有了较深入的学术交流。四是体现了福建省法学教学、科研的水平。本次出版的系列教材整体质量较高,并通过规模出版,展示了福建省较高法学教学和科研水平。五是为福建省各法学院校提供了一套统一的、适用的本科法学精品教材。(施高翔)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社内文章
和谐出版理念下的装帧设计
厦门大学出版社“台”字当头彰显特色
让史料复活为文明存史
让出版工作充满创造性的诗意和愉悦
从市场细分看英语图书创新
网络(数字化)出版的兴起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与展望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构件出版社核心竞争力
浅探总编室管理功能的转变与加强
略论高校教材策划中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一部创新理念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城市生态学著作――评《城市森林学》
大学精神与大学出版
坚持学术为本创建特色品牌
歌颂厦门风景的旅游诗集
胜境寻踪觞咏奕世
“德治”与“法治”齐抓共管――《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评介
出版失信“败血症”要根治
弘扬传统文化是出版人的重要使命
风雨同舟又十年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坚持特色建社
一、学术为本,实施精品战略
1.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
本着弘扬学术、积累文化和传播新知的精神,为把厦门大学最优秀的科研成果通过图书的形式反映出来,在庆祝70周年校庆时编辑出版了第一辑《南强丛书》共出版了15本专著,这批专著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出版后有9种书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成为反映科研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培养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园地。
2.标志性的传世图书。
第一是台湾研究图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台湾的学术机构,是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即将隆重推出的大型文献整理图书《台湾文献汇刊》,是迄今为止大陆最大型的台湾历史文献出版工程。全书100册,每册500码,16开本,涵盖了目前有关台湾的珍稀历史文献。对于这样的大型出版工程,采取了与其他出版社共同投资,共同发行,风险共担的合作出版方式。第二是东南亚与华人华侨研究图书。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是最早建立的专门研究东南亚问题和华侨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海外颇具声誉。同时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最近隆重推出《吧国公堂档案丛书》,共20册。
3.以策划“十五”重点图书为契机,组织了一批重量级的精品图书。
有五种图书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规划,其数量占全省出版社之首。这些图书现实意义大,作者队伍阵容强。此外,还组织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省“十五”重点图书。
4.关注素质教育,组织《人文素养书系》是实施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项目。
这套书系以随笔的形式,轻松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人文知识。同时充满作者的主体感受。该书系首先推出《穿透灵魂之旅》丛书。
5.大力关注独创性,原创性的系列化著作。
如反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成果的有,文学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系列研究丛书,史学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系列研究丛书,哲学的朱子学研究图书,经济学的《资本论》研究丛书,法学的国际法系列研究文库等。
二、发挥学科优势,实施品牌战略
1.在整个品牌格局中,将出版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教材摆在突出的位置。
在品牌教材的出版上,强调要进行多层次、立体化开发,要形成规模。如经济类、管理类出了300多种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又以财会、财经为重点,在品牌教材的选题上,强调首先要全,在做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大。如法律类出了五大系列教材: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商法学、诉讼法学、刑事法学。在品牌教材的开发上,强调要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广告专业是全国第一个创办的广告专业,上马之初,缺少教材。积极鼓励该专业的教师大胆地编写教材出版的广告学教材,经不断修订,始终保持了教材的先进性,在市场上十年畅销不衷。
2.整个品牌格局中,以教材为龙头,同时也把实用图书放在重要位置,放大品牌效应。
例如,管理类图书是的重要品牌之一。首先把教材做充分,同时也策划了一批面向社会市场的实用图书。如《现代实用企管书系》以其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赢得了市场认可。
三、整合队伍,实施人才战略
1.树立团队精神,形成合力。
在策划选题时,不强调编辑的学科分工,但大体有一个组稿范围,也就是每个人都建立了自己的组稿根据地。每种图书的责任编辑则不超学科分工。现在出版社普遍实行目标责任制,如果不做好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形成合力。在做好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增进编辑之间的沟通,培育团队精神,进而提高编辑部门的整体素质。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策划水平。
为了加大策划力度,要求编辑对图书进行全程策划。从提出选题、物色作者、参与写作讨论、编审校进度安排、装帧印制要求,到利润成本预算、发行定位、宣传促销、督促回款等工作,都要包含在策划方案中。
为提高编辑的策划水平,通过策划工作产生出效益好的图书,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重奖双效益高的图书,以提高单种书的效益,从而鼓励编辑少编精编,减少案头工作,改变粗放式的工作型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介入市场。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1、http://www.xmupress.com/
厦门大学出版社_厦门大学出版社 -相关条目
澳门出版社,中国古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