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英文名: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LAU))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是黑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该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农垦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2003年10月学校迁至大庆市,实现了办学位置的战略性迁移。经过50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形成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为主要内涵的八一农大精神,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校简介
校园夜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2003年10月,学校搬迁至大庆市高新区,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经过49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凝铸形成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为主要内涵的“八一农大精神”,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农垦现代化大农业教育和科研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建校以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共培养毕业生3万余名,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万余人次;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4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200余项,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学校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历史沿革
体育馆1958年,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为培养农垦事业急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王震将军主持创建了“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并亲任校长。
195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命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校原属农垦部直接领导,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政府管理。学校原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地处边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落后,办学条件艰苦。在边疆农村办学的45年间,几代八一农大人克服办学区位劣势,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继承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取得了重要办学成就。50年间,学校共培养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毕业生三万余名,为垦区和地方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次;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4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一大批富有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特色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学校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校园环境
自习室2003年10月,学校搬迁至大庆市高新区,与大庆石油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隔街相望,草原公园环抱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新校区占地总面积1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6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2.96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座位1.1万个。各种体育场地设施齐全(篮球场1.6万平方米、排球场0.9万平方米、网球场0.6万平方米、冰场1.5万平方米、田径足球场3.5万平方米、室内体育馆1.3万平方米、游泳馆0.57万平方米)。图书馆2.6万平方米,生均2.3平方米。图书资料148.34万册;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18,407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760万元,学生公寓13幢(黑龙江省示范公寓2幢),总面积11.8万平方米,生均10平方米。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硬件设施达到省内高校的一流水平.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99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32人。已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师资力量
实验室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93人,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2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95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人。有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9名,总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24名,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日趋优化。“十一五”开局以来,学校在研各级科研项目560余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65项,厅局级300项。学校承担的“中加合作―黑龙江省食品加工研究发展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办学条件
校园外景学科建设
图书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学位类型,具备硕士招生推免资格;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飞行技术专业为校企合作办学、专致培养通用航空飞行学员的新增亮点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电气化、生物技术9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农业电气化3个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区招生,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000余人。
学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情况、研究生授权情况
1.省级重点学科7个(数字农业(学科群),作物学(一级学科),植物病理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食品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省级重点专业7个(农业电气化、农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食品科学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植物保护)。
省级重点专业
农学专业农业电气化植物保护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专业2.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农业机械化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农业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兽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机械设计及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食品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会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产品加工及储藏能够成、植物营养学、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企业管理);5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养殖)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工程)。2010年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院系设置
学院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学院
农学植物保护(省级重点专业)园艺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园林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省级重点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飞行专业交通运输土木工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校简介,黑龙江八一农](http://img.413yy.cn/images/b/11220503/2223030511225675595698.jpg)
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会计学院
会计专业财务管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
程(省级重点专业)
食品质量安全包装工程粮食工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英语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动物药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生物技
术(省级重点专业)
生物科学制药工程(中药 西药方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
农学动物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食品加工技术(乳品加工方向)食品生物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工程监理市场营销文秘师资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50人,其中教授123人,副教授2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95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71人;有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8名,总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42名。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日趋优化。同时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包括院士和长江学者在内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或来校讲学。
教学建设
写生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了以“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底蕴,以“八一农大精神”、校风、校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内涵。学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通过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有校、院级学生社团57个,社团总人数达6,000余人。理论学习引领方向,科技活动激励创新,文体活动张扬个性,公益活动砥砺品格,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成为集中展示大学生风采的舞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学生在全国和黑龙江省各类科技、文化、体育比赛中屡创佳绩,数十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奖励。目前,学校正在承担教育部高校思政类重大课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学校主要出版物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和《八一农大报》。
学校建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10个校内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和31个教学实验室.设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业;学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类别9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建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门省级精品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共建实验室。
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始终以开放的办学姿态,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先进院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成功实施了中、加两国政府发起的《中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项目》,与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并实现了校、企分离,学校事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跨入崭新发展阶段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教育优先发展的历史机遇,秉承“困知勉行、积厚成器”的训导,坚持特色办学,提升学科实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内涵建设进程,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为建成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的多科性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校园一角学校建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10个校内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和31个教学实验室。设有44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学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涵盖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学位类别4种,具有硕士招生推免权。7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门省级精品课、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共建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中心、7个省部共建科研中心,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和省级人才培训模式试验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占地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3905万元。现有藏书137.6万余册(其中纸质文献79.9万册,电子图书57.7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学校共设有13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1个省重点学科群、4个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中心、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中心
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高校农机重点实验室
现代农业(农场)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高校寒地作物种质改良与栽培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科研课题486项,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等多项重大课题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24项,获得科研奖励18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37项,获得发明专利12项,科研成果转让和采用109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十一五”开局以来,学校在研各级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130余项,厅局级300余项。建有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国际交流
教学楼前学校实行开放式办学,与许多省内外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近三年,派出603人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聘请包括院士和长江学者在内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任学校客座教授或来校讲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成功实施了中国、加拿大两国政府发起的《中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项目》,并与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自2002年起,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学校通过外派教师访学、聘请国外专家讲学、引进原版教材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李佐同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主管办公室、组织部。党委副书记、校长秦智伟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来田主持学校工会工作。协助党委书记分管组织部。负责宣传、思想政治、统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关心下一代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国家安全工作;分管党校、宣传部(统战部)、工会、离退休工作处、思想政治教研部、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杨颗粒负责学生和招生就业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招生就业工作处。党委委员、副校长汪春负责学校行政常务工作。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办公室;协助校长分管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分管研究生处。党委委员、副校长王金满负责发展规划、科研和大学科技园工作;分管发展规划处、科技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学报编辑部、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测试中心。党委委员、副校长于立河负责教学工作;分管教务处、教学评估中心、高教研究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党委委员、副校长安增龙协助校长分管财务处。负责学校后勤保障、资产管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分管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管理处、武装部、保卫部(处)、校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伟凯主持学校纪检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审计处。分管机关党委、监察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校园文化
学生宿
校徽
校徽设计说明:
1、以“麦穗”与“笔尖”为基本元素,笔尖下为建校年份,环以中英文校名。
2、麦穗象征着农业,笔尖象征着科教。两者融为一体,巧妙互喻,富有艺术想象力。
3、三对麦粒似书卷和禾苗,具有生生不息、积厚成器之势;颜色的变化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底部的黑色象征着黑土地,上部的绿色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云纹线条则传递着中国文化气息。
餐饮中心学校校训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
学校校风
唯实坚韧团结创新
学校精神
八一农大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知名校友
吕维峰黑龙江省政府副省长李继纯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李海涛黑龙江省政府秘书长
张红力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章力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
谷继承全国畜牧总站站长
黄维义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
童西荣曾任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曾小彬曾任广东商学院副校长
周昊旬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栾莹黑龙江省大庆市政府副市长
谢华青岛市畜牧局副巡视员
翟瑞常曾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李佐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党委书记
邢雪森大连市雪龙产业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