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世系,本因坊道策-出身和早年生涯

本因坊道策(1645年-1702年4月22日),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四世本因坊,名人棋所。本因坊算悦、本因坊道悦门下。生于石见国,本姓山崎,幼名三次郎,法名日忠。道策的棋艺在当时明显技高一筹,同时代一流高手至少要被让先或让二子以上,后人称道策棋力有十三段之高。道策创造了“手割”这种革命性的围棋理论,在道策之前围棋以力战为主,而道策是提倡全局重于局部的围棋理论第一人,因而被称作日本近代围棋的开山鼻祖。一般称道策为“前圣”,称本因坊丈和或本因坊秀策为“后圣”。此外道策还第一次建立了以名人为九段、名人于上手之间为八段、上手为七段,七段以下每二段差一子的段位制,1924年日本棋院成立后就是以这个段位制为基础的。

本因坊道策(1645年-1702年4月22日),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


棋圣本因坊道策四世本因坊,名人棋所。本因坊算悦、本因坊道悦门下。生于石见国,本姓山崎,幼名三次郎,法名日忠。道策的棋艺在当时明显技高一筹,同时代一流高手至少要被让先或让二子以上,后人称道策棋力有十三段之高。道策创造了“手割”这种革命性的围棋理论,在道策之前围棋以力战为主,而道策是提倡全局重于局部的围棋理论第一人,因而被称作日本近代围棋的开山鼻祖。一般称道策为“前圣”,称本因坊丈和或本因坊秀策为“后圣”。此外道策还第一次建立了以名人为九段、名人于上手之间为八段、上手为七段,七段以下每二段差一子的段位制,1924年日本棋院成立后就是以这个段位制为基础的。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世系

先代
三世本因坊道悦
本因坊
四世(1677-1702)
后代
五世本因坊道知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出身和早年生涯

1645年(正保二年),道策生于石见国马路(今岛根县大田市仁摩町马路),本名山崎三次郎,父亲为山崎七右卫门。道策的父亲与母亲的子女共有三男三女,道策的弟弟山崎千松曾与道策同在算悦门下学艺,后来过继到井上家成为三世井上道砂因硕。山崎家后来还为井上家贡献了一位掌门人,即九世井上因砂因硕。

道策七岁开始在母亲的教授下学习围棋,十四岁去江户入本因坊家拜本因坊算悦为师。

1667年(宽文七年)23岁,首次出战御城棋,和同样首次参加御城棋的安井知哲(24岁)对弈,执白5目胜。

1668年道悦开始与安井算知进行二十番棋,对局期间道悦多次与弟子道策进行切磋研究。道悦与道策共弈11局,道策执黑5局全胜,执白2胜3负1和,充分说明了道策棋艺已经胜过乃师。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就任棋所

1675年(延宝3年),道悦与算知的二十番争棋以道悦的胜利告终,算知交出棋所职位。2年后的1677年(延宝5年)十二月道悦引退,道策在就任四世本因坊的同时被公推为名人棋所。当时道策对二世安井算哲、井上道砂因硕为让先,对安井知哲、安井春知为先二,对林门入为让二子。说明道策的棋艺远远高于当时其他三家棋家。

1678年(延宝6年)五月,道策应召列席寺社奉行会议,会上正式颁布了大幅书写的名人棋所证书。同年的御城棋赛中,将军德川家纲看到道策,说:“你就是道策啊。” 道策恐悦至极,心境很不平和,局面大劣。中途退席的时候,道悦说“你的对手是知哲”。道策平静之后扭转了局势最终获胜。德川家纲以幕府的名义给道策的极高评价。

到1696年(元禄9年)为止,道策在御城棋上共出战16次14胜2败,所败2局均为让二子而且只输1目。特别是1683年(天和3年)与安井春知的二子局只负1目,为誉为道策毕生的杰作。

在道策时代围棋四家家元制度正式确立,并有了明确的段位和交手棋份。其时琉球国手亲云上浜比贺来日,请求与道策对弈一局。因为道策身为名人棋所,不允许私自与别人对局,后经岛津光久的协助,幕府才特许道策出战。比赛于岛津光久官邸进行,道策授四子与之弈,大胜十四目。由于此局道知的白棋杀法极高明,故被称为“征服下手之名局”。浜比贺再三请求道策发给他免状。道策看在岛津的面子上授予他三段免状,并在免状上特意写明“扶桑上手仅能授其二子”。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后继者

道策竟有三十余名内弟子,至于寄名弟子更是不可胜数。内弟子中最优秀的要数小川道的、桑原道节、佐山策元、星合八硕、熊谷本硕、吉合道玄六人,人称“六天王”,棋力个个了得。其中小川道的,堪称神童,十三岁时棋力就达六段,创了古今中外有棋以来的最高纪录。

道策起初欲将大弟子道节立为迹目,后来见道的进步神速,遂正式立道的为迹目。道节不服,欲与道的进行争棋,被道策阻止。后井上家后继乏人,遂将道节过继到井上家做了三世井上道节因硕。

塾料天有不测风云,被道策寄予厚望的道的二十一岁早亡。道的死后几年,二十四岁的星合八硕(七段)和二十三岁的熊谷本硕又先后死去。更糟的是,新立的迹目佐山策元也在二十五岁时死了。

所幸道策在后来的弟子中发现了一个不亚于道的的神童神谷道知。1702年(元禄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道策临终前将昔日弟子、如今已是井上家掌门的道节招来托以后事,命其将道知培养成本因坊掌门人以掌管未来的棋所,并不许道节当棋所。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御城棋战绩

1667年 执白5目胜 安井知哲


道策与安井春知的二子局-道策毕生的杰作
1668年 执黑10目胜 安井算哲
1669年 执黑13目胜 安井算哲
1670年 执白9目胜 安井算哲
1671年 不明 安井算哲
1672年 执白10目胜 安井算哲
1673年 执黑12目胜 安井算哲
1674年 执白6目胜 安井算哲
1675年 执白16目胜 安井算哲
1676年 执白10目胜 安井算哲
1677年 执白5目胜 安井算哲
1679年 执白3目胜 安井算哲
1681年 执白19目胜 安井知哲
1682年 执白15目胜 安井算哲
1683年 让二子1目负 安井春知
1696年 让二子1目负 安井仙角

道策遗谱共153局,与安井知哲对弈48局为最多,遗谱中道策执黑负的只有1局。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后世评价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世系,本因坊道策-出身和早年生涯

道策被后世称为“棋圣”,或称为史上最强棋士。

三世井上道节因硕:“诚然老师(指道策)让我一先,相当吃力,但如把棋盘扩大四倍,老师足能让我三子。他之技有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我们在纵横十九道的小天地中还好,如再加几路,就望洋兴叹,自愧弗能了。”

被称为“后圣”的本因坊丈和:“如果与道策先生下十番棋的话,由于人类一百多年来围棋布局和定式的进步,我在最初可能会占到便宜,所以第一个十番棋结果会是五胜五负,平分秋色。不过以道策先生的才能,十盘棋以后我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

昭和棋圣吴清源认为道策是“迈出近代感觉第一步”之伟人。

藤泽秀行认为“与偏重于局部战斗的当时棋坛相比,只有道策懂得棋子的轻重、着手的效率的道理。”

2004年,道策成为第一批荣登日本围棋殿堂的围棋人物之一。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其他

早在古代的道策就有许多新布局的思考方法,例如当今流行的“变相中国流”布局最早见于道策与安井仙角的二子局,因此“变相中国流”也被称作“道策流”。

著名棋手小林光一对道策非常崇拜,曾经给自己的二子取名为小林道策,后来恐对名人不敬而改掉。小林光一还形象地假设他与道策下棋,因现代围棋布局理论的优势,开局可能稍微领先,但中盘很快就会被道策反超。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相关词条

棋圣本因坊道悦本因坊道知井上道节因硕安井算哲
安井知哲
小川道的
亲云上滨比贺

本因坊道策_本因坊道策 -参考资料

[1] 《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日本)石田芳夫著 陈明川 译 蜀蓉棋艺出版社 1990
[2] 《日本围棋历代名手名局史话》,(日本)安永一著 刘涌 李茂森 译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3] 《日本围棋故事》,薛至诚编译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4] 木石庵 http://mignon.ddo.jp/assembly/mignon/go_kisi/meikan0.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30103/127252.html

更多阅读

混迹彩棋圈的本因坊加一-井上孝平 本因坊秀和

混迹彩棋圈的本因坊加一-井上孝平司马提尔整理 2013.5.10.井上孝平,崎玉县人,1876年(明治9年)11月生,1941年(昭和16年)2月11日殁,年65岁。1908年,本因坊秀元授予三段,1912年升为四段,1919年升为五段,1941年初日本棋院推赠为六段。井上在

《罗织经》新译全本 世说新语全本全注全译

《罗织经》新译(全本)维真氏 2009年8月【译者按】本人对《罗织经》部分原文的理解与坊间可见的译文有所不同,所以重新译过。不当之处,欢迎指正;如转发、引用、刊载本译文,务请说明出处。《罗织经》著者来俊臣等均为唐武则天时期的酷吏

声明:《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世系,本因坊道策-出身和早年生涯》为网友一起一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