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以及论语简介,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小人喻于利_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以及论语简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以及论语简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贵族,是商汤后裔。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此外,结合时事或实用功能而对《论语》进行评析和解说的,后世颇多,而以有明一代为极盛,其中以张居正的《论语别裁》和冯梦龙原着的《四书指月》,而后者则经诗人、学者阿袁(即陈忠远)编着的《论语指月》为代表。

小人喻于利_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读

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心思想的存在。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做什么不做什么君子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君子转物。

君子:像这种君子与小人截然二分并且完全对立的说法,在《论语》多次见到。事实上,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二者之间的人。因此,在理解时,要有“动态人生”的观点,就是把“君子”视为“立志或努力成为”君子的人,小人则是“无心或放弃成为”君子的人。只有这样理解,才可进而主张:君子若是懈怠,可能沦为小人;小人若是上进,可能改头换面。如此一来,孔子的教育工作才有实质的作用与效果可言。

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没利,利多利少。小人受物所转。

君子行事因为按“义以为质”,所以能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处有,可处无”“衣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30103/126884.html

更多阅读

《论君子与小人》林志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林治波:《论君子与小人》(修订版)--甘肃频道--人民网http://gs.people.com.cn/n/2014/0228/c183343-20670754.html按语:已过不惑之年,而依然感到困惑;已届知天命之年,而依然不知未来之命运何如。回顾人生五十载,相处之人甚多,所阅之人无数,形

有关不怀疑和用人的名言和事例 有关怀疑与学问的名言

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谚语)君子之所取者远,则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文中子》)君子有三戒:少

陈贤壮接受奖赏于义无伤 陈贤壮

陈贤壮接受奖赏于义无伤郭惠兴  海南省乐东籍民工陈贤壮,因协助警方抓获马加爵而获得25万元奖赏,还凭此入围“第九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候选人名单,引起社会上议论纷纷,不禁令我想起了“义利之辩”这个争论了千百年的老命题。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小古文

君子与小人 孔子最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概念和标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

声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以及论语简介,》为网友臭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