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楚辞体_楚辞体 -楚辞体
《诗经》的作品主要产生在北方黄河流域,其中虽有某些不知名的文人作品,但多数是淬于中原地区的四言体的民歌,其写作年代大致为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此后诗坛却沉寂下来,直至战国中晚期,一种比《诗经》作品更富有个性,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结构闳伟,句式新颖,灵活的新型诗体出现了,这就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楚辞".屈原是楚辞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楚辞体诗歌的创始人."楚辞"这一新文体的产生:首先,从楚辞体的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屈原的作品《九歌》,《招魂》《天问》等来看,无不在这方面有着鲜明的烙印.其次,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也有着密切关系.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音乐和民歌被称为"南音"或"南风",从楚辞作品中看到,其篇章体制均是比较长大的.特别是与北土的乐歌《诗经》作品相比,更显示出其宏伟繁复.另外,将新型诗体楚辞与《诗经》作品相比较,除了上述的一些艺术形式上的特征有所不同外,最为明显的是句式,语调方面的不同.《诗经》作品主要为四言体,篇幅不大,以重章迭句的形式构成.屈原的楚辞作品则为长句,并大量使用"兮"字语吻词;特别是后者,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楚辞体_楚辞体 -相关词条
诗歌
文学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