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学 石柑子 石柑子-名称,石柑子-植物形态

石柑子(学名:Pothos chinensis (Raf.) Merr.)是天南星科石柑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泰国、老挝、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东、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阴湿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别名:石蒲藤、石气柑、柑子菌芋、岩香、青蒲芦茶、藤桔、石戎芦茶、爬山蜈蚣、伸筋草、青笔标、铁斑鸠、小毛铜钱菜、风瘫药、六扑风、石上蟾蜍草、猛药、铁板草、石柑、石柚、石葫芦(潮汕)、石南藤、搭壁葫芦(汕头)、背带藤(粤北)、石葫芦、石蜈蚣、山甲由、上壁蜈蚣(惠阳)。

石柑子_石柑子 -名称

石柑子(四川)竹结草(广西上思),爬山虎(广西南宁),风瘫药、毒蛇上树、上树葫芦(广西金秀),六扑风(广西北流),巴岩香、青葫芦茶、石葫芦(广西苍梧),马连鞍(广西宁明),百步藤(广西田阳),石上蟾蜍草(广西昭平),大疮花、葫芦草、石百足(广西玉林),千年青(广西靖西),落山葫芦(广西凌乐、苍梧),小毛铜钱菜(贵州榕江),伸筋草、青竹标、岩石焦(贵州荔波),铁斑鸠、巴岩姜(贵州兴义);石柑儿(贵州合江),关刀草(贵州峨山),猛药(广东英德),铁板草(云南沧源)

石柑子_石柑子 -植物形态


石柑子

附生藤本,长0.4-6米。茎亚木质,淡褐色,近圆柱形,具纵条纹,粗约2厘米,节间长1-4厘米,节上常束生长1-3厘米的气生根;分枝,枝下部常具鳞叶1枚;鳞叶线形,长4-8厘米,宽3-7毫米,锐尖,具多数平行纵脉。叶片纸质,鲜时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干后表面黄绿色,背面淡黄色,椭圆形,披针状卵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1.5 5-5.6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常有芒状尖头,基部钝;中肋在表面稍下陷,背面隆起,侧脉4对,最下一对基出,弧形上升,细脉多数,近平行;叶柄倒卵状长圆形或楔形,长1-4厘米,宽0.5-1.2厘米,约为叶片大小的1/6。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4-5(-6)枚;苞片卵形,长5毫米,上部的渐大,纵脉多数;花序柄长0.8-1.8(-2)厘米;佛焰苞卵状,绿色,长8毫米,展开宽10(-15)毫米,锐尖;肉穗花序短,椭圆形至近圆球形,淡绿色、淡黄色,长7-8 (-11)毫米,粗5-6(-10)毫米,花序梗长3-5(-8)毫米。浆果黄绿色至红色,卵形或长圆形,长约1厘米。花果期四季。

石柑子_石柑子 -产地生境

产我国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各省区海拔2400米以下的阴湿密林中,常匍匐于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越南、老挝、泰国也有。

【国内分布】:福建省, 台湾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自治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国外分布】:琉球群岛; 越南、老挝、泰国。

【是否栽培】:野生

【海拔下限】:200

【海拔上限】:2400

【是否中国特有】:否

【是否引种栽培】:非人工引种栽培。

石柑子_石柑子 -药品简述

药名:石柑子

汉语拼音:shiganzi

英文名:HerbofChinesePotho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othoschinensis(Raf.)Merr.[TapanavachinensisRaf.]

2、PothoscathcartiSchott

植物形态学 石柑子 石柑子-名称,石柑子-植物形态

拉丁文名;HerbaPothiChinensis

功效分类:理气药;止痛药;祛风湿药。

科属分类:天南星科。

别名:石蒲藤、石气柑、柑子菌芋、岩香、青蒲芦茶、藤桔、石戎芦茶、爬山蜈蚣、伸筋草、青笔标、铁斑鸠、小毛铜钱菜、风瘫药、六扑风、石上蟾蜍草、猛药、铁板草、石柑、石柚、石葫芦(潮汕)、石南藤、搭壁葫芦(汕头)、背带藤(粤北)、石葫芦、石蜈蚣、山甲由、上壁蜈蚣(惠阳)。

性味:味辛;苦;性平;小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行气止痛;消积;祛风湿;散瘀解毒。

主治:心、胃气痛;疝气;小儿并非积;食积胀满;血吸虫晚期肝脾肿大;风湿痹痛;脚气;跌打损伤;骨折;中耳炎;耳疮;鼻窦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或鲜品捣敷。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阴湿密林中常匍匐于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

2、附生于海拔500-1600m的密林中树干上。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云南。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紫苞石柑的全草。

采收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炮制方法:

石柑子_石柑子 -中药化学成分

从石柑子全草中分得武珀酸(succinic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

石柑子_石柑子 -单方验方

1、治疗跌打久积、骨髓炎:石柑子30-60克水煎。冲酒服。另外取本品磨粉拌醋为糊,外敷患处。

2、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石柑子6-10克,蒸猪肝食或煎水当茶喝。

3、治风湿关节炎:石柑子30至60g,水煎,冲酒服。

4、治风湿关节炎:石柑子、忍冬藤、海风藤、链珠藤各15至30g,水煎,冲少许酒服。

5、治急性中耳炎、鼻窦炎:鲜石柑子捣烂取汁,滴患处。

6、治无名肿毒:石柑子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7、治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石柑子30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

8、治跌打后期筋骨拘挛:石柑子30g(鲜用加倍)煲猪脚或配半枫荷,水煎服。本品常用量15至60g,外用适量。

石柑子_石柑子 -药用相关

【来源】:天南星科石柑子属植物石蒲藤Pothos chinensis (Raf.) Merr.;石柑子P. cat hcartii Schott 及藤橘P. angustifolium Pre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积,止咳。用于跌打损伤,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疳积,咳嗽;外用治骨折,中耳炎,鼻窦炎。

【用法用量】: 0.5~1两,酒泡服或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捣烂取汁,滴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选方

治小儿食滞成疳:石柑子、桐寄生。蒸鸡肝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

文献论述

①《分类草药性》:"消食,治风湿麻木。"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心胃气痛,疝气,除脚气。"

③《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耳疮。"

④《四川中药志》:"治小儿五疳,大人寒气入骨,不红不肿,湿流关节,麻木等症。并能止咳,止气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30103/126512.html

更多阅读

多肉生石花幼苗的八种死法介绍 多肉植物生石花

幼苗期的八种死法,你碰上了吗?死法一、徒死。危险指数:★★★★☆解释:发芽后老是捂着盖不见光,小苗发生徒长, 继而腰杆折断呜呼。死法二、见光死。危险指数:★★★★★解释:刚出的小苗见强光或者被太阳直射,会逐渐萎缩凋亡,我的多数应该

植物形态学 剑花 剑花-植物形态,剑花-地理分布

剑花异名量天尺花、霸王花、昙花、七星剑花、龙骨花、霸王鞭,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每朵花开5瓣,直径1.5 米,重9公斤左右,花期从6月到11月,每年可开7―8期。剑花属于药食两用食物。剑花_剑花 -植物形态剑花多年生攀援植物。茎极延长,长约8米

植物形态学 柳杉属 柳杉属-简介,柳杉属-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树皮红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枝近轮生,平展或斜上伸展,树冠尖塔形或卵圆形;冬芽形小。本属模式种:日本柳杉;本属有2种,分布于我国及日本。树干高大,材质轻软,纹理直,易开裂、反挠。可供房屋建筑、造船、桥梁、电杆、板材、家具及农具等

植物形态学 龙骨花 龙骨花-植物介绍,龙骨花-植物形态

龙骨花,又名量天尺。为仙人掌科攀援肉质灌木植物,长3-15米,具气根。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区可栽培于庭园或村落附近,常攀援于树干、废墙或岩石上;其他地区多栽培于温室。其茎常作各种仙人球的嫁接砧木。其花、茎均可入药。浆果可食,商品名

植物形态学 白豆蔻 白豆蔻-基本简介,白豆蔻-植物形态

白豆蔻(拉丁学名:cardamom)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越南、泰国等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原植物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味辛、性温,归肺、 脾、胃经,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临床用名白豆蔻。白豆蔻,

声明:《植物形态学 石柑子 石柑子-名称,石柑子-植物形态》为网友印下情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