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装饰风格代表人物 卢奇 卢奇-人物简介,卢奇-艺术风格

卢奇,生于1955年,是四川甘洛人。197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部队文工团,先后做过报幕员、拉过二胡、演过歌剧、话剧,还跳过舞,1974年考进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95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1979年在《山城雪》中初次扮演邓小平,1988年因主演《百色起义》获得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举成名,成为扮演银幕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在三十年里,卢奇先后在银幕和荧屏上塑造了三十多个小平同志的光辉形象。主要作品:有电影《邓小平》、《大决战》、《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大转折》、《大进军》、《西藏风云》、《百色起义》、《大战宁沪杭》、《邓小平在1976》和电视剧《百团大战》等。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等国家级各项大奖,深受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国扮演邓小平第一人”。

卢奇_卢奇 -人物简介


邓小平(卢奇饰)

读小学时就参加了学校的演出队登台演出,先后做过报幕员、拉过二胡、演过歌剧、话剧,还跳过舞,1974年考进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95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卢奇_卢奇 -艺术风格

艺术装饰风格代表人物 卢奇 卢奇-人物简介,卢奇-艺术风格
做特型演员必须做到形神兼备,在演《百色起义》时,卢奇感到责任和压力都很大。他说道:“小平同志是全国人民爱戴而熟悉的领袖,一旦演得不像,全国
卢奇人民都不会答应。我不能辜负了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感情!”
从外型上看卢奇与角色很相像,由于同是四川人,他在口音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但要成功塑造伟人,真正神形兼备地再现小平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仅靠这些外在条件远远不够。对此,他自已有着充分的清醒认识:“扮领袖人物除了外形接近,更重要的还是把握人物的精气神,也就是人物的出身、学识、经历、思想、风度、思想内涵等。我力求在这些方面来接近领袖人物。”
为了形神兼备,卢奇想方法设法广泛搜集小平同志的录像资料片、摄影图片,遍访与小平同志一起生活、工作的亲友、同事。一有空,他就小平同志的表情、说话、走路姿势等反复进行揣摩、模仿。由于《百色起义》是表现小平同志年轻时期的作品,卢奇著重刻画了青年时期被称为“小钢炮”的邓小平血气方刚的一面。卢奇说:“那次表演很过瘾。《百色起义》让我荣获了中国电影第10届“金鸡奖”,事前根本没有想到,因为我一直觉得获奖很难。”
2003年,卢奇参加电影《邓小平》的拍摄,40多岁的他要演80多岁的邓小平。在外人看来,卢奇曾在30多部影视片中扮演过不同时期的邓小平形象,此次担当《邓小平》的主演,应该是轻车熟路了。但卢奇却有些忐忑不安,他解释道:“这是我从艺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原因很明显,观众对于晚年邓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都太熟悉了。看这部电影,人们不会把我塑造的角色和其他演员比,而是和邓小平本人比!”
而如何把握这一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时代的总设计师形象,卢奇说主要是看资料,在言行举止上是靠观摩音像资料,“其中包括录像资料、十二集的专题片、南巡讲话等等,总长度加起来有二三十个小时吧,我得反复地观看揣摩,比如邓小平有一些幽默的动作,像外国人一样,头会一摇一摆的,很有活力,精力充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想依旧深邃,语言也依旧流畅、敏捷;不过再老一点的时候,说话就要不时地停顿一下才把意思表达出来,手也微微颤抖。”
卢奇

年龄的跨度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如何展现小平同志的领袖气质,卢奇说:“塑造邓小平的形象,只注重言谈举止那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把握邓小平这个人物的‘核心点’――‘魂’和‘神’,也就是邓小平作为伟人的那种总体‘内在气质’;而那种伟人的总体‘内在气质’,又恰恰是邓小平所独有的。”
为了充分体现领袖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涵,所以卢奇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去了解邓小平同志复出后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复出前三起三落,他在基层了解到了中国的现状,非常迫切地要改变这一切,他做事非常果断,充满魄力,拨乱反正,农村改革,市场经济,恢复高考,我必须了解他每一个时期的性格、作风、思想,这样在讲话的时候,才有目的性和动作性,才能从内部透出他的精神和气质。”
就在《邓小平》开拍前夕,卢奇与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和导演丁荫楠来到位于北京景山后街的邓小平家里。那次丁导问邓小平的夫人卓琳:“您看卢奇的扮相像不像晚年时的‘老爷子’(对小平同志的尊称)呀?”卓琳同志说:“没有见过‘老爷子’的呢,一定会说他很像的,因为我和‘老爷子’生活了这么多年,连我都说他很像啊!”卢奇说,此话无疑是对他表演的最大肯定和鼓励,也是最好的嘉奖。
出于对一代伟人深切的敬仰爱戴之情,和一位艺人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卢奇的演出得到了多方认可和高度评价。邓小平本人看过《百色起义》和《大决战》,他在世时曾叫毛毛打电话到总政说:请代表我们感谢卢奇同志,他演得很恰当、很成功。”常年跟随小平同志的警卫员张宝忠在一次看着卢奇走路的姿态时连声感叹道:“像,太像了!”后来,张宝忠随有关领导一同观看了《邓小平》样片,他对卢奇说:“你讲话也像,语言很精彩!”邓朴方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邓小平》的首映时,也对他说:“卢奇,你这戏演得好。”卢奇在《大决战》中所塑造的邓小平更是得到极高的赞誉,被喻为“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卢奇_卢奇 -奉献与追求


卢奇出演一代伟人,有苦也有乐。而对于苦,用卢奇自己的话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化妆。”为拍摄《百色起义》第一次到长春片场试镜时,化妆师觉得他眉毛太浓,就开始拔他的眉毛,眉毛拔了一半,疼得卢奇浑身是汗,眉骨都肿了。眉毛拔完了后,又觉得他的眼睛太大,是双眼皮,而邓小平是单眼皮,于是,化妆师又把他的双眼皮粘成了单眼皮。几个小时折腾下来,卢奇全身都湿透了。
回忆起拍摄电影《邓小平》时,卢奇说拍摄过程中最难忘的也是化妆。卢奇尚不满50岁,要演出70岁到90岁的邓小平,因为年龄差距大,必须经过一种特别的化妆。为了制造出老年邓小平同志的形象,需要用很多工具物来表现肌肉的松弛状态,比如下眼袋、松弛的下巴、老年后突出的颧骨等,都需要用工具物贴上。
“简直痛苦死了!”现在说起来卢奇还心有余悸。“我的眉毛比较浓,要全部整掉,然后再粘上两片假眉。化妆师怕剃不干净,拍面部特写镜头时穿帮,索性用镊子一根一根往下拔,疼得我要命。每天还要粘人造皮肤,最多粘十几处,先把顶部的头发刮光,再用酒精擦,毛囊都给杀死了。”
卢奇用手捋捋稀少的头发,继续说:“由于化妆时间长,剧组为我配备了两个化妆师。每天凌晨三四时就开始化妆,有时从两时就要开始。”
妆化好了,接下来的待妆时间更是难熬。卢奇说:“每次待妆时间都要十多甚至二十多个小时。最难受的是痒,就像有蚂蚁在里面爬,可又不能用手去抓,实在忍受不了,我就使劲跺脚、拍大腿。皮肤经常因粘塑胶时间过长而发炎,每天我都是涂着消炎膏拍戏。”而最长的一次拍摄是从前一天的凌晨四时到第二天的五时,“皮肤非常难受,又不敢抓,一抓就破。”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卢奇的皮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红肿和发炎是家常便饭,而一消炎消肿,又得重新贴上。
在5个多月的拍摄时间里,卢奇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化妆,然后拍到深夜才收工。拍摄间隙,别人都会抓紧时间睡一小会儿,只有卢奇还得直挺挺地坐着,“全身上下没一处是真的,这要是睡坏了,重新弄又得很长时间”。拍了那么多“邓小平”的戏,“这次最痛苦了”。
虽然化妆是如此的辛苦,但卢奇还是认为“苦有所值”。他真诚地说:“为了能把一代伟人的动人形象再现于荧幕,吃再大的苦,我也觉得值。”

卢奇_卢奇 -星路历程


《百色起义》 ------卢奇电影作品
《山城雪》
《开国大典》
《大决战》
《詹天佑》
《我的法兰西岁月》
电视作品
《远征》卢奇
《百团大战》
《大进攻序曲》
1990年《中国神火》
1992年《长乐之战》
1993年《解放云南》
1997年《西藏风云》饰邓小平
1998年《中国命运的决战》饰邓小平
2000年《日出东方》饰孙中山
2001年《向前,向前!》饰邓小平
2004年《格达活佛》饰邓小平;合作演员:多布杰,孔祥玉,王伍福,巴森,洛丹
2005年《八路军》饰邓小平
2008年《解放》饰邓小平

卢奇_卢奇 -所获奖项

1990年荣获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百色起义》
2003荣获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邓小平》2007年获五个一工程优秀演员奖

卢奇_卢奇 -评价


卢奇

从一名普通的演员成为大腕,卢奇有着深刻的认识:“不是我个人有多了不起。邓小平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人民感谢他。他们把对小平同志的情感,寄托到了我这个扮演者身上。我的一切荣誉都来自人民对领袖的爱戴,我不过是位受益者。”源于这一清醒的认识,卢奇在艺术上不懈追求,在生活上严格自律。他说:“特型演员更应严格律己。
作为公众人物,演员的一言一行都要特别小心,而作为扮演伟人的特型演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举动便更要万般谨慎。当你扮演的角色是伟人的时候,你的身上不知不觉被罩上了一层光环,这光环让你时刻感到神圣,感到心灵的升华,感到自己是肩负着使命的。由于我演的是当代伟人,所以很多人都把对小平同志的爱戴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作为演员,我沾了这个光。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一旦我的行为不谨慎就会玷污伟人的风采。为此,我很少逛街买东西,去外地演出更是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观众对我的信任以及我心中感到的压力是难以言表的。小平同志身上有很多优秀的素质影响了我,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达到‘问心无愧’。”
已经在30余部影视作品中扮演了邓小平,在银幕和荧屏上扮演了这么多的邓小平的形象,会不会有一种领袖情结,出现把领袖人物的心态带入生活中的情况呢?卢奇笑着说:“不会。一个演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种职业。我们在部队的时候,领导就经常讲,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是人民的勤务兵,领袖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我们塑造领袖的任务也是为人民服务,让人们了解领袖对国家民族的作用。”
在谈起在一些地方发生的某些特型演员“得意忘形”,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去“接见”观众的时候,卢奇他说自己是不会这样做的。“群众对领袖人物非常尊敬,同时也会非常尊敬领袖人物的扮演者,但作为演员自己来讲,必须注意到大家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是站在不同的岗位上,出席首映礼或参加一些活动时是和观众见面,但却不能说是接见群众。”


卢奇

尽管成名多年,但卢奇一直保持着一个艺术家可贵的社会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经常主动参加各种义演活动,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回报社会和人民。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卢奇倾尽全力为灾区呼吁呐喊,尽一已之力帮助灾区群众度过难关。六一儿童节期间,他积极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快乐节日?还原笑脸”抗震救灾特别行动,与甄子丹、邵兵、等电影人于亲赴北川灾区,与师生做游戏,竞技比拼,以拳拳爱心给灾区孩子送去快乐。
在北京期间,卢奇也时刻关注着灾区。他在参加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举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电影人迎奥运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时,他用震撼人心的朗诵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在台下接受采访时,身为四川人的卢奇,更是用家乡话鼓励着远方受灾的乡亲们:我们要万众一心那,团结一致,尽快地渡过这个难关,把家园,我想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应震后全国首部抗震文艺电影《前方,后方》剧组的邀请,卢奇一口答应饰演医院的院长。他感慨地说道:“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在本职工作中为灾区群众做点什么,能够给他们带去最好的精神食粮,拍出片子让他们看,让他们坚强地活下去,让他们坚强地面对未来,而且健康地成长。片酬我将全部捐赠给灾区的学校。”真诚的言语间,卢奇的一颗大爱之心表露无遗。

卢奇_卢奇 -与邓小平的不解之缘

邓小平本人看过《百色起义》和《大决战》,他在世时毛毛曾打电话到总政说:请代表我们感谢卢奇同志,他演得很恰当、很成功。

卢奇第一次饰演邓小平是1988年,那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并肩走过的第50个年头,也是他们的金婚之年。这一年广西电影制片厂为拍摄反映小平同志年轻时期历史题材的大型电影《百色起义》,在全国近百名候选人中挑选饰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

虽然祖籍也是四川的卢奇,身材、脸型都十分符合角色的要求,但由于刚刚演完孙中山,那浓浓的眉毛和长长的头发让化妆师一看就否决了。幸亏导演陈家林的坚持,才使“太像孙中山”的卢奇有了试妆的机会。没想到眉毛一拔、头发一剪,眼皮贴好后换上红军的服装,拍出的定妆照就卢奇的外型最像邓小平。

最后筛选出来的几张照片送到原国家副主席、当时任电影《百色起义》的总顾问王震那里,他指著其中一张问:“这是谁?”答:“这是卢奇。”王震说:“噢,挺像。”从此,演员卢奇与伟人邓小平这一角色结下了不解之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10103/122791.html

更多阅读

近代学者从政的代表人物朱家骅先生命造解析 中国近代学者

近代学者从政的代表人物朱家骅先生命造解析作者:张孟奇(qq:775484589)朱家骅(1893年-1963年),字骝先、湘麐,浙江湖州人氏,他是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外交界的耆宿、国民党中统负责人、CC系大将,中国现

新儒家代表人物 “新儒家不很适合现代社会”

     像香港这么贫富不均,应该做再分配  时代周报:你的博士论文是研究罗尔斯,他算不算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  石元康: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叫《契约的限制》(The Limits of Contract),副题是:罗尔斯的道德方法学及意识形态的架构

声明:《艺术装饰风格代表人物 卢奇 卢奇-人物简介,卢奇-艺术风格》为网友撩濕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