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本名李勇,1971年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作、编书、卖书。知名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家和网络红人。
十年砍柴_十年砍柴 -人物简介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1971年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这个ID一度红遍《天涯》各个论坛,一个游走与网络之间笔触精细的湖南人,一个热爱西北的兰大人。
十年砍柴
年过而立后,突然醒悟,自己无发财之能,无当官之才,也无做一个名记者替民呼吁之胆量和机缘,便一头扎进故纸堆里,犹如少年时孤身进山持斧伐柯。已出版《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复亡》、《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等着作。现为国家教育部所属语文出版社文化图书部主任。
十年砍柴_十年砍柴 -人物传记
“从6岁到16岁,我整整砍了10年柴。”作家十年砍柴这样形容自己的笔名来历。从南方山村的乡下孩子,到大都市的“知识精英”,从“他的城”到“我的城”,22年过去了,十年砍柴说,现在他最爱的地方就是北京“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她使我感觉到安宁,包括故乡”。
对于那个回不去的故乡,十年砍柴花了3年断断续续的时间,写成了20万字自传散文集《进城走了十八年》
。这是一个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纪事,也是一段泛黄的流水账,却不料在网上引发了“70后”们的集体回忆。
知青回城、人民公社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回归、琼瑶小说和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开始、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当包括十年砍柴在内的一代人经历这一切时,这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直至进城多年后,他才明白他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而这代人正是告别“乡土中国”迈入“城市中国”的一代。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十年砍柴,打开他回忆深处的乡村,从他的“私人史”一窥中国几千年的城乡巨变。
十年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