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简介,蒲松龄故居-景点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简介,蒲松龄故居-景点

在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原是一处普通的农家庭院,1938年遭日军焚毁,1954年人民政府修复。1958年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文化大革命”时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遗失不严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建蒲松龄纪念馆,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茸、扩建,征用民宅,改建了着作版本、书画题咏展室,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增设了南大门,使故居的管理日趋完善。现在,故居已成为一处初具规模的蒲学研究阵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点。

蒲松龄故居_蒲松龄故居 -简介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1938年遭日军焚毁,1954年人民政府修复。1958年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文化大革命”时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遗失不严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建蒲松龄纪念馆,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葺、扩建,征用民宅,改建了着作版本、书画题咏展室,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增设了南大门,使故居的管理日趋完善。现在,故居已成


蒲松龄故居

为一处初具规模的蒲学研究阵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点。今日的故居,是一座恬静的院落。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荫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

穿门北折是一正两厢的庭院。其中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为1954年修建。正房两侧的桧柏、石榴,以及厢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红等,均系后人所栽,院内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复后增添。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普通民房,木棂门窗,房内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迎门高悬,匾下悬挂着蒲松龄

74岁时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鳞为其画的肖像,两旁是郭沫若手书的楹联,房内还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端砚1方、在毕家教书时用过的床1张、手炉1个;还陈列着与蒲松龄有直接关系的绰然堂匾、灵璧石、三星石、蛙鸣石各1块,此外,室内摆放的桌、椅、几、架、橱和木影炉均是蒲松龄曾设馆30馀年的西铺毕家旧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10103/121626.html

更多阅读

蒲松龄与顾青霞 蒲松龄电视剧

蒲松龄曾在宝应做过时任知县的孙蕙的幕僚,顾青霞是孙蕙在宝应收买的小妾。由于两人都与孙蕙关系密切,所以接触频繁、往来颇多,蒲松龄时常听顾青霞吟诗,并且为其编选唐诗绝句百首,还为其指点作诗技巧。后来,孙蕙升任给事中、掌印给事中,蒲松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蒲松龄画像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

《辛十四娘》《聊斋志异》蒲松龄 聊斋志异之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辛十四娘》,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描述辛十四娘,红衣佳人,长得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虽身为狐妖,但心地善良,与狐狸父亲及十八个姐妹一同寄住禅院之中,因在十九个姐妹中排行第十四,故名。她着意行善积

声明:《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故居-简介,蒲松龄故居-景点》为网友漠漠轻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