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8′-118°30′、北纬36°39′-36°37′(一说东经118°06′27″-118°29′30″,北纬36°37′51″-37°00′30″)。东邻青州市,南接淄川区、青州市,西连张店区、桓台县,北靠博兴县、广饶县。总面积668平方千米。总人口61万人(2010年末)。辖5个街道、7个镇:闻韶街道、雪宫街道、辛店街道、稷下街道、齐陵街道、齐都镇、皇城镇、敬仲镇、朱台镇、金岭镇、凤凰镇、金山镇。区政府驻稷下街道人民东路行政办公中心,距市政府25千米。境内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淄河自南而北贯穿于境内东部,自境内中部黄山之阴发源的乌河,流经境内西北部。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2℃,年平均降水量650~800毫米。矿产资源有优质煤、铁、硫等20多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城遗址有东周墓殉马坑、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以及桓公台、晏婴墓、韩信宅、车马坑等古迹。临淄墓群、桐林田旺遗址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淄区_临淄区 -简介
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8′-118°30′,北纬36°39′-36°37′。东邻益都县
临淄区,南接淄川区,西连张店区、桓台县,北靠博兴、广饶县。总面积668平方千米。政区人口全区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46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59.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8万人。男女性别比101.4∶100。人口出生率7.92‰,死亡率5.27‰,自然增长率2.65‰。有少数民族17个,10600人。
区名由来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改称临淄区。临淄区辖5个街道、8个镇、1个乡:闻韶街道、雪宫街道、辛店街道、稷下街道、齐陵街道、齐都镇、皇城镇、敬仲镇、朱台镇、梧台镇、金岭镇、南王镇、凤凰镇、边河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行政办公中心,邮编:255400。代码:370305。区号:0533。拼音:Linzi Qu。
临淄区_临淄区 -历史
临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周代齐国故都,汉代齐王首府,三国为青州沼所,隋、唐为大郡驻地,此后为县。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1970年改称临淄区。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颛顼
临淄历史悠久,太古太昊伏羲氏兴起在齐地。这里又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故墟。古帝少昊之世,以鸟为图腾的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在这里。
虞舜时期至夏代,有季氏族部落居住在这里。殷商时期,有姜姓逄伯陵氏居住在这里。殷商末年,有蒲姑氏居住在这里。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武王二年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传至六世胡公静,为避东方莱夷侵扰,被迫迁都薄姑(今博兴县境内)。公元前859年,七世献公率营丘人杀其兄胡公,返都营丘。因临淄水,故更名临淄。此后,临淄为齐都城,历时638年。
姜氏自太公始,经西周、春秋时期,传位31代,治齐达六七百年之久,史称姜齐。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大夫田和迁康公于东海,篡权自立,仍都临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