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教育信息网网址 www.whjxjy.com.cn

江夏区教育信息网网址 www.whjxjy.com.cn

江夏区教育信息网站网址推荐(高考报名和考试时间、成绩查询、试题答案、招考简章、高考录取分数线等最新2011年高考信息和资源) http://www.whjxjy.com.cn 点击网址查看

地址:中国 武汉 江夏区沙羡街3#
电话:027-81820001(教育局) 87953234(电教仪器站) 51829061(信息中心)

江夏区地处长江东岸,西与蔡甸、汉南区隔江相望,北与洪山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接壤,东界鄂州与大冶,南接咸宁与嘉鱼,是武汉大都市的南大门。江夏区风光绮丽、钟灵毓秀、物产丰富,更因为楚昭王墓群、赤壁古战场、贺胜桥北伐战争和中山舰浴血金口而闻名于世。
江夏教育的发展同本地区优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样,在荆楚大地颇有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是江夏教育最兴盛时期,江夏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壮大,在改革中前进。
加强初等教育,实现“一无两有”。这是“六五”的主要工作。1980年,武昌县积极改革教育结构,改革学制,使重点发展基础教育与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日趋合理。全县办幼儿园143所,在园幼儿4482人;办小学364所,在校学生83367人;办初级中学46所,在校学生29381人;办高级中学22所,办农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5446人;办中等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员306人。
1981年,武昌县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省普教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小学建设,积极调整中学布局、精减了9所高中。特别是 1983年,“武昌县普及小学教育实施意见”的颁布实施,使全县普及初等教育工作日趋规范。1984年,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全县开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三级办学、三级负责的办学体制,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全县310所小学,均按要求扩大校园面积,改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大大加快了全县普及初等教育工作的步伐。
1985年,武昌县基本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全县小学“四率”均达到与超过省市规定的要求,成为武汉市首批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县,并被评为湖北省“一无两有”先进集体。
优先发展教育,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这是 “七五”的行动口号。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武昌县幼儿教育事业显示了蓬勃生机,普及初等教育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小学校校狠抓“四率”不放松,23个乡镇争先恐后创造“普六”条件,硬件建设朝着“九配套”的方向发展,积极迎接市区两级验收,郑店镇率先争创为“省级教育先进乡镇”、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武昌县分校的成立,标志江夏特殊教育走上正轨。
1988年县建立了卫星电视教育地面接收站,各乡、镇都建立了卫星电视放像点,全县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队伍落实、效果明显,此项工作被评为湖北省卫星电视教育先进单位。
1989年,武昌县被武汉市指定为燎原计划示范单位。1990年,县委、县政府开始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使基础教育得到了全面提高。同年,市人民政府又确定武昌县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县教委及时组织力量自编了一套适合本县经济发展实际的《种养加工技术》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县中学生职业技术教育使用教材。县教委在省市召开的劳技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加强劳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经验。从此,武昌县“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工作日趋规范,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落实“科教兴县”战略,积极备战 “普九”。这是“八五”教育的中心工作任务。1991年9月,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落实“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方案”的同时,又以文件形式批转了《关于创建教育先进县的报告》,并于1992年作出“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武昌经济”的决定,使“科教兴县”的战略逐步落到了实处。1993年,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五大家领导主动深入纸坊地区中、小学现场办公,当场决定增拨240万元解决学校急需。1994年,县政府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一次性增拨2000万元,发展纸坊地区教育。是年,台湾同胞彭荫刚先生投资160万元,兴建明熙小学和较彻底地改善了山坡碧云小学的办学条件。1995年,县委、县政府颁发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并使用于全县发展教育的财政拨款增加到2986万元,比1991年增加了1817.04万元,年平均增长为 30.92%。五年期间,武昌县拓宽教育渠道,采取“征、拨、集、借、捐、援、贷”等办法,确保教育发展资金到位,注重学校兴建、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发挥学校规模效益,全区初中39所调整为34所,校平增加学生111人,小学由232所减少到159所,校平学生由调前357人增加到 646人,这既节约了教育投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又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普九”工作一举达标,“三名工程”全面启动。这是“九五”期间江夏教育的辉煌。1996年武昌县更名为江夏区,江夏新城区举全区之力,进行“普九”攻坚,积极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完善了中小学的档案资料建设工作。是年5月23日,省扫盲验收团严格验收后宣布:武汉市江夏区扫盲达标验收合格。1997年12月,江夏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经省政府“普九”验收团检查验收,顺利达标。1999年,区委、区政府决定投资6000多万元、征地307亩迁建区一中,3月28日在江夏大道东侧大花山脚下奠基。这年秋季,区教委根据省教委停招普师新生的意见,决定将武汉三师与三中高中部合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办“江夏区实验高中”。2000年,江夏区 “普九”工作经过巩固、强化、提高后,再次通过了省政府的复查,使江夏教育再塑丰碑。
1998年,江夏区开始实施“三名”工程(即争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十五”期间,将评选出30所名学校、30个名校长、300个名教师。1999年,全区评出星级学校13 所,四星级学校12所,五星级学校2所;同时评出10名优秀班主任、100名先进班主任;有80个同志先后被评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0 年,江夏区评出5位名校长,26位优秀校长,并首次评出十大名师。
2000年,江夏区学校布局调整基本稳定。全区有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7361人,有小学141所,在校学生97646人;有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64人,随班就读弱智儿童130个,三类残疾儿童入学194名;有初中 35所,在校学生34714人;有高中5所,在校学生6635人;职业类学校5所,在校学生2113人;武汉电大江夏分校1所,在校学员1078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45所,年培训学员2万人次。
江夏教育之所以发展快,是因为江夏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优秀发展教育事业摆在“科教兴区” 的战略位置来落实。二十年来,区政府与街、镇、乡人民政府始终将亿教育人民办纳入行政工作目标考核;区财政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投入始终保持了“三个增长”;全区干部群众、社会贤达心系教育、情系教育捐资兴教800多万元,其中为新一中捐款为328万元;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不断提高,教职工中的各级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人数每届比例较大,教职工中的新党员数逐年增加,各级政府从不拖欠教师工资,二十世纪末,全区教师工资按政策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一律委托银行发放。这进一步激发了全区近7000多名教职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积极性。特别是“普九”达标后,区委区政府将教育“普九”债务转移到各街镇乡政府负责,这的确减轻了学校的负担,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做好办好教育为人民这篇大文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江夏区各级各类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427385人,其中小学毕业生233930人;初中140438人;高中32416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9916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824人;师范毕业生4784人;电大毕业生5077人。二十年来,江夏区为清华、北大、武大、复旦、南开等全国高校输送合格新生9041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省市教委先后授予我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研教改工作先进单位、农科教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区特教工作被授予“全国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区县”荣誉称号。
展望明天,江夏教育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510103/120926.html

更多阅读

松滋教育信息网报道我校教学科研工作 医学科研获奖报道

3月15日,《松滋教育信息网》以“西斋小学:三措并举,促教研工作稳步上路”为题报道了我校教学科研工作,作者汪泽为。以下是信息全文——今春开学以来,西斋小学及早部署并开展了“骨干教师引路课、推门听评常态课、同课异教研究课”系列教

声明:《江夏区教育信息网网址 www.whjxjy.com.cn》为网友听雨潇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