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荣,男,1948年生于北京,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邯郸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颜料和传统色釉的研究实验工作,1979年调入故宫博物院研究陶瓷史至今。现任北京逸仙专修学院(原中国大学)教授、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技术总监、《宝藏》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
杨静荣_杨静荣 -简介
杨静荣
杨静荣,男,瓷器专家,1948年生于北京,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1985年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毕业,曾在邯郸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颜料和传统色釉的研究实验工作,1979年调入故宫博物院研究陶瓷史至今。2002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专业教授,博宝艺术网瓷器鉴定专家,中国世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 中古陶(北京)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鉴定专家。
作品
1976年在《文物》杂志发表第一篇论文《漫谈我国古代的花釉工艺》,至今发表论文近百篇,与他人合着出版专着《中国的陶瓷》、《中国陶瓷》、《民间陶瓷》、《龙与中国文化》4部。个人独立专着已出版《颜色釉》、《古陶瓷鉴识》、《颜色釉陶瓷的鉴赏和鉴定》。台湾出版《龙的身世》,为《龙与中国文化》的繁体字版。
杨静荣_杨静荣 -社会兼职
■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著名鉴定专家
■中国文物收藏导航网鉴定委员会委员
■ 中央电视台《鉴宝》专家组组长
■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专业教授
■北京逸仙专修学院教授
■ 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技术总监
■ 国土资源部主办《宝藏》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 鉴博艺苑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杨静荣_杨静荣 -访谈录
问:china.瓷器――中国。从英文单词上就足以看出瓷器在中国古代的地位。瓷器曾经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华夏文明的象征。从Current来看,人们对陶瓷爱好已经不仅仅是限于艺术上的价值,而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已逐渐占据了人们主导地位。杨老师,您对陶瓷及陶瓷历史有专业的研究,您认为陶瓷从古至今的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中国是瓷器发明最早国家,大概从唐代开始外销,外销至包括东南亚、西亚后来到欧洲,到欧洲以后最繁盛时候就是明代晚期到清初,那段时期,中国瓷器就像是Now日本电器似的,垄断整个市场。从元代开始中国瓷器就已经开始走向欧洲了。由于当时荷兰等地的海盗比较猖獗,所以当时的瓷器就全部经由荷兰港口再转向其余的外销地。
中国在南宋时比较繁荣,南宋发展的极盛的原因就是跟经济有关。从政治上就是说北宋战败后,迁到了南方,迁到南方后,政府要增加税收,然后就扩大海外贸易,所以沿海就南宋开始广东、福建甚至包括广西,瓷器生产就发展起来了,连广西的瓷器也都全部属于外销,而且,广西的瓷器有一个很怪的现象,我们在国外根本就找不到广西窑厂所生产的品种是在哪里出土的,在国内就更没有了,那样的瓷器就是给外国人生产的,它的造型、纹饰都是仿景德镇的青花瓷、耀州窑的青瓷。表面上看以为是为了方便才在那里生产,实际上是由于政治、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原因,所以那时候的政治分裂对于当时的经济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中国贸易到了清代乾隆以后就开始逐渐衰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挖土太多,消耗原料过多,而迷信说是动了龙脉了,就开始控制制作瓷器原材料,这样一来,就造成瓷器质量下降;另一个原因就是欧洲开始生产自己瓷器,还有就是日本与韩国,尤其是日本,日本当时就制作很多仿中国的瓷器,就运到欧洲市场上冒充中国瓷器。从元朝开始,从龙泉窑瓷器销售到西亚、中亚一带以后,伊朗就仿中国瓷器,Now在国外还可以买的到,因为我们的价格是比较低廉。生产规模较大,因此到后来就说得有点神乎其神了。1997年我去土耳其,在土耳其有个传说,说是我们中国瓷器可以试出是否有毒,就像是我们银筷子似的,当时一位土耳其人还问我这是真的吗?我说没有那么回事。因为比较新奇东西,所以他们就说得比较神奇,到欧洲发明瓷器后,中国就逐步退出瓷器在当时世界上的统治地位了,后来到清晚期时候,西方工业改革,生产设备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就对我们瓷器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清晚期收藏鉴定时候就可以经常看到英国、德国还有日本瓷器,因为他们的瓷器成本较低,老百姓都接受那样价格。
中国瓷器真正复兴时期是抗日战争后,从50年代到中国瓷器就一直在世界出口排名为第三,但也始终没有以前的辉煌。当今的排名第一是日本,第二是英国。我们在建筑陶瓷方面在世界上开始占据了重要位置,在世界出口排名是第一。
像中国的收藏,好像是历来的个传统,从明朝时候就开始有瓷器鉴赏,比如五大名窑都是明朝时候所评的,后来到明清的时候,就多了个官窑,因为当时的官窑是个特殊的性质,当时瓷器分三等,一等瓷器就是官窑瓷器,二等瓷器就是贵族使用瓷器,三等瓷器就是出口外销瓷器,所以到国外淘宝的时候都不知道,当时外销瓷器总量是6000万件,在欧洲存世较完整的还有100万件左右。后来到清晚期之后,国外博物馆对中国瓷器认知度较高,好多当时五大名窑名瓷,甚至包括元青花,都被国外博物馆高价收购了。另外还有一个中国瓷器热门原因就是价值方面,只有升值潜力,而不会造成贬值,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原因。
问:国内绝大多数的鉴定机构在鉴定古陶瓷时仅凭专家经验,在鉴定证书上,一般只有结论,不写依据,对同一物品,不同鉴定单位和专家的结论大相径庭。您认为这种“鉴定的客观标准难以统一”的难点在哪里?
杨:我一直和他们的观点不一样,我个人提出来应该传统鉴定和科技鉴定相结合,我不仅提出来,而且我也开始实践了,如历史博物馆已经开始这样鉴定了。象一些作假,它可以将以前的原材料调配出来,如果说化工材料明显的话,是可以检测出来的,如果不是很明显就不太好检测了,但是我觉得科技检测的客观性你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认为应该看怎么认知,包括看鉴定证书都有学问,所以我建议大家最起码去了解一下科技鉴定的常识。
所说的鉴定标准,比如传统鉴定它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看专家的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了。我觉得专家也应该与时俱进,因为作假每天都出现新的品种,如果专家不随着新的变化而增加自己的经验与知识的话,那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我的意思就是说不管是专家,还是收藏的,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包括作假的,那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势必会被淘汰,我就给你说一个例子,景德镇曾经有一个做高仿制品的人,后来退出了作假行列,就在亲戚的厂子干活,有一天他的侄子到他的房间去玩,在他的床底下发现了很多的瓷器,就问他“大伯,你买这个干什么?”他就回答说“我闲着没事就当是藏着玩!”他侄子说“您要是玩也弄点真的,这些全是前两年我们做的高仿制品”。我给你们说的这个例子是真事,我只是想说明的发展很快,如果说你一段时间不去了解社会上的新东西,那么你就会被淘汰,所以说我们专家每隔两个月就去转一下古玩市场,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作假品种出现。
所以说专家的标准很难说,我觉得鉴定体制上有一些问题,比如在国外,如果说你当顾问期间有一次打眼了,不管你的名气或者别的方面有多专业,那么你就会立马被解聘。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原来在日本号称陶瓷之父“小山父子夫”,他就给博物馆当顾问,当时他的薪金是相当高的,但是他就在给收购作品的时候打眼了,当时的公司什么都没有说,第二年就被人家立马解聘了,不像我们国内你再打多少次眼,你还是专家,没有一个克制,这就是我们体制问题了。
问:鉴定行业里,监管部门还没有要求对鉴定经营企业要有鉴定资质,对鉴定人要求有鉴定资质合格证书,不可避免到处都是“专家”,而且有甚者人们看好的专家为了经济利益把“假”的说成真的。在规范评估鉴定行业方面,您认为管理者应如何去做?
杨:鉴定行业里面,我个人觉得比较混乱,但是混乱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如果没有混乱就达不到天下大治了。因为所有的法制法规都是在有了特定的时间后才衍生出来的,比如有了杀人的事情发生,为了控制和对其的惩罚才有了死刑的诞生,所以我觉得怎么将其纳入统一管理条例,使混乱的状况变得好一些,但是有一些情况还是避免不了的,只能说是可以控制一下,不至于混乱状况。
问:在14日开幕的第3届全国陶瓷艺术精品展上,60件1975年景德镇为毛泽东特制的瓷器集体展出,代号“7501”瓷。在1997年拍卖会上,一只高白釉双面画芙蓉花观赏碗,拍出了170万。听说您专门对7501瓷做过调查研究,您如何看待“7501”瓷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
杨:“7501”这件事情我确实做过相关调查,“7501”这个代号的意思就是75年研究所的第一个研究项目。这个7501是新加坡人给炒作起来的,因为新加坡人比较崇拜毛泽东,但我调查发现中南海行政处没有这个瓷器的记录,要想鉴定7501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开水浇,如果是真的很快就会裂开,如果是假的,就不会破损。
如果喜欢收藏或研究毛泽东瓷器就去韶山纪念馆,因为当时毛泽东去世的时候,国务院就将毛泽东所用过的瓷器全部送回了韶山。
问:您入选了2002年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从您发表的文章来看,许多思想的确不断有新的发展,您的研究领域也不再局限于陶瓷,开始向陶瓷边缘行业延伸,比如像您在陶瓷艺术哲学方面有所研究,您能否谈谈您的治学方法及创新的动力?
杨:陶瓷史是一门综合的学科,版本目录学、史学、经济学、工艺学、艺术哲学等,都是必备的基础学科。尤其是版本目录学,如果作学问不查原始文献,不能甄别版本真伪优劣,势必会犯张冠李戴,鱼目混珠的常识性错误,既误导读者,又贻笑大方。
我在邯郸陶瓷研究所四年的实践工作中,受益匪浅,为后来专门研究陶瓷史打下了得天独厚的良好基础。复旦大学系统正规高等教育,使我掌握了成为一个学者必备的学习方法。
许多专家和学者学术成果辉煌,但达到一定高度后,往往不能向更高的层次产生质的飞跃,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美学的理论指导。美学不是玄学,虽然其流派很多,但它的基本研究对象只有三个,一是美的规律,二是人对社会的关系,三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只要把握住这三点,将其哲理用于专业研究之中,便会有一种高屋见瓴,游刃自如的创作自由之感。
我和刘志雄撰写《龙与中国文化》一书时,便牢牢把握美学三个基本研究对象,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在龙的形成,演变以及龙在中国社会,龙在中国人的宗教观念诸方面,提出许多新的一家之言。至今,该书已再版4次。高等教育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传授真理的发现方法,只有掌握了发现真理的方法,我们才能举一反三,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一门新的学科。
问:古玩收藏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行为,古陶瓷商业价值刺激着古陶瓷收藏群体,引发赝品也应市而生,冲击着整个古陶瓷交易市场。陶瓷鉴定涉及文化、历史、艺术、经济等学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您能否给我们的用户简单介绍一下古陶收藏应注意的事项?
杨:搞陶瓷收藏,如果从升值潜力上讲的话,记住:是历史上值钱的东西就一定会保值或升值。陶瓷主要把握3点:
1.历史价值;
2.艺术价值;
3.研究价值。
只要具备这几个条件就会升值或保值。为什么说古代值钱东西,将来还会值钱?那就是精辟意识。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纯粹就是爱好收藏,湖南就有一个人专门收藏延安时期的陶瓷,原来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人家就喜欢,而且还形成了新的体系,我倒是很提倡鼓励这样的收藏家。
我希望大家都会去关心我们国家的瓷器,那本身就是我们的财富。
杨静荣_杨静荣 -讲解瓷器
历史
首先,从瓷器的发展史讲起瓷器,是从瓷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华夏文明的象征。从当前来看,人们对陶瓷的爱好已经不仅仅是限于艺术上的价值,而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已逐渐占据人们主导地位。
中国是瓷器发明最早的国家,大概是从唐代开始外销,外销到包括东南亚、西亚后来到欧洲,到欧洲以后最繁盛的时候就是明代晚期到清初,那段时期,中国的瓷器就像是日本的电器似的,垄断了整个市场。中国贸易到清代乾隆以后就开始逐渐衰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当时挖土太多,消耗原料过多,而当时的迷信说是动了龙脉了,就开始控制制作瓷器的原材料,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瓷器的质量下降;另一个原因就是欧洲开始生产自己的瓷器,还有就是日本和韩国,尤其是日本,日本当时就制作了很多仿中国的瓷器,就运到欧洲市场上冒充中国瓷器。当年,从元朝开始,从龙泉窑的瓷器销售到西亚、中亚一带以后,伊朗就仿中国的瓷器,21世纪在国外还可以买到,因为我们的价格比较低廉。生产规模较大,所以到后来就说得有点神乎其神了。到欧洲发明了瓷器后,中国就逐步退出了瓷器在当时世界上的统治地位了,后来到清晚期的时候,西方工业改革,生产设备机械化程度,成本低廉,就对我们的瓷器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清晚期收藏鉴定的时候就可以经常看到英国、德国还有日本的瓷器,因为当时他们的瓷器成本较低,老百姓都接受那样的价格。中国瓷器真正的复兴时期是抗日战争后,从50年代到21世纪中国瓷器就一直在世界出口排名是第三,但也始终没有了以前的辉煌。21世纪的排名第一是日本,第二是英国。我们22世纪在建筑陶瓷方面在世界上开始占据了重要位置,在世界出口排名是第一。
鉴定
我们在鉴定陶瓷时,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一是传统鉴定,即俗称的眼学,根据专家的经验,凭借眼看手摸等手段,确认陶瓷的时代,窑口,真伪和价值。专家的经验是根据考古发现的文物资料和已经确认无误的文物,采用对比造型,纹饰,胎釉特征之后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世界认可通行的,尤其对中档以下的仿制品,基本不会出现失误。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鉴定高仿作品时,专家的意见可能会出现分歧。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借助另一种鉴定方法,即科技检测。21世纪流行的科技检测方法有3种,一是热释光,可以准确的检测陶瓷的烧成年代,误差在50年左右,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取样,对文物会造成破坏。二是无损检测陶瓷的胎釉化学成分,如果发现现代化工原料,可以准确断定其新老。三是无损检测釉的脱玻化系数,这种科技检测的原理并不复杂,釉是一层玻璃,而玻璃生成后,随着岁月的消失,会朝着非玻璃体转化,使用仪器检测,并通过计算,即可断定瓷器的大概烧成年代。用这种方法对付高仿瓷器非常有效。但是它的局限是只能检测带釉的瓷器。以上两种鉴定手段是21世纪世界上通行的鉴定陶瓷的方法,传统鉴定和科技检测相结合,可以保证失误率降到最低点。
收藏知识
像我们中国的收藏,好像是历来的一个传统,从明朝的时候就开始有瓷器鉴赏,比如五大名窑都是明朝的时候所评的,后来到明清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官窑,因为当时的官窑是一个特殊的性质,当时的瓷器分三等,一等瓷器就是官窑瓷器,二等瓷器就是贵族使用的瓷器,三等瓷器就是出口外销的瓷器,后来到清晚期以后,国外博物馆对中国瓷器的认知度较高,好多当时五大名窑的名瓷,甚至包括元青花,都被国外博物馆高价收购。另外还有一个中国瓷器热门的原因就是价值方面,它只有升值潜力,而不会造成贬值,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杨老师发表了一些个人观点:如果从升值潜力上讲的,记住:是历史上值钱的东西就一定会保值或者升值。陶瓷主要把握三点:1.历史价值;2.艺术价值;3.研究价值。只要具备这几个条件那么就会升值或保值。为什么说古代值钱的东西,将来还会值钱?那就是“精辟意识”。希望大家都会去关心我们国家的瓷器,那本身就是我们的财富。
杨静荣_杨静荣 -笑侃淘宝
捡漏
“这年头,捡漏的机会越来越少,想捡漏,难;现在淘宝贝,主要还得凭借历史、文物知识的积累。”杨老师一语道出了这其中的真谛。
杨静荣现场展示了一件嘉靖时期的将军罐图片,介绍,该文物全世界仅存4件,分别珍藏于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远在美国博物馆,仅有一件流通于市,珍贵程度可见一斑,满街都是嘉靖将军罐,这就有些幽默。
据杨老师介绍,由于类似物件在当时的宫廷使用中容易导致盖子损毁,因此,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那件藏品,盖子都是后配的,其上面的鱼纹都与另外三件有所不同。
2003年,当杨老见到此宝贝拍卖时,便建议其朋友下手,最终以300万元成交。短短几年时间,这件藏品再度现身拍卖行,以2000多万元的保守价格成交。
只有对收藏知识和文化历史足够地了解,才能在遇“漏”时,准确判断其价值。
马未都
提起中国收藏界,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观复博物馆的馆长――马未都先生。
说起马先生,杨老师可是有一说一,“他是收藏界的佼佼者,是收藏者中比较成功的;特别是他创办的私人博物馆,可以算是非常成功的;
杨老师肯定马未都先生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在,在马未都先生录制的《百家讲坛――说家具收藏》中,马未都认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其中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释长期被误读,李白说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
杨老认为,在《辞源》中,“床”一词的注释有三种,即:一、支架;二、卧具;三、井上的栏杆。“李白若是坐在马扎上,哪里还有什么诗情画意可言啊?”,床在这首诗中,应该意为“井上的栏杆”,即“井台”;诗人背井离乡,在冷落的深秋时分,一个人站在井台上,望着天上明月,看到围栏处洒落的月光,勾起思乡之情。显然,这样的解释更为妥当。
“上电视台讲话,可以说,但是还是需要严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马老师有任何高见,我们都可以切磋、交流。藏界说真话难上加难
被圈内称为“最敢说真话的中国古瓷器专家”,杨静荣教授毫不避讳地承认,曾发生被堵门叫骂,网上更是不止一人叫骂的情况。面对这样难以想象的状况,杨老师却一笑而过,“只能多向老子学习,学习他的‘无为而治’啊”。这一笑而过背后的滋味,恐怕也不是常人所能承受体会的。
在一次打假中,杨静荣得罪了人,后来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百度百科词条上的资料都被人故意改了,从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变成了副研究员,他也一笑而过。
曾在业界引发轩然大波的“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镇馆壶王被指赝品”事件。
“那是中央电视台要求做的一期调查节目。而我就是皇帝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的小男孩,说一句众人都知晓的实话――皇帝没有穿衣服。于是,一时间所有的矛头对准了我。”杨静荣教授微笑着说起这些过往,却在不经意间透出一丝无奈与尴尬。
杨老师介绍,关于此事,业界很多人士就知晓此事了,只是无人愿意多事。甚至还有人曾“打趣”地说道,“杭州人真有钱啊!帮我们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而来自台湾某瓷器研究专家,见到“文物”时,也不确定地问了杨老一句,“这东西是出土的吗?”,当获悉是收购来的,该专家很吃惊。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镇馆壶王被指赝品”事件确实值得国内收藏界和文博界反思。错就是错,应该知错就改。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发生类似藏品遭质疑的事情,可人家是怎么处理的呢?经专家和高科技仪器鉴定,该物品确实为赝品后,美国博物馆就直接将“文物”原有的说明标签换下,贴上“此物品为赝品”的说明,让参观者对比学习,以此警示世人。
此外,杨老师强调瓷器鉴定领域一定要走传统鉴定和多种科学仪器鉴定相结合的路径,这种看似自敲眼学派饭碗的做法,也是古瓷收藏界治乱的必由之路。
杨静荣_杨静荣 -论着
成功升值的经历
2002年在香港佳士得曾拍卖过一件嘉靖五彩盖罐。全世界的同类器只有4件,其中带盖的3件,故宫有1件,但盖子是雍正时期后配的。有一件解放后出土于西郊郝家湾,收藏在首都博物馆。还有一件早年流散国外,收藏在美国阿尔波特博物馆。这四件基本上一样,尺寸也差不多。佳士得上拍的这件是唯一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我的一个朋友大概花了300万元人民币买下。据说后来拍卖行曾找过他,想要以3000万元购回。注意一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嘉靖五彩盖罐的后配的盖,画面上的鱼走向是平行的,原装的那件盖上面的鱼是立起来的。嘉靖时期道教色彩很浓,上面四条鱼,底下八条,寓意四平八稳。加起来12条鱼,和道教有关系,很有意思。
再介绍一件今年上半年中国嘉德拍卖的一件国宝级的器物。图录上写得非常清楚,不是绞胎,而是叫做木流纹。如果要是绞胎,就不是国宝级的了。绞胎是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泥,像拧麻花一样拧在一起,或直接做胎,或削成片状,旋下来以后,贴在上面,有的在枕头上面贴有出花来。绞胎做起来不太复杂。
有人根据现代陶瓷工艺把这个品种叫做“绞釉”,实际上在古代没有绞釉工艺。绞釉是现代陶瓷工艺发明出来的一种釉。先用白釉放在缸里,然后洒陶瓷颜料,如果要出蓝色大理石纹的,就用氧化钴;如果要出黑色的,就用各种有色金属氧化物的混合颜料;还有其他颜色,如酱色、绿色等。把陶瓷颜料洒进白釉中,拿棍子搅拌,趁着搅拌时的流动性迅速蘸釉。但蘸了几个以后,一缸釉不可能老流动,不流动就混合了,这缸釉就报废了。市场上卖的仿大理石釉,就是这么做出来的。报废的釉料会增加生产成本,成本一高,大家都不愿意做了。市场上很少能够看到绞釉的产品出现。
绞化妆土是古代一种特殊的技法,磁州窑系统的陶瓷用的最多。化妆土是一种白色的陶瓷原料,有一定的附着力,可以把它抹在胎的外面,增加胎的白度,但是不能直接做瓷器。过去考古界的陶瓷研究者把它叫做护胎釉,其实在陶瓷工艺学上的标准名称就是化妆土。大概六朝时期的瓷器上就使用化妆土了。磁州窑的胎体是一种叫做“大青土”的高岭土,呈灰白色。这种土还有,一般用来做大缸和粗瓷。它的热稳定性能极好。但是灰白色的胎体需要美化,于是白色化妆土就派上了用场。
绞化妆土的技法是首先将白化妆土制成粥状泥浆,抹到胎体上面;黑色化妆土滴洒上去以后,用嘴吹出浮云流水的效果。我从一位藏家拿来的图录上看到这件盘子,当时眼睛一亮。我建议他一定要把这件拍品拍下,绝对值。因为绞化妆土工艺的器物,全世界存世大概不到20件,品相好的就3件。这件盘是3件之一,另外2件是在日本发现的一对梅瓶。国内博物馆藏有几件,比如开封博物馆藏有一件直颈瓶,但品相不是特别好;山西和陕西博物馆各有一件。这件盘子品相完美,是少有的艺术珍品,真正体现了陶瓷本身的艺术美。宋代制作这个盘子的工匠肯定是个技艺超群的大师,可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才把瞬间出现的浮云流水花纹凝固在土和火的载体上,令后人叹为观止。古代艺术品只有研究透了,才能发现凝聚在它们身上的古人的汗水和智慧。
这件是鼓钉洗也是出自拍卖行,没有款,实际上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产品,严格来讲应当是雍正的。为什么这么说?雍正七年唐英曾经在景德镇当督陶官,历史上有过的陶瓷品种都仿出来了,唯独钧窑烧不出来。后来唐英想到可能是原料的关系,就派他的助手吴尧圃到河南禹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