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青岩镇是贵州非常著名的文化古镇之一,游客来到这里,立即就会悠悠古韵。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是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寺庙、楼阁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2003年,全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3063万元。依托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区域优势,旅游经济收入上升趋势明显,与乡镇企业互为补充,行成了该镇两大经济支柱。
青岩_青岩镇 -基本内容
定广门
青岩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29公里,是花溪区南郊中心集散地,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古镇。地处东经106°37′――106°44′、北纬26°17′――26°23′,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为92.3平方公里,东接黔陶乡、西与燕楼乡、马铃乡相连,南与惠水县接壤。地势东、西、北部较高,中部、南部较低,属丘陵河谷盆地,海拔1100――1300米,最高峰大苗山海拔1330米,最低处思潜村官塘河入惠水处1010米,镇政府驻地海拔1100米左右。
青岩_青岩镇 -青岩古镇
青岩镇
于是,军事和经济的双重需要,成就了这座古镇。如今,它早已失去了军事价值,所谓城墙也不过是一段断壁残垣
而已。然而,看着那起伏的山势,仍能想像出它当年那蜿蜒的身姿。城楼后面,当街而立的是一座石牌坊,是光绪皇帝赐给当地一位状元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它还不算是“古董”,因为沿街的民居有的还是明代建筑。
青岩_青岩镇 -古镇简介
贵州贵阳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位于花溪区南面13公里,总面积为6.7平方公里,全镇人口29108人,总户数为5824户。明洪武初年,朝廷于今镇北一公里处设立青岩堡。天启三年(1623年),青岩土司班麟贵守土有功,奏准在青岩堡南一公里建城,取名青岩城,以“控制八蕃十二司,即用为土守备,准世袭”。后其子班应寿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对青岩城进行维修,并在南门外增建一门,为定广门。此次维修和扩建,不仅扩大了面积,而且形成了整座城镇的宏伟规模。清嘉庆三年(1788年)青岩武举袁大鹏对青岩城重修。清咸丰三年(1853年),青岩团务总理赵国澍对青岩进行修整。这次修整工程的重点是补修城垣,通用巨石垒砌,城墙上加建宽4米战道,设有敌楼、垛口等设施。与此同时维修了寺庙等,使青岩成为一座完整的重镇。现青岩镇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且有47处文物点编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卷》。
青岩古镇有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里布满了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体,耸立于四面八方的八座石牌坊(今仅存3座)和分布东西南北的几十处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及名人故居等等,是古建筑中的精华。为此,贵阳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5月17日将青岩古镇公布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将青岩古镇命名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花溪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1月7日将青岩古镇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岩_青岩镇 -悠久历史
青岩镇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初,在青岩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九寺(九泉寺、慈云寺、观音寺、朝阳寺、迎祥寺、寿福寺、圆通寺、凤皇寺、莲花寺)、八庙(药王庙、黑神庙、川主庙、雷祖庙、财神庙、火神庙、孙膑庙、东岳庙)、五阁(奎光阁、文昌阁、云龙阁、三宫阁、玉皇阁)、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以及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牌坊等,多为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青岩古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
青岩_青岩镇 -文化传承
青岩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市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底蕴,多民族聚居。全镇总人口中,汉族占总人口数的61%,少数民族占总口数的39%。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布依族占绝大多数。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以磷化工、建材、保健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发展快速。2003年,全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3063万元。依托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区域优势,旅游经济收入上升趋势明显,与乡镇企业互为补充,行成该镇两大经济支柱。
青岩古镇在贵阳市花溪南12公里处的213国道旁。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
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
青岩_青岩镇 -古镇传说
贵州贵阳青岩古镇古城墙
龙,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年,许多广告都将2000形象为飞舞的龙,实在是深入人心。眼光缭乱之余,想起了童年在青岩所闻龙的传说。
那时,青岩西南黑神庙的的山上、是葱葱的梓木树。在黔陶路旁边龙阁周围,更有森林的油杉。城里的场坝在我眼中也是好宽好大的。高高的城墙,众多的庙宇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