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指肠粘膜损害和炎症,严重时小肠可能发生坏死,引起肠穿孔和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其病因不完全清楚。体弱的早产儿小肠血供不足可能引起部分肠损伤,细菌侵入损坏的肠壁,在肠壁间产生气体。如果小肠穿孔,肠腔内容物流出到腹腔,引起腹腔感染(腹膜炎),感染可呈血源性播散(败血症),甚至死亡。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_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简介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急性肠道节段性坏死疾病。病变以空肠为主,严重者全部空肠及回肠均可受累。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胀、腹泻、呕吐及便血,重症可引起休克,病死率高。自婴儿至成人均可发病,以3~9岁儿童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_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在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中,在小肠中通常有三个因素出现:持续的肠缺血损害,细菌定植,肠腔内底物(如经肠喂养)。
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原因尚不明确。已确信肠缺血损害可破坏肠道产生粘液,导致肠道易受细菌侵袭。一旦开始喂养,为肠道细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底物,而细菌可渗透过肠壁,产生氢气并积聚,产生X线上特征性的肠壁积气,气体并可进入门静脉,通过腹部X线平片或肝脏B超可见到肝脏上面的门静脉积气。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导致整层肠壁的坏死,穿孔,腹膜炎,败血症和死亡。
缺血性损害可由于缺氧性损害所触发的原始潜水反射引起的肠系膜动脉痉挛,导致肠道的血流明显减少;在换血过程中,败血症时期或用高张力配方奶喂养时,肠道血流减少导致肠缺血性损害。同样,先天性心脏病可减少体循环血流,或动脉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导致肠道发生缺氧/缺血,从而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_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病因
1、饮食因素,如高渗乳汁或高渗药物溶液可损伤肠粘膜,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氢气;
2、肠道供血不足,如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脐动脉插管、红细胞增多症、低血压、休克等;
3、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梭状芽胞杆菌等过度繁殖,侵入肠粘膜造成损伤,或引起败血症及感染中毒性休克加重肠道损伤。
病机探微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内虚,感受热邪所致。热毒内蕴,下移大肠,灼伤阴络,致血不循经,妄动妄行,胃肠功能障碍,血从大便而下。热邪耗伤津血,血少津枯,影响血的运行,血阻脉络而成瘀血。病久气血乏源,而见气虚之证。本病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_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症状
1、呕吐:呕吐物带胆汁或咖啡样物。无呕吐的患儿常可自胃中抽出含胆汁或带咖啡样胃内容物。
2、腹胀:常为首发症状,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便血:轻者仅为大便潜血阳性,重者则为果酱样或鲜血便。
4、全身症状:早期可有反应差、嗜睡、体温不稳、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大多数病儿病情进展快,很快出现较重的感染中毒症状,精神萎靡、体温不升、青紫或苍白、四肢凉、休克、酸中毒,甚至频繁呼吸暂停、呼吸衰竭、DIC、败血症及肠穿孔而死亡。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_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疾病诊断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一、诊断中医诊断辨证:
本病初以邪实为主,病久气血亏虚,病情轻重悬殊,进展迅速,临证首先应辨别虚实。恨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常将其分为以下两种证候类型。
1.热毒蕴结主证:腹泻,便血,发热,腹胀,腹痛,呕吐,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质红或暗紫,舌苔黄腻。
分析:本证多由邪热蕴于大肠,热伤血络而致。热蕴于内,故见发热。热伤阴络,血不循经,故见便血。胃肠湿热,运化失常,故见腹泻,腹胀等症。血溢脉外而成瘀血,瘀血阻滞而见腹痛等血瘀之象。
2.气血亏虚主证:为本病恢复期,上述临床表现明显缓解,见面色huang白,倦怠乏力,腹胀,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数,指纹沉稳色淡。
分析:本证多由于病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脾胃运化无力,气血来源不足,故见面色huang白,倦怠乏力等症。气为血帅,气虚则血滞,故在气虚的同时,亦可见血瘀之象。
西医诊断病史:常发生于生后3~10天。
二、实验室诊断:
1血气分析可有代谢性酸中毒。
2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升高或减低。便隐血试验阳性。粪便和血培养可阳性,以杆菌多见。
三、鉴别诊断
1、机械性肠梗阻:X线腹平片上液平面的跨度较大,肠壁较薄,无肠壁间隙增宽模糊,无肠壁积气,再结合临床不难区别。
2、中毒性肠麻痹:当原发病为腹泻或败血症时,易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误诊为中毒性肠麻痹,但后者无便血,X线片上无肠壁间积气等。
3、新生儿出血症:生后2~5天出现,可以胃肠道出血为主,需鉴别。本病有生后未给予维生素K注射史,无腹胀,X线片也无肠道充气和肠壁积气,维生素K治疗有效。
4、自发性胃穿孔:多由于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引起,常见于胃大弯近贲门处。病儿生后3~5天突然进行性腹胀,伴呕吐、呼吸困难和发绀,X线平片腹部仅见气腹,无肠壁积气或肠管胀气。
5、肠扭转:此时机械性肠梗阻症状重,呕吐频繁,腹部X线平片示十二指肠梗阻影像,腹部阴影密度均匀增深,并存在不规则多形气体影,无明显充气扩张的肠曲。
6、先天性巨结肠:有腹胀,X线片上有小肠、结肠充气影,需与早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前者有便秘史,无血便,X线片动态观察无肠壁积气征。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_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疾病治疗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液量:根据日龄每日总液量为100~150ml/kg。
2、热卡:病初保证每日209.2kJ/kg(5Okcal/kg),以后逐渐增加至418.4~502.1kJ/kg(100~120kcal/kg)。其中40~5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45~50%由脂肪提供,10~15%由氨基酸提供。
3、碳水化合物:一般用葡萄糖,每天5~18g/kg,周围静脉输注浓度++、血糖>7.28mmol/L,应减少糖的输入;如血糖多次测定>11.2~16.8mmol/L,应加用胰岛素0.25~0.5u/kg。
4、蛋白质:常用6%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开始以每日0.5g/kg,按每日0.25~0.5g/kg递增,最大量为每日2.5g/kg。输注氨基酸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热量的前提下,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故使用时要求非蛋白质与蛋白质热量之比约10:1,每克氨基酸氮输入时要求热量为628~837kJ。
5、脂肪:常用10%Intralipid,开始每日0.5g/kg,按每日0.25~0.5g/kg递增,最大量每日3g/kg,输注速度为,胎龄33周者每小时不超过3.0ml/kg。
6、电解质:一般每日供给钠3~4mmol/kg,钾2~3mmol/kg,氯2~3mmol/kg,与上述营养物质配成1/4~1/5张液体输入。但应监测血电解质浓度,随时调整。钾的浓度不应大于3‰。如有额外丢失(呕吐、腹泻及胃肠减压)则需提高氯化钠的供给,一般配成1/3张液体输入。如存在酸中毒,可每次给5%碳酸氢钠3~5ml/kg,必要时根据血气检测调整。
7、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常用安达美(含各种微量元素)每日1ml/kg,水乐维他(含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每日1ml/kg,维他利匹特(含各种脂溶性维生素)每日5ml。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_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疾病护理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一)常见护理诊断
1、排便异常腹泻、便血与肠道感染、缺血、坏死有关。
2、腹痛、腹胀与肠道坏死、感染有关。
3、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禁食、胃肠减压有关。
4、营养不足与腹泻、呕吐、长期禁食有关。
5、潜在并发症休克与血容量下降、微循环障碍有关。
(二)护理措施
1、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的变化,观察肢端温度及皮肤有无淤斑。密切注意肠鸣音的变化、腹部体征、腹痛症状,以及大便的性质、次数及量。一旦患儿出现面色发灰,精神萎靡,四肢发凉,脉搏细弱,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2、患儿一般需禁食,胃肠减压5~10d,重症可延长至14d或更长。腹胀消失,粪便潜血转阴,患儿有觅食表现,可试喂少量5%葡萄糖水。2~3次后无腹胀、呕吐可开始喂流食,由稀释奶少量开始,情况良好可加量,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少渣饮食,直至恢复到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正常饮食。1在禁食期间,静脉补充能量、电解质及水分。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腹胀明显者可进行肛管排气、胃肠减压。一般不宜使用止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