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鱼档》,中国电影,由张良执导。
80年代初,三个待业青年在闹市口摆了一个卖鱼档。为了赚钱,他们和其他个体户展开了不择手段的竞争。后在
《雅马哈鱼档》人们的热情帮助和引导下,终于使他们懂得了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经商致富和怎样做人的道理。1984年导演张良来到珠海电影制片厂开始筹备他的南国三部曲。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第一部反映民营经济的电影,它用情节化的影像,记录了广州个体户如何靠自己的双手走向富裕的细枝末节。它开拓了国内反映个体经济、民营经济之类别电影的先河,被学者称为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张名片”,盛誉至今未减。
雅马哈鱼档_《雅马哈鱼档》 -影片概述
语言:普通话/粤语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出品年度:1984
影片类型:剧情片,故事片,纪录片
《雅马哈鱼档》
又名:Yamahayudang
导演:张良(LiangZhang)
编剧:章以武/黄锦宏
主演:张天喜/黎志强/杨丽仪/许瑞萍/石坚
80年代初,三个待业青年在闹市口摆了一个卖鱼档。为了赚钱,他们和其他个体户展开了不择手段的竞争。后在人们的热情帮助和引导下,终于使他们懂得了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经商致富和怎样做人的道理
雅马哈鱼档_《雅马哈鱼档》 -影片简介
待业青年阿龙邀好友海仔和女友珠珠,在龙珠街头合伙开了一家以摩托车牌号命名的雅马哈鱼档。开张之日,生意兴隆。后来由于海仔好占小利,买卖中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事时有发生,因而毁坏了鱼档的声誉,生意一落千
丈,三个好友只好分道扬镳。海仔流落街头,干起骗人钱财的勾当。珠珠深爱阿龙,但被母亲逼着与一个澳门男人相亲。阿龙默默地踯躅街头,无所事事。这时,街道个体户协会负责人葵妹,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鱼档,阿龙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开着摩托车干得非常出色。通过与葵妹的接触,阿龙懂得了人的价值在于拼搏,在于奋斗。他找回潦倒的海仔,又与珠珠重归于好。在葵妹的建议下,两家鱼档合并联营,组成了一个新的联合实体。他们努力地奋斗着。
《雅马哈鱼档》
雅马哈鱼档_《雅马哈鱼档》 -角色介绍
阿龙:25岁,是在“文革”旋风中畸形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的信条是“青春不美,死了后悔,青春不乐,死了白过”。但他有敢做敢想的气魄,希望重新做人。后来他在卖鱼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赚钱、如何做人,也明白了自己在社会上应该寻找什么位置。
《雅马哈鱼档》
海仔:阿龙的同班同学,头脑灵活,是阿龙的“狗头军师”。他聪明、机灵,但无人正确引导,一味地耍小聪明,善于在广州街头炒买炒卖。“雅马哈”鱼档就是因为海仔的鬼点子骗人术垮了台。
葵妹:葵妹是个正面的青年典范,她聪明、宽厚,功课好、品行正,有一股凛然正气。葵妹在高中毕业之后选择了个体鱼档行业,帮父亲打理生意。在葵妹心目中,自己干的虽然是没有出息的行业,但却要立志做个正直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珠珠:阿龙的女朋友,是一个从小任性、被娇纵溺爱惯了的形象。但珠珠对爱情非常执著,珠妈给她介绍澳门客,她坚决反对。与此同时,珠珠也妒忌葵妹,把葵妹与阿龙合作经营看成是一种爱的争夺。
秦兆强:即“烂仔强”,是浪子回头的先进典型。他自办了一间五金店,坚持薄利多销、服务于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后来更成为了葵妹的未婚夫,也帮助阿龙改变了人生观和价值观。
澳门客:澳门客不是一个反面角色,而是一个正人君子。他来广州找合适做妻子的人选,澳门客的糊涂与珠珠妈的虚荣凑在一起,闹出了一幕喜剧。
雅马哈鱼档_《雅马哈鱼档》 -获奖情况
1985年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二等奖;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雅马哈鱼档_《雅马哈鱼档》 -影片解读
现学术界正在探讨、弘扬“岭南文化”(也有称“珠江文化”)。“岭南文化”的确源远流长,可惜在上世纪的60年代末至70年代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
电影《雅马哈鱼档》的出现,是承前启后的。记得该片上映时,瞬间引起轰动效应。这不但是在广东地区,其他区域的人士也刮目相看。“老广”出手不凡,饮了头啖汤!没有内涵的新鲜感是会很快消失的,但是有魅力的作品,必然可以穿越时光隧道产生张力。在上一世纪末的一个偶然机会再看《雅马哈鱼档》,它仍然耐看。在场的文化界人士亦有同感。
《雅马哈鱼档》
《雅马哈鱼档》并没有现在“第三代”、“第四代”电影导演惯用的艺术语言,它属“平民意识”电影一类。编剧、导演“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来自对当时方兴未艾的“个体户”的人文关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的文学艺术。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广州艺术家得益于此,不少敏锐的目光捕捉了时代的亮光。广州的“街市仔”,率先堂堂正正地成为银幕的主人。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原汁原味的广州故事、广州人物、广州场景、广州语言,让“老广”确确实实在电影界威了一回!“粤味电影”继《南海潮》等片之后,续上弦了。
“岭南文化”是综合的社会文化,它渗透在广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创造主体是“粤军”。《雅马哈鱼档》的主创作成员,有的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但他们早已融进了广州的社会生活中。热爱广州生活、熟悉广州生活,《雅马哈鱼档》才有了广州的灵气。这虽然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却又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据说广东已经有200万“外来工”,他们必然参与“岭南文化”的创造,也必然孕育出形形色色的“鱼档”,丰富着、创造着“岭南文化”!
再现广州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开放刚刚实行之初,个体户作为民营企业的雏形,逐渐在全国范围内燃起星火,广州人敢于吃螃蟹的作风闻名于世,再加上临近港澳的地缘优势,这股自主创业的气息在本地一夜春风,自然也就合情合理了。这段历史,正是开风气之先的《“雅马哈”鱼档》之所以能落户广州的时代背景。
《“雅马哈”鱼档》讲述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几个广州本地的待业青年,如何在自谋职业的个体鱼档生活中,学习赚钱、学习人生以及探索人的价值。
这部电影,被誉为是当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纪录了当代广州真实的市井生活。通过“雅马哈”鱼档的兴衰变化,展现80年代广州个体营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展现高速建设中的城市新貌、展现一代新人的崛起以及他们的理想和情操。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黄树森按照新人类们喜欢的数字玩法,将广东文化的骄傲归纳为“1111348”,即:一红一白、一玉一雕、三电四曲八旦。其中“三电”是指三部电影,《“雅马哈”鱼档》是我国表现市场经济、反映民营企业的第一部电影,俄罗斯、越南等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都多次在电视台播出此片,将其作为改革的示范性教材。在许多观众眼里,无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在电影正式上映将近20年的今天,《“雅马哈”鱼档》只是一部“代表小市民”的通俗电影而已,然而文艺界给予该片的评价却是沉实有力――它不但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张名片”,同时还成为其他国家改革的示范性教材。
今日重新欣赏《雅》片,已经难以在“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拟定其电影体裁,在某种意义上,《雅》片以彩色故事片的面貌诞生,却在无意间完成了“纪录片”的使命。它不但纪录了广州的市井生活和城市风貌,同时也记载着广州人的时代精神。
告别“伤痕”面向未来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文艺界还徘徊在“伤痕文学”的阴冷岁月当中,那个时候的文学作品几乎清一色地用“回眸”的泪光来审度和制造悲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批从正面反映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文学作品悄悄涌现,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的作者章以武回忆20年前作品发表时的坎坷――这部只有8000字的短篇小说,原本打算发表在本地报纸的副刊之上,然而由于版面的限制,作品只能在删节之后才允许刊登。为了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小说最终没能与读者见面,但这部思想进步、反映个体户生活素材的作品却被有识之士相中,提议把其完善成中篇小说。当时已是广州师范大学讲师的章以武于是便和自己的学生、广州人黄锦鸿合作撰写了《“雅马哈”鱼档》的中篇版本。这部小说后来不但获得了首届《花城》文学奖,而且还被珠江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工作者推荐作为电影剧本。章老师回忆,当时有人就批评这篇小说,并冠以“典型的修正主义文学作风”的帽子,由此可见这样一部作品在当时已经具有了先锋、前卫的气味。
《雅马哈鱼档》
“广州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是电影在北京大学播映时,学生们喊出的观后感。在今天看起来,电影画面中展露的迪斯科舞厅、音乐茶座、摩托车、各种牌子的香烟已经是“土旧”之物,然而这些生活形态以及各种物质在当时却是地地道道的新鲜生活。北方观众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种自由开放的“幸福生活”,视觉上以及思想上的冲击令电影在短期之内便制造了票房神话。
诚信做人,光彩赚钱”,这是作者要反映的思想核心,这种思想正是广东人之所以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独占鳌头的思想根源之一,这一信条至今依然适用。
雅马哈鱼档_《雅马哈鱼档》 -幕后故事
《“雅马哈”鱼档》的作者章以武在谈到这部电影缘何成功之时,提到“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因为它的导演是张良先生。这么说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对张良成熟的电影制作技巧的赞誉,而是因为他的个人作风恰恰与电影的本质精神不谋而合――张良具有创新精神,他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大胆地任用了个体户、服务员出身的非专业演员担当重要角色,给影片注入了强烈的生活体验趣味;不仅如此,影片还有粤语版以及普通话版两个不同版本,这在当时更是新潮的做法。
《“雅马哈”鱼档》是张良导演生涯中最出色的电影之一,不但获得了当年政府奖的二等奖,而且还参加了柏林电影节,并享誉东欧、苏联、越南等红色区域,成为其他国家改革开放的教材。
张良在阐述其导演思想时指出,《雅》片的主题是“如何做人”,他认为这是“古往今来一切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
他要求每个演员抛弃以往不切实际的表演概念,不要追求如何表演,而要深刻体验人物的生活和感情,去追求人物“如何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出于这种要求,张良特地任用了多位非专业演员,出演包括“珠珠”、“海仔”等重要的角色,他们出身于个体户或者百货商店服务员,能够通过切身体会分析角色,更容易找到角色的内在根据而免于使表演流于形式。
关于片名
电影为何不取材于“牛肉档”、“菜档”而专注于“鱼档”?小说作者章以武老师解释,为何主人公要卖鱼而不卖其他肉类,从美学的观点来看,这比较符合本地化的生活语言,也符合镜头语言的需要。广州人讲求“生猛”,活蹦乱跳的鱼正好暗合了这种“意头”,而在电影里头表现卖鱼的场面,则是动感十足,颇有看头。
至于鱼档为何要取名为“雅马哈”,当时也有不少人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这个名字太过于崇洋媚外。而章以武则认为“雅马哈”作为一个摩托车品牌,是当时大多数年轻人熟知的流行名词,鱼档以此命名不但有群众性,同时也琅琅上口,于是坚持用小说的原名。
电影布景
电影《“雅马哈”鱼档》的场景非常丰富,不但有人们熟悉的农贸市场、芳村鱼栏、西濠夜市,而且还有地地道道的粤式典型土屋、茶楼、麻石小街以及广味浓厚的腊味店、喷水鱼池、发型屋、鱼蛋粉档等等。张良在导演该片的时候不但要求每个场景都要符合当时广州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同时还要求演员的服装也来自生活,背景的声音包括广东方言、叫卖声等等也取材于真实环境。尽管几乎所有的素材都要求“来源于生活”,但录制一部电影毕竟需要专业的场地以及各种灯光器材,所以拍摄时的场景包括鱼档、市场、老屋等等,都是用“搭景棚”的办法制造的,而非取自实景。
角色原型
小说《“雅马哈”鱼档》是根据现实生活撰写的,它的主人公阿龙、葵妹均有现实原型。章以武老师透露,阿龙的原型其实是他自己的一个学生,平常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形象不良。后来这个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以做小买卖、开鱼档为职业,每月固定收入200元,还特地请章老师到东方宾馆喝早茶(当时他的工资只有68.5元)。这个事情触动了章以武的创作欲望,那个学生自然也成为了小说的原型。
还有一位主角葵妹――章以武称,自己在广州美术学院对面的细岗市场买鱼时,看到一位卖鱼的姑娘身穿白色的高领毛衣、牛仔裤和大水靴,衣着非常时尚、光鲜,这个形象后来便成了葵妹的蓝本,而细岗市场以及百灵路市场的鱼档则成为了作者体验生活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