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病引是一种叫做锥虫的寄生虫感染造成的疾病,流行于中部非洲。14世纪,马里国王Mari Jata就染上了这种疾病,昏睡大约2年后死亡。这是较早的昏睡病例。几个世纪后,西方殖民者把贸易拓展到西部非洲时,发现了这种怪病。人们对病因解释也是千奇百怪:有人认为是喝酒太多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吸大麻过量、吃了变质食物,或是精神创伤造成的。后来,探险者们发现当地一种名为采采蝇(Tsetse fly)的虫子和这种疾病之间的联系,把它叫做“苍蝇病”。
昏睡病_昏睡病 -历史
昏睡病
自史前时代以来,在非洲就有昏睡病。但第一个昏睡病的病例是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哈勒敦在14世纪时记载下来的。患有昏睡病的病人如此乏力,以至于很容易因饥饿死去。伊本・哈勒敦访问的一个部落首领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两年之后他就死掉了,整个的部落的人都因昏睡病而死去。
1902年,英国政府派出一个研究组去研究昏睡病,奥尔多・卡斯泰拉尼是研究组成员之一。通过尸检他发现许多患者的大脑内有一种不知名的新寄生虫。
1901年,戴维・布鲁斯加入该研究组,发现,牛患的“非洲锥虫病”是由一种称为锥虫的寄生虫引起的,并且这种疾病是由舌蝇传播的,布鲁斯和卡斯泰拉尼当时发现,所谓的卡斯泰拉尼的新寄生虫也就是锥虫。布鲁斯在地图上标明了舌蝇出没的地点,发现这些地点和昏睡病的流行地点相吻合。于是就告知人们远离这些地区。
第一种用于治疗昏睡病的药物是砷的化合物,现代的药物也不能治愈严重的昏睡病病例。对这种疾病尽早用药是治愈关键。
昏睡病_昏睡病 -病原
锥虫
锥体虫,也译为锥虫,动鞭毛虫纲、动质虫目、锥体虫属的通
称。锥体虫的鞭毛演化为膜状,种类很多。锥体虫多寄生于人、畜体内而引起严重病疫。如由采采蝇传播的冈比锥体虫能导致致命的昏睡病,马媾疫锥体虫则在马交配时传播而引起生殖器官水肿和溃烂,世界性流传。
成虫主要寄生在脊椎动物(尤其是鱼、鸟和哺乳类)血液中。多数种类需要一个中间宿主(昆虫或蛭)方能完成其生活史。例如昏睡病的病原体甘比亚锥虫或罗得西亚锥虫,透过舌蝇传播。
昏睡病_昏睡病 -临床表现
昏睡病又称为睡眠病,以过度睡眠为主要临床表现。非洲昏睡病的疾病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并发症与疾病的病程进展有关,如发生心肌炎、影响生长发育等。
采采蝇
急性期呈现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征象。罗得西亚昏睡病起病急、病情重,表现为弛张型高热、严重头痛、头昏、乏力、贫血、手与足及眶周组织皮下水肿、疼痛,并且出现典
型的环形红斑。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压痛性淋巴结病,肝脾肿大。冈比昏睡睡病病情较轻,体征和症状在数月和数年内间歇发作,数年后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睡眠障碍出现于病程后期。随着脑组织的直接受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过度睡眠是突出的临床特征。患者常常面无表情、眼睑下垂、无精打采、毫无活力、反应迟钝、讲话声音低微。白天睡眠增多,甚至就餐时也能睡着,夜间睡眠的连续性差。根据神经系统受累程度不同可以出现相应的体征:手指震颤、舌抖动或舞蹈样动作。癫痫发作常见,特别是在脑组织受累的早期或癫痫持续状态后。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将逐渐变得极度衰弱,进入癫痫持续状态、高热、继发感染和昏迷状态,常导致死亡。罗得西亚昏睡病是最严重的一种,若不治疗通常在1年内死亡。
非洲昏睡病的疾病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并发症。并发症与疾病的病程进展有关,如发生心肌炎、影响生长发育等。因原虫内的锥虫引起昏睡病,流行在某些热带非洲地区。它通过采采蝇叮咬后传播该病,发病初期是淋巴结肿大、发烧和头痛。如不治疗,经过几个时间段后,便出现脑脊膜炎、脑膜炎、全脑炎,导致昏迷或死亡。
昏睡病_昏睡病 -相关事例
乌干达北部出现急性昏睡病病例
2009年,乌干达北部多个地区出现急性昏睡病病例,当地政府已经发起一项预防牲畜向人类传播昏睡病的行动。在乌干达,慢性昏睡病通常发生在西北部地区,急性昏睡病则仅限于东南地区。但近期急性昏睡病开始在北部地区频繁出现。专家担心,这两类病症在北部同时出现将给诊治带来困难。
乌干达农业部门与卫生部门向全国畜牧业者免费提供杀虫药,希望能从源头上控制急性昏睡病在北部地区的传播。农业部官员认为,急性昏睡病的“北上”主要由于携带这种特异寄生虫的牲畜从东南部向西北部迁移,从而将这种病带入西北部地区。
昏睡病又称锥体虫病,由非洲舌蝇传播。这种昆虫口器尖利,叮咬人或动物,吸食血液,并将锥体寄生虫注入体内。这种寄生虫寄生在血液和脑脊髓液中,引起昏睡病。嗜睡病人的主要症状包括被叮咬处酸疼、发高烧、全身疼痛、甲状腺肿大、昏睡不醒。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便会有生命危险。
锥体虫病在安哥拉肆虐
2001年3月19日安哥拉锥体虫防治局人士报道说,自年初以来,在安哥拉境内已经新发现4500例锥体虫病。
这些病例主要是在本戈、威热、扎伊尔、南北宽扎、马兰热省和罗安达周围地区发现的,其它省份目前尚没有锥体虫病例的报告。安哥拉去年共发现了5500例锥体虫病,预计的发病率将会超过去年。锥体虫病最早是1949年在安哥拉发现的,但那时患者很少。50年代起患者人数开始增加,60年代和70年代初,这种疾病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1975年后,由于战争,大批专业医护人员流失到国外,锥体虫病又开始肆虐。锥体虫病又称睡眠病,是由非洲舌蝇传播的。这种昆虫口器尖利,能刺破人或动物的皮肤,吸食血液,并将锥体寄生虫注入到人体内,寄生在血液和脑脊髓液中,引起睡眠病,其死亡率高达15%。
安哥拉全国只有5名治疗锥体虫病的专业医生。锥安哥拉锥体虫病防治局表示,至少须配备500名医生、护士、实验和管理人员才能满足全国防病治病的需要。
非洲儿童丧失意识似僵尸
2012年3月28日非洲东部出现一种此病,能够将患病儿童变成“僵尸”。这种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多。当地人将这种疾病称之为“瞌睡病”,能够严重影响儿童的性格,让他们变得孤僻和神志不清。在乌干达北部、苏丹以及坦桑尼亚,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瞌睡病,患病儿童的年龄通常在5到15岁之间。这种疾病让儿童昏昏欲睡――眼睛闭合,头部低垂,即使他们可能并不疲倦。这种疾病的形势越发严峻。瞌睡病导致他们跌倒在地,给身体造成损伤。很多儿童丧失意识,最后走向死亡或者发生严重事故,例如摔倒在炉灶上或者溺水。
瞌睡病的其他症状包括丧失认知功能和生长萎缩。一些患者出现与癫痫症类似的症状和进食困难,变得和僵尸一样。其他一些患者因身体虚弱或者营养不良被传染病入侵,最后离开人世。在乌干达北部,患上瞌睡病的儿童多达3000。当地母亲格雷斯・拉加特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讲述了她的两个孩子患上瞌睡病后出现的症状。她表示两个孩子会像癫痫一样出现抽搐,每发作一次,样子就越发和以前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