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香港市政局于1977年在香港大会堂创办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每年一次,为期两周。自1978年起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与支持,规模日益扩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变成国际电影中心地之一,密切本港与世界电影工作者间的联系与交流,并使香港电影界人士及观众了解世界影坛的发展。主要活动有:放映各国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放映亚洲地区新片,放映香港影片,举办香港电影回顾展,举行纪念性活动,举办专场映出,召开研讨会,举办与电影节有关的其他展览会。
香港电影节_香港国际电影节 -发展历史
第三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海报香港国际电影节自举办以来,一直被誉为亚洲电影荟萃之盛会,也是回顾香港电影辉煌历史的舞台。
1970年代,时任香港文化署署长陈达文,向市政局建议创办香港国际电影节,把世界各地优秀的电影带给本地观众,此建议旋即得到议员及政府的支持,于是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正式创立。
首届电影节属于试办性质,由市政局举办,选映了三十七套电影,观众人数只有约16,000人次,并只有香港大会堂一个放映场地。
由于第一届的成功,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8年起开始稳步发展,由第四届起,每年均于复活节期间举行,为期十六天。复活节是香港的公众假期,最长可达一周时间,痴心的影迷刚好可以放开手边事,留下“一日赶三五场”的难忘记忆。
创办初期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小,选映电影数量不多,主要向香港输入并推介国际知名电影。当时的国际电影节处在一个引进期,目标很简单――推荐好的电影。从80年代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改变定位,在继续介绍国际优秀电影的同时,积极向国外电影人和观众展示亚洲的电影新作。
2000年,由于市政局不再运作,电影节改由香港特区政府属下,由原来市政局分拆出来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2001年,第2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香港艺术发展局首次合办。2002年至2004年,则由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由2005年开始,电影节正式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举办。
由第四届起,香港国际电影节每年在3月至4月复活节期间举行。
作为亚洲电影重要生产地,香港的国际电影节为香港电影提供宣传与接触观众的机会,也令香港及亚洲观众可接触更多不同种类的电影。
2005年,为让更多人可同时欣赏电影,及为电影节提高话题性,主办当局把全亚洲最大,供户外放映使用的吹气银幕空运到港,在中环添马舰放映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为使电影节在国际电影圈的认受性,主办当局于2007年开始,在电影节期间筹办亚洲电影大奖。
以突显该协会在全球电影市场之新定位,并贯彻其推动新一代投入电影艺术创作之使命。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的全新品牌,透过焕然一新的标志、协会及其节目,贯彻其推动新一代投入电影艺术创作之使命。
香港电影节_香港国际电影节 -主要活动
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传统就是汇聚不同的文化和电影流派,把电影推至不同年龄、界别和爱好的观众,以达致创意交流的目的,也协助香港发展成为亚洲的电影文化中心。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7年创办至今,以坚持推动香港电影文化和选映高质素电影为理念,成为国际间极受重视的电影节。除了致力于推介华语电影及发掘影坛人才外,电影节更是全球电影打入香港、大中华及亚洲市场的最佳踏脚石。电影节精选全新高质影片作隆重首映,并邀请导演、演员出席红地毯活动及与观众答问环节,交流心得。
香港国际电影节以操办者对电影的痴迷著称。每年,电影节的节目策划人都要从世界各地搜罗大量上一年的出色艺术电影,奔忙于戛纳、威尼斯和柏林这样的顶级电影节自是他们少不了的功课,其眼光更广及俄罗斯、阿根廷等地的影展,大有将各地优秀电影一网打尽的意思。这个“影迷”气氛浓厚的电影节还贴心地在各放映场地免费派发《影讯》,及时向观众通报节目变动情况,更有水准不俗的免费讲座。
主题环节单元名首映礼开幕电影、闭幕电影、隆重首映、与观众会面等竞赛展映新秀电影竞赛展映、纪录片竞赛展映、国际短片竞赛展映、颁奖礼之夜等大师与作者大师级、作者风等华语电影香港电影面面观、电影生力军等国际电影影迷嘉年华、世界视野等纪录片亲爱的地球、真的假不了、影人影事等平台自主新潮、我爱午夜长、前卫眼、修复经典、我看我电影、超人气动画等焦点・致敬焦点影人、影人经典作品回顾等附加节目大专学生作品展、ifva纪录片系列作品精选等香港电影节_香港国际电影节 -历届资料
年份主题开幕电影闭幕电影荣誉大使/形象大使第25届(2000)刘国昌《无人驾驶》陈果《榴莲飘香》陈以文《想死趁现在》
第25届(2001)
杨凡《游园惊梦》让-雅克・贝纳克斯《死亡转账》杨德昌《一一》
第26届(2002)
陈果《香港有个好莱坞》汤姆・提克威《疾走天使》蔡明亮《你那边几点?》
第27届(2003)
杜琪峰《PTU》山田洋次《黄昏的清兵卫》路学长《卡拉是条狗》斯派克・琼斯《改编剧本》
第28届(2004)
李少红《恋爱中的宝贝》许鞍华《玉观音》蔡明亮《不散》阿伦・雷乃《严禁嘴对嘴》黎明
第29届(2005)
顾长卫《孔雀》山田洋次《隐剑鬼爪》贾樟柯《世界》阿兰・柯诺《无语慰晴天》
第30届(2006)向动作指导致敬杜琪峰《黑社会以和为贵》彭浩翔《伊莎贝拉》尼尔-阿姆菲尔德《糖果》《雪花膏狂奔》刘德华第31届(2007)
朴赞郁《再造人之恋》游乃海《跟踪》
第32届(2008)
山田洋次《母亲》张作骥《蝴蝶》马丁斯科塞斯《电光滚石》舒琪、关文轩《咖啡,或茶》郑秀文第33届(2009)
尔冬升《新宿事件》许鞍华《天水围的夜与雾》贾樟柯《二十四城记》莫文蔚第34届(2010)
岸西《月满轩尼诗》罗卓瑶《如梦》云翔《安非他命》麦曦茵《前度》
第35届(2011)Let's Meet Here杜琪峰《单身男女》《香港四重奏II》无杨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