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历史介绍,资政大夫祠-建筑介绍

资政大夫祠,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紧靠广清高速公路,距城中心1公里。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南山书院是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被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则是徐姓的祠堂。资政大夫祠,头门面宽三间15米、进深两间9.2米,分心墙前后用石柱,在前檐次间石柱后加花岗石栏栅,明间设石门框。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坐南朝北,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陶塑瓦脊,五彩斑斓,两边采用线条优美的锅耳山墙,墙脊上盖陶瓦,两座造型各异的牌坊,分别矗立在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的前院天井,牌坊通体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坊上雕刻的人物、宫殿和各式花卉纹样、文字记载均用镂雕、浮雕、圆雕和阴刻等,手法夸张,工艺精细。

资政大夫祠_资政大夫祠 -历史介绍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的西面,紧靠广清高速公路,距城中心1公里。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此地居民大都姓徐,徐亨之为先祖,清朝同治年间,三华徐族同姓堂兄弟徐方正、徐表正共同任职兵部,深得朝廷赏识,同治皇帝把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父亲徐殿魁封为“资政大夫”,把徐表正的父亲徐爵魁封为“奉直大夫”。基于在传统上要建祠堂纪念,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为赞先哲盛德,徐氏后代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资政大夫祠建筑群,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和国碧公祠连建在一起的群体建筑。南山书院是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被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则是徐姓的祠堂。

资政大夫祠_资政大夫祠 -建筑介绍

这四组建筑先后建于清同治年间,前后排列整齐,由头门、中堂、祖堂组成;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在头门内院建牌坊,祖堂之后隔横巷建二层后楼,建筑布局、风格、形制保存完整。建筑面积共5448平方米。

资政大夫祠,头门面宽三间15米、进深两间9.2米,分心墙前后用石柱,在前檐次间石柱后加花岗石栏栅,明间设石门框。大门上石额刻“资政大夫祠”。两侧为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瓦脊。

牌坊建于同治二年,四柱三间四楼,连州青石打制,面宽9.35米、高9.8米,明间设两层庑殿顶,上层檐下石打制的如意斗拱,正面悬刻“圣旨”,背刻“恩荣”及同治年间所颁的诏书。两侧次楼为庑殿顶,高6米,檐下额枋雕有图案,柱前后立抱鼓石。

中堂面宽三间15.25米、进深三间11.8米,十五架梁用四柱前出四檩卷棚廊,前廊梁架、驼峰、雀替均雕人物、花鸟、鱼藻走兽等纹饰。金柱为梭形柱并带柱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历史介绍,资政大夫祠-建筑介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90103/11701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西门豹祠奠基石来源于河南安阳 西门豹

原文地址:西门豹祠奠基石来源于河南安阳作者:虚竹四十分钟前闫沛东先生在己微薄发表:答“墨轩听雨”网友:您和冒充“打假办”、冷秋剑、微博新人79|4384等急于骗取证据,竭斯底里、嗷嗷狂吠,使用低级下流语言,采取谩骂、侮辱人格等不文明方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汉济北王墓 东南窊郭氏祠堂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东汉·山东长清(传为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建造,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汉代是画像石(砖)艺术的繁荣时期,人们用简单而流畅的浮雕线条勾勒出鲜活的人物神怪形象及社会生活场景,是今人了解汉

转载 痰派老生化痰湿~~宗修英、宗文汇大夫 宗文汇出诊

原文地址:痰派老生化痰湿~~宗修英、宗文汇大夫作者:孟空痰派老生~~宗修英、宗文汇大夫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的原主任宗修英老爷子以及他的儿子及学术继承人,北京友谊医院宗文汇大夫12月19--21日连续三集节目,请到了国家级名

《齐威王烹阿大夫》与《烹阿封即墨论》 烹阿封即墨论 翻译

齐威王烹阿大夫——选自《资治通鉴》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

声明:《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 资政大夫祠-历史介绍,资政大夫祠-建筑介绍》为网友懂我不必说出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