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龙 高伯龙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成就

1928年生,理论物理学家、激光物理专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伯龙

在国防科技展厅,激光技术展示格外引人注目,一束束神奇的光芒,正向人们显示着科学的魅力。这是两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全内腔绿光氦氖激光器”和“环形激光器”,它的主要完成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68岁的高伯龙已为着激光奋斗了整整20年。他以超凡的智慧和百折不回的毅力,为中国激光技术领域填补了七项空白,以十余篇(部)精辟的论文和专著把中国激光技术的若干理论推到了世界前列,并为这个领域培养造就了一批高质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

高伯龙_高伯龙 -简介


学术会议

高伯龙 (1928.6.29- ) 理论物理学家、激光物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岑溪人。195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主任教员、讲师、副教授,长沙工学院物理研究室、激光研究室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环形激光器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届成员,国家863高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 名誉理事,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及激光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研究的“全内腔绿(黄、橙)光氦氖激光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解放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另有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等。先后撰写、发表了30篇(部)论文和著作。

高伯龙_高伯龙 -成就

从1975年起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为国内领先;工程化样机具有独创性,可以进入实用阶段,已小批量供有关部门使用,并正在研制新品种。同时研制出新的激光器,使中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掌握该型激光器制造技术的国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激光陀螺研制中高精度光学检测问题,研制出一系列精密检测仪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省级一等奖4项。先后撰写、发表了30篇(部)论文和著作。获1996年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高伯龙_高伯龙 -科技前沿


激光武器

50年代初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有几个出类拔萃的高材生,其中之一便是高伯龙。他立志要当一名有成就的理论物理学家。1954年,由于工作需要,高伯龙被选调到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一口咬定要进物理教研室,专心在理论物理的海洋中酣游畅想。

然而,历史的机遇促使他改变了初衷,将自己的选择毫不犹豫地标定在祖国的需要上。

60年代初,美国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第一台氦氖红光激光器,引发了世界光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把激光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设想,更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并纷纷开始进行“环形激光器”的研制工作。然而,专家们没有料到,这项工作竟会如此之难,其中的关键技术――基础工艺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1971年,在钱学森教授建议下,国防科技大学成立了激光研究实验室。校领导深谋远虑,专门把高伯龙调了进来。

“搞激光,对希望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我来说,也许是个损失,也是我事业上一次艰难的选择。”高伯龙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这确是一次艰难的选择。高伯龙自信在理论上决不比外国人逊色,可是,代表一个国家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工艺,并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跻身世界前列的。然而,迎难而上,为他人所不敢为,正是高伯龙的性格。他说:“环形激光器是衡量一个国家光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空白,要干,就干这个世界性难题”。

他把目光盯在了世界光学领域的最前沿,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去攻占事业的制高点。1975年,高伯龙从国外资料中看到了一份美国研制某种环形激光器的简报,虽是不足千字的短文,高伯龙却慧眼识珠,以自己深厚的理论根底、非凡的数学物理分析能力,对此进行了深入推论,不仅形成了严密的理论设想,还发现了对方不少设计理论上的缺陷。

高伯龙开始了他整整20年的艰辛探索,开始了自己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形激光器研制理论锲而不舍的实践。20年中,虽然不断有人对他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表示怀疑,甚至反对,但高伯龙对攻克世界性难题的信心不曾有过一丝动摇。

高伯龙_高伯龙 -科研成果

当环形激光器通过国家鉴定时,一位专家曾感慨地说:“国防科技大学能搞成环形激光器,是与高伯龙教授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毅力分不开的”。

作为激光技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环形激光器研制工作在国内几经沉浮。从六十年代开始,中国曾有多家单位投入力量开展研制,但先后由于工艺技术过不了关,精度难以达到要求而中止。而高伯龙主持的国防科技大学激光研究室,历尽磨难坚持搞了下来。它似一棵劲松挺立在科学的峰峦上,几经风霜雪雨,坚韧不拔。环形激光器的研制工作从一开始就在重重迷雾中艰难摸索,到1978年,终于制成第一代实验室原理样机。

高伯龙 高伯龙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成就

高伯龙_高伯龙 -工作态度

此时,有人提醒高伯龙:“要使原理样机过渡到实用阶段,还需进行工程化处理,而激光器上反射膜片质量要求非常高,根据国内现有的工艺技术水平,要突破这道难关几乎不可能。不如趁早体面地收场,向上报个奖了事”。

高伯龙火了:“我们能干到今天这一步多么不容易,怎么说退就退呢?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干出中国的环形激光器!”可是,要突破工艺难关,谈何容易?一批批膜片被加工出来,又一批批地报废,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不少人面对一次次失败显露出悲观情绪:“工艺上不去,我们干也白干”。

高伯龙_高伯龙 -工艺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

高伯龙沉默着。作为当时国内唯一坚持研制工作的实验室,如果不搞下去,环形激光器就将彻底夭折,我国激光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他毅然决定,暂时放下多年的理论研究,把研究方向转入基础工艺。 于是,高伯龙把实验室变成了“生产车间”,放弃对国内现有工艺的依赖,自己潜心搞起基础工艺研究来。为了解决环形激光器“头号”关键技术――多层介质膜的检测问题,高伯龙凭借其高屋建瓴的理论功底,经过几年摸索,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激光高精度全程测量设备――DF“透反仪”。直到目前,它仍是激光检测的主要仪器。

1984年初,高伯龙带领科技人员制成了改进的某型环形激光器实验室样机,这一成果解决了大量理论和技术工艺问题,为进一步研制、生产环形激光器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条件。当一些人又觉得该松口气的时候,执拗的高伯龙却不肯轻易罢休。他根据现有的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程化的某型环形激光器的新设想。这当时在国外尚无先例,只能靠自己探索。

又是反复实验、反复失败。高伯龙组织科研人员在镀膜理论、改造镀膜机、监控、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反射膜技术上始终没有突破。一个时期内,他曾尝试在理论和技术上作些让步,这一转变,虽然降低了镀膜的要求,在工程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一些重要性能仍达不到要求。

1993年初,有关方面要求国防科技大学按合同限期交上合格产品。高伯龙认为只有下决心攻克镀膜难关才能达标,于是他决定背水一战,并立下军令状:保证几月之内交出工程化的新型样机。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干成环形激光器的新型工程化样机,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连室里的技术骨干也都感到没有信心,有的发起牢骚:“不说几个月,就是三年恐怕也成不了。”

大伙的灰心是有道理的,镀膜难题多年解决不了,哪能短时间就产生飞跃呢?
高伯龙依然沉默,信心却没有一丝动摇。多年前,他就在理论上对新型样机进行了大量推算和论证,并通过实验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坚信,只要再下些功夫,镀膜技术是可突破的。

当高伯龙教授一位已毕业的博士向他征求毕业后工作的意见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镀膜!” 这位博士先是一愣,尔后马上明白了教授的良苦用心。他结合高伯龙的理论分析,依靠他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功底和细微的观察、试验,经过5个多月,终于摸索出一套镀膜新方案。

当新的镀膜片通过试验时,实验室所有的人欣喜若狂。一种型号环形激光器工程化样机,终于研制成功了,并于当年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

在此期间,高伯龙还率领技术人员研制成功了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这种制造技术的国家。

高伯龙_高伯龙 -获得荣誉


激光陀螺原理

主持研制的“激光镀膜检测DF透反仪”,获1980年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7年国家发明四等奖;

“激光陀螺实验室样机”获1987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激光陀螺工程样机”、“全内腔绿(黄、橙)光氦氖激光器”获1995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内腔绿(黄、橙)光氦氖激光器”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高伯龙_高伯龙 -作品

撰有《激光陀螺的物理性能》、《四频差动陀螺的第二类闭锁效应》、《全内腔绿(黄、橙)光He-Ne激光器》等论文。

高伯龙_高伯龙 -参考资料

[1] 星辰在线http://www.csonline.com.cn/infomation/rlcsmr/t20040924_239734.htm

[2]哈军工国防科技大学http://www.lovenudt.com/detail.asp?fileid=145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90103/116824.html

更多阅读

十大元帅——贺龙简介及故事_hcs_gqz 贺龙元帅电视剧

一、贺龙简介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在湘鄂西建立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二军总指挥、前委书记等职。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

巴德・斯楚伯格 巴德・斯楚伯格-简介,巴德・斯楚伯格-生平

好莱坞著名编剧、作家巴德・斯楚伯格于,凭借伊利亚・卡赞执导的影片《码头风云》获得1955年奥斯卡最佳编剧奖。1914年3月27日生于美国纽约,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在派拉蒙当编剧,左翼,1937――1940加入共产党。其父亲是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老板

东风霸龙 东风霸龙-简介,东风霸龙-动感外形

东风霸龙是东风柳汽和玉柴机器联合研制的重型卡车,搭配玉柴最先进的发动机――“霸龙重机”C6M系列,最大马力达390PS。是运输公司、港口物流主力军的牵引车。东风柳汽和玉柴机器贴合市场需求,在设计上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并消化源自美国福

裘伯君 裘伯君-简介,裘伯君-生平

裘伯君,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后在珠海独立成立珠海金山电脑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严援朝_裘伯君 -简介“如果从开始就想着怎样赚钱,我也不会有今天。事 业和金钱无关。当你全身心投入开发的时候,不给你钱你 也要干。

声明:《高伯龙 高伯龙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成就》为网友柔情学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