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概念,西三角经济圈-诞生

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概念,西三角经济圈-诞生

“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总量近1.2万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20%。

西三角经济圈_西三角经济圈 -概念

“大西三角”的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陇金三角”,可称为“新西三角”、“西三角”,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包含60座城市,GDP总额1.9万亿元,占全国的7%,整个西部的40%。
“大西三角”经济圈,又称“新西三角” 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新西三角”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区,是指重庆联合成都、西安和兰州,建立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和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30-4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6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总量近2万多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
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学者刘斌夫2004年在写作《中国城市走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专著时,最先提出“西三角”概念,指出以中国西部三个特大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西安为支撑点,将形成联接大西部南北版块的经济合作区域,将成为中国西部经济重心和中国西部经济高地。
2009年全国两会上,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市长向国家提交西三角经济圈发展提案。
2009年刘斌夫在其新著《策划重庆,策划四川――构筑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再次提及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克服了成渝城市群两点一线貌合神离的弊端,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局面。随着未来西安、成都相继可能直辖,西三角经济圈的内生力将更加强劲。

西三角经济圈_西三角经济圈 -诞生

学者刘斌夫2004年在写作《中国城市走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专著时,最先提出“西部大三角经济圈”概念。
2007年8月,学者楚汉不约而同地在上海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区(重庆-成都-西安)”构想,初绘了“西三角”蓝图;2008年5月,兰州学者贺应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狭义“西三角”概念扩展为广义的“西部川陕渝陇金三角经济圈”,简称“西三角经济圈”,并对其基本概念、战略意义、宏伟蓝图、发展纲要等进行简要论述; 2009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川陕渝共建“西三角经济区”的设想,当即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
“大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提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变的需要,是西部省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的创新思维,是西部省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全新命题,是西部省区着眼于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深层次回答。我国的西部,是一个地域十分辽阔、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地区。经过近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目前,这个区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转折时期。一方面,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整体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两个地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扩大。另外,伴随均衡发展而出现的各地重复建设、争夺和浪费资源的现象日益突出,不利于资源的有效聚集和高效利用,不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打造西部最大增长极的“大西三角经济圈”,将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和途径的调整,有利于发挥占西部经济总量40%的“西三角经济圈”的聚集、辐射、带动的作用,从而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步伐,早日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西南和西北一旦贯通,就会形成本部统一的大市场、统一的网络,通江达海、连接四方的优势就会显现”这表明,“西三角经济圈”具有广泛的民意和社会基础,这一命题一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西三角”各方的积极响应。

西三角经济圈_西三角经济圈 -战略意义

“大西三角”经济圈的打造,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思路和新动力。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总量,是除我国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这三大增长极以外,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经济区。这是其一。其二,“大西三角经济圈”科技实力雄厚,拥有三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十几所国家级科研基地、10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电子通讯、软件设计、光电、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拥有强大优势。其三,“大西三角经济圈”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在“大西三角经济圈”,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军工制造、软件产业、石油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航天工业等。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极高,带动力强,容易形成庞大的产业链,能够向西部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辐射,其增长极的作用突出。其四,“大西三角经济圈”地处我国内陆,纵跨西南西北地区,覆盖整个西部地区,对于维护我国国防安全,缩小区域差别、扩大内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富裕的小康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西三角”经济圈的打造,是西部地区提高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有效的方式。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30年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经验总结,是地区能够得到和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一点上去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关键就是要看是否能够更好地解决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效抵御经济危机的重要条件。西部地处内陆,12个省区市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各异,但总体上水平不高,实力不强,在市场的开拓和资源的吸引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这对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和目标的尽快实现是相当不利的。打造“大西三角经济圈”,在西部地区形成一个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发展条件相对成熟的大经济区,不仅会迅速提高西部地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西部市场的重新布局和拓展,变革原来各自为政的、无序的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从而在西部地区形成统一的、可以实现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最有效方式。
“大西三角”经济圈的打造,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密切合作、联运并进的桥梁和纽带。我国西部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形成了西北和西南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的经济交流和往来历来不多,即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有10年时间,也基本没有改变这个状况。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原来那种单打独斗的自由式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需要。联动并进、抱团发展、共建共享已经成为西部人民的共识。“大西三角经济圈”的提出,将地处西南的重庆市、成都市与地处西北的西安市、兰州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统一经济体。这个经济体自然而然地成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密切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大西三角经济圈”这个平台,可以在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很方便、顺利地实现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交流,实现经济间的互补与合作,促进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共同发展。
“大西三角”经济圈的打造,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路径选择。相对科技实力比较雄厚的成渝经济区加上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和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后,将使“大西三角经济圈”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西安市、兰州市科技实力强,高等教育发达,是我国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雄厚的科技实力与强大的制造能力相结合,是区域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从这一点可以说,建立和打造“大西三角经济圈”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重庆、成都与西安,兰州虽然受秦岭山脉的阻隔,但是并不影响“西三角经济圈”的形成和打造。按照一般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圈是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大经济区、大都会区或都会区集合,常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随着近年来西部地区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重庆、成都与西安、兰州之间的空间距离已经变得越来越近。成都至西安只需要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而兰州至西安、成都、重庆也随着兰渝铁路、兰成铁路、陇海客运专线的修建,也大大缩短了两地的空间距离,单程6小时之内。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高速公路、铁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和完善,必将促使三大中心城市连接在一起,构成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经济一体的大城市群。

西三角经济圈_西三角经济圈 -更多信息

西三角崛起

“‘西三角’的概念已从学者、研究者的角度,延伸至政府层面的考虑。”《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世庆说。
2008年,刘世庆等专家就曾提出“西三角”概念,认为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以西安、关中为中心的城市群和经济区也在迅速成长,在西部腹地核心区域发展中,重庆-成都-西安,一个“西部高科技金三角”正在崛起。
刘世庆认为,当时的概念是“西部高科技金三角”,而目前,“西三角”的概念更富创意,与长三角、珠三角相对应,“西三角”使得成都经济圈、重庆经济圈、关中城市群联手,将带来更大的经济互补性。
“西三角”的概念,与成渝经济区的概念并不矛盾,只是范围扩大了。“西三角经济圈”的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金三角”,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占整个西部的33%。
据计算,假设“西三角”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13%到15%,那么2015年到2020年之间,随着成熟度提高和规模加大,增长速度降到12%到13%左右,那么,到2020年“西三角”GDP将占整个西部的50%左右,占全国的12%到13%。

基础设施先行

道路不便曾是阻碍西三角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在交通领域更加便捷,重庆等地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这成为了重庆本轮拉动内需的重点。
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庆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进展顺利。1-2月,重庆累计完成投资126.70亿元,同比增长50.8%,带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7.1个百分点,是投资快速增长的第一引擎。
位于关中城市群内的渭南,1-2月的投资也可谓是高点起步。今年1-2月,渭南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共完成投资22.57亿元,同比增长134.05%,增幅比上年末提高60.13个百分点。
刘世庆认为,现在三地空中距离仅有一小时,若干公路和铁路建设已经开工或规划。随着基础建设、三地城市群和一体化进程,如西(安)咸(阳)一体化、成(都)德(阳)绵(阳)一体化等加速推进,三地交流和合作进程更将加快,从而极大地提升西部内陆腹地实力。
成渝经济区有望担当龙头
在“西三角”内部,成渝经济区有望承担起龙头角色。
据有关人士透露,成渝经济区规划将在今年年内出台,其征求意见稿正在四川、重庆征求意见。
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中央给了重庆很多政策,包括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区、设立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设立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中心、设立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组建农村土地交易所等等。
“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之中,并会将更加实际和可操作的措施写入规划之中。”刘世庆透露。
刘世庆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三角”的核心区域,成渝不仅拥有西部地区28.13%人口和27.22% GDP产出,而且也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最好,最有可能成长为中国新的增长极的区域,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有望占全国GDP8%。
刘世庆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海陆并进、东西互动”的新格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在全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中的地位空前提升。(吴芳兰)
成渝经济区有望担当龙头
在“西三角”内部,成渝经济区有望承担起龙头角色。
据有关人士透露,成渝经济区规划将在今年年内出台,其征求意见稿正在四川、重庆征求意见。
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中央给了重庆很多政策,包括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区、设立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设立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中心、设立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组建农村土地交易所等等。
“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之中,并会将更加实际和可操作的措施写入规划之中。”刘世庆透露。
刘世庆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三角”的核心区域,成渝不仅拥有西部地区28.13%人口和27.22% GDP产出,而且也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最好,最有可能成长为中国新的增长极的区域,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有望占全国GDP8%。
刘世庆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海陆并进、东西互动”的新格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在全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中的地位空前提升。
重庆+成都+西安 "西三角"的中国第四极梦想
核心提示:占中国国土面积近80%的中西部地区,缺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增长极,可谓区域经济布局中的一大缺憾。
专家学者们试图弥补这一缺憾。最初,他们盯上了具有天然联系的成渝经济区,试图在这个拥有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靠“双核共振”,打造出媲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中国第四增长极。但是,“十一五”规划公布之日,该主张的支持者们失望地发现,成渝经济区榜上无名。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成都、重庆、西安三地联合,打造“西三角经济圈”,并希望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3月3日,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成都、重庆两地的政协委员们,齐聚友谊宾馆,尽情地交流着成渝之间的友情。
这不是成渝委员们的首次聚首,甚至讨论的话题也谈不上真正的新闻话题―――打造成渝经济区,力争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尽管如此,这次会面依然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消息第二天便登上了川渝媒体的头条。
媒体的关注事出有因,国务院已经透露出信息: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已经进入编制阶段。
但是,仅仅3天后,一个更加轰动的新闻迸了出来。
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趁机抛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从“双核共振”的“线型思维”,到西南西北强强联手的“三角战略”,到底走过了怎样的思想路径?“西三角”的设计者们,又有着怎样的雄心?

一个更大胆的设想

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口号,重庆、成都两地已喊了很多年。
“增长极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全国人大代表杨庆育本身就是一位学者。他说,增长极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区位比较集中、经济实力比较高的城市群,其核心是大城市,带动周边资源向其集聚。
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日本的东京、横滨,美国的大纽约,欧洲的伦敦、巴黎,都曾上演过增长极的成长史,这也让中国经济界对增长极颇为认可。
30年改革开放,增长极的故事开始在中国书写着华章。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3个城市群逐步形成,经济要素跨行政区域关联,城市群内产业互补,极核作用不断强化,展示出强大的经济活力。
而此时的西部,尽管不少城市演绎出各自的精彩,但与业已成型的三个增长极相比,毕竟少了一份风光。
“重庆与成都,单独看都不算全国最好,但抱成团就有竞争力。”80多岁高龄的四川省社科院顾问林凌,是最早提出成渝经济区的学者之一。
按照成渝经济区的设想,该区域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60万人,包括35座城市。更重要的是,成渝两地渊源深厚,每年四川在重庆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经济项目超过100个,重庆在四川的投资额,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二。
但出人意料,成渝经济区最终因一些因素,落榜于国家“十一五”规划,这让“林凌们”痛心疾首。尽管如此,成渝两地的融合依然呈增加态势,并最终促成国家加快了成渝经济区的编制进程。
如今,“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再次让人惊叹!大西北地区的西安,也被纳入成渝的“合作伙伴”视野。
“‘西三角’的概念,与成渝经济区的概念并不矛盾,只是范围扩大了。”杨庆育说,“西三角经济圈”的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金三角”,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整个西部的33%。
这显然是一个更大胆的设想。

西南与西北的互补

“胡总书记要求重庆建成西部重要的增长极,但单靠重庆总量不足,势单力微,希望延续国务院提出的成渝经济区概念,在西部打造一个三角经济区。”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3月6日的话,道出了重庆倡议打造“西三角”的初衷。
自胡锦涛总书记作出“314”总体部署后,如何建成西部重要的增长极,便摆上了重庆的议事日程。今年是西部大开发10周年。10年开发,西部的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环境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下一个10年怎么走?这就需要重点打造重点地区,靠增长极带动,加快发展。”杨庆育说。
另一个现实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抛出了4万亿元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此时,正是西部争取更多支持的最佳时机,“西三角”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而从成渝经济区到“西三角”,最核心的变化,其实是由局限于西南,向西南西北联手的视野拓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都、重庆、西安联手,将带来更大的经济互补性。
从区位来看,三座城市都毗邻中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功能,且都是西部发达城市,在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梯队。
从产业特点来看,西安科研力量与研发能力较强,航空航天领域水平高,但受产业基础限制,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偏弱;成都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其航空产业与西安互补,电子信息产业也相对发达。重庆是制造业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接成都、西安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从资源状况上看,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丰富,重庆可以接纳和消化四川的水电产能,“陕煤入渝”也极具吸引力。
三座城市还聚集着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人力资源相对充足,可以形成内在的发展动力。
“经济之间的互补性,就决定了三座城市之间的联合。”杨庆育说,成都、西安、重庆三大城市群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已具有一定规模。
此外,三座城市时空距离的靠近,也让“西三角”具备了足够的支撑。按照航空上的经济半径计算,重庆、成都、关中城市群都在航空一小时半径内,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增长极。而且,成渝铁路早已通车,未来两地铁路里程仅1小时,随着铁路建设的加快,重庆到西安的铁路3小时就可通达。

西三角的远景

重庆显然看到了“西三角”中蕴涵的机会。
近年来,长三角逐步进入成熟期,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步往下降;珠三角潜力大一点,京津冀因为有广袤的腹地,潜力就更大。而此时,川陕渝10年西部大开发形成的基础,能源电力的保障,以及西部潜在的市场,为“西三角”打下了成为发展潜力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增长极的坚实基础。
对此,杨庆育算过一笔账:假设在2015年以前,“西三角”的发展速度为年均增长13%到15%,2015年到2020年之间,随着成熟度提高和规模加大,增长速度降到12%到13%左右,那么,到2020年“西三角”GDP将占整个西部的50%左右,占全国的12%到13%。
如此一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三角”的GDP,有望占到全国的2/3,从而完成中国在区域经济上的布局。
“‘西三角’是可行的,关键是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主导,有意识地来培养这个城市群。”杨庆育说。
基于此,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3月6日向吴邦国委员长提出的请求就是:“恳请全国人大督促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深入论证,并将其纳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重庆市有关领导和部门,已于近日就“西三角”问题,专门与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进行了沟通。
-相关链接
成都“西三角”值得期待
记者戴 娟张 洁
“‘西三角经济区’这个概念提得好!”对于重庆提出联手川陕渝、打造“西三角”的建议,来自成都的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罗霞认为“很有必要”。她说,川陕渝构建一体化的经济结构体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罗霞称,西部地区一直没有一个实力很强的经济圈,缺乏核心的辐射力与带动力。“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三地在发展上各自为政,资源、产业不能整合和有效分工,各自的优势也难以得到更大发挥。只有整合了资源,才能得到中央更多的支持。”
罗霞认为,“西三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但关键要把概念做实。她认为,在这次两会上,温总理在报告中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并将新开工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这对西部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对加强川陕渝也是一个契机。做实“西三角”,就要联合做好区域发展规划,突出各自特点,在区域内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联动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则认为,“西三角经济圈”将中国西部最具潜力和实力的三大城市整合了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带贯通,便于联合起来进行经济的整合和提升,也便于人员的往来和资源的整合,可望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同时,也有利于使这一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其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之后又一经济增长极。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也对此十分期待。她认为,成渝地区一衣带水,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域经济合作没有问题。此次提出和西安一起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相信西安较强的高新技术水平能有效提升成渝地区经济实力,使三地辐射西部乃至全国的能力更强,范围更广。她同时强调,在区域合作中,最重要的是相互的信任、相互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在规划上,不能产生恶性竞争,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否则再美好的理想都会落空。
西安三地联合意义重大
“设立‘西三角经济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重庆、西安、成都三大城市和其辐射的城市群,在西部有很大的影响力。加强三地联合,对带动整个西部发展,乃至推动全国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祝作利表示,一直以来,三地都保持着较好的合作关系,这为发展“西三角经济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西安在高新技术方面有优势,装备制造业有基础,飞机制造业有潜力,能源和矿产资源有储量,农副产品有特色,旅游产业有名气。若与成渝经济带形成稳健的“三角”,就会实现产业互补,错位发展。
祝作利说,目前,重庆正在谋求打造西部重要的增长极,但和西安、成都一样,目前城市的基数还比较小,只有三地联合,做大基数,才可能使经济总量占到全国GDP的10%以上,“西三角经济圈”才有可能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
祝作利认为,目前,由于三地各自为政,在一些产业的布置上,难免会趋同。若实现联合,则可以强化协作,实现合理分工,避免在同一区域里恶性竞争。如重庆和西安的重型卡车产业都发展较好,但重庆主打发动机,而西安则是变速箱。而成都和重庆,经过长时间的你追我赶,在很多产业方面已经实现了融合互补,若发挥西安优势,无疑可以实现强强联合。
事实上,继成渝两地成为国家统筹城乡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西安也正在向中央争取统筹政策,日前,西安市长陈宝根表示,希望中央政府能赋予西安统筹科技资源这样的一个综合实验区,将西安发展纳入中央的规划。祝作利认为,西安的这一态度,与三地形成“西三角经济圈”并不冲突,相反可以更好地互补。
祝作利表示,目前,“西三角经济圈”仍处于初步的设想阶段,三地政府尚未有实质性的深入探讨,但这一设想,最近已经得到中央决策层的首肯。若建议最后被国家批准,我们将会认真研究,与成渝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争取使这一设想进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90103/116741.html

更多阅读

深圳杨梅坑一日游路线攻略 杨梅坑和西冲哪个好玩

杨梅坑位于大亚湾,据称是深圳最美的溪谷.在南澳镇的西北面位于七娘山脉与老虎坐山之前,有一片长满了杨梅的山丘,山丘下面的村庄就叫做“杨梅坑村”。杨梅坑是由两条大坑汇合而成。一条是正尾坑,源头在大雁顶与三角山之间;另一条便是大坑

溢出效应 长三角城市争抢自贸区“溢出效应”

     尽管上海自贸区首批公布的政策与预期差距较大,但这并没有影响长三角尤其是“沪宁杭经济圈”围绕上海自贸区布局的热情。包括嘉兴等在内的上海周边城市,都已将承接“自贸区外溢效应”作为本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支点。  为

地铁换乘站 商业 地铁换乘时代 拉动商业“东成西就”

     即将开通的地铁一号线,东连纺织城、西接三桥,不仅将两个重要“门户”紧密相连,而且还把东西轴向的经济生活圈连为一体,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的又一条重要动脉。  9月16日,地铁一号线即将运营,正式宣告西安进入轨道交

声明:《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概念,西三角经济圈-诞生》为网友纹化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