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荣誉简介 王洛宾 王洛宾-个人简介,王洛宾-个人荣誉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有“西部歌王”之称,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后受西北战地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1988年6月离职休养。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一江水 王洛宾_王洛宾 -个人简介


王洛宾

有“西部歌王”之称,1934年期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后受西北战地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1988年6月离职休养(艺术一级,文艺六级)。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馀首,出版歌曲集六册。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为表彰他为20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一江水 王洛宾_王洛宾 -个人荣誉


个人荣誉

1988年75岁的王洛宾光荣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勋章”。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荣获文化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金唱片特别创作奖”。

1993年《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个人荣誉简介 王洛宾 王洛宾-个人简介,王洛宾-个人荣誉

1993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授予名誉教授。中国文联出版社为他出版《纯情的梦-王洛宾歌曲集》。

199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1994年12月被政府授予新疆达坂城荣誉镇长。

一江水 王洛宾_王洛宾 -个人评价


王洛宾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改编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 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亢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洛宾先生不仅以他搜集、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着称于世,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在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为人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迷人的旋律。

一江水 王洛宾_王洛宾 -艺术生涯

1913年12月28日生于北京北京市东城区牛角湾艺花胡同一座瓦灰色四合院的油画匠家庭,名荣庭,字洛宾,排行老四。曾祖父是浙江人,以卖茶叶蛋为生,后流落到北京。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画梁雕栋,颇有名气,还非常喜欢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字洵甫)在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母亲王氏生育三子三女,其子女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云南、黑龙江、新疆等地。


王洛宾

1919年9月,入北京“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学习,校长是张安国,六年级班主任是程振山。这所从清光绪20年“左翼镶白旗学堂”成立开始,到1990年第13次更名,改名为北京市东城区“春雨胡同小学”。

1927年夏季,其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荣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荣庭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1928年6月,在政府陆军被服厂当职员的父亲因病去世。

1928年暑假,王荣庭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横道河子车站做列车连接工(摆小旗的)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跟塞克学弹“七弦琴”奇达尔(即“吉它”,此乐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译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

这时王荣庭受到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

1928年秋天,塞克十分欣赏王荣庭对音乐的执着、感悟与灵性。邀请王荣庭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北归”、“离别情意”。

1928年底,王荣庭为塞克的诗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词 “在海的那边”谱曲,这首歌当时在哈尔滨妇孺皆知,流传甚广。与此同时,王荣庭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1986年,塞克在病床上与来探视他的王洛宾同唱这首歌,含泪回忆起那段美好的岁月年华和难忘金曲。

1931年毕业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

1931年9月,王荣庭被保送北平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他的钢琴教师是德国人谷不克,声乐教师是沙俄贵族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作曲教师是从巴黎留学归国的汪德昭。这几位教师经常说,要想成为出色的音乐家,毕业后必须到西方深造。王荣庭从他们那里受到正统的音乐教育,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仲夏,平时十分仰慕徐志摩,并自诩为“新月派” 的王荣庭,“视自由为艺术之灵魂”,便将为徐志摩的诗谱成曲。后来,他又将此歌献给女友罗珊。

1934年初夏,自幼是一个以停滞为痛苦,以流动为乐的孩子,平时十分仰慕徐志摩,喜欢爱情诗,也经常写一些表达爱情的小诗,并自诩为“新月派” 的王荣庭,视音乐为生命,视自由为艺术之灵魂,便将为徐志摩的诗《云游》谱成曲,旋律如行云流水,澎湃激荡,受到师生的一致称赞。后来,他又将此歌献给女友洛珊。

1934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在北京铁路扶轮中学任音乐教员。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

闯入王洛宾一生的有四个女人。他最初的恋人罗珊是一位美丽的外国学生,虽是甜甜蜜蜜,但一经风雨就时聚时散,最终没能结合;第二位便是他在朝圣时认识了三天的卓玛姑娘,那个17岁如花一般的少女含羞轻轻地抽了他一下,王洛宾便为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但王洛宾与她也仅仅只认识了短短的3天而已;第三位是王洛宾的正式妻子,比他小16岁的黄静,但结婚后6年就与世长辞了;第四位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可三毛的性格有些执着和癫狂,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三毛突然离去,当时在社会上曾经引起一场轰动,一阵猜测。

1938年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青海各地宣传抗日。改编《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

1939年在青海创作、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

1940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41年春天前往兰州与妻子罗姗解除婚约。之后被兰州反动当局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关押在兰州城北大沙沟监狱,苦狱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馀首囚歌。

1944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

1945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农村结婚,之后生育三子, 1951年冬天黄玉兰在北京病逝。

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军新疆,时任一野一兵团政治部文艺科长,在张掖与王震将军共同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

12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长,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1952年在南疆喀什二军文工团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沙枣儿花香》、《圆圆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数十首民歌。

1957年调任新疆军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创作员。参与创作歌剧《战斗的历程》、《无人村》。

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

1960年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关押狱中。


王洛宾生活照

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

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

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

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

1979年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汇演,获文化部颁发创作二等奖。

1980年为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创作歌剧《奴隶的爱情》。新华社为他发表内参“披露老音乐家王洛宾的困境”的文章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


王洛宾

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69岁的王洛宾终于重新穿上了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洛宾歌曲集》。

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

1996年3月14日因患胆囊腺癌在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

20日王洛宾追悼大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新疆自治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社会各界1500多人参加,国内外社会团体及知名人士发来唁电、唁函500件,送花圈200多个,沉痛哀悼王洛宾先生。

1996年6月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金山陵园举行,首都各界人士及驻军代表500多人参加。国内演艺界及海外华侨纷纷举办“王洛宾作品音乐会”缅怀这位不朽的音乐家。

一江水 王洛宾_王洛宾 -复出纪实

王洛宾何罪之有

――王洛宾复出纪实

刘书环

王洛宾一个普通而又传奇的名字。参加过国民党的军队,又参加了共产党军队;既是国民党将领马步芳的上校政工处长,又是共产党王震将军的座上客,坐过国民党的监狱,又坐过共产党的监狱,不管时势如何变化,毕生致力于西部民歌的收集整理改编,一生荣辱皆因歌而起,由歌而终。1975年5月王洛宾出狱后,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上访、申诉,要求上级按照实事求是的方针予以平反。王洛宾犯了什么错误,党和军队为什么给王洛宾平反,这里首次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内部档案,以此纪念王洛宾先生逝世十周年。

●有人戏弄笔墨,受害者苦刑半生,胡大呀!


王洛宾

王洛宾出狱后就开始了对自己问题的申诉。1979年元旦刚过,王洛宾给军区文工团领导写了一封要求平反的信。信中指出:“去年九月统战部按知识分子落实政策的精神为我安排工作,后来因为我的问题比较复杂,决定暂不安排。如果我是台湾派遣的职业特务,那么的确是有点复杂,不然即非常简单化,我只不过是一个冤案的扮演者。

三年以来自己想再为人民做点事,写出五十首演唱节目,近来又写出了七场歌剧的音乐,献给谁呢,为人民尽力而无门,这种痛苦比十五年繁重的劳动还要大若干倍。

四十年来自己在写作上没有犯过错误。1938年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当时该团出版过一本《战地歌声》,上边有我的作品。1939年自己在兰州出版过一本《西北歌声》,上边有一曲《绣荷包》,上曾绣过“八路军大战平型关”。1957年总政出版过四集抗日战争歌曲集,也汇集了自己了一些作品。1957----1960年在文工团的年代,写过一些节目,得到推广与获奖。

近半年以来,北京电台播送过中央乐团唱的《歌声飞向遥远的地方》、胡松华唱的《阿拉木汗》、上海播送的《玛依拉》、新疆安装总公司演唱的《毛主席的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都没有作者,只是注明新疆民歌,难道新疆的少数民族说的都是汉语,唱的是汉语歌吗?这些歌都是我写的,我这样提出来,不是要争什么,只是想说明我的作品原来没有犯什么错误。

至于判决书的内容,多是少年学员分析的。有人戏弄笔墨,受害者苦刑半生,胡大呀!

起诉书上提出我利用上课,摸女生的肚子,当时我要求将此事向社会上公开,听取一下社会的看法。后来判决书上改为乘职务之便,向幼女学员进行亵渎玩弄,我的意见根据事实就事论事。

一只金黄色的玻璃杯,杯面炸开了一个小圆洞,我的儿子(7岁)有一个小泥人,我把它放在杯中,泥人的大半身恰好对圆洞,富丽堂皇,是一个加工后的艺术装饰品,从事物的现实来看它,丝毫不能暗示黑暗的笼罩。我对这一揭发分析哭笑不得,只是尽力把它忘掉,不然我也会变成托儿所的小宝宝。

我的三个孩子从北京带来五只小鸟,一个学生为他买了一只狗熊,因为它们都是无生命的玩具,可以不必分开来摆。有一天,一个小学生问我,怎么把小鸡和熊放在一起,我开玩笑的说,要锻炼小鸡的们的勇敢性格,这是对小孩子们含有教育的话。

关于我对学生宣扬美国爵士音乐。我对学生讲过Jazz是黑人音乐家的名字,它在非洲把音乐作了整理和发展,Jazz音乐有它的人民性,它的节奏丰富,是来自黑人的狩猎、舞蹈及各种劳动,我们把它译为爵士乐,从这个名字起了一个错误的概念,这一学术问题,我不会胡说八道的。”

很快“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王洛宾又写出了第二份申诉书。王洛宾在申诉书中写道:“衷心感谢党中央解放了我的劳动,1978年12月至1979年2月为自治区建安总公司写了七场歌剧《托木尔的百灵》的音乐,已在乌市上演,四月受聘到兰州军区歌舞团,又写出六场歌剧《带血的项链》,正待国庆上演。七月自治区歌舞团去北京国庆节目中也有我的作品。还有我过去的作品,今天在电视及广播中演唱的音乐有五六首之多。

党的政策确是落实到了我的作品上,只是十五年的苦狱冤案尚未平反。我急于要求平反,因为它是一个条件,十几年前,曾有通令禁唱我的作品,能使自己更多的为人民写些东西,也可以说有了这个条件,可以在自己的残年把十多年浪费掉的时光补偿过来,这是我唯一的愿望,谨把这个愿望献给党。”

这时的王洛宾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国家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即兴创作了《心灵展开了翅膀》一首歌,很快在群众中传开:“年轻的心灵展开了翅膀,美妙歌声在蓝天里飞翔,我们让自由春风吹暖了江河山岗,我们将智慧汗雨洒遍城乡边疆。”

一江水 王洛宾_王洛宾 -作品赏析

《达坂城的姑娘》兰州走向世界

达坂城,坐落在新疆天山中部,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它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越来越多的大陆、台湾、香港同胞和外籍华人,络绎不绝前往旅游观光,不知是去领略那独特的西域风光,还是去结识漂亮的达坂城姑娘?一踏上那有异祥情思的土地,心里禁不住就想哼唱那首久已脸炙人口的民歌――“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同时,总想依照歌词所赞美的,多看几眼达坂城的姑娘,多瞧瞧赶马车的维吾尔族小伙子。而此时,王洛宾先生当年在兰州再创作《达坂城的姑娘》的一段往事,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那是1938年4月。为了抗战事业,王洛宾同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等五位进步文化人士,从北京辗转来到兰州。

王洛宾住在当时的炭市街(现在的中山路)49号,作为“西北抗战剧团”的一员,从事唤起民众的抗日宣传活动。王洛宾生性好动、开朗,脾气也随和,经常深入民众下层,与劳动者广交朋友,注意从群众中汲取音乐创作的灵感和养分。他结交的朋友中有几位“葡萄客”,即从新疆来兰州经营葡萄干、哈密瓜干的维吾尔族小商贩。这些“葡萄客”维语说得地道,汉话说得也不错,还会唱许多新疆民歌,能歌善舞。王洛宾在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耳濡目染,对新疆民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学了一点维语,比如见面说一声“牙尔达西”(朋友),“亚克西”(你好)等,为他后来从事新疆民歌的搜集整理和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王洛宾

《达坂城的姑娘》的诞生过程,说来也很有趣。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路经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示答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韵律,却一下子震惊了音乐家王洛宾。他如获至宝,欢迎会后专门去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朋友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人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功夫由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全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兰州王洛宾的那间斗室里诞生了。他先让恋人洛珊试唱,听了很感满意。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达坂城的姑娘》,并配以刚学来的维族舞蹈。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所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口哨声,会场上出现了空前的演唱效果。歌子立即不胚而走,传遍了兰州大街小巷。时不时地听到青年人哼唱儿句“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呀大又甜,….”那个年代的小青年现在都上了岁数,但是许多健在者对《达坂城的姑娘》一时风靡兰州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达坂城的姑娘》最初是由南下北上、东来西去的旅人口头传播的,从兰州传向了全国。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王洛宾的北师大同班同学赵启海,在王洛宾处获得曲词后,从兰州带到了战时的陪都重庆,一唱便轰动山城。随之又有人传到昆明,以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南洋各国。

《达坂城的姑娘》流行了十年二十年以至三十多年之后,可以说已经唱遍了五湖四海。1994年6月王洛宾访美,引起了当地华人社会的接待热潮。现已有9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0来场“王洛宾作品音乐会”。王老在深圳的音乐会上以82岁高龄登台献艺。在这些演唱会上,都少不了那首50多年前诞生于兰州的《达坂城的姑娘》。

《达坂城的姑娘》歌词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西瓜大又甜呀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你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

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歌手:王洛宾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象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象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流浪在草原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狂欢的《青春舞曲》

《青春舞曲》原始曲调为新疆达瓦孜艺人表演时的伴奏曲。1939年秋天,王洛宾从一个卖葡萄干的维族商人处寻得此调。当时王洛宾正经历着与前妻分手的痛苦,于是这位25岁的青年在极欢快的原曲下面信手用歌词抹上了夕阳的色彩:“美丽的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副歌部分“bird那呦呦”,则在流传中变成了奇怪的衬词“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这一切虽矛盾错乱,却使得《青春舞曲》带有了一种抵死狂欢的迷人气质。与《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上下通吃相比,此曲在专业的音乐人中拥有更好的人缘。罗大佑、侯德健、蔡琴、野孩子、李泉、韦嘉与阿凡提乐队等都曾改编或翻唱过,且各有各精彩。

《青春舞曲》歌词


王洛宾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

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别的那样呦

别的那样呦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慢热的《一江水》

《一江水》是近年来人气最高的王洛宾的“新歌”。改编自苏联歌曲《咫尺天涯》(苏联影片《渴》插曲)。王洛宾的编创最初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不久反右运动开始,情歌的发表渐成不能。80年代解禁后,王又对其进行了重新加工。1993年,词、谱发表于歌本《纯情的梦―――王洛宾自选作品集》。如果不是因为许巍,这首歌为人所知恐怕会要更长的时间。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纪念KurtCobain演唱会上,许巍一把吉他唱了这歌。那时候许巍的声音还年轻,他没有躲避这歌里丑陋的一面,唱得很犟。“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许巍的声音特质,在这歌里发挥到极致,让敏感于这种特质的人听得汗毛倒竖。其后,纪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90103/116159.html

更多阅读

个人经历简介 王维雄 王维雄-简介,王维雄-个人经历

王维雄,汉族,1966年2月出生,云南建水人,中共党员,1984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2012年6月4日,王维雄驾公车从蒙自回昆明途中“别”私家车造成事故,拒绝道歉并称“哪里

个人经历简介 王乃加 王乃加-个人简介 ,王乃加-个人经历

王乃加_王乃加 -个人简介:姓名:王乃加小名:加加、牛奶宝宝、乃加年龄:11岁性别:女生日:2001年1月29日星座:水瓶座学校: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籍贯:吉林长春粉丝名:牛奶 、奶酪、奶茶语言:汉语 英语(不是很熟练)特长:歌唱 、跳舞等梦想:天文学家王

个人经历简介 王雯 王雯-个人简介,王雯-个人经历

王雯,女, 内地著名歌手,又被称内地索模。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现在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一位青年独唱演员。2008年荣获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徽杯”甘肃赛区流行唱法三等奖。2009年12月25日首张CD合辑大碟已经全国发行,收

声明:《个人荣誉简介 王洛宾 王洛宾-个人简介,王洛宾-个人荣誉》为网友清白路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