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3篇 灯泡亮了教学反思(3篇)

灯泡亮了教学反思(篇1)

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更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成功之处:

1、材料准备要充分。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材料准备,买手电筒、制作导线、准备开关、电池,并且针对教学内容中的实验要求,把每一组准备的实验材料亲自实验一番,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前我找学生了解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了解到虽然手电筒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见到和使用的手电筒大部分是外壳是塑料,充电式的,所以我布置学生课前对老式手电筒进行认真观察。在授课中,我引领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回忆使用手电筒的经验,并让学生提出为什么,怎么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动脑猜一猜,动手拆一拆,认识了解手电筒的组成部件及其特点,揭开了小灯泡亮起来的秘密。

3、分工明确,提高课堂效率。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科学实验教学主张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因此,在科学课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从而使实验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教学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6人一个小组,组内分工明确,有小组长、记录员、观察员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连一连让小灯泡亮起来这个环节中,组内制订实验方案后,组长领取实验材料,组员合作连接电路,观察员仔细观察并记下连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员画出电路图,这样分工明确,基本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高了课堂探究效率。

4、实验过程教师对实验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引领。通过让学生观察手电筒,大致描述电在手电筒中是怎样流动的。让学生观察灯泡的结构,观察电池盒、电池和开关的特点,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池(电源)、开关、小灯泡(用电器)、导线四部分,并了解到各部分起到的作用。这些对学生最终理解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是很有帮助的。在实验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启发指导,起到了组织者、引领者、合作伙伴的作用,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成就感不断增强。

二、不足之处:

1、在连接电路的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小组始终没有让小灯泡亮起来,在其它小组接二连三“亮了、亮了“的欢呼声中,这个小组的同学就有些手忙脚乱了,没有认真检查线路接头、检查小灯泡、电池是否有电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给他们适时而合理的指导,而是安排他们课后继续研究,使这个小组的同学没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失望情绪一直蔓延到下课,影响到课堂效率。

2、在连接电路的实验过程中,要求记录员画出电路图,本来我认为学生会连接电路,画电路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其实不然,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根据电路,画出电路图其实很难,由于课前在备学生方面不够充分,在这一知识点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效果也不是很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得 能力和科学素养。

灯泡亮了教学反思(篇2)

《灯泡亮了》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电的本领》起点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组装简单的电路,肤浅的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简单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尽管电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探究它,本课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这一过程,让学生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并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整个教学结构来看,本活动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从现象中提出问题,“我认为它会……我想……我的观点是……”等这样的观点。(2)学习内容从现实出发,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通过做实验,有时还可以用其它途径去完成,如:查资料、课外调查等。(3)活动中鼓励学生要大胆交流,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必要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引导,也可以告知答案。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3篇 灯泡亮了教学反思(3篇)

首先,在这节课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比如,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的构造,认识灯泡。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后再画出一个灯泡模型图来,这样,就促使学生必须得仔细的观察,因此,就获得了详细的资料,为后面的语言描述打下基础。例如,学生在汇报灯泡的构造时对灯泡的玻璃罩、螺纹、触接点、灯丝等都做了描述。

其次,课堂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充分的想像,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例如,我给学生准备了课件,让学生大胆猜测这样连接,小灯泡会不会发亮?同学们兴致勃勃,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说出它为什么能亮(不能亮)的原因,学习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本活动过程在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科学学习态度。如,在开始环节,让同学们画灯泡的模型图时,要求他们尽量画大一些,方便同学们观看;同学们发言时训练其他同学倾听的习惯;训练尊重他人的习惯。

本节课激发了学生学习连接简单电路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本次教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探究活动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了探究活动的价值。

灯泡亮了教学反思(篇3)

《灯泡亮了》这节课上完之后,虽然教学流程比较顺畅,但是整体感觉不是十分理想,某些环节没有达到预设的要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组织还不够(分析:实验课组织教学难度大,鼓励不到位,缺乏纪律约束,学生没有把注意力集中过来。)

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有些字的发音不到位,易拖音。 对学生反馈的点评,还不到位。很少有针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要求说的不具体,不详细,学生的好动性强,这样一来,他们只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操作实验,该讨论的变成了动手,扰乱了整个课堂流程。

今后我还需多想办法加强课堂常规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加强教态教法的学习,多掌握一些教学技巧,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3490103/115550.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去学写诗 青蛙写诗教学视频

如何去学写诗——简介每个人都会被某首诗词打动或影响,甚至也想自己亲手写一些关于自己的诗词,但是该怎么去写,写诗有什么步骤和方法呢?我个人觉得,写文章也好,写诗也好,主要是能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就好,不用太在意形式上的要求,以下就是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3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3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篇1)前不久,我参加了县优秀课的评比活动。翻开九年级语文教材选课时,我第一眼就看好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之所以选这篇文章,理由主要有两个: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3篇 山外有山教学反思3篇

篇一:山外有山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了许多有个人意趣的作品。既有作品艺术思维上的独创性,又洋溢着学生对外部世界的个人体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验到了造型活动和合作的乐趣,并通过对美术媒材的使用、对技巧和制作过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3篇 松树金龟子教学反思3篇

反思一:松树金龟子教学反思作为一堂推优课,提前一周备课,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认真听取师傅孙老师的建议,依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好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本文的内容比较零散,我把重点落实在松树金龟子的发音情况部分(课文

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3篇 于园教学反思3篇

反思一:于园教学反思于园是一篇说明文性的文言文。这篇文章与其他文言文一样,字词的解释还有整篇文章的翻译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加上这篇文章是一篇介绍园林景色的,所以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以及说明特征都需要学生去掌握。在这篇文

声明:《青蛙写诗教学反思 3篇 灯泡亮了教学反思(3篇)》为网友雨下听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